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技关系视角看教育生产力发展:历史回溯、理论逻辑与实践进展
1
作者 郝晓晗 刘三女牙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2,73,共14页
人技关系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生产关系的变迁,并映射出教育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研究从人技关系视角,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全面审视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进展,旨在加深人们对教育生产力的理解... 人技关系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生产关系的变迁,并映射出教育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研究从人技关系视角,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全面审视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进展,旨在加深人们对教育生产力的理解,进一步挖掘并释放教育领域的技术生产力潜能。研究发现,人技关系依次经历了朴素期、变动期以及飞跃期,相应推动教育生产力依次进入由“人际”关系、“人机”关系和“人智”关系驱动的演进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人技关系的迭代触发了知识生产由线性积累到非线性涌现的质态跃迁,从整体上勾勒出教育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脉络,从而驱动教育实践的革新。具体表现为,知识供给从以往的“大水漫灌”模式转向“精准滴灌”,人才培养从“千人一面”迈向“千人千面”,基础设施建设从单纯的“物理基建”升级为“数智化基建”,促使教育实践成功实现从“人人可学”到“人人优学”的破局与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技关系 教育生产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机器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廖盛斌 齐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编码类别统计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密度聚类算法,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课堂师生互动风格分类,最终将课堂分为学生中心式、师生互动式、教师中心式三个类别.该研究拓展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理论价值,为课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式.通过分析得到许多课堂相关的特征,可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分析的效率,同时为教师提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师生互动 主成分分析 密度聚类 改进型弗兰德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认知-技术三重视角的智能测评诊断框架、实践和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盛泽 杨华利 +3 位作者 黄涛 耿晶 朱强 胡俊杰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5,共11页
智能测评诊断建模已成为洞察学习者认知发展的新范式,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面对当前的教育情境复杂性和认知过程易变性挑战,构建基于情境、认知和技术三重视角的测评诊断框架,有助于挖掘从教育情境现象到内... 智能测评诊断建模已成为洞察学习者认知发展的新范式,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面对当前的教育情境复杂性和认知过程易变性挑战,构建基于情境、认知和技术三重视角的测评诊断框架,有助于挖掘从教育情境现象到内在认知的发展规律,揭示学习者认知随时间推移的演变机理。在情境视角下,构建“知识-交互-行为-时序”四元组,实现教育测评的全要素、全过程性挖掘;在认知视角下,针对四元要素开展速度、记忆和综合能力等认知规律建模,探索四元教育要素间的关联;在技术视角下,借助深度学习技术,探索基于多维交互数据、时序过程信息和综合能力的测评诊断实践路径,推断学习者的认知状态。通过可视化诊断分析结果,开展资源推荐、路径规划和教学干预等教学应用,促进数据驱动的大规模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情境 认知规律 智能测评 认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三女牙 郝晓晗 李卿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1,共10页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造数字教育新业态的关键任务;在运营模式中钩织价值共创新网络,是提升数字教育效能的重要趋向;在组织文化中纳入人文要素,是深化数字教育内涵的底层逻辑。转型必须进行技术融合,形成技术可适配、主体可协同、服务可信赖的技术应用格局,开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融合路径。转型必须完成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理论、方法、实践内容为指南,缔造中国数字教育的话语体系,构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范式,打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式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动态评估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靓影 张凯 杨宗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53,86,共7页
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核心特征之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态评估比传统的静态评估更能发现儿童的发展潜能,同时,孤独症儿童比较易于接受电子设备,所以文章提出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动态评估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儿... 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核心特征之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态评估比传统的静态评估更能发现儿童的发展潜能,同时,孤独症儿童比较易于接受电子设备,所以文章提出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动态评估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并给予个性化干预。研究选取37名3~7岁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通过孤独症行为核查量表将其分为:非孤独症组、疑似孤独症组和孤独症组。探索以不同中介提示的动态评估范式发现人机交互环境下动态评估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并揭示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群体的语言发展潜能及差异性。研究发现,相较于静态评估,动态评估中介提示可以帮助教师捕捉儿童的更多潜能信息;非孤独症儿童和疑似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明显高于孤独症儿童;中介提示对于实际语言能力低、学习潜能高的儿童能力提升更为明显。研究认为,人机交互式动态评估对儿童语言潜力的挖掘具有可行性,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干预计划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评估 孤独症儿童 语言能力 学习潜能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恒等式的几何证明题自动生成方法
6
作者 李雷 陈矛 彭翕成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9,共12页
几何证明题的自动生成是智能教育领域中的热点研究问题。现有方法通常以单道已有习题的原始几何关系为基础,利用几何自动推理技术,推理发现新的几何关系并合成新习题。由它们生成的习题所包含的几何关系全都可以基于输入习题的原始几何... 几何证明题的自动生成是智能教育领域中的热点研究问题。现有方法通常以单道已有习题的原始几何关系为基础,利用几何自动推理技术,推理发现新的几何关系并合成新习题。由它们生成的习题所包含的几何关系全都可以基于输入习题的原始几何关系推理得到,缺乏新颖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重组2道已有习题的几何关系以生成新习题的方法。通过引入向量恒等式理论,为几何关系的表示以及判定源自不同习题的几何关系能否重组为新习题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实现从已有习题中自动提取几何关系,以及将源自不同习题的几何关系自动重组为新习题的算法。实验分析以及专家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运行性能以及教育应用方面都具有可行性,并且在相同输入的情况下能够生成现有方法无法生成的更具新颖性的习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题自动生成 几何证明题 向量恒等式 几何定理自动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的可计算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三 郝晓晗 李卿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2,共8页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计算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计算成为21世纪的视角,“计算型社会”正在形成,教育科研领域也深受计算的影响,诞生出新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范式和研究思想。研究以此为背景,探索与讨论了教育可计算具备的理论和现实条件,阐...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计算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计算成为21世纪的视角,“计算型社会”正在形成,教育科研领域也深受计算的影响,诞生出新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范式和研究思想。研究以此为背景,探索与讨论了教育可计算具备的理论和现实条件,阐明了教育计算在全方位感知教育教学情境、全维度理解教育教学主体、个性化供给教育教学服务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最后,梳理了新技术、新范式和新思想带来的挑战,提出要审慎利用计算和计算主义思想推动教育研究量化工作发展,解决新型伦理问题,实现人文色彩的重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可计算性 教育大数据 教育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发展之路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三女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10,共4页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标志性存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驱动力,充分发挥了“头雁”作用,对各个产业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标志性存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驱动力,充分发挥了“头雁”作用,对各个产业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同教育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 变革与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 驱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学习讨论中认知-主题联合建模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基于讨论引导方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智 穆瑞 刘三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81,共12页
群体学习讨论中产生的大量互动话语能够反映学习者的认知等内在心理特征,为教师深度理解学习者提供了有效支持。研究针对当前学习者存在认知迷航但学习主体难计算等关键挑战,对认知和主题进行联合建模,构建了时序认知主题模型(Temporal ... 群体学习讨论中产生的大量互动话语能够反映学习者的认知等内在心理特征,为教师深度理解学习者提供了有效支持。研究针对当前学习者存在认知迷航但学习主体难计算等关键挑战,对认知和主题进行联合建模,构建了时序认知主题模型(Temporal Cognitive Topic Model,TCTM),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两门课程的讨论区数据,检测和追踪了学习者在不同认知下最关注的主题以及讨论引导方式对认知主题和学习成效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在“Python语言与程序设计”课程中,高学习成效群体在课程前期和中期分享与课程有关的想法,多为“洞察”和“包含”认知;低学习成效群体在课程后期寻求课程主题答案,多为“暂定”和“排除”认知。教师辅助时,学习者“洞察”和“包含”认知下的新想法对学习成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因果”认知下的社交/情绪对学习成效有负向影响。(2)在“心理学与生活”课程中,高学习成效群体在课程前期“洞察”新观点,而低学习成效群体集中在课程后期,且其课程后期对证书的“因果”和“差距”认知多于高学习成效群体。教师发布主题帖时,学习者“洞察”新观点、“暂定”寻求新知识对学习成效有正向影响,但“确定”的社交/情绪对学习成效有负向影响;教师辅助时,弄清证书获取因素对学习成效有正向影响。研究提出的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能够为理解群体学习讨论中隐藏内部心理特征和识别风险学习者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学习讨论 时序认知主题模型 引导方式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纸笔手写规范汉字量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敏 马万 +3 位作者 祝闯 史善飞 舒江波 卢帅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3-820,共8页
汉字书写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存在两大问题:1)缺乏有效指导,规范汉字书写要领以定性描述为主,细节要点的量化特征没有体现,学生无法准确把握书写细节;2)缺乏有效的评价,大部分教师或家... 汉字书写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存在两大问题:1)缺乏有效指导,规范汉字书写要领以定性描述为主,细节要点的量化特征没有体现,学生无法准确把握书写细节;2)缺乏有效的评价,大部分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书写只能给出整体的定性评价,无法给出精准的细节评价.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开展日常自然书写场景下纸笔手写规范汉字的量化评价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手写汉字的骨架图像和预评价结果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评价模型,实现对手写汉字书写规范性的自动分类评价;2)基于手写汉字笔段属性数据实现对书写细节的量化评价,并给出书写调整的建议;3)利用手写汉字各项书写规则的书写规范性评分,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书写评分模型,实现对手写汉字整字书写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汉字 书写规则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法线贴图增强隐式函数的单图像三维头部重建
11
作者 刘乐元 刘旭 +1 位作者 孙见弛 陈靓影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06-1919,共14页
三维头部重建是建构元宇宙的基础技术之一,在影视制作、游戏娱乐、智能教育等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单图像重建三维头部模型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并大幅提高操作的便捷性.然而,单图像三维头部重建是一个非适定问题,现有算法普... 三维头部重建是建构元宇宙的基础技术之一,在影视制作、游戏娱乐、智能教育等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单图像重建三维头部模型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并大幅提高操作的便捷性.然而,单图像三维头部重建是一个非适定问题,现有算法普遍存在重建的三维头部模型保真度低、细节少以及算法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法线贴图增强隐式函数的单图像三维头部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一个法线贴图估计子网络从单幅图像估计头部法线贴图;其次,将三维头部模型表面看作由隐式函数描述的水平集,建立了端到端的深度神经网络,从输入图像及法线贴图中提取视觉特征并判别三维空间中各点位于该水平集等值面的概率.文中算法在FCH(FaceScape,CoMA,HeadSpace)和FaceVerse公共数据集上所重建三维头部模型的平均倒角距离分别为0.7696 mm和1.3080 mm,大幅优于对比的单图像三维头部重建算法;在2个从互联网采集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也表明,文中算法能从包含不同年龄、人种、性别、面部表情的单幅肖像图像中重建出具备高保真度和丰富细节的三维头部模型,且具备强大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头部重建 单图像 深度神经网络 隐式函数 法线贴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