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4
1
作者 左明章 卢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政府规划、投入,中小学使用"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正遭遇着持续推进与发展的瓶颈。结合多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实践经验,该文从大学、政府、企业和中小学校四方协同的视角建构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政府规划、投入,中小学使用"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正遭遇着持续推进与发展的瓶颈。结合多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实践经验,该文从大学、政府、企业和中小学校四方协同的视角建构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并从创新协同推进体制机制、协同各方力量优化信息化环境、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推动信息化教学日常化等方面阐释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的过程、策略和方法,以期持续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信息化 协同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县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东部S市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卢春 李枞枞 +1 位作者 周文婷 吴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4,共8页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信息化整体均衡协调发展并不理想。辨析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中的影响因素,对全面客观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可持续发...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信息化整体均衡协调发展并不理想。辨析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中的影响因素,对全面客观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的S市开展了实证调研,测算各区县教育信息化的五大维度发展指数,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五大维度之间的交叉作用予以探讨,借以确定区县层面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息化终端设备指数、校园网指数、数字资源指数等8个信息化变量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 绩效评估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路径及启示 被引量:43
3
作者 吴砥 余丽芹 +1 位作者 李枞枞 尉小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3,28,共10页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应对信息时代教育发展挑战的战略抉择。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继制定了系列政策规划指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同时采取了多项举措推动教育信息...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应对信息时代教育发展挑战的战略抉择。世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继制定了系列政策规划指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同时采取了多项举措推动教育信息化政策目标的具体落实。本文从组织机构、发展路线、推进策略及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推进路径及其典型特征。其推进路径是:设施建设—教育应用—变革创新;其特征是:多方参与政策推进,专门组织提供长期支持,配套激励措施提升政策效能,开展评估促进政策完善。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提出了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启示:一是注重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促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有序推进;二是关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倾斜性,强调基础条件的均衡发展;三是建立数字教育资源的审查与评估机制,提升数字资源服务水平;四是重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评估,加大对评估标准及工具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政策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1
4
作者 尉小荣 吴砥 +1 位作者 余丽芹 饶景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43,共6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选择。鉴于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该文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结构体系、发展脉络及典型应用系统等方面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选择。鉴于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该文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结构体系、发展脉络及典型应用系统等方面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分析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与应用、数字化学习、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运维机制和发展水平,探讨了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从而为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 基础设施 国家教育信息系统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惑与突破: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实践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左明章 卢强 雷励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主要障碍。十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仍没有解决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带着这一困惑,该文审视了困惑背后的迷思,追问了信息化教学能... 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主要障碍。十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仍没有解决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带着这一困惑,该文审视了困惑背后的迷思,追问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本质与培养诉求,并结合培训实践建构了能有效贯通"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集中培训"与"日常教学、教研"的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能力 区域教师培训 信息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学习终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分析——以中学数学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映辉 杨浩 +2 位作者 吴砥 张雪 韦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92,共6页
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信息化学习终端以其独有的教学交互特性与移动便利性有效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具有为学习者创造交互性、趣味性更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潜能。该文以某中学7年级四个班级的学... 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信息化学习终端以其独有的教学交互特性与移动便利性有效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具有为学习者创造交互性、趣味性更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潜能。该文以某中学7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量表问卷调查了学生关于电子书包课堂教学的态度与看法,并通过准实验研究,对电子书包应用于课堂教学影响学生学习成效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学生对电子书包应用于课堂教学普遍持积极认可的态度,男女学生在电子书包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效前后测数据的分析显示,采用电子书包的实验组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显著高于没有使用电子书包的对照组学生,表明电子书包这一信息化学习终端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习终端 电子书包 中学数学 学习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政策与建设运维模式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曹青林 尉小荣 饶景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点建设内容之一。该文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需求入手,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概况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和项目、教育网络设...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点建设内容之一。该文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需求入手,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概况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和项目、教育网络设施、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终端设备、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梳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特征,分析国外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模式与管理服务机制,以期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 运维模式 管理服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视角下哈佛大学教育技术课程设置审视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强 左明章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63-72,共10页
课程及其设置映射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承载着一个学科的逻辑知识体系。它与人才培养定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大学功能要素以及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理应从发展的、联系的、动态的生态学视角研究课程设置问题。然而我国当前对教... 课程及其设置映射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承载着一个学科的逻辑知识体系。它与人才培养定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大学功能要素以及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理应从发展的、联系的、动态的生态学视角研究课程设置问题。然而我国当前对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多停留在单一、表层的"信息提供型"借鉴研究,且主要以美国高校的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经验为参照,既没有深入考虑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境遇对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的影响,也没有对中国教育技术当下需求与美国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经验何以与本土耦合的问题进行关照,这使得我国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越来越衰弱。生态学视域为我们重新审视教育技术课程设置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一分析视角的关照下,课程设置问题应纳入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政治、经济等因素组成的大学生态系统中进行整体考察。这正是哈佛大学教育技术课程设置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国的教育技术课程设置应跳出原有思维的羁绊,努力做到既能关照社会、科研与服务,又能彰显社会需求,契合人才培养定位;既能凸显思维能力培养,又能关照实践技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视域 教育技术 课程设置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信息素养评估国际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莎 吴砥 +1 位作者 石映辉 余丽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32,共8页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纵观世界,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将信息素养放到人力资源建设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制订了与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密切相关的评估标准、评估框架或评...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纵观世界,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将信息素养放到人力资源建设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制订了与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密切相关的评估标准、评估框架或评估指标体系,推动了国民信息素养的发展。该文基于成就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了信息素养评估的四种价值取向类型,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学生信息素养评估的发展概况,然后,从组织机构、评估对象和指标维度等方面对国内外典型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评估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总结了国外学生信息素养评估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评估 价值取向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云服务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吴砥 彭娴 +1 位作者 张家琼 罗莉捷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100,共9页
随着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融入教育领域,教育云已成为信息化教学应用服务和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向和基础依托。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国内教育云的发展无序。各地区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云平台,企业也纷纷推出各自的教育云... 随着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融入教育领域,教育云已成为信息化教学应用服务和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向和基础依托。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国内教育云的发展无序。各地区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云平台,企业也纷纷推出各自的教育云服务解决方案,但不同教育云平台之间难以互联互通,数据和服务共享困难。这种现状如果不及时调整,新一轮信息孤岛将可能出现。鉴于此,研制和推广教育云服务标准规范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此外,教育云服务涉及诸多环节,一两项标准不可能满足需求,需要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因此当前教育云服务标准体系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云计算及其教育应用的有关标准,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对教育云服务的需求、教育云自身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以及教育云各类用户群体对标准化的实际需求,构建了教育云服务标准体系,包括从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教育云基础规范、教育云支撑技术相关规范、教育云应用相关规范、教育云运营服务规范)以及贯穿整个教育云服务体系的教育云安全规范和云间协议,并针对不同标准提出了标准引用组谱。文章最后阐述了各子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典型应用层次,为教育云服务系列标准内容的丰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教育云 教育云服务框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三维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鹏 徐晶晶 +1 位作者 吴砥 饶景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8,共7页
中小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影响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从信息化设备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和信息化教研应用这三个维度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 中小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影响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从信息化设备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和信息化教研应用这三个维度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来探究不同学段、学科和培训时长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学段、学科和培训时长的教师在信息化设备、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信息化教研等维度的应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学段、学科和信息技术培训的视角,提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建议,旨在从各方面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学科维度 学段维度 培训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 被引量:178
12
作者 蒋东兴 付小龙 +1 位作者 袁芳 蒋磊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4,共7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业务,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支撑智慧教育的开展,必须建立智慧校园。该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30多年来发展阶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业务,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支撑智慧教育的开展,必须建立智慧校园。该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30多年来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技术、业务、建设和运行模式等角度,阐述了高校智慧校园将具有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定义,建立了高校智慧校园的概念模型。高校智慧校园的解决方案是该文的重点,文中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层次化体系结构模型,设计了包括通信框架、环境框架、数据框架和服务框架的开放框架模型,并建立了高校智慧校园的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形成了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智慧教育 技术参考模型 概念模型 框架模型 成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智慧校园成熟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蒋东兴 吴海燕 +1 位作者 袁芳 付小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随着多种新兴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业务中的深度应用,高校信息化的绩效导向、工作重点、建设与运行模式都发生重大改变,高校信息化进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笔者分析了影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发展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随着多种新兴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业务中的深度应用,高校信息化的绩效导向、工作重点、建设与运行模式都发生重大改变,高校信息化进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笔者分析了影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发展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引导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有序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 成熟度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行动”循环中的互利共生:具身认知视角下学习环境构建的生态学 被引量:41
14
作者 郑旭东 王美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79,共6页
具身认知打破了经典认知科学中根深蒂固的身心二分,进而主客二分的二元论传统,开辟了对认知进行理论解释的新道路,而其深厚的生态心理学渊源,则有力地促进了具身认知领域内"认知生态"这一观念的发展,进而在教育学的层面上,推... 具身认知打破了经典认知科学中根深蒂固的身心二分,进而主客二分的二元论传统,开辟了对认知进行理论解释的新道路,而其深厚的生态心理学渊源,则有力地促进了具身认知领域内"认知生态"这一观念的发展,进而在教育学的层面上,推动了具身认知视角下学习环境之生态隐喻的建立。基于这一生态隐喻,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交互就不再是一个纯思维的线性模式,即"输入—存储—再现"模式,而是一个基于"感知—行动"循环的动态耦合机制。理解这一机制有三个关键之处:环境的给养与学习者的效能;客体探测的不变性与主体意图的动态性;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基于"感知—行动"调适机制的耦合性交互。在"感知—行动"的循环中,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习环境构建的观念共同决定论;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内共生关系;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惠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生态心理学 感知—行动 互利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导学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访美国智能导学专家罗纳德·科尔教授、亚瑟·格雷泽教授和胡祥恩教授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莎 余丽芹 石映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0,共7页
智能导学系统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扮演虚拟导师向学习者传授知识、提供学习指导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的教育领域,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导学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是什么?如... 智能导学系统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扮演虚拟导师向学习者传授知识、提供学习指导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的教育领域,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导学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是什么?如何应用于教学?应用于教学的现状和效果如何?有哪些研究热点?未来发展趋势怎样?借第十届教育数据挖掘国际会议于2017年6月25-27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机会,笔者就上述问题对三位与会专家进行了专访。第一位专家是美国波尔得(Boulder)语言科技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罗纳德·科尔(Ronald A.Cole)教授。科尔教授在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成立了口语研究中心(CSLR),研发口语对话系统、话语识别器、动画人物系统等先进技术以及融入这些技术的虚拟导师及语言治疗师。十五年来,科尔教授专注于交互性虚拟导师及语言治疗师等新一代学习工具的研发。第二位专家是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学系和智能系统中心亚瑟·格雷泽(Arthur C.Graesser)教授。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教育系高级研究员,研究专长包括认知科学、话语处理、学习科学、人工智能、软件开发、语篇理解、教育软件设计以及人机交互。格雷泽教授及其同事设计开发了多种集心理学与学习、语言及话语技术为一体的系统。格雷泽教授2010年获国际语篇与话语协会(Society for Text and Discourse)"杰出科学贡献奖";201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培训杰出贡献奖"等。第三位专家是孟菲斯大学心理学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胡祥恩教授。他同时兼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孟菲斯大学智能系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先进分布式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与发展学习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心理、研究设计与统计、认知心理,研究项目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美国海军科研办公室等机构的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导学系统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馆学习中的家庭行为模式:表征元素、形成机制与基本类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旭东 王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家庭行为模式是揭示基于家庭群体的场馆学习中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基础与前提。家庭行为是探索场馆学习机制的显性依据与隐性线索,言语活动和肢体行为是家庭行为模式的主要表征要素。儿童、家长和人工制品的... 家庭行为模式是揭示基于家庭群体的场馆学习中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基础与前提。家庭行为是探索场馆学习机制的显性依据与隐性线索,言语活动和肢体行为是家庭行为模式的主要表征要素。儿童、家长和人工制品的交互构成了场馆学习境脉中的三重行为互动,个体、文化和物理境脉构成了家庭行为模式中的三种学习境脉,场馆学习的共时经历与历时经历的交互作用是推动家庭行为模式发展与演化的动力机制。家庭群体在场馆学习境脉中的行为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共同注意,即以分享为目标的指示性行为模式;陈述解释,即以传授为目标的教导式行为模式;合作协商,即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复杂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馆学习 家庭行为 共同注意 陈述解释 合作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值矩阵分解的认知建模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猛 付丽华 +1 位作者 何婷婷 杨青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5-268,共4页
根据考试反馈数据,提出新颖的逻辑斯提克二值矩阵分解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学生考试成绩并自动对考题进行模式分类,同时设计新的算法对建模中遇到的非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在模拟数据和真实的美国SAT考试数据上进行的实验发现,新方法不仅... 根据考试反馈数据,提出新颖的逻辑斯提克二值矩阵分解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学生考试成绩并自动对考题进行模式分类,同时设计新的算法对建模中遇到的非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在模拟数据和真实的美国SAT考试数据上进行的实验发现,新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预测学生的考试表现,而且能够将考题按照知识点进行自动模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相比经典方法在结果的可解释性和估计精度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建模 二值矩阵分解 考题分类 学生成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