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社区性质与社区建设的取向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亚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7,共4页
在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建设的取向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由于没有把社区建设置于特殊的制度环境与社会转型的现实之中,人们往往就事论事谈社区建设,没有把社区建设与培育新的社会结构力量、构建现代性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致使缺... 在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建设的取向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由于没有把社区建设置于特殊的制度环境与社会转型的现实之中,人们往往就事论事谈社区建设,没有把社区建设与培育新的社会结构力量、构建现代性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致使缺乏对国家化与行政化的城市社区建设的反思。我国城市社区的既有性质就是国家性与行政性强,行政推动型的社区建设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强化了这一性质,从而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悖。本文据此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取向是居民和公民的自我组织和社区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的行政化 社区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与建设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大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越来越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并逐步形成了单独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外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出现了哪些研究...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越来越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并逐步形成了单独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外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出现了哪些研究成果和不足;二是我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进展情况,主要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内容、投资主体、建设标准、人员配备等方面出现了哪些特点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建设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博弈、多重形态:城市社区权利关系模式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伟东 孔娜娜 卢爱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正处于权力和资源的重组过程,社区已经成为多元主体博弈的公共空间。社区权利关系出现了多重形态:社区党组织对居委会由外在干预转入内在介入,居民代表大会与居委会从形式上的行政层级转向实际上的协商参与,政府行...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正处于权力和资源的重组过程,社区已经成为多元主体博弈的公共空间。社区权利关系出现了多重形态:社区党组织对居委会由外在干预转入内在介入,居民代表大会与居委会从形式上的行政层级转向实际上的协商参与,政府行政吸纳居委会,辖区单位冷处理居委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权力配置 资源分配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会资源引入与制度系统兼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基本逻辑——以宁波市江东区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娜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失地农民市民化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市民化,还是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不仅要引入城市经济资源,更重要的是引入城市社会资源,没有城市社会资源的流入,失地农民市民化会面临村落文化"内卷化"困境,增大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同时,失地农... 失地农民市民化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市民化,还是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不仅要引入城市经济资源,更重要的是引入城市社会资源,没有城市社会资源的流入,失地农民市民化会面临村落文化"内卷化"困境,增大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同时,失地农民市民化还是一个制度化过程,是各个主体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过程,而政府的优势在于制度创设和导入、居委会的优势在于制度执行(实施)、民间组织的优势在于其社会支持系统功能,促使制度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制度系统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阶层隔离与社区性格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晓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0,共3页
城市社会阶层间所产生的自愿与非自愿性隔离,已形成了普遍性的住房贫富分区现象,并正在通过社会上层的自愿性隔离和社会下层的非自愿性隔离加速向极端化的阶层化社区演进。社区性格作为社区特定空间中聚居着的大多数人所显示出来的一种... 城市社会阶层间所产生的自愿与非自愿性隔离,已形成了普遍性的住房贫富分区现象,并正在通过社会上层的自愿性隔离和社会下层的非自愿性隔离加速向极端化的阶层化社区演进。社区性格作为社区特定空间中聚居着的大多数人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倾向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其形成与社区成员的相似性具有很大的关系。社区间阶层的空间隔离使社区内主体阶层的群体性格很容易形成鲜明的社区性格,这种社区性格不仅会使社区中边缘阶层成员失去社区认同与归属感,甚至会将这些边缘成员的性格定义为越轨行为;而社区间迥异的社区性格,会使异阶层成员因感受到巨大的文化震荡而阻断阶层空间隔离的逆转趋势。阶层空间隔离体现了社会阶层间的极端封闭性,只有加强贫富分区后的社区文化建设,阻止社区主体阶层群体性格上升为社区性格,才能延缓社区阶层化这一极端阶层空间隔离与阶层间的封闭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隔离 社区性格 阶层间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参与:城市社区民主发展主题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雪萍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前,政府推动下的制度建设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创建和实践民主制度,到培育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协商对话、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主题。长远看,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的发展和成熟程度,... 目前,政府推动下的制度建设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创建和实践民主制度,到培育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协商对话、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主题。长远看,民主精神和公民社团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决定着城市社区民主的发展和成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社区参与 民主精神 公民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现状与行动策略——以武汉市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江立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大型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状况,分析社区福利不仅存在资金不足、设施陈旧、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还存在供需脱节,自组织能力弱等问题。文章从社区行动的...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大型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状况,分析社区福利不仅存在资金不足、设施陈旧、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还存在供需脱节,自组织能力弱等问题。文章从社区行动的视角分析了提供社区福利水平必须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增强社区归属感、提高社区管理层的文化素质和资源动员能力、注重社区福利中的“公助、自助和互助”相结合、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以及实现社区福利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福利 弱势群体 社区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层公共服务组织管理运行的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伟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2,共7页
当前,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设施建设、基层公共服务组织管理运行的规范化问题。问题的背后是体制性问题:一是行政体系内部的"条块"问题,二是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问题。城市基层公共服务组织管理运... 当前,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设施建设、基层公共服务组织管理运行的规范化问题。问题的背后是体制性问题:一是行政体系内部的"条块"问题,二是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问题。城市基层公共服务组织管理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出现了两种模式:职能专一、主管部门单一的基层公共服务组织(如街道医疗服务中心),采取社会化模式——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职能交叉、主管部门多头的基层公共服务组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采取行政整合模式——行政体系内部职能整合。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管理运行的规范化,需要在行政整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社会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生活场景提升城市发展新动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35个城市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必春 雷晓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31,共9页
创新和消费是城市发展转型的新动力。既有研究证明了城市便利设施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对其内在机制不甚明晰。从场景理论透视中国城市夜生活场景出发,基于35个城市的舒适物数据,利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提取城市夜生活场景的典型特征... 创新和消费是城市发展转型的新动力。既有研究证明了城市便利设施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对其内在机制不甚明晰。从场景理论透视中国城市夜生活场景出发,基于35个城市的舒适物数据,利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提取城市夜生活场景的典型特征,并构建OLS回归模型估计了夜生活场景对城市发展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夜生活场景蕴含着自我表达和睦邻这两类文化气质,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其中,自我表达和睦邻均能促进城市消费力且自我表达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力。此外,对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大城市来说,睦邻气质有所缺失,成都、武汉、长沙、西安等新一线城市自我表达气质还有待提高,南昌、福州等城市两种文化气质比较均衡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广州、深圳、杭州在均衡性和整体水平上比较协调。据此,城市发展需要在“高度”和“深度”之间找到平衡,通过文化场景的政策方法营造高品质的夜生活场景释放场景红利,实现文化赋能消费和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助力中国城市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生活场景 舒适物 城市发展转型 创新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协作治理的理论透视和实践路径探究--基于对湖北省社区公益创投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彩云 陈伟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0,共5页
社区协作治理是一种民主实践的治理,本质上是多方主体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化主导方向而开展的共同行动。克服社区治理权力无序化、治理资源碎片化、治理功能分散化三重困境客观上需要选择协作治理方式。湖北省社区公益创投通过... 社区协作治理是一种民主实践的治理,本质上是多方主体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化主导方向而开展的共同行动。克服社区治理权力无序化、治理资源碎片化、治理功能分散化三重困境客观上需要选择协作治理方式。湖北省社区公益创投通过主体联结、资源整合、组织培育方式,有效重置协作权责关系,互补各方差异性功能,最终实现协作治理的共同价值愿景,为社区协作要素生成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应进一步在理论层面反思社区协作价值诉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社区协作发展图景,即继续深化社区协作培育公民价值导向、提高社区协作专业化程度、健全社区协作制度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协作治理 公益创投 居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主体性的培育:社区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76
11
作者 陈伟东 陈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5,共8页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协同地方政府、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共同寻找居民主体性生成的路径和方法,从新实践中获得新认识:社区是居民的,社区治理是居民主体性的生成过程;居民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是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民之间关系结构重构的过程,更是居民自我激活行动要素的过程;也只有培育居民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激活社区自治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型、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加强多元主体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行动研究 居民自治 居民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中国社区发展战略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伟东 孔娜娜 卢爱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0,共5页
在"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性约束下,中国社区建设需要经历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阶段向国家引导的社会行动阶段转变,阶段性转移要经历四个过程:政府社会职能社区化过程、部门社会职能协作化过程、政府社会职能社会化过程、居民... 在"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性约束下,中国社区建设需要经历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阶段向国家引导的社会行动阶段转变,阶段性转移要经历四个过程:政府社会职能社区化过程、部门社会职能协作化过程、政府社会职能社会化过程、居民自治组织化过程,促进阶段转移和过程转换的根本动力在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国家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伟东 孔娜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1,共6页
农村社区建设面临健全新型的社区经济共同体和培育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双重任务。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完善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是构建农村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社会性基础设施。社区分类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城乡社区体制,有利于... 农村社区建设面临健全新型的社区经济共同体和培育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双重任务。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完善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是构建农村新型的社区社会共同体的社会性基础设施。社区分类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城乡社区体制,有利于完善城乡社区便民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社区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分类管理 社区业务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效能和扩大参与: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创新的两个目标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伟东 吴恒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市场化改革以后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始于政府先后进行的两轮行政改革。然而这两轮改革都是围绕提高行政效能而在行政体系内部寻求解决办法。社会成长带来的压力使得创建社会工作体系以吸纳不断增长的社会参与需求已摆上治理创新的日... 市场化改革以后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始于政府先后进行的两轮行政改革。然而这两轮改革都是围绕提高行政效能而在行政体系内部寻求解决办法。社会成长带来的压力使得创建社会工作体系以吸纳不断增长的社会参与需求已摆上治理创新的日程,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自然就充当了社会工作的载体。但是,在实际上承担了大量行政工作的居民委员会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承担者。因此,在行政体系之外建构一个平行于政府的社会工作体系,形成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平行对接的治理结构,把提高行政效能和扩大社会参与统合起来,就成为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的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体系 行政工作 社会工作 居民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管理中的政府流程再造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明芬 陈伟东 张静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论述和分析了当前的社区公共管理体制的两大特点与四大问题。认为流程再造是社区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并提出了社区公共管理流程再造的三个目标,即行政管理与自治管理分开,政府"掌舵"与民间"划浆"分开,社会管理... 论述和分析了当前的社区公共管理体制的两大特点与四大问题。认为流程再造是社区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并提出了社区公共管理流程再造的三个目标,即行政管理与自治管理分开,政府"掌舵"与民间"划浆"分开,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以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简化流程,提高效能,整合人员组建团队,构建平台,共享信息等四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管理 政府再造 流程再造 服务型政府 大部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根组织的生长与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志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提出三条假说:(1)草根组织的生长推动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2)地方政府转型推动了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3)社区治理结构的演化是自组织演化的过程。本文以门栋自治为案例,提供上述三个假说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 草根组织 社区治理 结构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行政化成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卜万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社区行政化是我国城市社区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它潜伏着巨大的制度风险和道德风险。这是我国历史传统、思想观念、宏观体制和社会组织行为等因素共同演化的结果。实现政府与社区在功能上的适度分开,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加强社区党建和建... 社区行政化是我国城市社区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它潜伏着巨大的制度风险和道德风险。这是我国历史传统、思想观念、宏观体制和社会组织行为等因素共同演化的结果。实现政府与社区在功能上的适度分开,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加强社区党建和建立社区民主协商机制是解决社区行政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制 行政化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居民社区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对武汉市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霞 陈伟东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居民参与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动力,目前城市社区参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社区参与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组织化参与少、外来式参与少、非政治性参与多、参与效能低、参与主体单一等。主要原因是社区公民意识薄弱、利益表达机制欠... 居民参与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动力,目前城市社区参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社区参与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组织化参与少、外来式参与少、非政治性参与多、参与效能低、参与主体单一等。主要原因是社区公民意识薄弱、利益表达机制欠缺、社区组织化程度不高、社区行政化严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现状 制约因素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的力作——评《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研究》
19
作者 陈伟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动力 邓小平 力作 探求 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约理论视角下居委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伟东 张文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
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制度安排与现实境遇之间存在着诸多冲突,其根源在于国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对其实行的双层制度安排。双层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矛盾的张力,这种张力又将影响居委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新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 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制度安排与现实境遇之间存在着诸多冲突,其根源在于国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对其实行的双层制度安排。双层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矛盾的张力,这种张力又将影响居委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新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正从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阶段向国家主导的社会行动阶段过渡,由"等级界定权利"的制度向"资产界定权利"制度转移是居委会制度安排的必然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约理论 居委会 制度安排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