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I文学的批评:路径、范式与重点 |
曾巍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文法实践、符号层累与记忆重构——新文化史视域下古代文章虚字观念的动态张力 |
余祖坤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经典机杼:《与父亲的奥德赛》中的反身阅读与互文阐释 |
曾巍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观念·体制·方法:小说文体学断想 |
王齐洲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 |
付林鹏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古人的浪漫告白:用诗词说情话 |
付林鹏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试论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的内涵、功能及展望 |
范军
欧阳敏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8
|
论人类学纪录片的审美创造机制 |
李文英
修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9
|
《礼记·乐记》作者及其与《荀子·乐论》之关系 |
王齐洲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10
|
从“作品”到“说话”:建构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 |
黎杨全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1
|
切实做好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的量化考核 |
范军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2
|
《乐经》探秘 |
王齐洲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3
|
二次元文化、数字交往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
黎杨全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4
|
诗可以群: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中国传统的重建 |
黎杨全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5
|
论钱钟书的神韵观——兼与曹顺庆先生商榷 |
刘涛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6
|
古代文人聚会的雅与趣 |
付林鹏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7
|
论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话语修辞 |
许祖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8
|
城乡之辩、中西之辩与1980年代的现实主义危机——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
杨晓帆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1
|
|
19
|
切实推进民营书业健康发展 |
范军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弘扬近现代优秀出版人的企业家精神 |
范军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