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51
1
作者 洪建中 黄凤 皮忠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交易活动。(2)与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相比,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可以感受到更高的社会联结,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使用和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在孤独感水平上不存在差异。(3)老年人是否使用网络与其感受到的社会联结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网络使用 社会联结 孤独感 情绪理解 错误信念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中的非言语行为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春晓 江光荣 林秀彬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57-1265,共9页
非言语行为一般指不包含语言内容的人际交流行为。心理咨询作为人际沟通的一门艺术,非常强调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咨询中的非言语行为在咨询师和当事人的互动中对咨询有促进作用,同时咨询师不当的非言语行为也会阻碍心... 非言语行为一般指不包含语言内容的人际交流行为。心理咨询作为人际沟通的一门艺术,非常强调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咨询中的非言语行为在咨询师和当事人的互动中对咨询有促进作用,同时咨询师不当的非言语行为也会阻碍心理咨询。总结前人研究发现心理咨询中非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存在实证研究不足、孤立于咨询进程进行研究等问题,并且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如果要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颈,需要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非言语行为 咨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对儿童青少年媒介使用的积极干预 被引量:24
3
作者 齐亚菲 莫书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0-1299,共10页
积极干预是指父母在孩子使用媒介前后或者使用过程中,通过解释和讨论等互动形式对媒介内容、使用方式等提供指导。随着电子媒介在家庭中的普及,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行为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父母对媒介使用进行积极干... 积极干预是指父母在孩子使用媒介前后或者使用过程中,通过解释和讨论等互动形式对媒介内容、使用方式等提供指导。随着电子媒介在家庭中的普及,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行为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父母对媒介使用进行积极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例如提高儿童对媒介内容的批判能力,有效减少暴力内容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等。影响积极干预行为的因素可归纳为两大类:家庭因素和儿童个体因素。未来研究可从完善测量方法,探究父母干预行为与儿童青少年媒介使用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建构影响因素模型,提高积极干预的有效性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干预 媒介使用 认知发展 父母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相关性对网络成瘾者阅读表现的影响
4
作者 李子易 张微 李倩昕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网络成瘾者(I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阅读功能是否存在损伤及其损伤是否受阅读材料网络相关性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采用2(组别:IAD组,对照组)×2(阅读材料网络相关性:网络相关,网络不相关)的混合设计,考察了IAD的阅读功... 网络成瘾者(I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阅读功能是否存在损伤及其损伤是否受阅读材料网络相关性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采用2(组别:IAD组,对照组)×2(阅读材料网络相关性:网络相关,网络不相关)的混合设计,考察了IAD的阅读功能是否受损及网络相关性对其阅读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IAD组在两种条件下的阅读速度都比对照组慢,尽管在网络相关条件下其正确率更高;IAD组阅读网络不相关材料的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网络相关条件下则组间差异不显著;相比于网络不相关材料,IAD组阅读网络相关材料时速度更快,正确率和阅读效率更高,而对照组在这两种材料下的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存在阅读功能损伤,且其受损具有领域特异性即仅表现在网络不相关材料上。网络相关性能够提高网络成瘾者的阅读成绩,起到补偿作用。这也预示着网络成瘾者的阅读功能受损具有可逆性,能通过一定的训练如技术辅助的阅读治疗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阅读功能 网络相关性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 被引量:90
5
作者 郭永玉 杨沈龙 +1 位作者 李静 胡小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99-1311,共13页
社会阶层代表了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对自己所处社会等级的感知。社会阶层因其概念的独特性、功能的广泛性、影响的深刻性和结论的系统性,成为了心理学中的前沿热点领域,目前主要有劳动、健康心理、社会文化、等级和社会认知五种研究... 社会阶层代表了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对自己所处社会等级的感知。社会阶层因其概念的独特性、功能的广泛性、影响的深刻性和结论的系统性,成为了心理学中的前沿热点领域,目前主要有劳动、健康心理、社会文化、等级和社会认知五种研究视角。基于现有视角对社会阶层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围绕着不同阶层感知公平的差异、社会公平对不同阶层的影响作用以及低阶层感知不公平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未来研究可以从概念辨析、理论整合、加强应用研究等角度来推进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心理学 社会公平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143
6
作者 江光荣 李丹阳 +10 位作者 任志洪 闫玉朋 伍新春 朱旭 于丽霞 夏勉 李凤兰 韦辉 张衍 赵春晓 张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8,I0001,I0002,I0003,共20页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高于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自助的素养高于助人的素养两个特点。调查还发现,个体心理健康素养中,知识观念部分个体差异较大,态度和习惯部分个体差异较小;在心理健康素养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面,社会经济地位是所考察变量中效应最大的因素,且其对素养的知识观念方面影响较大,对素养的态度习惯方面影响较小。调查结果提示,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任务的艰巨性;在实践策略上,宜以提升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现状调查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主动性人格对其心理资本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斌 马红宇 +2 位作者 殷华敏 郭永玉 李爱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心理资本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它对许多组织后果变量都有积极影响,但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研究较为缺乏。文章从员工主动性人格这一视角切入,探讨了员工主动性人格对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 心理资本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它对许多组织后果变量都有积极影响,但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研究较为缺乏。文章从员工主动性人格这一视角切入,探讨了员工主动性人格对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其整体心理资本及其乐观、希望、韧性、自我效能等四个维度。理论上丰富了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实践上为企业员工的人才选拔与素质培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心理资本 自我效能 希望 乐观 坚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办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铭 江光荣 +1 位作者 闫玉朋 周忠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3-509,共7页
目的: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视角,探讨我国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适当途径,着重于改进"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心理师评审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梳理国内外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 目的: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视角,探讨我国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适当途径,着重于改进"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心理师评审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梳理国内外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理论和实践以确定我国认证办法的设计原则;采用专家法提出我国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核心胜任力以形成评审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改进后的评审方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多特质、多方法、多来源"是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办法的设计原则;我国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核心胜任力包括专业态度与行为、伦理与法律,临床知识与技能,科学与研究,关系建立,多元文化及中国文化,个案管理等6个领域;改进后方案确定的评审材料能够命中全部核心胜任力且专家评定的一致性信度较高(Cronbachα=0.74~0.97),专家对改进后方案的评价较高。结论:改进后的评审方案确定的核心胜任力反映了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实践必须具备的态度、知识与技能,可以作为我国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教育、培训、实践,以及胜任力评估的参考;改进后的评审方案可以作为我国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职业资格认证的一个过渡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 胜任力 职业资格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障碍及其干预:心理表象的视角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铭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3-590,共18页
心理表象在多种情绪障碍中均表现出病理性特点。研究者基于心理表象主要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心境、双相障碍情绪和社交焦虑进行了心理病理学解释,尤其关注闪回和过度概化记忆等两种典型症状,并且重视心理表象在情绪症状维持中的作用... 心理表象在多种情绪障碍中均表现出病理性特点。研究者基于心理表象主要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心境、双相障碍情绪和社交焦虑进行了心理病理学解释,尤其关注闪回和过度概化记忆等两种典型症状,并且重视心理表象在情绪症状维持中的作用。概括而言,研究者强调记忆形成与提取过程的异常、认知与行为的保护性策略的负强化、对事件及自我的认知偏差等三类因素对情绪障碍的致病作用。目前,针对或运用心理表象的干预与训练方法包括减少消极表象、改变消极表象内容、提高积极表象能力、提高记忆的具体性等四类。未来应注重侵入性表象的功能分析以及相关的心理病理学模型研究,并拓展干预与训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表象 情绪障碍 心理病理学 干预与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角下的权威合法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娟 马红宇 吴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3,共6页
权威合法性是指人们对权威及其决策恰当性、合理性以及公正性的感知及信念。其测量分为单维测量与多维(二维和三维)测量。权威合法性的非工具性影响因素包括程序公正、结果依赖性;工具性影响因素包括结果适宜性、权威效能。未来研究可... 权威合法性是指人们对权威及其决策恰当性、合理性以及公正性的感知及信念。其测量分为单维测量与多维(二维和三维)测量。权威合法性的非工具性影响因素包括程序公正、结果依赖性;工具性影响因素包括结果适宜性、权威效能。未来研究可分析程序公正影响权威合法性的心理机制,加强对道德因素的研究,注重对认知合法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合法性 影响因素 程序公正 认知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交行为会增加孤独感吗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宗奎 王超群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81-91,共11页
关于网络社会交往与孤独感的关系,早期研究认为网络交往使个体现实交往减少从而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之后研究者分别从网络使用降低孤独感和孤独个体更加偏爱网络交往两个方面对增加孤独感的观点提出质疑。未来有必要关注网络交往对于社... 关于网络社会交往与孤独感的关系,早期研究认为网络交往使个体现实交往减少从而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之后研究者分别从网络使用降低孤独感和孤独个体更加偏爱网络交往两个方面对增加孤独感的观点提出质疑。未来有必要关注网络交往对于社交技能不良个体和老年人孤独感干预的特殊意义,并从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本质差异出发考察网络社交行为对个体不同领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探讨孤独个体偏爱网络社交行为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交往 孤独感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学家的人文情怀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永玉 胡小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4,共10页
心理学研究通常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而较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从心理学学科的性质上看,心理学应在对人性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并对具体社会现实问题做出回应,包括从个人幸福,到社会公平,再到世界和平的全面关切。在个人幸福方面... 心理学研究通常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而较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从心理学学科的性质上看,心理学应在对人性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并对具体社会现实问题做出回应,包括从个人幸福,到社会公平,再到世界和平的全面关切。在个人幸福方面,可将幸福感区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目标和经济水平均能对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在社会公平方面,低阶层比高阶层更加感到社会不公,更加依赖于社会公平,而减少社会限制、提升控制感可以增强低阶层的公平感。在世界和平方面,和平心理研究在爱与恨、和解与真相、理解与共存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未来,结合了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心理学研究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社会公平 和平心理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的作用:兼对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的检验 被引量:13
13
作者 段蕾 莫书亮 +1 位作者 范翠英 刘华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07-1617,共11页
考察青少年儿童和成人在道德判断中利用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差异,并验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以道德判断中"行为坏的"程度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作为判断问题类型,共有10~11岁和13~15岁的青少年... 考察青少年儿童和成人在道德判断中利用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差异,并验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以道德判断中"行为坏的"程度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作为判断问题类型,共有10~11岁和13~15岁的青少年儿童及大学生各120名,完成道德判断测试任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道德判断问题类型下,事件中他人愿望和信念、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模式是不同的,支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10~11岁儿童和13~15岁青少年在判断行为坏的程度时,利用心理状态信息和因果关系信息与成人类似。在判断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时,10~11岁儿童更注重行为结果,并且不能综合应用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的因果关系信息。13~15岁青少年的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与成人的情况类似,但在进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判断时,还不能融合信念与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研究结果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提供了支持,而且表明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利用心理状态和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存在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 愿望 信念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的远程心理干预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琳 赵春晓 +1 位作者 任志洪 江光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9-186,共8页
重大公共事件期间和之后医护人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心理干预。通过梳理远程心理干预的发展脉络与效果评估,本文指出远程心理干预是有实证支持、可供医护人员使用、方便可行的干预手段。本文总结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远... 重大公共事件期间和之后医护人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心理干预。通过梳理远程心理干预的发展脉络与效果评估,本文指出远程心理干预是有实证支持、可供医护人员使用、方便可行的干预手段。本文总结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员远程心理干预的重要议题,包括开通干预渠道的必要性、干预主题的特殊性、干预的阶段性和干预的常用方法,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医护人员 心理状态 远程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的优先获益者——来自发展可塑性的研究证据 被引量:7
15
作者 闫玉朋 夏勉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近些年,发展可塑性领域出现两个新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两个模型均表明个体从积极环境中的获益具有差异性。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特殊的积极环境被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具备某些特... 近些年,发展可塑性领域出现两个新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两个模型均表明个体从积极环境中的获益具有差异性。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特殊的积极环境被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具备某些特征的当事人从心理干预中获益更多。这些特征包括人格和气质类、遗传类和生理类。本质上,这些研究在处理"什么对谁最有效"的问题,但现有研究仅能部分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心理干预的效果差异有多少可归于这些易感特征,是有待继续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发展可塑性 差别易感性 优势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华留学生的心理痛苦与文化适应压力和应对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飞 FELIX Shereka Kim 郭林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调查在华留学生的心理痛苦水平,检验文化适应压力、应对及其交互作用与心理痛苦的关系。方法:选取华中某市留学生373人[在华平均时间(2. 2±1. 7)年;男生248人,女生125人],采用简明症状调查表(BSI-18)、留学生文化适应压力量表... 目的:调查在华留学生的心理痛苦水平,检验文化适应压力、应对及其交互作用与心理痛苦的关系。方法:选取华中某市留学生373人[在华平均时间(2. 2±1. 7)年;男生248人,女生125人],采用简明症状调查表(BSI-18)、留学生文化适应压力量表(ASSIS)和应对调查表(COPE)测量在华期间的心理痛苦、文化适应压力和应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结果:在华留学生的BSI-18得分为(0. 66±0. 72)。BSI-18得分与ASSIS得分、COPE消极应对得分正相关(r=0. 49、0. 31,均P <0. 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文化适应压力、消极应对、文化适应压力×消极应对均与心理痛苦正向关联(β=0. 43、0. 19、0. 26)。结论:文化适应压力和消极应对与心理痛苦相关,在高文化适应压力条件下,消极应对对心理痛苦的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痛苦 文化适应压力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 在华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173
17
作者 苏双 潘婷婷 +3 位作者 刘勤学 陈潇雯 王宇静 李明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用来测量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样本1(n=243)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209)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在样... 目的:编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用来测量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样本1(n=243)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209)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在样本2中随机选取29名大学生于1周后进行重测。结果: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共有22个项目,包含戒断行为、突显行为、社交安抚、消极影响、App使用、App更新6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0.62%;量表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1.57,CFI=0.92,IFI=0.93,RMSEA=0.05,SRMR〈0.001)。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8,6个维度的α系数为0.44~0.8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3,6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2~0.82。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智能手机成瘾 效度 信度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价值和学业情绪与网络学习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龚少英 韩雨丝 +2 位作者 王丽霞 高雷 熊俊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7,共6页
本研究基于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探讨了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感知到的任务价值、学业情绪(愉快、沮丧、厌倦)和网络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9名参与混合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愉快与任务价值、网络学习... 本研究基于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探讨了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感知到的任务价值、学业情绪(愉快、沮丧、厌倦)和网络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9名参与混合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愉快与任务价值、网络学习满意度两两显著正相关,厌倦、沮丧分别与任务价值和网络学习满意度显著负相关;(2)任务价值正向预测愉快,负向预测厌倦和沮丧,但是对网络学习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3)愉快正向预测网络学习满意度,沮丧负向预测网络学习满意度,学业情绪愉快和沮丧在任务价值和网络学习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混合学习环境下的任务价值通过学业情绪影响网络学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学习 网络学习满意度 学业情绪 任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效应或自动化加工: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娜 佐斌 +1 位作者 侯飞翔 汪国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7-788,共12页
使用词汇判断任务和新近发展起来的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研究范式,探讨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是否具有情境效应。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并不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实验二和实验三采用被试间设计,在典型的AM... 使用词汇判断任务和新近发展起来的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研究范式,探讨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是否具有情境效应。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并不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实验二和实验三采用被试间设计,在典型的AMP中分别添加了情境因素,结果都表明被试在职业、家庭、美德等情境中对老年人没有给出更积极的内隐评价;被试对中性数字启动的做出的内隐评价比对老年人启动的内隐评价的更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态度 老年人 AMP 情境效应 自动化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成瘾倾向者在视觉工作记忆引导下的注意捕获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微 周兵平 +1 位作者 臧玲 莫书亮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3-1234,共12页
采用工作记忆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探讨网络成瘾倾向者在视觉工作记忆引导下的注意捕获。实验1考察了单一分心刺激视场中分心刺激的性质对网络成瘾倾向者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实验2通过控制匹配试验出现的概率来诱发不同... 采用工作记忆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探讨网络成瘾倾向者在视觉工作记忆引导下的注意捕获。实验1考察了单一分心刺激视场中分心刺激的性质对网络成瘾倾向者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实验2通过控制匹配试验出现的概率来诱发不同的抑制动机,探讨多分心刺激视场中两种抑制动机下网络成瘾倾向者的注意表现。结果发现:(1)无论在单一分心刺激还是多分心刺激视场中,网络成瘾倾向被试的目标搜索反应时均显著短于正常组被试,且两组的搜索正确率没有差异。(2)在单一分心刺激视场中,无论是与工作记忆项目匹配还是不匹配的分心刺激都会捕获正常组被试的注意,但不会捕获网络成瘾倾向被试的注意。(3)在多分心刺激视场中,当抑制动机水平较低时,两组被试均对匹配分心物产生注意捕获效应,且网络成瘾倾向被试受工作记忆引导的注意捕获效应小于正常组被试;当抑制动机较高时,两组被试均对匹配分心物产生注意抑制效应,且没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面对非网络相关视觉刺激时,网络成瘾倾向者受工作记忆引导的注意捕获效应小于正常组,并表现出了知觉加工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倾向 视觉工作记忆 视觉选择性注意 注意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