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用户为中心”的教育数据挖掘应用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于方
刘延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77,共9页
现有对教育数据挖掘(EDM)的应用研究多从技术角度出发探究实施有效性或应用创新性,缺少从用户视角对教育数据挖掘主体用户的深入分析。为了遵循教育应用问题研究"来自于教育、回归于教育"的本质要求,文章借鉴软件工程领域的&q...
现有对教育数据挖掘(EDM)的应用研究多从技术角度出发探究实施有效性或应用创新性,缺少从用户视角对教育数据挖掘主体用户的深入分析。为了遵循教育应用问题研究"来自于教育、回归于教育"的本质要求,文章借鉴软件工程领域的"瀑布模型"设计了"以用户为中心"的EDM应用研究框架,采用分析法分析不同教育场景下、不同教育用户对EDM应用的情感意愿和功能需求,运用对比法研究不同数据挖掘技术对EDM应用实现的支持方式,构建用户体验评估体系检验用户对EDM应用的体验效果满意度。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用户驱动"的完整的EDM应用研究流程,拓展了EDM应用研究的范畴,为实现精准教育服务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和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据挖掘
EDM应用
用户为中心
教育场景
用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频课程中教育智能体的社会线索设计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清堂
巴深
+2 位作者
余舒凡
张翼恒
张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0,共6页
教育智能体在视频课程中的应用,是提升视频课程社会交互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如何进行社会线索的设计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仍有待探索。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梳理了33项实证研究中教育智能体社会线索的设计。分析结果显示,教...
教育智能体在视频课程中的应用,是提升视频课程社会交互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如何进行社会线索的设计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仍有待探索。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梳理了33项实证研究中教育智能体社会线索的设计。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智能体的社会线索整体上可划分为动态、静态和语音线索三类。其中,静态社会线索中的性别和年龄,动态社会线索中的表情和手势,以及语音社会线索是近十年研究关注的热点。此外还发现,不同学习者对社会线索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但现有教育智能体的设计很少将学习者的偏好纳入考虑范围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现了支持个性化社会线索设计与调节的教育智能体原型系统,为改善视频课程中社会交互功能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智能体
社会线索
个性化学习
视频课程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协同反思性评价促进大学生知识创新话语发展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玉芹
徐晨
+1 位作者
徐宏敏
罗恒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7,共7页
大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课堂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该文在知识创新教学模式中,设计了数据驱动的协同反思性评价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发展知识创新话语,进而发展知识创新能力和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该研究的参与者是一...
大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课堂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该文在知识创新教学模式中,设计了数据驱动的协同反思性评价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发展知识创新话语,进而发展知识创新能力和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该研究的参与者是一所重点师范大学选修通识核心课的、来自不同专业的67名本科生,整个研究持续了两个周(32课时)。通过社会认知网络及探究线程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学生的在线知识创新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在创设的知识创新环境中,数据驱动的协同反思性大学生能够以共同体的形式不断促进知识创新话语的发展。同时发现,大学生在线知识创新行为与对学科领域知识的理解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对培养大学生协同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
反思性评价
知识创新话语
学习分析
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模态学习分析实证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25
4
作者
刘清堂
李小娟
+2 位作者
谢魁
常瑀倍
郑欣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8,85,共9页
多模态学习分析(MMLA)是智能化探究有效学习发生机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对国外37篇实证文献的任务情境设计和MMLA的四个过程进行系统综述,梳理出多模态数据集的生成场域多以发展认知为主,少关注情感价值的培育;学习标签注释以计算科学指...
多模态学习分析(MMLA)是智能化探究有效学习发生机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对国外37篇实证文献的任务情境设计和MMLA的四个过程进行系统综述,梳理出多模态数据集的生成场域多以发展认知为主,少关注情感价值的培育;学习标签注释以计算科学指导为主,缺乏不同时间尺度行为关联的理论指导;预测结果多关注学习行为表现,轻心智发展的过程解释;多模态数据分析反馈聚焦个性化学习支持,忽视决策支持。未来实证研究发展应聚焦有效学习与情感体验,融合计算科学和认知带理论,协同人机优势提供反馈支持,开展MMLA系统开发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对话,不断迭代设计与优化分析系统和应用模式,有效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学习分析
学习行为
学习标签
正式学习情境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视频的在线学习情感识别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魏艳涛
罗洁琳
+2 位作者
胡美佳
李文昊
姚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05-110,共6页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开展,在线学习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随着在线学习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情感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阻碍在线学习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探讨利用视频数据的非侵入式在线学习情感...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开展,在线学习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随着在线学习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情感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阻碍在线学习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探讨利用视频数据的非侵入式在线学习情感状态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了22名学生在线学习的面部视频和心率数据,构建了双模态在线学习情感数据库。其次,采用帧注意网络从学习视频中提取表情特征,识别在线学习情感状态,识别精度达到了87.8%。最后,探讨了视频心率识别方法在在线学习情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困惑状态下的心率水平具有显著性。本文从学习视频数据挖掘出发,重点探讨了基于表情和视频心率的学习情感识别,为提高在线学习情感状态感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情感
在线学习
面部表情
心率
情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ouFLé框架的在线协作学习分析模型
被引量:
13
6
作者
张思
高倩倩
+2 位作者
马怡敏
魏艳涛
杨海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协作学习是在线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学习分析提升其学习绩效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已有相关研究多针对个体学习状态,缺乏对小组协作状态的关注。会话文本可以客观反映学习者的协作过程,基于SouFLé框架提出的面向知识建构的...
协作学习是在线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学习分析提升其学习绩效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已有相关研究多针对个体学习状态,缺乏对小组协作状态的关注。会话文本可以客观反映学习者的协作过程,基于SouFLé框架提出的面向知识建构的协作学习分析模型及指标体系,从会话协商、会话介入和会话传递三个维度的12个指标出发,能对在线协作学习中的个体学习、组内学习、组间学习等阶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从个体状态、小组状态、组间状态和班级状态四个层面,应用该模型对在线协作学习案例中的会话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小组在会话协商中达成观点的一致和整合;协作状态较好的小组能够针对他组建议进行辩论并批判性接受;组间互评有助于促进小组间的互助合作,进而提升在线协作学习效果。依托SouFLé框架构建的协作学习分析模型有助于全面认识并指导在线协作学习过程,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监督和预测协作学习活动,并通过及时干预来改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学习
SouFLé框架
学习分析模型
协同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在线学习协同知识建构的认知投入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33
7
作者
张思
何晶铭
+2 位作者
上超望
夏丹
胡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4,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社交学习、网络知识共同体等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协作学习形态,其中的学习投入研究成为领域热点。ICAP框架将学习者的学习参与行为划分为被动、主动、建构和交互四种类型,为分析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投入...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社交学习、网络知识共同体等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协作学习形态,其中的学习投入研究成为领域热点。ICAP框架将学习者的学习参与行为划分为被动、主动、建构和交互四种类型,为分析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投入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基于集体认知理论框架和ICAP框架,构建了面向在线学习协同知识建构的认知投入分析模型,并确定了10个可观察的显性指标。在设计的协同知识建构学习场景中应用该模型,并采用对话内容分析和编码方法,探究了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投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投入行为,主要为主动及建构,缺乏深层次交互;采用同、异步交流工具实现组内及组间交互,有利于学习者参与学习任务;在协作学习活动中提供学习支架,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认知投入。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模型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学习
CSCL
在线学习
学习投入
协同知识建构
ICAP框架
认知投入
多模态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
37
8
作者
卢国庆
+2 位作者
刘清堂
张臣文
于爽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107,共11页
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已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采集存在劳动密集、分类模糊和编码复杂等不足。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伴随式采集、自动化智能标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西北地区某市三所学校的1201个常...
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已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采集存在劳动密集、分类模糊和编码复杂等不足。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伴随式采集、自动化智能标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西北地区某市三所学校的1201个常规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利用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课堂教学行为,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行为类型、规律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课堂教学各类行为的出现频率不等且相差较大,其中,读写、讲授、巡视行为占比较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占比较小;2)多数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其中,应答与生生互动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巡视、读写与其他行为存在负相关;3)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并非完全属于不同的成分;4)不同特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5)不同类型课堂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可为人工智能时代挖掘课堂教学行为规律、改进课堂教学及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行为
智能标注
相关性分析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的动机信念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
8
9
作者
张思
何晶铭
+2 位作者
邓露
吴林静
杨玉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117,共9页
网络研修作为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面临教师学习投入不足、研修质量不佳等问题,探索教师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升网络研修的实施效果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514名...
网络研修作为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面临教师学习投入不足、研修质量不佳等问题,探索教师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升网络研修的实施效果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514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探索了教师的感知任务价值、感知研修胜任力等动机信念和动机调节等因素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感知任务价值和动机调节可以正向预测教师的学习投入;动机调节在感知任务价值影响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研修胜任力的调节作用出现在"感知任务价值→动机调节→学习投入"的前半段,而且与感知研修胜任力较低的教师相比,感知研修胜任力较高的教师的动机调节中介作用更强。因此,在网络研修活动中发布有价值的学习任务、重视对不同感知研修胜任力教师的动机调节策略的培养,有助于提升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的学习投入。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培训
网络研修社区
动机信念
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用户为中心”的教育数据挖掘应用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于方
刘延申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77,共9页
基金
包头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计算机专业(ISEC)智慧型双语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BSJG161009)
包头师范学院支持地方发展项目"面向地方产业需求的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文摘
现有对教育数据挖掘(EDM)的应用研究多从技术角度出发探究实施有效性或应用创新性,缺少从用户视角对教育数据挖掘主体用户的深入分析。为了遵循教育应用问题研究"来自于教育、回归于教育"的本质要求,文章借鉴软件工程领域的"瀑布模型"设计了"以用户为中心"的EDM应用研究框架,采用分析法分析不同教育场景下、不同教育用户对EDM应用的情感意愿和功能需求,运用对比法研究不同数据挖掘技术对EDM应用实现的支持方式,构建用户体验评估体系检验用户对EDM应用的体验效果满意度。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用户驱动"的完整的EDM应用研究流程,拓展了EDM应用研究的范畴,为实现精准教育服务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和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教育数据挖掘
EDM应用
用户为中心
教育场景
用户需求
Keywords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EDM Application
User-Centered
Educational Scene
User Needs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频课程中教育智能体的社会线索设计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清堂
巴深
余舒凡
张翼恒
张妮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
信息
技术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学习资源深度聚合及个性化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70406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博培育项目“探究社区视野下教育智能体情感因素对在线学习的影响”(项目编号:2019YBZZ041)。
文摘
教育智能体在视频课程中的应用,是提升视频课程社会交互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如何进行社会线索的设计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仍有待探索。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梳理了33项实证研究中教育智能体社会线索的设计。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智能体的社会线索整体上可划分为动态、静态和语音线索三类。其中,静态社会线索中的性别和年龄,动态社会线索中的表情和手势,以及语音社会线索是近十年研究关注的热点。此外还发现,不同学习者对社会线索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但现有教育智能体的设计很少将学习者的偏好纳入考虑范围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现了支持个性化社会线索设计与调节的教育智能体原型系统,为改善视频课程中社会交互功能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教育智能体
社会线索
个性化学习
视频课程
在线学习
Keywords
Pedagogical Agent
Social Cues
Personalized Learning
Video Course
Online Learning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同反思性评价促进大学生知识创新话语发展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玉芹
徐晨
徐宏敏
罗恒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
信息
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7,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于学习分析的反思性评价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8YJC880107)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基于学习分析的反思性评价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文摘
大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课堂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该文在知识创新教学模式中,设计了数据驱动的协同反思性评价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发展知识创新话语,进而发展知识创新能力和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该研究的参与者是一所重点师范大学选修通识核心课的、来自不同专业的67名本科生,整个研究持续了两个周(32课时)。通过社会认知网络及探究线程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学生的在线知识创新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在创设的知识创新环境中,数据驱动的协同反思性大学生能够以共同体的形式不断促进知识创新话语的发展。同时发现,大学生在线知识创新行为与对学科领域知识的理解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对培养大学生协同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
知识创新
反思性评价
知识创新话语
学习分析
元认知
Keywords
knowledge building
reflective assessment
knowledge-building discourse
learning analytics
metacognitio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态学习分析实证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25
4
作者
刘清堂
李小娟
谢魁
常瑀倍
郑欣欣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
教育
学部
俄亥俄州立
大学
数字化学习
研究
实验室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8,85,共9页
基金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驱动的学习动机诊断模型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61977035)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基于远程课堂学习情绪计算的同步课堂教学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YJA880009)。
文摘
多模态学习分析(MMLA)是智能化探究有效学习发生机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对国外37篇实证文献的任务情境设计和MMLA的四个过程进行系统综述,梳理出多模态数据集的生成场域多以发展认知为主,少关注情感价值的培育;学习标签注释以计算科学指导为主,缺乏不同时间尺度行为关联的理论指导;预测结果多关注学习行为表现,轻心智发展的过程解释;多模态数据分析反馈聚焦个性化学习支持,忽视决策支持。未来实证研究发展应聚焦有效学习与情感体验,融合计算科学和认知带理论,协同人机优势提供反馈支持,开展MMLA系统开发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对话,不断迭代设计与优化分析系统和应用模式,有效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多模态学习分析
学习行为
学习标签
正式学习情境
实证研究
Keywords
Multimodal Learning Analysis
Learning Behavior
Learning Label
Formal Learning Scenarios
Empirical Study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视频的在线学习情感识别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魏艳涛
罗洁琳
胡美佳
李文昊
姚璜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
教育
学部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05-110,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学习参与度识别研究(20YJC880100)
文摘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开展,在线学习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随着在线学习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情感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阻碍在线学习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探讨利用视频数据的非侵入式在线学习情感状态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了22名学生在线学习的面部视频和心率数据,构建了双模态在线学习情感数据库。其次,采用帧注意网络从学习视频中提取表情特征,识别在线学习情感状态,识别精度达到了87.8%。最后,探讨了视频心率识别方法在在线学习情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困惑状态下的心率水平具有显著性。本文从学习视频数据挖掘出发,重点探讨了基于表情和视频心率的学习情感识别,为提高在线学习情感状态感知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学习情感
在线学习
面部表情
心率
情感识别
Keywords
Learning emotion
Online Learning
Facial expression
Heart rate
Emotion recognitio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ouFLé框架的在线协作学习分析模型
被引量:
13
6
作者
张思
高倩倩
马怡敏
魏艳涛
杨海茹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
教育
学部
西华
师范大学
教育
学院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学习者协作会话能力评估模型及干预机制研究”(62077016)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会话反思分析方法研究”(HRCEI2020F0103)。
文摘
协作学习是在线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学习分析提升其学习绩效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已有相关研究多针对个体学习状态,缺乏对小组协作状态的关注。会话文本可以客观反映学习者的协作过程,基于SouFLé框架提出的面向知识建构的协作学习分析模型及指标体系,从会话协商、会话介入和会话传递三个维度的12个指标出发,能对在线协作学习中的个体学习、组内学习、组间学习等阶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从个体状态、小组状态、组间状态和班级状态四个层面,应用该模型对在线协作学习案例中的会话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小组在会话协商中达成观点的一致和整合;协作状态较好的小组能够针对他组建议进行辩论并批判性接受;组间互评有助于促进小组间的互助合作,进而提升在线协作学习效果。依托SouFLé框架构建的协作学习分析模型有助于全面认识并指导在线协作学习过程,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监督和预测协作学习活动,并通过及时干预来改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在线协作学习
SouFLé框架
学习分析模型
协同知识建构
Keywords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ouFLéFramework
Learning Analysis Model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在线学习协同知识建构的认知投入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33
7
作者
张思
何晶铭
上超望
夏丹
胡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
信息
技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生命周期视角下教育大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评估与追溯消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1977036)
“在线学习社区知识共享内在机理及动态奖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1907021)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项目编号:CCNU20A06023)的研究成果。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社交学习、网络知识共同体等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协作学习形态,其中的学习投入研究成为领域热点。ICAP框架将学习者的学习参与行为划分为被动、主动、建构和交互四种类型,为分析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投入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基于集体认知理论框架和ICAP框架,构建了面向在线学习协同知识建构的认知投入分析模型,并确定了10个可观察的显性指标。在设计的协同知识建构学习场景中应用该模型,并采用对话内容分析和编码方法,探究了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投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认知投入行为,主要为主动及建构,缺乏深层次交互;采用同、异步交流工具实现组内及组间交互,有利于学习者参与学习任务;在协作学习活动中提供学习支架,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认知投入。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模型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社交学习
CSCL
在线学习
学习投入
协同知识建构
ICAP框架
认知投入
多模态认知
Keywords
Social Learning
CSCL
Online Learning
Learning Engagement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CAP Framework
Cognitive Engagement
Multimodal Cognition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
37
8
作者
卢国庆
刘清堂
张臣文
于爽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俄亥俄州立
大学
数字化学习
研究
实验室
湖北
文理学院
教育
学院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10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精准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及其应用策略研究”(71974073)
“数据驱动的学习动机诊断模型及应用研究”(6197703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教师工作坊中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研究”(20YJA880078)。
文摘
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已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采集存在劳动密集、分类模糊和编码复杂等不足。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伴随式采集、自动化智能标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西北地区某市三所学校的1201个常规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利用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课堂教学行为,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行为类型、规律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课堂教学各类行为的出现频率不等且相差较大,其中,读写、讲授、巡视行为占比较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占比较小;2)多数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其中,应答与生生互动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巡视、读写与其他行为存在负相关;3)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并非完全属于不同的成分;4)不同特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5)不同类型课堂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可为人工智能时代挖掘课堂教学行为规律、改进课堂教学及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行为
智能标注
相关性分析
差异性分析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ructional behavior
smart annot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difference analysis
分类号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的动机信念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
8
9
作者
张思
何晶铭
邓露
吴林静
杨玉芹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
信息
技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学习资源深度聚合及个性化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704062)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课题“大数据时代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智能测评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课题编号:XT2019001)研究成果。
文摘
网络研修作为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面临教师学习投入不足、研修质量不佳等问题,探索教师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升网络研修的实施效果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514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探索了教师的感知任务价值、感知研修胜任力等动机信念和动机调节等因素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感知任务价值和动机调节可以正向预测教师的学习投入;动机调节在感知任务价值影响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研修胜任力的调节作用出现在"感知任务价值→动机调节→学习投入"的前半段,而且与感知研修胜任力较低的教师相比,感知研修胜任力较高的教师的动机调节中介作用更强。因此,在网络研修活动中发布有价值的学习任务、重视对不同感知研修胜任力教师的动机调节策略的培养,有助于提升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的学习投入。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培训
网络研修社区
动机信念
学习投入
Keywo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nlin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motivational belief
learning engagement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用户为中心”的教育数据挖掘应用研究
于方
刘延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视频课程中教育智能体的社会线索设计研究
刘清堂
巴深
余舒凡
张翼恒
张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协同反思性评价促进大学生知识创新话语发展的效果研究
杨玉芹
徐晨
徐宏敏
罗恒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模态学习分析实证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刘清堂
李小娟
谢魁
常瑀倍
郑欣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视频的在线学习情感识别研究
魏艳涛
罗洁琳
胡美佳
李文昊
姚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SouFLé框架的在线协作学习分析模型
张思
高倩倩
马怡敏
魏艳涛
杨海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面向在线学习协同知识建构的认知投入分析模型及应用
张思
何晶铭
上超望
夏丹
胡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卢国庆
刘清堂
张臣文
于爽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的动机信念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张思
何晶铭
邓露
吴林静
杨玉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