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消失的“受害者”:难民新闻图像的全球生产机制及其传播网络 |
周莉
于子晴
|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华中地区新闻教育之发端:艾玮生与华中大学新闻组 |
张继木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3
|
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
王丽
李理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3
|
|
|
4
|
传播视野:国家形象的官方民间舆论场互补建构 |
江作苏
李理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
5
|
沉浸式传播:感官共振、形象还原与在场参与 |
喻发胜
张玥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66
|
|
|
6
|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中国出版走出去策略 |
刘健
严定友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
7
|
共同体传播:一种被忽视的传播形态 |
秦琼
彭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
8
|
从在地到在线:非遗的媒介化呈现与地方感重建 |
余欢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9
|
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的开放获取出版新模式 |
王雅菲
范军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
10
|
媒体融合时代的学术出版自信——以英国大学出版社为例 |
冯会平
王雅菲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11
|
监视走向前台与用户交往秩序重建 |
方飞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集成式新闻:大数据实践中新闻编辑模式的转变 |
周莉
李晓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3
|
环境传播议题中“三元主体”的互动模式蠡探——以“连云港核循环项目”和“湖北仙桃垃圾焚烧项目”为例 |
江作苏
孙志鹏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4
|
数字分身的形成、风险与信任--一项基于自我追踪技术的考察 |
陈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5
|
鼓励和支持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理性思考 |
周挥辉
付卫东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6
|
对外传播中的农民工群体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日报》2012年报道为例 |
刘旻
路淼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7
|
基于定位服务的新闻生产及其模式创新 |
周莉
黄娟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8
|
网络新闻报道可信度的缺失与建构 |
刘琼
安宁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9
|
消费升级背景下企业品牌传播与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
陈航
吴志远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20
|
大学出版与学术创新 |
范军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