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数字文旅研究专刊”学术综述
1
作者 曾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9-280,345,共3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数字中国”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在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立足新时代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组约相关文章,积极打...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数字中国”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在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立足新时代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组约相关文章,积极打造“数字文旅研究专刊”,系统梳理数字文旅的政策演进脉络,重点解析数字技术赋能文旅新业态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数字文旅”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全面展现学术界在数字文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数字文旅研究专刊 文旅融合 政策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冷门”,练就“绝学”;鉴古知今,经世济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学报)》“冷门绝学研究”栏目推介
2
作者 曾群 张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7-928,共2页
冷门学科主要是指研究群体小、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的学科,大多属于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绝学是冷门学科中学术门槛很高、文化价值独特、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濒危学科.冷门绝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冷门学科主要是指研究群体小、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的学科,大多属于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绝学是冷门学科中学术门槛很高、文化价值独特、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濒危学科.冷门绝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许多与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相关的领域,如古籍、古乐、古画、古医、古方等.研究冷门绝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冷门绝学的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我国传统文化的边界,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成果产出 自然科学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 传统文化内涵 研究难度 研究群体 学术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征稿启事 被引量:1
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传统 征稿启事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社科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 理论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悠悠历程 润物无声——庆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
4
作者 萧汉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共2页
从1955年2月创刊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已走过50年风雨历程,曾三度停刊,又三度复刊,从最初的文理合刊发展为文理分刊,从半年刊发展到双月刊(人文社会科学版)或季刊(自然科学版),学校在发展,学报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人文社会科学版50... 从1955年2月创刊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已走过50年风雨历程,曾三度停刊,又三度复刊,从最初的文理合刊发展为文理分刊,从半年刊发展到双月刊(人文社会科学版)或季刊(自然科学版),学校在发展,学报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人文社会科学版50年共发表论文3757篇,其中有不少著名学者的专题论文和中青年作者的获奖论文,推动了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展示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彰显了百年老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品格。在湖北省历届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版均获省优秀期刊称号,并获湖北省出版佳作奖。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两次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版蝉联"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离不开新老作者的支持,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爱,也离不开几代学报人的艰苦努力。值此50年刊庆之际,我们约请部分学校领导、新老作者和前任主编发表感言,以(纟食)读者,并志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术交流 “发刊词” 创刊号 编辑部建设 编辑方针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变更刊期启事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4-644,共1页
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从2012年起,改刊期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2.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从2012年起,改刊期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2.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刊登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择优刊登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论文或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 大学学报 师范 华中 中国期刊方阵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引文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悠悠历程 润物无声——庆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
6
作者 萧汉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6-437,共2页
从1955年2月创刊至今,《学报》已走过50年风雨历程,曾两度停刊,又两度复刊,从最初的文理合刊发展为文理分刊,从半年刊发展到双月刊(人文社会科学版)或季刊(自然科学版),学校在发展,学报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人文社会科学版50年共发表论文3... 从1955年2月创刊至今,《学报》已走过50年风雨历程,曾两度停刊,又两度复刊,从最初的文理合刊发展为文理分刊,从半年刊发展到双月刊(人文社会科学版)或季刊(自然科学版),学校在发展,学报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人文社会科学版50年共发表论文3757篇,其中有不少著名学者的专业论文和中青年作者的获奖论文,推动了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展示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彰显了百年老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品格。在湖北省历届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科学版均获优秀期刊称号,并获湖北省出版佳作奖。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期刊评比中,人文社会版被评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两次评比中,人文科学版蝉联“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离不开新老作者的支持,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爱,也离不开几代学报人的努力。值此50年刊庆之际,我们约请部分学校领导、新老作者和前任主编发表感言,以纟食谈者,并讠志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报 师范学院 创刊 华中 编辑部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高等学校 领导体制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变更刊期启示
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从2012年起,改刊期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
关键词 自然科学 大学学报 师范 华中 学术刊物 国内外 双月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60周年刊庆庄凌学术奖评奖公告
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6-176,共1页
为进一步弘扬《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人文情怀办人文名刊"的办刊宗旨,扩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社会影响,汇聚更多国内外优质学术资源,在庆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们得到了北京庄凌控股集团的资助,... 为进一步弘扬《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人文情怀办人文名刊"的办刊宗旨,扩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社会影响,汇聚更多国内外优质学术资源,在庆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们得到了北京庄凌控股集团的资助,特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60周年刊庆庄凌学术奖的评选活动。1.评选对象:发表在2010年——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的所有校外作者论文。2.论文具有学术创新意义;论文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较为广泛的学术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学报 学术奖 人文社科版 评选对象 校外作者 社会影响 学术资源 获奖成果 专家评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门”不冷,“绝学”不绝——勇于创新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记述
9
作者 张涛 曾群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5-626,共2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环境与健康关系是最基本的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首先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深层次系统.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聚焦历史时期的环境与健康关系,探究人类疾病/健康的空...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环境与健康关系是最基本的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首先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深层次系统.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聚焦历史时期的环境与健康关系,探究人类疾病/健康的空间分布变迁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旨在促进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龚胜生教授是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开创者,他于20世纪90年代初步构建了历史医学地理学理论体系.20多年来,在他带领和推动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团队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不断涌出,影响不断扩大.目前,该研究团队已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资助学术团队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创新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华中师范大学 学术团队 专项资助 研究团队 地理学研究 人地关系 人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踔厉创新,以“偏”促“全”--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偏微分方程团队
10
作者 杨玙 胡晓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同年,时任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的丁夏畦院士与华中师范大学王光发教授一道在华中师范大学这片沃土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历经近40年的风雨,这颗种子已然成长为繁茂的大树,扎根的同时... 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同年,时任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的丁夏畦院士与华中师范大学王光发教授一道在华中师范大学这片沃土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历经近40年的风雨,这颗种子已然成长为繁茂的大树,扎根的同时也反哺着这片沃土。它便是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偏微分方程研究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研究所 偏微分方程 研究团队 丁夏畦 统计学 数学 华中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特色的缔造者——论新时期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的素质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的生存危机,指出高校社科学报摆脱生存危机的出路是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学术个性。学报的学术特色和学术个性的建立和形成,需要学报高素质编辑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 社科学报 学术特色和个性 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编辑赛事助力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培养研究——以第五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玙 严定友 曾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3-916,共4页
青年编辑承载着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未来与希望,高素质的青年编辑队伍是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高校综合性学报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综合性学报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综合性学报与专业期刊相比,载文范围较... 青年编辑承载着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未来与希望,高素质的青年编辑队伍是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高校综合性学报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综合性学报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综合性学报与专业期刊相比,载文范围较广但学术影响力相对较低;青年编辑通常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能力,往往身兼数岗,但编辑业务知识基础薄弱且专业知识面较窄,对外交流机会相对匮乏.该文总结参加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的相关经验,思考编辑培养的策略和路径,从夯实基础、勇于“破圈”、跨界交流、刊编共赢四个方面分析该类赛事对青年编辑的培养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综合性学报特点,提出青年编辑培养的相关路径,进一步促进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辑大赛 高校综合性学报 青年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维视野下的编辑岗位变迁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军 刘健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115,120,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出版社的编辑岗位发生了许多变化。文章在梳理相关史料和文献的基础上,从编辑岗位制度、编辑工作性质、编辑职业认同三个层面分析70年来我国出版社编辑岗位的变化。编辑岗位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摸索到新世纪...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出版社的编辑岗位发生了许多变化。文章在梳理相关史料和文献的基础上,从编辑岗位制度、编辑工作性质、编辑职业认同三个层面分析70年来我国出版社编辑岗位的变化。编辑岗位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摸索到新世纪实现专业化分工,编辑工作性质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文字加工转变为出版业市场化改革后的产品经理,编辑职业认同也从单一化特征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知识服务的发展使得出版业发生诸多变化,这给编辑岗位带来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年 编辑岗位 工作性质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文科学报发展战略的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文科学报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提出高校学报必须对外开放,通过设立特色栏目,创立自己的学术特色,树立自己的学术品牌。本文还提出建立学术特色及特色栏目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文科学报 生存 危机 学术特色 特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报特色栏目存在的空间与条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敬尧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
很多刊物都逐渐尝试开设特色栏目,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如何,刊物的特色栏目无疑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体现出一种刊物的编辑策划意识,在学术平台的构建、研究团队的凝聚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审视特色栏目存在的空间与条件... 很多刊物都逐渐尝试开设特色栏目,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如何,刊物的特色栏目无疑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体现出一种刊物的编辑策划意识,在学术平台的构建、研究团队的凝聚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审视特色栏目存在的空间与条件,有利于刊物的发展,也为编辑之间交流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刊物发展 特色栏目 编辑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敬尧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2,共2页
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胜任编辑的工作。本文探讨了编辑的政治鉴别能力、学术判断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处事能力等。
关键词 期刊 编辑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及其破解之道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高校社科学报以学术生产和传播为服务对象,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并引导学术研究朝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社科学报在履行其学术功能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表现为学报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术之外... 高校社科学报以学术生产和传播为服务对象,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并引导学术研究朝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社科学报在履行其学术功能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表现为学报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术之外。深入分析异化背后的原因,学术评价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学术期刊评价制度过度量化和简单化是造成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制度原因。但从学报内部来看,以人为行动主体的学报自身没有坚守其学术性是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关键原因。以学术为本是高校社科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功能异化 学术评价制度 期刊评价制度 学术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汉森 《大学出版》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编辑出版工作 现代化 网络出版 编辑主体现代化 编辑管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高校文科学报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汉森 《现代出版》 1994年第1期37-,15,共2页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高校文科学报肖汉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涉及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科学报,应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呢?第一,要进一步...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高校文科学报肖汉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涉及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科学报,应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呢?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科学报 政策调整 汉森 解放思想 编辑业务 学术期刊 编辑人员 读者网 劳务报酬 刊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20
作者 肖汉森 《大学出版》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入世 高校学报 人文社科学报 学术期刊 办刊理念 学术创新 编辑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