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论证取向的生物学教学:建模、实施与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邹传龙 王蓓蓓 崔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5,共4页
科学论证取向的教学能让学生明确地经历提出主张、寻求和评价证据、为主张辩护和反驳等过程。在强调科学论证的同时,提出了科学论证取向的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型,并以“果实的形成需要经历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为例,进行了解读和实证检验,在... 科学论证取向的教学能让学生明确地经历提出主张、寻求和评价证据、为主张辩护和反驳等过程。在强调科学论证的同时,提出了科学论证取向的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型,并以“果实的形成需要经历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为例,进行了解读和实证检验,在提升学生思维进阶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论证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生物学试题科学思维考查分析及教学建议
2
作者 张潇 薛松 崔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68,共3页
结合布卢姆认知过程维度对科学思维及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解读,并以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5题和第31题为例,进行科学思维的考查分析。分析发现,试题考查了“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能区分处于不同科学思维水平的学生,同时... 结合布卢姆认知过程维度对科学思维及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解读,并以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5题和第31题为例,进行科学思维的考查分析。分析发现,试题考查了“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能区分处于不同科学思维水平的学生,同时注重“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考查,分层次、多维度地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基于此,针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建议,以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试题 科学思维 认知过程维度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科学议题与建模教学”模式的缘起与内涵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廖玮宁 熊永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实施中出现了忽视科学概念学习的现象,“社会性科学议题与建模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本文对这一模式的缘起和内涵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建模教学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科学解释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及应用
4
作者 孟凡龙 崔鸿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41,共8页
科学解释能力是一种运用规律、理论和相关信息开展科学推理,阐释事物或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内在逻辑的科学实践能力,是科学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文献综述、内容分析遴选指标要素,采用德尔菲法修正指标体系,经过层次分析法确定... 科学解释能力是一种运用规律、理论和相关信息开展科学推理,阐释事物或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内在逻辑的科学实践能力,是科学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文献综述、内容分析遴选指标要素,采用德尔菲法修正指标体系,经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构而成的高中生科学解释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包括认知加工、展示沟通、实践创新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及其观测表现,高中生科学解释能力被划分为描述、理解、阐释、统整、创新五个等级。通过规模化测评发现,高中生展示沟通能力的体现最明显,教师教学与学校支持的直接效果值最大。为提升高中生的科学解释能力,可采用聚焦概念教学、强化单元学习、发展批判思维、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解释能力 科学素养 测评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本质视域下的“生物的特征”教学实践
5
作者 许岳锋 崔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1,共4页
生命是一种以细胞结构为基础,表现出新陈代谢、进化与适应等重要功能,以实现自身生存与物种延续的特殊实体。本文以生命本质为核心,综合运用“减法原理”、模型建构等科学思维,辅以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素材案例,将生物的七大特征... 生命是一种以细胞结构为基础,表现出新陈代谢、进化与适应等重要功能,以实现自身生存与物种延续的特殊实体。本文以生命本质为核心,综合运用“减法原理”、模型建构等科学思维,辅以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素材案例,将生物的七大特征有机联系起来,揭示生命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本质 生物的特征 新陈代谢 进化与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学实验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探索
6
作者 李兵 罗佳雨 +3 位作者 胡原 田志夕 刘安玲 曾嘉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2,208,共6页
为解决野生兰科植物不能采集、野生生境难以到达、传粉过程不便观察的教学问题,利用“兰科植物传粉与保护虚拟仿真实验”国家一流课程、数字切片、MOOC等数字化资源,以“珍稀兰科植物濒危原因探究”为教学任务,设计植物学实验教学数字... 为解决野生兰科植物不能采集、野生生境难以到达、传粉过程不便观察的教学问题,利用“兰科植物传粉与保护虚拟仿真实验”国家一流课程、数字切片、MOOC等数字化资源,以“珍稀兰科植物濒危原因探究”为教学任务,设计植物学实验教学数字化转型方案,将数字化资源全面融入教学过程,开展沉浸、探究和自主式教学,通过赋分模型驱动过程性评价,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互通、虚拟实体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提出包含实验设施、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师数字素养等要素的系列数字化转型,以期形成植物学实验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实验教学 数字化资源 虚拟仿真实验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纲领、谱系与模式
7
作者 邱心玫 孔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共4页
随着全球安全形势的日益复杂和多变,国家安全教育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精神,全面梳理和分析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知识谱系,提出了“全景跨域元教学”模式,倡导通过培养全景立体视角、... 随着全球安全形势的日益复杂和多变,国家安全教育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精神,全面梳理和分析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知识谱系,提出了“全景跨域元教学”模式,倡导通过培养全景立体视角、践行现象式学习和扎根“术语-概念”的三大教学路径,全面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整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现象式学习 术语-概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思考 被引量:19
8
作者 宋智勇 涂敏 崔鸿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1,共2页
本文将实验初步分为四种类型:基础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实验,并针对四种实验的教学模式及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设想与思考。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渗透"科学探究"元素;在评价... 本文将实验初步分为四种类型:基础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实验,并针对四种实验的教学模式及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设想与思考。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渗透"科学探究"元素;在评价体系的设计方面,以现代教学评价理论为基础,初步划分出了评价指标的三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实验课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7)G甲基转移酶基因GhTRM8a/82调控棉花株高发育的研究
9
作者 魏修振 门婧婕 +4 位作者 张慧 余志喜 张经博 赵惠新 黄耿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共11页
m^(7)G-甲基腺苷(m^(7)G)作为细菌到人类的tRNAs中普遍存在的修饰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m^(7)G甲基转移酶核心复合物由METTL1及其辅助因子WDR4组成。本研究对陆地棉中m^(7)G甲基转移酶核心复合物成员GhTRM8a和GhTRM82家... m^(7)G-甲基腺苷(m^(7)G)作为细菌到人类的tRNAs中普遍存在的修饰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m^(7)G甲基转移酶核心复合物由METTL1及其辅助因子WDR4组成。本研究对陆地棉中m^(7)G甲基转移酶核心复合物成员GhTRM8a和GhTRM82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序列进化分析,发现TRM8a和TRM82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保守性较高。GhTRM8a和GhTRM82在各个组织里均有表达,且其编码的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中,能相互作用形成异源二聚体。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GS)敲低GhTRM8a和GhTRM82的表达均导致茎秆变短,使棉花植株显著变矮。茎纵向石蜡切片试验显示,GhTRM8a和GhTRM82的沉默使茎秆细胞细胞长度显著变短,表明GhTRM8a/GhTRM82是通过影响茎秆细胞伸长来调控棉花株高发育的。QRT-PCR试验结果表明GhTRM8a和GhTRM82影响了包括赤霉素(GA)合成及生长素和独脚金内脂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茎秆发育。综上所述,GhTRM8a和GhTRM82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进而通过影响GA的合成来调节棉花茎秆发育。本研究可为棉花株型发育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株高发育 m^(7)G甲基转移酶 GhTRM8a GhTRM82 GA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的美国科学教育课程——基于《K-12科学教育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佳涛 王静 崔鸿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6,共7页
2011年7月,美国颁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其内容对美国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科学教育课程。其课程主要特点为:围绕学科核心概念、跨领域概念和科学... 2011年7月,美国颁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其内容对美国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科学教育课程。其课程主要特点为:围绕学科核心概念、跨领域概念和科学与工程实践展开,突出核心概念在课程中的地位;注重进阶,课程连贯性强;突出科学与技术实践,实践性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12科学教育框架》 学习进阶 科学教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茂胜 宋智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47,共2页
对高校基层院系来讲,要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实践证明:利用专业教师资源,实行"导师制";开发研究生资源,配备"实习班主任";挖掘学生骨干资源,选聘"学生党员调研员"这... 对高校基层院系来讲,要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实践证明:利用专业教师资源,实行"导师制";开发研究生资源,配备"实习班主任";挖掘学生骨干资源,选聘"学生党员调研员"这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模式,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院系 大学生 思想教育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动物学科资助昆虫生理学项目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领 胡景杰 +2 位作者 陈越 王倩 艾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昆虫生理学是昆虫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本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动物学科成立20多年以来昆虫生理学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截止2009年,昆虫生理学面上项目共资助92项,占总资助项目1 208项的7.62%;青年基... 昆虫生理学是昆虫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本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动物学科成立20多年以来昆虫生理学项目的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截止2009年,昆虫生理学面上项目共资助92项,占总资助项目1 208项的7.62%;青年基金共资助16项,占总资助项目132项的12.12%;资助重点项目10项。目前,我国昆虫生理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已经从组织、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昆虫的基因组学,昆虫发育的功能基因及激素调控,寄主植物、昆虫、天敌三者之间的协同进化,昆虫免疫及其机制等将是昆虫生理学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昆虫生理学研究应在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以及发挥基金的引领作用等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科 昆虫生理学 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初中科学课程大纲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鸿 李佳涛 杨胜英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0,共6页
课程大纲作为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在保障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新加坡的科学课程大纲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核心的大纲目标、凸显科学概念的《大纲》课程内容、强调作为探究的课程体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等突出了科... 课程大纲作为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在保障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新加坡的科学课程大纲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核心的大纲目标、凸显科学概念的《大纲》课程内容、强调作为探究的课程体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等突出了科学课程探究的特点,对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初中科学 课程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八腱索线虫新种记述(线虫纲:索科) 被引量:1
14
作者 骆启桂 鲍学纯 +3 位作者 陈国生 王国秀 罗大民 李国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61-466,共6页
报道了采于湖北枣阳、武汉及湖南长沙等地稻田的八腱索属线虫一新种,命名为华中八腱索线虫(Octomyomermishuazhongensissp.nov.),描述了形态特征。
关键词 索科 八腱索属 华中八腱索线虫 线虫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教学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红丽 朱家华 崔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8,共2页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以"问题"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教学应围绕问题构建探究主线,强化科学论证,重视教学的情境性。
关键词 科学探究 “问题”核心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elPop侵染对雄性黑腹果蝇肠道细菌的影响
16
作者 钟子倩 马倩 +2 位作者 李栋 汪家林 王玉凤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618,共12页
【目的】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类母系遗传的革兰氏阴性菌,是昆虫中最常见的胞内共生菌之一,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宿主的生殖和行为,但其影响机制还不甚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毒力较强的Wolbachia菌株wMelPop侵染对雄性黑腹果蝇Dro... 【目的】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类母系遗传的革兰氏阴性菌,是昆虫中最常见的胞内共生菌之一,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宿主的生殖和行为,但其影响机制还不甚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毒力较强的Wolbachia菌株wMelPop侵染对雄性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肠道细菌的影响。【方法】解剖感染wMelPop的黑腹果蝇(Pop+)和未感染的黑腹果蝇(Pop-)雄成虫完整肠道,提取总DNA,利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肠道细菌16S rDNA基因的V3-V4区进行测序,比较分析Pop+和Pop-肠道细菌的物种组成、丰度及α多样性,并通过qPCR验证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的3个属的6种肠道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有效性。【结果】α多样性分析显示,wMelPop侵染提高了雄性黑腹果蝇肠道细菌丰度,降低了肠道菌的多样性。Pop-肠道中,优势菌属是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醋杆菌属Acetobacter和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与Pop-相比,Pop+肠道中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调,而醋杆菌属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显著上调。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Pop-相比,Pop+肠道中总细菌16S rDNA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op+肠道中番茄醋酸杆菌A.pomorum的16S rDNA基因表达量下调至Pop-的0.7倍,Pop+肠道中热带醋酸杆菌A.tropicalis的16S rDNA基因表达量比Pop-的上调约3 700倍,果状乳杆菌L.frutivoran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和短乳杆菌L.brevis的16S rDNA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其中果状乳杆菌16S rDNA基因表达量上调的倍数最高,约为Pop-的23 000倍,产碱假单胞菌P.alcaligenes的16S rDNA基因表达量下调至Pop-的0.6倍,这些结果与16S rDNA测序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结论】wMelPop的侵染显著影响了雄性黑腹果蝇肠道细菌的相对丰度。其中,醋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的肠道菌载量显著升高,这可能是wMelPop感染影响昆虫宿主生殖和行为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wMelPop 雄性 肠道细菌 醋杆菌 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传粉系统的多样性及其演化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纯略 童泽宇 +1 位作者 焦恒武 黄双全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蝙蝠是一类善于飞行的夜行性哺乳动物。植食性蝙蝠与其传粉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人们认识种间互作、适应与分化提供了独特的研究系统。本文整合了蝙蝠传粉系统多样性,以及传粉蝙蝠与蝙蝠媒植物互作的演化关系。从视觉-花色、嗅觉-气味... 蝙蝠是一类善于飞行的夜行性哺乳动物。植食性蝙蝠与其传粉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人们认识种间互作、适应与分化提供了独特的研究系统。本文整合了蝙蝠传粉系统多样性,以及传粉蝙蝠与蝙蝠媒植物互作的演化关系。从视觉-花色、嗅觉-气味、回声定位-花形、身体结构-花部结构以及营养需求-报酬5个角度展开讨论,概述了传粉蝙蝠与植物之间存在的适应特征;进一步提出蝙蝠传粉的生态和演化意义,旨在为蝙蝠及与植物互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媒植物 传粉蝙蝠 传粉综合征 适应特征 种间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视域下的剂量补偿效应与伴性遗传及在命题和教学中的建议
18
作者 张潇 薛松 崔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79,共3页
着眼于表观遗传下的剂量补偿效应,探讨了剂量补偿效应下的伴性遗传,为命题和教学提供一些案例和建议,为相关教学和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期助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剂量补偿效应 伴性遗传 表观遗传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玉凤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2期52-53,共2页
本文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思考,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从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术交流、改革实践教学以及改革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师范生创新意识提出四点看法。
关键词 师范生 创新意识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开放式、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延敏 涂敏 王玉凤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11期65-66,共2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构建开放式、研究型的课堂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形式单一,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评价方式不能客观考核学生操作技能等现状。文章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构建开放式、研究型的课堂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形式单一,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评价方式不能客观考核学生操作技能等现状。文章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将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分为基础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三类,并分别构建其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以期为当前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开放式 研究型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