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觉压力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心理复原力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才智 马娜 +3 位作者 黄婷婷 陆阿方 任志洪 袁丰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探究心理复原力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8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知觉压力与抑郁、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复原...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并探究心理复原力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8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知觉压力与抑郁、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复原力呈显著负相关;②知觉压力不能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但能通过3条间接路径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心理复原力的单独中介作用、抑郁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复原力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心理复原力和抑郁在知觉压力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中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压力 心理复原力 抑郁 自杀意念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心理健康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研发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思杨 郭晓荣 +3 位作者 王伟军 沈晓松 陈倩 简永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目的: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开发适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评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计算机自适应测验(AMH-CAT)。方法:从14所中小学校抽取8679名学生(年龄9~19岁)。通过检验单维性、独立性、区分度和条目功能差异(DIF)构建条目库。采用R软件编... 目的: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开发适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评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计算机自适应测验(AMH-CAT)。方法:从14所中小学校抽取8679名学生(年龄9~19岁)。通过检验单维性、独立性、区分度和条目功能差异(DIF)构建条目库。采用R软件编程构建AMH-CAT算法,并通过真实与模拟数据验证信效度。以中小学心理访谈评估记录表作为效标工具,评估AMH-CAT对心理健康危机等级的预测效度。结果:条目库43个条目总体满足单维性和独立性,区分度均>0.80,在性别上无DIF。AMH-CAT在各终止规则下,ABS值<0.40、RMSE值<0.50,心理健康危机水平估计值与真值间的相关(r)>0.87(P<0.001)。真实被试在SE(θ)≤0.4终止规则下平均答10个条目,信度为0.89,与完整条目库得分正相关(r=0.95,P<0.001)。对1级、2级关注的预测精度分别为0.89和0.90。结论:青少年心理健康计算机自适应测验(AMH-CAT)具有理想的效度、信度和评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项目反应理论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心理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价值意蕴、构建思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刁 温碧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2,共4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发现,大中小学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育水平不均衡、资源共享不充分、衔接互助不通畅等问题,放眼青少年的整个学习生涯过程,在大学阶段...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发现,大中小学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育水平不均衡、资源共享不充分、衔接互助不通畅等问题,放眼青少年的整个学习生涯过程,在大学阶段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有些滞后,且效果也不理想,这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基于高校视角发现的问题,在厘清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构建思路,进而从完善机制制度、夯实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资源、健全档案信息等方面,探索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调有“度”: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阈值效应及心理机制
4
作者 柯文琳 温芳芳 佐斌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0-837,共18页
如何在自我与群体之间找到平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基于群体间比较的背景,最优区分理论提出了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倒U型”曲线假设,但仍不明晰个体如何在群体内背景下对自我和群体进行平衡。研究通过3个实验在不同的区分层... 如何在自我与群体之间找到平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基于群体间比较的背景,最优区分理论提出了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倒U型”曲线假设,但仍不明晰个体如何在群体内背景下对自我和群体进行平衡。研究通过3个实验在不同的区分层次和群体属性下系统探索了自我区分群体的程度对群体认同的影响模式。研究发现,总体上区分度对群体认同产生“倒S型”的非线性消极影响,在中等水平存在使群体认同下降速度最高的区分阈值,一旦区分度增长至超过该阈值,个体表现出“不认同群体”(实验1)。区分层次和区分属性对该阈值具有调节作用(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此外,群体认知失调起中介作用,其中区分度正向预测群体认知失调,而群体认知失调则负向预测群体认同(实验3)。研究发现的区分阈值不仅有助于个体维持心理边界,也为组织管理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效的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最优区分理论 群体认知失调 群体属性 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的挑战与应对
5
作者 朱霖 李睿 任志洪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6-1256,共11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作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回顾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在应对咨询需求激增和来电者问题多样化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热线的优势与局...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作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回顾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在应对咨询需求激增和来电者问题多样化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热线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规范服务标准、培训督导和效果追踪以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发展热线相关研究,开发合作与资源整合、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新型心理援助平台,旨在提高热线的服务效能和响应能力。本文强调了在未来可能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援助热线在维护公众心理福祉方面的潜在角色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心理援助热线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搜索引擎拟人化与可解释性对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王伟军 马诗浩 +2 位作者 朱一萌 刘玲 叶建梅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9,共12页
[目的/意义]AI搜索引擎为提升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效果提供了新的机会,研究旨在探清AI搜索引擎对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并揭示其关键机制。[研究设计/方法]研究开展了两个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健康信息搜索虚拟仿真实验。实验一招募12... [目的/意义]AI搜索引擎为提升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效果提供了新的机会,研究旨在探清AI搜索引擎对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并揭示其关键机制。[研究设计/方法]研究开展了两个基于人机交互的心理健康信息搜索虚拟仿真实验。实验一招募126名大学生,探讨了不同搜索引擎类型对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实验二招募146名大学生,探讨了AI搜索引擎的拟人化和可解释性对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结论/发现]AI搜索引擎显著提升了心理健康信息搜索的效果;具有拟人化和可解释性特征的AI搜索引擎提升搜索的效果更佳;相较于无解释的情况,当具有拟人化身份的AI搜索引擎解释内容生成过程时,信息搜索效果更好。[创新/价值]为生成式AI搜索引擎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并为AI在心理健康信息搜索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搜索引擎 心理健康信息 搜索效果 拟人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炼行为、经历、意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熊明生 郭煦澄 周宗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1,共4页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主观强度感觉量表(RPE)和SCL-90问卷对11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没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对锻炼者而言,实际锻炼量和主观锻炼感受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主观强度感觉量表(RPE)和SCL-90问卷对11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没有锻炼行为的大学生;对锻炼者而言,实际锻炼量和主观锻炼感受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中等强度的锻炼量及主观锻炼感受轻松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最优;对不锻炼者而言,锻炼经历和锻炼意愿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交互作用,被试在同时具备锻炼经历和锻炼意愿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锻炼行为 锻炼经历 锻炼意愿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及与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丽 江光荣 王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与其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74名大学生,使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Trust in Counseling Scale,TCS)、社会容认度量表等进行调查。控制认知变量(社会容认度、自我效能感、问题严重性知觉...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与其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74名大学生,使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Trust in Counseling Scale,TCS)、社会容认度量表等进行调查。控制认知变量(社会容认度、自我效能感、问题严重性知觉)、咨询经验及人口学变量(性别、人口来源等),分析信任度与大学生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结果:大学生TCS的得分为(7.61±15.92),女生TCS得分高于男生[(8.80±16.04)vs.(5.01±15.42)];信任度与社会容认度及个体求助意向呈正相关(r=0.23,0.30),而与问题严重性知觉呈负相关(r=-0.13);不愿求助者TCS得分低于高求助意愿者[(0.45±15.60)vs.(12.49±13.85),P=0.001]。信任中的"从业者能力"维度可单独解释自我求助意向变异的6%,是解释力最大的因素;可单独解释介绍亲友求助变异的3.5%,解释力仅次于社会容认度。结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略微倾向于信任,女性的信任度高于男性;信任度对求助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信任度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寻求专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心理咨询 专业求助 问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丽 江光荣 辜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Trust of Counseling Scale,TC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编制题目。采用方便取样,对湖北省428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279)和... 目的:编制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Trust of Counseling Scale,TC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编制题目。采用方便取样,对湖北省428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279)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149)。随机抽取其中54名被试,隔半个月后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1)TCS共包含20个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感知信任是一个四维结构,包括从业者能力、诚信可靠、行业规范性、善意;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符合测量学要求。(2)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6,各因素Cronbach α系数在0.72~0.84间;重测信度为0.74。(3)有咨询经历者“善意”因素得分高于无咨询经历者,“行业规范”因素得分上低于无咨询经历者(均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结构明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查高校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以检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工作情况,或供咨询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心理咨询 专业求助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槐 龚少英 +1 位作者 海曼 张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被试687名,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流调中心量表(CES-D),Gr...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被试687名,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流调中心量表(CES-D),Gross等人编制的情绪调节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双因素模型较拟合良好(x^2/df=7.64,CFI=0.99,NNFI=O.96,NFI=0.98,RMSEA=O.095,),疾患者145人(21.1%)、易感者173(25.2%)、有症状但自我满足者94(13.7%)、健康者275(40.0%),年级与家庭来源在心理健康类型分布上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心理健康者在认知重评F(3,683)=23.68,P<0.001,η^2=0.094与表达抑制F(3,683)=11.69,P<0.001,η^2=0.037上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可以用于护理专业心理健康筛查,不同心理健康类型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差异不同,越倾向于健康者越倾向于使用认知重评,越倾向于疾患者越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护理专业大学生 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健康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与质量提升 被引量:6
11
作者 梅伏生 赵庆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是实现科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探讨了心理学科以科研促教学的内生需求和外部引导条件,并提出了明确转化目标、规划课程实验、整合科研成果、建设教学团队和项目具体实施的“五步走”实...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是实现科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探讨了心理学科以科研促教学的内生需求和外部引导条件,并提出了明确转化目标、规划课程实验、整合科研成果、建设教学团队和项目具体实施的“五步走”实施路径。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得以明确与优化,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质量得以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转化 实验教学 心理学 实施路径 实验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自杀结果预期思考量表的编制
12
作者 应梦婷 江光荣 +2 位作者 于丽霞 鲁婷 王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自杀结果预期思考量表(SOSUSI),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基于半结构式访谈、文献研究、专家讨论确定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量表。选取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607人,将其随机分半,一半(n=317)用于... 目的:编制适用于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自杀结果预期思考量表(SOSUSI),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基于半结构式访谈、文献研究、专家讨论确定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量表。选取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607人,将其随机分半,一半(n=317)用于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半(n=290)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杀意图(SI)评估条目作为效标工具。结果:SOSUSI共39个条目,包括自杀的负强化、自杀的负面结果、自杀的损失、自杀的正强化4个维度,累积解释总方差的50.10%。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4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df=3.27,CFI=0.92,TLI=0.91,IFI=0.92,SRMR=0.09)。SOSUSI自杀负强化和自杀正强化得分与SDS和SI得分正相关(ICC=0.15~0.33,P <0.05或P <0.001),自杀负面结果和自杀损失得分与SI得分负相关(ICC=-0.42~-0.56,均P<0.05)。SOSUSI 4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79~0.91之间。结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自杀结果预期思考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结果预期思考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如何影响元认知?——基于认知模型和神经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晓荣 仇式明 +1 位作者 定险峰 范炤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8,共14页
动作与元认知是认知加工的重要环节。元认知体现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表征、监控与调控;动作则是输出内部认知加工,尤其是决策信息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动作的各个方面(如反应速度、反应强度、反应顺序、反应冲突及反应观察等)均影响元认... 动作与元认知是认知加工的重要环节。元认知体现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表征、监控与调控;动作则是输出内部认知加工,尤其是决策信息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动作的各个方面(如反应速度、反应强度、反应顺序、反应冲突及反应观察等)均影响元认知。从认知模型角度,元认知的决策后模型较好地适用于解释动作影响元认知的相关实验证据。该类模型认为用于元认知评估的信息(元认知证据)与用于知觉判断的信息(知觉证据)不同但相关,并分别侧重于层级加工、贝叶斯计算、信心增效等方面。从神经机制角度,动作与知觉信息可能通过以额叶皮层为核心的脑网络整合,依托β振荡和α抑制等电生理机制,在注意调控下形成元认知。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动作改变元认知的边界条件、信心反映的真实含义,以及特殊人群的元认知表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元认知 知觉判断 信心评估 认知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解决要求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视角
14
作者 马露露 王悦 +3 位作者 马红宇 涂艳 孙琛 战祥平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2,共8页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讨问题解决要求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机制,并尝试从个体应对策略以及领导行为两方面揭示其中的调节机制。采用问题解决要求、压力认知评价、工作投入、SOC策略、教练型领导量表对某国企职员进行两时点施测,...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讨问题解决要求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机制,并尝试从个体应对策略以及领导行为两方面揭示其中的调节机制。采用问题解决要求、压力认知评价、工作投入、SOC策略、教练型领导量表对某国企职员进行两时点施测,有效匹配227份。结果表明:(1)问题解决要求通过挑战性评价对工作投入产生正向间接影响,通过阻碍性评价对工作投入产生负向间接影响;(2)SOC策略强化问题解决要求通过挑战性评价对工作投入的间接正向影响,当SOC策略水平较高时,会增强员工对问题解决要求的挑战性评价,进而增强对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3)教练型领导缓解问题解决要求通过阻碍性评价对工作投入的负向间接影响,当教练型领导水平较高时,会缓解员工对问题解决要求的阻碍性评价,进而缓解对工作投入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要求 认知评价 工作投入 SOC策略 教练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忘却”的身体——在线学习的具身困境与人本转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凯 杨亚亚 +2 位作者 贾敏 王泰然 王吉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
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人们对自主、开放、个性的在线学习充满期待。然而,在技术的遮蔽与侵占下,在线学习系统逐渐暴露出主体性偏误、解释性缺失、能动性消减以及交互性薄弱等问题,导致原本具身化、情景化、个体化、在场化的学习者沦为... 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人们对自主、开放、个性的在线学习充满期待。然而,在技术的遮蔽与侵占下,在线学习系统逐渐暴露出主体性偏误、解释性缺失、能动性消减以及交互性薄弱等问题,导致原本具身化、情景化、个体化、在场化的学习者沦为“数字人”“抽象人”“均值人”和“离场人”。本质上,这种因“认知—身体—技术”关系认识不足导致的问题,需从具身视角出发才能得到消弭。本研究通过构建在线学习的“双链中介”模型,阐述学习者身体与技术共同构成在线学习链式媒介的重要性,强调身体是学习者在数智技术支撑下嵌入学习环境的重要认知介质——技术既是构筑在线学习环境的基础架构,也是连通身体与环境的桥梁。此模型在理论上能作为检验教育技术学理论的“试金石”,或搭建教育学反哺人工智能的“立交桥”;在实践上,基于全新的身体观,以人机协同为目标导向,驱动具身隐喻及根茎演进的路径转向,迈向“人本人工智能”赋能在线学习的未来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开放教育 远程教育 具身 双链中介模型 人本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175
16
作者 苏双 潘婷婷 +3 位作者 刘勤学 陈潇雯 王宇静 李明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用来测量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样本1(n=243)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209)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在样... 目的:编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用来测量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样本1(n=243)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209)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在样本2中随机选取29名大学生于1周后进行重测。结果: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共有22个项目,包含戒断行为、突显行为、社交安抚、消极影响、App使用、App更新6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0.62%;量表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1.57,CFI=0.92,IFI=0.93,RMSEA=0.05,SRMR〈0.001)。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8,6个维度的α系数为0.44~0.8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3,6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2~0.82。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智能手机成瘾 效度 信度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账户基本特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7
作者 周静 徐富明 +2 位作者 刘腾飞 张军伟 蒋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编辑、分类、预算以及评估的过程。心理账户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享乐主义编辑、非替代性和局部账户。这些特征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享乐主义编辑受事件框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非替代性和预算控制受模... 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编辑、分类、预算以及评估的过程。心理账户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享乐主义编辑、非替代性和局部账户。这些特征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享乐主义编辑受事件框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非替代性和预算控制受模糊性的影响,局部账户受价值原始水平、语义联系程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未来对心理账户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心理账户特征的普遍性、心理账户的机制及其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 享乐主义编辑 非替代性 预算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52
18
作者 丁倩 唐云 +2 位作者 魏华 张永欣 周宗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1-1050,共10页
为探讨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在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认知–行为模型视角下,采用经济相对剥夺感问卷、非适应性认知量表、内隐人格观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1008名具有网络游... 为探讨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在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认知–行为模型视角下,采用经济相对剥夺感问卷、非适应性认知量表、内隐人格观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1008名具有网络游戏使用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条件下,相对剥夺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2)相对剥夺感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预测网络游戏成瘾;(3)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受到内隐人格观的调节。具体来说,相对于持渐变观的大学生,持实体观的大学生的非适应性认知对其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作用更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机制,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非适应性认知 内隐人格观 网络游戏成瘾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促学:教师面部表情对视频学习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沛桦 匡子翌 王福兴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0-703,共14页
教师的面部表情(积极、消极、中性)作为社会线索,可以展现出教师的情绪状态,在视频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主要从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情感−社会理论、准社会互动理论、情绪感染理论以及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来解释面部表情对视频学... 教师的面部表情(积极、消极、中性)作为社会线索,可以展现出教师的情绪状态,在视频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主要从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情感−社会理论、准社会互动理论、情绪感染理论以及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来解释面部表情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汇总已有研究发现,教师的面部表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d保持=0.53;d迁移=0.41);增加学习者注视学习内容(d注视学习内容时间=0.26)和教师面部(d注视教师面部时间=0.30)的时间;提高学习动机(d学习动机=0.90)、准社会互动(d准社会互动=0.23)、情绪唤醒度(d唤醒度=0.84)和感知积极情绪(d积极情绪=0.55),但对认知负荷的影响较微弱(d认知负荷=−0.17)。未来研究仍需要从实验设计、调节变量以及内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考察教师面部表情在视频学习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 教师 视频学习 多媒体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不同程度COVID-19疫情地区民众风险认知与焦虑的双视角检验 被引量:60
20
作者 温芳芳 马书瀚 +2 位作者 叶含雪 齐玥 佐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7-1104,共18页
在因防控COVID-19疫情武汉“封城”后的一个半月内,对全国34个省(区市)4833名民众的风险认知与焦虑进行了当事人视角和旁观者视角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当事人视角时,不同程度疫情地区民众的风险认知和焦虑存在类似“涟漪效应”... 在因防控COVID-19疫情武汉“封城”后的一个半月内,对全国34个省(区市)4833名民众的风险认知与焦虑进行了当事人视角和旁观者视角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当事人视角时,不同程度疫情地区民众的风险认知和焦虑存在类似“涟漪效应”的趋势,疫情严重地区大于其他地区;(2)基于旁观者视角,民众对武汉居民的焦虑和对所需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生数量的评估存在“心理台风眼效应”;(3)基于旁观者视角,在风险认知上,低风险地区民众对武汉居民的评估显著低于高、中高及中风险地区的评估,部分支持“涟漪效应”;研究还发现了“边缘带效应”和“心理可控阈限”的存在。本研究一方面为“心理台风眼效应”研究的“当事人与旁观者”视角知觉差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直接证据,另一方面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心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风险认知 焦虑 心理台风眼效应 涟漪效应 边缘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