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现状——从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勇辉 余珍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8,共18页
冷战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所面临的地区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南中国海问题持续升温,同时还受经济安全、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疾病蔓延等非传统安全领域问题的困扰。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主要围绕澜沧江—湄公... 冷战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所面临的地区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南中国海问题持续升温,同时还受经济安全、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疾病蔓延等非传统安全领域问题的困扰。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主要围绕澜沧江—湄公河建立了多个小多边安全机制,这些机制致力于提供地区公共产品,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何解决和改进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与周边地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安全机制 公共产品 供给障碍 改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战略支点国家的构建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勇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73,共13页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支点国家的界定不一,从国家的对外战略角度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应该具有特殊地缘地位、经济示范作用和关键战略价值等基本功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和推进&...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支点国家的界定不一,从国家的对外战略角度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应该具有特殊地缘地位、经济示范作用和关键战略价值等基本功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和推进"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间层次和国家单位层次的困境,为此,本文从各层次困境的功能视角提出了相关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东南亚战略支点国家 困境 突破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外交探析
3
作者 赵长峰 聂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3,共7页
十八大以来,经济外交作为外交新常态下的主流发展模式,贯穿于中国外交实践的始终,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经济外交布局上,侧重于开展与主要方向大国的双边经济合作,实施有重点的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的经济合作;经济外交... 十八大以来,经济外交作为外交新常态下的主流发展模式,贯穿于中国外交实践的始终,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经济外交布局上,侧重于开展与主要方向大国的双边经济合作,实施有重点的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的经济合作;经济外交框架上,坚持以"一带一路"为主线,结合"经济合作"与"经济援助"两种形式,重点突出金融、基础设施、能源三大领域;经济外交趋势上,逐渐呈现出高铁经济、互联网经济、绿色经济等发展新方向。目前,中国经济外交战略规划已具雏形,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 习近平 经济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