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消失的“受害者”:难民新闻图像的全球生产机制及其传播网络 |
周莉
于子晴
|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
王丽
李理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0
|
|
3
|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宅舞活动研究 |
陈淑婷
吴志远
|
《传媒论坛》
|
2024 |
0 |
|
4
|
比较传播研究:内涵、意义与推进路径——第二届比较传播研究国际研讨会学术对话 |
唐佳梅
辛静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0 |
0 |
|
5
|
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
夏守信
韩君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3
|
|
6
|
“新闻逼视”结构演化的发散性探讨 |
江作苏
王婷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18 |
4
|
|
7
|
荆楚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法 |
王逊
张艺凡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8
|
探析影评类自媒体跨平台传播——以微博与微信为例 |
沈思
焦思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大数据环境下新闻媒体智能化发展策略研究 |
付晨璐
|
《中国传媒科技》
|
2022 |
3
|
|
10
|
弹幕亚文化的传播机制研究 |
李展
陆旖婷
|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
2018 |
3
|
|
11
|
未来学视角下的新闻媒介与受众的新模型 |
熊潇璇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7 |
2
|
|
12
|
仪式观视域下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
韩翠玉
|
《传媒论坛》
|
2023 |
2
|
|
13
|
体验的时刻:红色博物馆传播的访客研究 |
李理
邹易颖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3 |
0 |
|
14
|
红色经典有声读物的接受现状调查及互联网传播路径探析 |
吴春晓语
杨子龙
|
《今古文创》
|
2022 |
0 |
|
15
|
在线健康社区中的隐私悖论:青年用户的隐私忧虑与互动实践 |
耿书培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中国网络电影十年:嬗变、问题与对策 |
林吉安
覃星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社会弱势群体网络化利益表达:风险与应对 |
陈浩然
刘敏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8
|
现代性迷宫与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的空间叙事 |
孟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9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发展的契机、迷思与建议 |
黄海燕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7 |
6
|
|
20
|
突发事件中公益社群的演化逻辑——基于“雷火志愿者”的网络民族志研究 |
喻发胜
张诗瑶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