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霞
平凡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在微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传播已成为我国主流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显著变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构筑寓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
在微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传播已成为我国主流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显著变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构筑寓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微内容",打造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于一体的"微队伍",建设融时代特色、情境体验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微生活",着力构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传播
大学生
政治认同
消解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徐霞
邵银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即涵盖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网络数据世界"三位一体"的新型政治安全观。文章从探讨大数据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政治安全的新时代特征,研究了政治安全生成变化...
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即涵盖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网络数据世界"三位一体"的新型政治安全观。文章从探讨大数据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政治安全的新时代特征,研究了政治安全生成变化的客观机理,并基于大数据的巨量性、多样性、价值性和变化性,构建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全方位预警监测、全系统协同合作、智能化管控、可持续化保障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政治安全
内涵
新特征
生成机理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探析
3
作者
徐霞
曹礼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9-31,共3页
当前,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文章在研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低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专业化、品牌化、法治化策略,以期筑牢微...
当前,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文章在研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低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专业化、品牌化、法治化策略,以期筑牢微传播主阵地、加强微传播内容供给侧建设、坚守微传播红线底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传播
问题研判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
30
4
作者
郭明飞
陈兰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共5页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我们已有的社会秩序,从而对社会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我们已有的社会秩序,从而对社会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管理,推进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才能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捍卫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
被引量:
18
5
作者
郭明飞
郭冬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4,共6页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互联网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和理论。厘清这些思潮与理论,对于我们主动做好网络意识形态...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互联网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和理论。厘清这些思潮与理论,对于我们主动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网络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有效转变,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网络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民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内容”建设探析
被引量:
3
6
作者
徐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5-76,共2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仅简单借助平台技术汇聚和呈现网络新传播形式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内容思维,坚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坚持突出个性化,仿抖音之微集成;坚持注重人文化,于传统中掘新知;坚持贴近生活化,让小人物担主角;...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仅简单借助平台技术汇聚和呈现网络新传播形式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内容思维,坚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坚持突出个性化,仿抖音之微集成;坚持注重人文化,于传统中掘新知;坚持贴近生活化,让小人物担主角;坚持走向国际化,在守正中创新篇。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微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热情,牢牢占据舆论场的话语高地,让“微民”自觉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内容”
守正创新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霞
平凡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湖北警官
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82249)
文摘
在微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传播已成为我国主流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显著变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构筑寓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微内容",打造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于一体的"微队伍",建设融时代特色、情境体验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微生活",着力构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关键词
微传播
大学生
政治认同
消解
教育模式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徐霞
邵银波
机构
湖北警官
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空军预警
学院
空天预警系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基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传播研究”(16BKS12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即涵盖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网络数据世界"三位一体"的新型政治安全观。文章从探讨大数据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政治安全的新时代特征,研究了政治安全生成变化的客观机理,并基于大数据的巨量性、多样性、价值性和变化性,构建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全方位预警监测、全系统协同合作、智能化管控、可持续化保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大数据
政治安全
内涵
新特征
生成机理
长效机制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探析
3
作者
徐霞
曹礼海
机构
湖北警官
学院
思政课部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9-31,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18ZD130)
湖北警官学院教研项目“微传播视域下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研究”(JYXM2019B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文章在研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低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专业化、品牌化、法治化策略,以期筑牢微传播主阵地、加强微传播内容供给侧建设、坚守微传播红线底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实效。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传播
问题研判
优化策略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
30
4
作者
郭明飞
陈兰兰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空间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3BKS073)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媒体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其对策"(项目编号:15ZD04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我们已有的社会秩序,从而对社会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借助于网络大数据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牢牢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及网络社会思潮的管理,推进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才能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捍卫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
安全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
被引量:
18
5
作者
郭明飞
郭冬梅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新乡医
学院
社会科学部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4,共6页
基金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空间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13BKS073)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以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导网络舆论研究"(11JD710069)
2011年度文化部委托项目"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网络文化发展研究"(2011072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互联网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和理论。厘清这些思潮与理论,对于我们主动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网络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有效转变,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网络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民粹主义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内容”建设探析
被引量:
3
6
作者
徐霞
机构
湖北警官
学院
思政课部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5-76,共2页
文摘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仅简单借助平台技术汇聚和呈现网络新传播形式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内容思维,坚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坚持突出个性化,仿抖音之微集成;坚持注重人文化,于传统中掘新知;坚持贴近生活化,让小人物担主角;坚持走向国际化,在守正中创新篇。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微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热情,牢牢占据舆论场的话语高地,让“微民”自觉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内容”
守正创新
政治认同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传播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的构建
徐霞
平凡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政治安全机制研究
徐霞
邵银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探析
徐霞
曹礼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
郭明飞
陈兰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
郭明飞
郭冬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内容”建设探析
徐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