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单位时代”的城市社会治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吕方 田毅鹏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3,共7页
与单位时代的"纵向一体化"的同质城市社会单元化结构不同,改革以来,城市社会的异质性激增,各种新的社会风险不断出现。过去的十余年间,国家通过推动社区建设、布局网格化社会管理等举措,试图重新构筑城市社会的整合方式,但城... 与单位时代的"纵向一体化"的同质城市社会单元化结构不同,改革以来,城市社会的异质性激增,各种新的社会风险不断出现。过去的十余年间,国家通过推动社区建设、布局网格化社会管理等举措,试图重新构筑城市社会的整合方式,但城市治理的主导逻辑依然是问题主义取向的,各项改革往往是被现实倒逼着做出调整,而缺乏从新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的总体历程与内在逻辑出发,提出新时期城市社会治理的总体构想。单位社会的消解与变异,为我们理解当下的城市社会提供了绝好的视角,由是观之,则"后单位时代"城市治理的主要内容在于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组织载体的建设,实现社会团结再造、"结社"民情培育以及新公共性格局构建的三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社会 城市治理 社会团结 新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单位时代”的“社会基础秩序”重建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方 梅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1,共6页
社会基础秩序,指的是基本的社会联结机制,包括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公共问题关联的方式、制度与文化。以单位体制的确立为坐标,晚清以降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前单位社会"、"单位社会"及"后单位社... 社会基础秩序,指的是基本的社会联结机制,包括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公共问题关联的方式、制度与文化。以单位体制的确立为坐标,晚清以降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前单位社会"、"单位社会"及"后单位社会"三种不同形态。与此相应,社会基础秩序也在不断演进。社会基础秩序的形成,既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设置的产物,亦对社会运行的其他方面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后单位时代"中国社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值得警惕的"社会原子化"现象,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公共事务缺乏关联的管道,社会领域出现无序互动和失范频仍的乱象。究其实质,在于"后单位时代"社会基础秩序尚不稳固。是故,社会基础秩序的重建,乃是当下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单位社会” 社会基础秩序 社会原子化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名”和“去污”:农村艾滋孤儿受损身份的生成和消解——基于J镇艾滋孤儿社会化过程的历史性考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生勇 杨洪芹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71,85,共7页
本文通过J镇个案研究发现,农村艾滋孤儿的受损身份由外在建构与内在认同两方面交织而成。外在建构表现为歧视环境的营造、血缘关系的淡化、熟人社会的冷遇;内在认同有消极的自我概念、学习能力的怀疑、自我边缘化心态三种表现形式。艾... 本文通过J镇个案研究发现,农村艾滋孤儿的受损身份由外在建构与内在认同两方面交织而成。外在建构表现为歧视环境的营造、血缘关系的淡化、熟人社会的冷遇;内在认同有消极的自我概念、学习能力的怀疑、自我边缘化心态三种表现形式。艾滋孤儿的早期社会化是伴随着污名化进行的,污名化即为他们的早期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孤儿 污名化 受损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晓露 李雪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作为连片特困地区,藏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亟需民间组织参与到贫困治理中来。在社会资本的视角下,本土民间组织与外来民间组织在社会关系网络、规范与信任这三个要素上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又分别造成了本土与外来民间组织在资源... 作为连片特困地区,藏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亟需民间组织参与到贫困治理中来。在社会资本的视角下,本土民间组织与外来民间组织在社会关系网络、规范与信任这三个要素上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又分别造成了本土与外来民间组织在资源获取、资源传递及社会动员等方面的能力差别。为了使两种民间组织在藏区贫困治理中的作用最大化,必须将二者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外助内应"是实现这种融合的最好路径。具体而言,就是借力外来民间组织的开放性、异质性关系网络,以及公益规范的特点,实现资源获取与资源传递的最大化,同时发挥本土民间组织社会相似性信任度高、组织动员能力强的特点,从而使本土民间组织与外来民间组织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实现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良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组织 贫困治理 社会资本 藏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加速期社会行动模式及其转变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雪萍 徐娜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7,共8页
纵观学者们关于社会行动的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是研究社会行动时绕不开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其二者为视角可将社会行动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在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行动模式不断趋于复杂和理性。原有传统社会乡土逻辑下的... 纵观学者们关于社会行动的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是研究社会行动时绕不开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其二者为视角可将社会行动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在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行动模式不断趋于复杂和理性。原有传统社会乡土逻辑下的社会行动模式式微,社会行动模式普遍总体呈现为强显性规范型普遍主义社会行动和弱隐性规范型特殊主义社会行动。转型加速期社会行动所遵循的行动逻辑是复杂和多元的,政策和法律等显性规范以及深入人们生活的价值理性等隐性规范,都为社会集体行动提供了强大的依据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关系 社会规范 社会行动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阶段中国减贫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玲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83,共8页
2011年11月29日,中央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扶贫开发的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为新阶段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机遇,同时新阶段中国的减贫与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本文深... 2011年11月29日,中央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扶贫开发的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为新阶段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机遇,同时新阶段中国的减贫与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本文深入剖析新阶段中国扶贫的机遇和挑战,并基于此提出新阶段中国减贫与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 新阶段 减贫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结构倾向的反思-基于行动的视角
7
作者 杨生勇 陈玲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119,共4页
梳理当前有关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可以看到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具有一种结构倾向,具体表现为强调全人教育理念、以社会化为主要目标、以公民教育为内容、运用系统的方法等。作者认为这种结构倾向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忽视了作为主... 梳理当前有关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可以看到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具有一种结构倾向,具体表现为强调全人教育理念、以社会化为主要目标、以公民教育为内容、运用系统的方法等。作者认为这种结构倾向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忽视了作为主体的青少年的能动性,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和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完善。由此作者基于行动的视角,从个体需求、主体参与、个性发展三个层面对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社会教育 结构倾向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化与街角化:流动儿童现状及其社区融入研究--基于W市H社区的调查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大维 谢洪波 余彧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1,146,共6页
流动儿童习得城市社会规范和行为范式的同时,却被城市的身份识别系统限制和区隔,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和娱乐的过程是一个多重类型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对W市H社区的田野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化呈现出"封闭化"与"... 流动儿童习得城市社会规范和行为范式的同时,却被城市的身份识别系统限制和区隔,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和娱乐的过程是一个多重类型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对W市H社区的田野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化呈现出"封闭化"与"街角化"现象,其令人担忧的社会化现状是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化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社区融入则是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和城市社会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社会化 封闭化 街角化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贫困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永红 向德平 胡振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在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的背景下,连片特困地区的妇女贫困问题成为扶贫工作的新议题。从可持续生计视角来看,脆弱性是导致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贫困的重要原因,生计资本贫乏和脆弱性叠加成为制约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脱贫的主要... 在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的背景下,连片特困地区的妇女贫困问题成为扶贫工作的新议题。从可持续生计视角来看,脆弱性是导致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贫困的重要原因,生计资本贫乏和脆弱性叠加成为制约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脱贫的主要障碍。当前,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脱贫需要以可持续生计建设为核心,通过环境改善、生产发展、权益保障、权能建设等增进生计资本,提高贫困妇女抵抗风险的能力,促进贫困妇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妇女 连片特困地区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结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连片特困地区减贫路径研究——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两个牧区村庄为个案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向德平 陈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4-119,共6页
连结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是减贫研究的新视角。生计资源、可行能力与生计结果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公共产品供给与资源禀赋、可行能力、减贫效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四川甘孜两个牧区村庄的实证调查表明,在游牧生活中,牧区村庄生计资源短... 连结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是减贫研究的新视角。生计资源、可行能力与生计结果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公共产品供给与资源禀赋、可行能力、减贫效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四川甘孜两个牧区村庄的实证调查表明,在游牧生活中,牧区村庄生计资源短缺,牧民可行能力较低,生计结果呈现出贫困状态。在制度设计及实施中,以定居工程为枢纽的公共产品供给,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其全面的可行能力,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牧区资源禀赋,生活类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了牧民生活可行能力,生产类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了牧民生产可行能力。建构以生计为起点和落脚点,以能力促进为核心的连片特困地区减贫路径,能够实现既见人又见其能,既见收入又见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方式 可行能力 连片特困地区 减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执行模式对于扶贫绩效的影响——以1980年代以来中国扶贫模式的变化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向德平 高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7,共6页
政策执行是连接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中间桥梁,政策执行的模式选择直接影响着政策绩效。通过对中国80年代以来扶贫进程的分析得出,政策执行模式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整合型三个阶段,与此对应,扶贫模式也经历了开发式、参与式以... 政策执行是连接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中间桥梁,政策执行的模式选择直接影响着政策绩效。通过对中国80年代以来扶贫进程的分析得出,政策执行模式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整合型三个阶段,与此对应,扶贫模式也经历了开发式、参与式以及合作式三个阶段,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政策绩效。新形势下,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要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执行模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组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模式 扶贫绩效 扶贫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收入与健康水平变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永红 向德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9,共8页
文章利用1997~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考察不同收入分配测度方式与居民健康水平变动的关系。分析3种测度方式下,不同收入群体随着收入的增长其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低收入群体健康水平增长较... 文章利用1997~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考察不同收入分配测度方式与居民健康水平变动的关系。分析3种测度方式下,不同收入群体随着收入的增长其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低收入群体健康水平增长较显著;高收入群体由于初始的健康水平较高,收入增加后健康水平增长相对较小,其增长程度小于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随着收入增加,其健康水平增长比高收入群体显著。同时研究还显示,中国地域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居民健康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健康 收入分配 测度方式 Logistic估计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杰 袁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当前学术界关于慈善的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研究脉络,大体可以概括为行为和结构两个方面。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多是从其他研究领域和问题出发,缺乏对慈善事业本身的思考。慈善研究的展开不仅需要理论资源的扩展,更需要回归慈善现象本身... 当前学术界关于慈善的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研究脉络,大体可以概括为行为和结构两个方面。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多是从其他研究领域和问题出发,缺乏对慈善事业本身的思考。慈善研究的展开不仅需要理论资源的扩展,更需要回归慈善现象本身。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面临诸多契机,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转型,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和困境。揭示和解释当前慈善事业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和困境,是当前慈善研究的要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慈善事业 慈善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主义视域下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路径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艾 李雪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新发展主义视域下,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治理,强调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脆弱性交织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特质,也是群体或家庭的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人文贫困背后潜藏的共同性。脆弱性交织作用于群体或家庭生计,制造和... 新发展主义视域下,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治理,强调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脆弱性交织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特质,也是群体或家庭的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人文贫困背后潜藏的共同性。脆弱性交织作用于群体或家庭生计,制造和加剧着生计贫困。新发展主义视域下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的路径建构,需要连接和拓展脆弱性分析方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消解生计贫困、消减脆弱性,促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耦合,是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主义 反贫困 连片特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43
15
作者 陈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3,共6页
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准确识别其贫困人口和贫困状态是开展扶贫攻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英国牛津大学开发的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贫困进行了多维测量。数据表明,武陵山连... 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准确识别其贫困人口和贫困状态是开展扶贫攻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英国牛津大学开发的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贫困进行了多维测量。数据表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家庭存在着多个维度的贫困,贫困指数较高,其中住房面积、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对贫困指数的影响较大,此外,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南、贵州部分地区的农村多维贫困问题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农村贫困 多维测量 政策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连片少数民族困难社区的灾害与贫困关联研究——基于渝鄂湘黔交界处149个村的调查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大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透过对渝鄂湘黔交界处149个村的案例分析发现,在集中连片少数民族困难社区,灾害具有多发性和高频性;灾害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度性;灾害与贫困具有重合性和一致性;灾害、脆弱性、可行能力、贫困等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继替性和循环性。这些... 透过对渝鄂湘黔交界处149个村的案例分析发现,在集中连片少数民族困难社区,灾害具有多发性和高频性;灾害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度性;灾害与贫困具有重合性和一致性;灾害、脆弱性、可行能力、贫困等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继替性和循环性。这些都显示出加强集中连片少数民族困难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贫困 困难社区 少数民族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脆弱发展: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新范式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雪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
新发展主义基于文化自觉,主张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型发展范式。在反贫困路径选择上,新发展主义反思发展主义,并为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治理研究提供参考。先发地区一般采用"先导式发展"路径,基于自身优势,强力推进发展强项... 新发展主义基于文化自觉,主张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型发展范式。在反贫困路径选择上,新发展主义反思发展主义,并为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治理研究提供参考。先发地区一般采用"先导式发展"路径,基于自身优势,强力推进发展强项,连片落后地区难以遵循此路径。脆弱性交织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特质也是其发展的陷阱。突破发展陷阱,需要寻找到最为脆弱之处,从最弱处着手,反脆弱,从而促进发展,即反脆弱发展。反脆弱发展是指针对区域脆弱性并以此为出发点,以农牧民生计为轴心,促成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耦合的发展。反脆弱发展是"外助内应"的发展,提倡社会优先发展,强调政府强力作为。反脆弱发展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它以是否减少了脆弱性作为评判发展的标准;它着眼于未来,注重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消减脆弱性,防患于未然;它强调人在减少脆弱性中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反脆弱发展 贫困治理 连片特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长者内地养老迁移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推拉理论与生命历程理论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飞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大约有12万香港长者赴内地养老。这一跨界养老现象迅速引起了香港特区政府以及大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那么,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这些长者的养老迁移决策呢?本文试图通过推拉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双重视角来对这一问...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大约有12万香港长者赴内地养老。这一跨界养老现象迅速引起了香港特区政府以及大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那么,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这些长者的养老迁移决策呢?本文试图通过推拉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双重视角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未来的经验研究提供一个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长者 内地养老 影响因素 推拉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的想象力:迈向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吕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转移到"连片特困地区"①。所谓"连片特困地区"不能仅就其地域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及减贫工作难度等表面特征来理解。既往的贫困治理实践,虽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连片... 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转移到"连片特困地区"①。所谓"连片特困地区"不能仅就其地域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及减贫工作难度等表面特征来理解。既往的贫困治理实践,虽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事业,需要通过体认"连片特困地区"减贫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激活"发展的想象力",开创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这里所言的"发展想象力"包含着多元发展、多重视角、文化自觉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发展的想象力 贫困治理 多重视角 政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心理学关于反乱伦情感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力群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3期204-208,共5页
本文评介了利伯曼等进化心理学者对人类反乱伦情感的研究。他们把人类乱伦退避机制纳入人类亲属识别机制的框架,认为数据支持这一理论框架,并且人类乱伦退避机制的发生不存在敏感期。文章主张把"是否有年龄差距在3岁以内的兄弟姐妹... 本文评介了利伯曼等进化心理学者对人类反乱伦情感的研究。他们把人类乱伦退避机制纳入人类亲属识别机制的框架,认为数据支持这一理论框架,并且人类乱伦退避机制的发生不存在敏感期。文章主张把"是否有年龄差距在3岁以内的兄弟姐妹"纳入利伯曼等人的亲属识别框架,进一步检验敏感期是否存在;对进化心理学抱以宽容的态度或许更为合适;不宜用科学哲学思想排斥进化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乱伦情感 亲属识别 敏感期 进化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