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治理视角下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基于S县的个案跟踪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钱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学校布局调整既是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的直接方式,也是复杂的教育公共治理实践。科学有序地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合理布局城区教育资源是破解当前区域内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教育治理分析框架,... 学校布局调整既是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的直接方式,也是复杂的教育公共治理实践。科学有序地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合理布局城区教育资源是破解当前区域内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教育治理分析框架,运用S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跟踪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实践中存在对教育治理的多维价值目标观照不足、多元治理主体参与不足、治理工具选择存在局限性、教育部门横向治理权偏弱、治理结果的非预期性等问题。应基于教育治理理念,重新审视布局调整治理目标,进一步完善学龄儿童动态数据监测,保障各阶段多元主体参与,健全教育治理权力配置机制,以达成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 布局调整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雷万鹏 钱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本文探讨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问题。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存在"重物轻教"、"重城轻乡"、"重物... 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本文探讨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问题。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存在"重物轻教"、"重城轻乡"、"重物轻师"等行为偏差,此种状况对教育公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均带来不利影响。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民众广泛参与的机制,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对民众需求的回应性,规范政府教育支出行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利益偏好 教育支出行为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规模对教育公平、成本效益的影响-国外学校规模影响研究综述及启示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庆娜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4,共6页
近些年来,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导致学校规模扩张所引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争论。国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并合理评价学校规模的效应具有重要价值。国外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弱势群... 近些年来,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导致学校规模扩张所引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争论。国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并合理评价学校规模的效应具有重要价值。国外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弱势群体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学校规模的扩张并不必然带来生均成本的降低。这些研究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转型及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确认识学校规模视阈下的教育公平问题,采取差异化的学校规模发展策略;审慎对待学校规模经济效应,切勿因成本问题将学校布局调整这一"惠民"政策,扭曲为一项丧失民心、失去民意的"毁民"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规模 学校布局调整 教育公平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消彼长还是互惠共生: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雷万鹏 邓钟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 当前集团化办学是地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集团化办学是否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尚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成效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4省份调研数据,探讨了集团化办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集团化办学对受援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促进作用,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增值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第二,集团化办学对不同受援学校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初中生及弱势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更大;第三,集团化办学不仅可以提升受援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对援助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也有积极影响,集团化办学的效果是“互惠共生”而不是“此消彼长”。研究建议应坚持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建立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促进集团校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义务教育 学业成绩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7
5
作者 雷万鹏 李贞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0-168,共9页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库2014-2015学年的数据,论文实证分析了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教师支持对留守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学习支...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库2014-2015学年的数据,论文实证分析了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教师支持对留守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学习支持、情感支持和交往支持均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毅力、开放性、学校适应和交往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往支持对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教师的各项支持程度越高,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越强。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彰显教师支持对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保护性作用,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师支持 非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认知能力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CEPS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雷万鹏 李贞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163,共10页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库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和2014-2015学年追踪数据,实证分析非认知能力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初中生非认知能力发展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男生、农村学生和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水平显著...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库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和2014-2015学年追踪数据,实证分析非认知能力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初中生非认知能力发展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男生、农村学生和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水平显著更低。OLS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个体前期学业成绩之后,非认知能力对初中生学业成绩依然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自我教育期望影响效应最大,上述效应因性别、户籍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组间差异。分位数回归表明,非认知能力对中低学业水平学生的影响效应更大。本研究的启示是,家庭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发展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政府要强化对处境不利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投资干预,提升弱势群体的非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认知能力 学业成绩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