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慧眼对弱磁场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卜庆翠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弱磁场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一般指主星(中子星)磁场强度低于1010Gs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子星通过吸积盘以洛希瓣吸积的方式从伴星吸积物质,在吸积过程中释放大量的引力能并在中子星附近转化为X射线辐射.它们的X射线辐射通常带有... 弱磁场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一般指主星(中子星)磁场强度低于1010Gs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子星通过吸积盘以洛希瓣吸积的方式从伴星吸积物质,在吸积过程中释放大量的引力能并在中子星附近转化为X射线辐射.它们的X射线辐射通常带有短时标的快速时变特性,并伴随能谱性质的演化.因此,这类天体对于研究基础物理学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测试广义相对论和强引力场效应以及研究超密物质的状态方程等方面.主要总结了自慧眼卫星发射以来对弱磁场(10~8-1010Gs)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观测研究,主要包括对千赫兹准周期振荡的研究进展、高能硬X射线尾巴的起源研究和吸积盘冕几何随吸积态演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双星 致密星体:吸积 恒星:中子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的非牛顿引力效应与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
2
作者 皮春梅 杨书华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标准MIT口袋模型,研究了非牛顿引力效应对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的最大质量不仅随色超导能隙的增大而变大,而且随非牛顿引力参数的增大而变大.进一步采用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的质量(M=2.6M⊙)限... 采用标准MIT口袋模型,研究了非牛顿引力效应对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色味锁定相奇异星的最大质量不仅随色超导能隙的增大而变大,而且随非牛顿引力参数的增大而变大.进一步采用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的质量(M=2.6M⊙)限制色超导能隙和非牛顿引力参数,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非牛顿引力效应,只有色超导能隙?>94.5 MeV时才能满足Mmax>2.6 M⊙(Mmax是星体的最大质量).但是,考虑非牛顿引力效应,更小的色超导能隙就能符合Mmax>2.6M⊙.考虑到较小能隙能够符合超新星遗迹Hess J1731-347中心致密天体的表面温度数据,引入非牛顿引力效应有助于解释传统引力框架下无法解释的GW190814引力波事件伴星的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物质:奇异夸克 物态方程:口袋模型 引力:非牛顿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ft时代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多波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俞云伟 戴子高 郑小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是一种来自太空任意方向的伽玛射线(εγ≈0.1-1MeV)脉冲式辐射现象,暴后一般伴随有长时间的低频余辉辐射.为了对早期余辉乃至瞬时辐射进行多波段观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4年11月发射了专...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是一种来自太空任意方向的伽玛射线(εγ≈0.1-1MeV)脉冲式辐射现象,暴后一般伴随有长时间的低频余辉辐射.为了对早期余辉乃至瞬时辐射进行多波段观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4年11月发射了专门用于伽玛暴研究的Swift卫星.该卫星工作以来,以其快速响应与精确定位的能力和多波段观测的手段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第1章将对此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开创了伽玛暴研究的Swift新时代.基于Swift时代以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射线暴 SWIFT 多波段观测 余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辐射现象 任意方向 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爆(GRB)研究进展及其几种模型的讨论
4
作者 黄文耿 周爱芝 杨丕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7-170,228,共5页
观测结果表明 ,γ射线爆源空间分布是各向同性但不均匀的 ,说明γ射线爆起源于宇宙学距离 .本文介绍 γ射线爆的观测情况和分类 ,并讨论了几种当前比较流行的 γ射线爆理论模型 .
关键词 Γ射线爆 中子星 银河系 宇宙学模型 超新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径向对流吸积盘的径向-环向不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丁世学 易良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9-513,共5页
从流体力学方程组出发,用微扰法得出含径向对流吸积盘的径向-环向不稳定性的色散方程,并根据盘的不同结构研究了四种模的不稳定性质.着重研究了径向粘滞力对含径向对流吸积盘的径向-环向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粘滞力对声模有较... 从流体力学方程组出发,用微扰法得出含径向对流吸积盘的径向-环向不稳定性的色散方程,并根据盘的不同结构研究了四种模的不稳定性质.着重研究了径向粘滞力对含径向对流吸积盘的径向-环向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粘滞力对声模有较大的影响,但不改变粘滞模和热模的稳定性质.这一模型有利于解释银河系中黑洞候选体的QPO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积盘 稳定性 径向对流 径向粘滞力 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暴光变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超 刘琼 +1 位作者 毛竹 杨丕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7-272,共6页
γ射线暴的光变曲线复杂多变,普遍认为是由内激波产生.由相对论运动学效应导出高速运动激波层发射的光子数与观测者接收到的光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再运用内激波辐射的角度扩展得到单个脉冲的曲线方程和形状,其形状为典型的快上升指数下... γ射线暴的光变曲线复杂多变,普遍认为是由内激波产生.由相对论运动学效应导出高速运动激波层发射的光子数与观测者接收到的光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再运用内激波辐射的角度扩展得到单个脉冲的曲线方程和形状,其形状为典型的快上升指数下降.进而在合理的参数下用多壳层的连续碰撞模型对γ射线暴的一些观测光变曲线进行拟合,取得较好效果,由此可以解释更多类型的γ射线暴的光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γ射线 理论 物理数据与过程 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质量裸奇异星的r模不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皮春梅 杨书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在修正袋模型参数所允许的范围内构建奇异星模型,研究了小质量裸奇异星的r模不稳定窗口.结果表明随着星体质量的减小,r模不稳定性所约束的奇异星极限旋转频率增大;根据参数选取的不同,质量在约0.1~0.2 M⊙以下的裸奇异星都可以解释观... 在修正袋模型参数所允许的范围内构建奇异星模型,研究了小质量裸奇异星的r模不稳定窗口.结果表明随着星体质量的减小,r模不稳定性所约束的奇异星极限旋转频率增大;根据参数选取的不同,质量在约0.1~0.2 M⊙以下的裸奇异星都可以解释观测到的转速最快的716 Hz脉冲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中子 振荡 转动 小质量 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暴火球的演化与余辉
8
作者 黄文耿 杨丕博 陆烨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1,共6页
GRB主暴后 ,火球继续膨胀 ,根据暴后火球的动力学演化方程 ,考虑电子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数值求解 ,得到光学R波段和X射线余辉与时间t的关系 .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相比较 ,符合得很好 .最后 ,还讨论了火球 +激波模型的不足 .
关键词 Γ射线暴 火球 余辉 能源机制 GRB 动力学演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的有磁薄吸积盘结构及其冕区辐射
9
作者 杨兰田 吴学兵 杨丕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本文以磁应力取代粘滞传递角动量,考察了冻结磁场对轴对称稳态薄吸积盘内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积盘为类开普勒盘,其总光度为标准α模型的两倍.在盘内边界附近存在一个狭窄的冷却区,由于环向磁场的作用,高度准直的喷流很可能在此形成... 本文以磁应力取代粘滞传递角动量,考察了冻结磁场对轴对称稳态薄吸积盘内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积盘为类开普勒盘,其总光度为标准α模型的两倍.在盘内边界附近存在一个狭窄的冷却区,由于环向磁场的作用,高度准直的喷流很可能在此形成.本文还分析了吸积盘冕区形成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冕区产生的宽波段辐射,其结果能较为全面地解释活动星系核的高光度、光变以及"紫外超"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 星系核 吸积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洞吸积的后牛顿声界
10
作者 郑小平 鄢勇霞 刘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41-34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后牛顿近似下黑洞吸积的跨声速解,在牛顿势的假定下,分析了旋转黑洞吸积的声界性质。在考虑黑洞的奇点效应后,结果与卢炬甫等结论一致。
关键词 黑洞 吸积 后牛顿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星体的厚吸积盘与自引力吸积盘模型
11
作者 杨兰田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6-285,共10页
本文对类星体的各种厚吸积盘模型,紫外超现象的吸积盘模型及自引力吸积盘模型作了简扼评述.
关键词 类星体 厚吸积盘 自引力吸积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磁场及甚强磁场下奇异夸克物质Urca过程的中微子能量损失率
12
作者 刘学文 康缈 +2 位作者 俞云伟 周霞 郑小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5,共9页
研究了磁场对奇异星模型中夸克直接Urca过程的中微子能量损失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弱场条件下的近似计算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弱作用过程.在甚强磁场下,严格地计算Urca过程的中微子能量损失率,结果显示辐射率强烈地依赖于磁场,... 研究了磁场对奇异星模型中夸克直接Urca过程的中微子能量损失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弱场条件下的近似计算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弱作用过程.在甚强磁场下,严格地计算Urca过程的中微子能量损失率,结果显示辐射率强烈地依赖于磁场,与磁场的二次方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对温度的依赖关系不同于弱场及没有磁场时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致密物质 核反应 中微子 恒星 中子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1987A的双星模型和“硬x-ray超”
13
作者 刘超 郑小平 +1 位作者 杨兰田 杨丕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5-380,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SN 1987 A爆发前SK 69°202视场的颜色,论证了SN 1987 A的前身星存在一颗伴星.因而,在双星模型的假定下,讨论抛射物被伴星吸积的过程以及形成的准稳态弓形激波的结构,拟合了Ginga卫星的观测谱,合理地解释了4—10 keV低... 本文通过分析SN 1987 A爆发前SK 69°202视场的颜色,论证了SN 1987 A的前身星存在一颗伴星.因而,在双星模型的假定下,讨论抛射物被伴星吸积的过程以及形成的准稳态弓形激波的结构,拟合了Ginga卫星的观测谱,合理地解释了4—10 keV低能硬X-ray辐射和早期的光度时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 爆发 X-RAY 辐射 双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逆Compton散射谱与γ射线暴辐射机制
14
作者 周爱芝 黄文耿 杨丕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0,44,共4页
强磁场中相对论电子的逆Compton散射,即磁逆Compton散射,是天体高能辐射的一种重要辐射机制.本文利用磁逆Compton散射的半经典量子理论的回旋共振散射微分截面公式,采用相对论变换方法,计算了磁中子星表面附近的磁逆Compton散射的... 强磁场中相对论电子的逆Compton散射,即磁逆Compton散射,是天体高能辐射的一种重要辐射机制.本文利用磁逆Compton散射的半经典量子理论的回旋共振散射微分截面公式,采用相对论变换方法,计算了磁中子星表面附近的磁逆Compton散射的能谱,并作出了相应的能谱图,与γ射线暴的观测能谱符合得很好.结果表明,磁逆Compton散射是软重复暴类型的γ射线暴的一种可能的辐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暴 辐射机制 磁逆Compton散射 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冷却电子的精确同步辐射谱与GRB辐射
15
作者 毛竹 杨丕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普遍认为内激波中电子的同步辐射是γ射线暴快速光变辐射的主要辐射机制,但理论预言与观测结果始终符合不好.确认在内激波中电子因辐射损失而快速冷却,分析指出以往研究中求得的快速冷却电子同步辐射谱只是一个粗略的结果,由数值计算求... 普遍认为内激波中电子的同步辐射是γ射线暴快速光变辐射的主要辐射机制,但理论预言与观测结果始终符合不好.确认在内激波中电子因辐射损失而快速冷却,分析指出以往研究中求得的快速冷却电子同步辐射谱只是一个粗略的结果,由数值计算求得单电子快速冷却时的精确同步辐射谱,从而用一个统一模型合理解释观测到的长γ暴低能谱指数α的分布,并拟合α与vF_v谱的峰值能量E_p之间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机制 非热 Γ射线 Γ射线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iller-Scalo初始质量函数计算银晕的化学演化
16
作者 岑敏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银晕是银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利用 Miller-Scalo形式的初始质量函数并结合 TSY化学演化模型 ,通过拟合晕族恒星随金属丰度的计数的观测值 。
关键词 银晕 化学演化 初始质量函数 银河系 金属丰度 Miller-Scalo形式 恒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