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文学的批评:路径、范式与重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1,共12页
AI文学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人类已有的文学形式为样板,通过算法自动生成的数字文本,其本质是算法文学。在通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AI文学的生成是人与智能机器交互合作完成的。随着智能水平提升,AI逐渐由辅助性工具向智能主体演变。面... AI文学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人类已有的文学形式为样板,通过算法自动生成的数字文本,其本质是算法文学。在通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AI文学的生成是人与智能机器交互合作完成的。随着智能水平提升,AI逐渐由辅助性工具向智能主体演变。面对新的文学现象,简单套用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会导致方法失灵和理论失效,但传统文学批评坐标系关注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的思路为AI文学的批评提供了方法取径的启示。将“艺术家”置换为“人机创作共同体”,可建构AI文学批评的坐标系图式。AI文学的批评实践仍需坚持以文本为中心,从文本出发,重点关注“人机创作共同体”中人与智能体的关系,由文本批评深入到算法批评,拓展到关系批评,并以反身批评反思人的文学,推动AI文学与人的文学共同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文学 人工智能 算法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法实践、符号层累与记忆重构——新文化史视域下古代文章虚字观念的动态张力
2
作者 余祖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3,234,共13页
古代文章虚字不只为精英阶层所关注和讨论,更广泛渗透到各阶层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在新文化史视角下重审古代文章虚字观念,可以看出,虚字不仅是文章结构、声调与情感表达的核心工具,更通过日常教育、科场规则和集体实践,演化为具有象征... 古代文章虚字不只为精英阶层所关注和讨论,更广泛渗透到各阶层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在新文化史视角下重审古代文章虚字观念,可以看出,虚字不仅是文章结构、声调与情感表达的核心工具,更通过日常教育、科场规则和集体实践,演化为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形塑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记忆。明清科举通过虚字规范实现思想规训,近代文化转型中虚字成为新旧文化博弈的焦点。虚字观念的绵延与变异,体现了历史记忆的重构性与符号意义的动态性,映射出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张力与调适。虚字由此超越文法范畴,成为透视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守成与变革之辩证关系的文化棱镜。通过对古代文章虚字观念的新文化史观照,还可以获得一个重要启示:当代文化建构既需重视精英话语的引领作用,亦需激发公共常识的实践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字 新文化史 文章写作 集体文学观念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机杼:《与父亲的奥德赛》中的反身阅读与互文阐释
3
作者 曾巍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9,共8页
古典学家丹尼尔·门德尔松的非虚构叙事作品《与父亲的奥德赛》是一部情真意切、意味隽永的家庭回忆录,将父亲参加《奥德赛》研讨课、主题为“《奥德赛》巡礼”的地中海旅行和父亲的人生经历与荷马史诗的阅读、阐释交织起来,以环套... 古典学家丹尼尔·门德尔松的非虚构叙事作品《与父亲的奥德赛》是一部情真意切、意味隽永的家庭回忆录,将父亲参加《奥德赛》研讨课、主题为“《奥德赛》巡礼”的地中海旅行和父亲的人生经历与荷马史诗的阅读、阐释交织起来,以环套结构生动展现了成年之后与父亲走向和解的心理弧线。父亲在研讨课上对奥德修斯是否配得上英雄称号的疑问,来自带着主体经验的反身阅读,包含着自省与反思。地中海上的父子同行重新踏上英雄的返乡之路,而无法抵达的伊萨卡,成为漂泊者心中“家”的圣地。两部作品中反复提到的标识物,“床”具有代表起点的“根”与通向外部世界的“门”的双重涵义,“桨”则是行动力和终点的标志。通过互文阐释,门德尔松深化了对经典作品、父子关系、人生旅程的理解,也进一步帮助读者深化了对传统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尔·门德尔松 《与父亲的奥德赛》 《奥德赛》 回忆录 父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体制·方法:小说文体学断想
4
作者 王齐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0,共12页
中国古代有重视文体的传统,也诞生过有影响的文体学论著。小说因其文化地位低下,一直不受学界重视,故小说文体研究成果较少。要建构符合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实际的小说文体学,首先需要了解和认识传统小说观念,同时关注小说体制的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有重视文体的传统,也诞生过有影响的文体学论著。小说因其文化地位低下,一直不受学界重视,故小说文体研究成果较少。要建构符合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实际的小说文体学,首先需要了解和认识传统小说观念,同时关注小说体制的历史变迁,采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文体研究,才有可能达至建构小说文体学的目标。小说观念古今差别甚大,对小说文体学建构有决定性影响,需要认真加以辨析。体制则包含体裁、体式、体例和体类,体裁、体式是文体的显性形式,体例是文体的参考标准,而体类则是文体分类的基本依据。古人和今人已经取得的文体研究成果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都应该成为当今进行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和文体学建构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体制 方法 小说文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
5
作者 付林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9,213,214,共12页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一是出自对“礼崩乐坏”政治环境的讨论,二是出自对具体政治事件进行评论时的现场发挥,三是出于诸侯卿大夫对礼乐知识的主动学习和了解,均发生在特定的政治语境之下,因而有着共同的理论聚焦和政治关切,特别是他们所提出的“乐以成政”理论,可视为对西周以来乐政体系的学理总结。具体表现为:将和平之声确立为周代乐政的生成条件,由心、耳关系反映出周代乐政的运作机理,由“乐以殖财”实现周代乐政的作用效果,等等。另外,早期乐论话语还十分关注“乐”与“德”之间的关系,将德礼观念确立为周代乐政的价值内涵。可以说,早期乐论话语紧紧围绕着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为孔子以后儒家乐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孔子时代 乐论话语 乐以成政 德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人的浪漫告白:用诗词说情话
6
作者 付林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诗词的创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大量以爱情和婚恋为主题的诗歌。其后,来自民间的乐府民歌和文人爱情诗双线交错发展,共同构成了爱情诗发展的主流。在这些诗词中,对爱情生活的各个... 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诗词的创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大量以爱情和婚恋为主题的诗歌。其后,来自民间的乐府民歌和文人爱情诗双线交错发展,共同构成了爱情诗发展的主流。在这些诗词中,对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呈现,既有相识时的一见钟情,又有追求和告白时的刻骨铭心,还有热恋中的你侬我侬及婚嫁之后的相濡以沫。此外,还有悼亡诗的创作,虽然悲恸哀婉,但却是最为深情的浪漫告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诗词 浪漫告白 婚恋诗 悼亡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的内涵、功能及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范军 欧阳敏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在出版智库建设中,要避免"泛化"倾向和"主见缺失"。出版智库的职能主要体现为:以战略思想为政府在出版领域的决策提供咨询;传播研究成果与思想,引导出版领域的舆论;成为出版领域的人才蓄水池和引力场。政府应该合... 在出版智库建设中,要避免"泛化"倾向和"主见缺失"。出版智库的职能主要体现为:以战略思想为政府在出版领域的决策提供咨询;传播研究成果与思想,引导出版领域的舆论;成为出版领域的人才蓄水池和引力场。政府应该合理布局出版智库体系,为出版智库提供决策制度保障;出版智库应该从人才交流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出版智库应准确定位,形成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智库 内涵 功能 智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学纪录片的审美创造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文英 修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涵的影像符号。审美创造机制的综合作用使人类学纪录片得以超越"政论性"的话语模式,呈现为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的审美幻象,在真实的风景下潜藏着品读不尽的审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审美创造机制 审美幻象 影视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记·乐记》作者及其与《荀子·乐论》之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齐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7,共11页
《礼记·乐记》作者历来众说纷纭,有子夏、公孙尼子、刘德、刘向诸说,近代以来争论尤为激烈。《乐记》部分章节与《荀子·乐论》高度相似,于是又有《乐记》抄袭《乐论》和《乐论》抄袭《乐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而就现有文... 《礼记·乐记》作者历来众说纷纭,有子夏、公孙尼子、刘德、刘向诸说,近代以来争论尤为激烈。《乐记》部分章节与《荀子·乐论》高度相似,于是又有《乐记》抄袭《乐论》和《乐论》抄袭《乐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而就现有文献考察,汉人《礼记》绝非《大戴记》和《小戴记》两种,今传本《乐记》则是《小戴记》中所保留之《乐记》,而非刘德等所撰24卷本《王禹记》或刘向校定23卷中秘书本《乐记》一部分。《荀子》之书为刘向所编定,《小戴记》也为刘向所校定,均依据原始文献,未曾篡改。大、小戴之师后仓乃“荀卿之支与余裔”,《乐论》并非荀子手著专论,而是荀子后学记述荀子论乐之语,包括古事与古言,以批判墨子的非乐思想;《乐记》也是荀子后学所记先师论乐之语,以阐述儒家乐学理论,同样包括古事与古言,它们之间同源异流,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后人是此非彼,强分轩轾,并无必要。还原《乐论》和《乐记》的成书情况,战国末年的荀子当为始作俑者,而文本写定则是荀子后学所为。将儒家形成系统的乐学理论归功于荀子学派,符合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乐论》 《公孙尼子》 刘向 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作品”到“说话”:建构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 被引量:9
10
作者 黎杨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8-154,共7页
在社交媒体时代,大众文艺评论等互动活动成为文艺消费的内容,评论者需要摆脱作品中心主义,建构涵盖“作品”与“活动”的大文艺观。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与人们时常提到的“大文艺”观有两点不同,一是将作品外的“活动”包括在内,二是“... 在社交媒体时代,大众文艺评论等互动活动成为文艺消费的内容,评论者需要摆脱作品中心主义,建构涵盖“作品”与“活动”的大文艺观。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与人们时常提到的“大文艺”观有两点不同,一是将作品外的“活动”包括在内,二是“作品”与“活动”并非机械叠加,而是被交流所贯穿,成为一条条话题素,不再有作品内外的区别。中国传统的“说话”概念可有效涵盖数字时代大文艺观中“作品”与“活动”的二重性。同时,这构成了一种SNS社区式集体生产,既承认了传统的著作权,又体现了网络的开源精神。在文化参与的背后,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数字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逻辑走向了精神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大文艺观 “说话” 精神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做好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的量化考核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0,共2页
2018年12月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继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 2018年12月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继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后,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量化考核的文件。这个文件对于我国图书出版社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出版社 社会效益 出版单位 量化考核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文化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经》探秘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齐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90,共12页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先秦已有"六经"之说,《乐经》即其一。然而,自汉文帝立《诗》学博士,至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立博士,独《乐经》未立。汉平帝时王莽奏立《乐经》博士,后人多以...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先秦已有"六经"之说,《乐经》即其一。然而,自汉文帝立《诗》学博士,至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立博士,独《乐经》未立。汉平帝时王莽奏立《乐经》博士,后人多以为其伪造经典,《乐经》遂成经学之秘。有人认为《乐经》亡于秦火。有人认为"乐经"仅口耳相传。更多人认为《乐经》仍存世,但意见不一:或说《周礼·大司乐》章即《乐经》,或说《礼记·乐记》即《乐经》,或说《诗经》即《乐经》,或说《乐经》散存于众经之中。通过考察相关文献,汲取历代学者的研究经验,可以得出《周礼》的《大司乐》章是《乐经》的结论。西周礼乐文化中的"乐"不仅指称音乐,凡使人快乐者均可称之为"乐"。作为主管学校教育的大司乐,其"乐教"也不单是音乐教育,而是艺术教育、语言教育、文学教育、行为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儒家"乐教"继承的正是大司乐教育传统,其要旨在引导弟子理解礼乐文化的快乐精神,养成君子人格。《大司乐》章所述"乐教"正是周代礼乐文化环境下"乐教"的内容,而不是汉代君主集权制度下的音乐教育。说《大司乐》即先秦儒教《乐经》,是符合儒家"乐教"的历史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经》 乐教 六经 《大司乐》 《乐记》 《诗经》 音乐 快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元文化、数字交往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杨全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3,共9页
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不仅需要民族文化传统与地理疆域的联结,也依赖于心理结构的想象与认同。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面临着一定的危机。从主观方面来说,在后政治语境中,人们对宏大叙事的热情有所减退;从客观方... 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不仅需要民族文化传统与地理疆域的联结,也依赖于心理结构的想象与认同。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面临着一定的危机。从主观方面来说,在后政治语境中,人们对宏大叙事的热情有所减退;从客观方面来说,数字媒介减少了共享时间。网络上兴起的二次元民族主义,数字交往、弹幕文化生成的“积累的共时性”,成为构建共同体意识的某种替代机制。二次元民族主义的独特性在于将二次元文化与三次元的现实结合起来,因此需超越政治与非政治的刚性区分,改变对现实政治的想象方式,借助数字交往,实现后政治语境中次文化的某种政治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元文化 数字交往 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可以群: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中国传统的重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黎杨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养成了一边欣赏网络文艺一边集体评论的习惯,文艺消费总是在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中国传统文论的“诗可以群”可有效阐发当下网民文艺评论的多方面特征,比如文艺评论的交往功能、趣缘化、分众化现象及其集体创作属性...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养成了一边欣赏网络文艺一边集体评论的习惯,文艺消费总是在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中国传统文论的“诗可以群”可有效阐发当下网民文艺评论的多方面特征,比如文艺评论的交往功能、趣缘化、分众化现象及其集体创作属性。通过“诗”(文艺)实现“群”(交往)的作用,这构成了中国的固有传统。针对性地改变文艺观念,从审美性走向交往性,将交往媒介视为文艺活动的要素,构建公共性文艺交往平台,以实现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中国传统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可以群 社交媒体 文艺评论 中国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钱钟书的神韵观——兼与曹顺庆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0,共8页
曹顺庆先生认为,钱钟书多处征引《沧浪诗话》所谓"诗之有神韵者"一语,既弄错了"神韵"的时代和出处,也混淆了"神韵"的提法和它的理论渊源。事实上,钱钟书认为"神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q... 曹顺庆先生认为,钱钟书多处征引《沧浪诗话》所谓"诗之有神韵者"一语,既弄错了"神韵"的时代和出处,也混淆了"神韵"的提法和它的理论渊源。事实上,钱钟书认为"神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优游痛快,各有神韵"。按照钱钟书对"神韵"的理解,《沧浪诗话》已经阐明了"神韵"的核心内涵。这一论断直接关系到钱钟书对《沧浪诗话》学术价值的判定,也关系到钱钟书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总体评价。因此,对钱钟书而言,这是一个很难改动的"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曹顺庆 《沧浪诗话》 神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人聚会的雅与趣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林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人作为知识精英群体,其聚会往往通过纵情山水、饮酒赋诗的方式展开,同时还伴有诗文、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的创作,故被称为雅集。雅集在汉代开始确立,经过后代的发展,出现了兰亭雅集、西园雅集及玉山雅集等著名的文人雅集... 在中国古代,文人作为知识精英群体,其聚会往往通过纵情山水、饮酒赋诗的方式展开,同时还伴有诗文、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的创作,故被称为雅集。雅集在汉代开始确立,经过后代的发展,出现了兰亭雅集、西园雅集及玉山雅集等著名的文人雅集活动。这些雅集活动,以雅作为文化品格,以趣作为精神追求,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雅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话语修辞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祖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心理的话语不仅与人物的知识背景与个性密切吻合,而且,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这种现代性特征较为集中地表现在那些描写人物意识流的话语及修辞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讲究"词语联想"及摈弃任何直接或间接、隐...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心理的话语不仅与人物的知识背景与个性密切吻合,而且,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这种现代性特征较为集中地表现在那些描写人物意识流的话语及修辞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讲究"词语联想"及摈弃任何直接或间接、隐蔽或显然的评议性词语及修辞方面。当然,鲁迅小说描写人物意识流的话语及修辞固然具有现代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就是摈弃了意识流小说"非理性"和反现实主义的话语构造原则,话语所凸显的不仅仅是意识流小说所青睐的"思想意识本身",而且有力地揭示了促使人物如此"想"、如此"做"的精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人物心理描写 话语修辞 意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之辩、中西之辩与1980年代的现实主义危机——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帆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4期45-51,共7页
1991年初冬至1992年初春,路遥完成长篇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再度回忆《人生》结尾引发的争议时,路遥提出了一个如何在世界视野中理解城乡关系与中西关系的看法:"毫无疑问,广大的落后农村是中国迈向未来的沉重负担",但"城里... 1991年初冬至1992年初春,路遥完成长篇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再度回忆《人生》结尾引发的争议时,路遥提出了一个如何在世界视野中理解城乡关系与中西关系的看法:"毫无疑问,广大的落后农村是中国迈向未来的沉重负担",但"城里人无权指责农村人拖了他们的后腿。就我国而言,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广大的农村,也不会有眼下城市的这点有限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中西关系 城乡关系 世界视野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创业史》 文学传统 高加林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推进民营书业健康发展
19
作者 范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0,共2页
在不久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从战略上、理论上深刻阐发了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因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不久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从战略上、理论上深刻阐发了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因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书业 民营企业家 市场经济发展 健康 民营经济 社会主义 结构性改革 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近现代优秀出版人的企业家精神
20
作者 范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更进一步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中共中央...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更进一步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就已颁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做好与企业家相关的各项工作,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稀缺资源的企业家,作为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的企业家精神,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业,和其他行业、其他类型企业一样,也迫切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出版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出版企业家队伍,促进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出版人 近现代 健康持续发展 结构性改革 市场活力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