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力与评价:人工智能的建模探索及其哲学问题
1
作者 高新民 严国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人工智能在建模创造力时既重视研究创造力与评价的关系这一带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也重视在自主创新计算系统中建构有自评和评他功能的评价模块。这样的研究既让创新系统如虎添翼,又向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甚至在创造力、价值、评价及... 人工智能在建模创造力时既重视研究创造力与评价的关系这一带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也重视在自主创新计算系统中建构有自评和评他功能的评价模块。这样的研究既让创新系统如虎添翼,又向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甚至在创造力、价值、评价及其关系问题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受人工智能评价研究的启发,应该而且可以从哲学上重思创造力与评价的关系,进而获得新的发现。人的创新活动除了受已发现的机制、变量的制约之外,一定还有类似于计算创新系统中的内嵌评价模块,它让创新主体在创新的过程中经常不断地反思、验证、评价自己的创新活动,思考已做的工作相对于自己过去和别人已做的同类工作有无重复,有无进步,并根据评价适时调整自己后面的创新活动,最终让创新成果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造力 计算创造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力的计算建模、机器实现及其认知哲学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新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8,共12页
创造力及其计算建模与机器实现的AI探讨具有一箭双雕的意义,一方面,这一探讨有利于真正实现AI所确立的模拟、增强、延伸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理想,另一方面,AI的创造力研究和建模又有反哺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进一步发展对创造力认知的作用... 创造力及其计算建模与机器实现的AI探讨具有一箭双雕的意义,一方面,这一探讨有利于真正实现AI所确立的模拟、增强、延伸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理想,另一方面,AI的创造力研究和建模又有反哺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进一步发展对创造力认知的作用,对于我们认识、发展和利用人的创新能力有不可限量的意义。要想让这一领域步入真正的快车道,必须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多样性,不能局限于建模人类的创新能力,而应有更广泛的模板和更开阔的视野。相应地,这一研究应坚持多元化原则,既模拟人类的创新能力,又模拟非人的创新能力;既让机器完整实现某一创新能力,也让它实现该能力的某一部分或某一要素,甚至让其参与人类的创新。该领域的最大难题是灵感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理解和建模问题,要予化解,只能在融合自然主义与现象学的基础上,借鉴和发展人脑逆向工程的成果,继续推进对创造力的自然化和计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计算建模 机器实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哲学对心身问题的最新解答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新民 《学术论坛》 2002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章分析了现当代心灵哲学对心身问题的三种不同的解答方式 ,重点考察了哲学行为主义、同一论、功能主义、取消主义、信息实在论以及超自然主义、意向解释战略等基本观点。
关键词 心灵哲学 心身问题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心灵哲学新的聚焦点
4
作者 高新民 胡水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10,共8页
自我研究最近在心灵哲学中异军突起,经历了语言学、认识论和现象学三种转向的洗礼,当然一般都不回避关于自我的形而上学。当前正上演的是最低限度自我论、叙事自我论、索引词方案和生态学自我论等的角逐。西方学者尽管在这一领域做了一... 自我研究最近在心灵哲学中异军突起,经历了语言学、认识论和现象学三种转向的洗礼,当然一般都不回避关于自我的形而上学。当前正上演的是最低限度自我论、叙事自我论、索引词方案和生态学自我论等的角逐。西方学者尽管在这一领域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但空白、问题很多,因此这是我们能为世界心灵哲学做出我们的奉献、填补国际学术空白的极好契机。要推进这一研究,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比较研究,把被比较方、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有关思想弄清楚。自我的秘密就在意识之中,因此重视意识的深度解剖也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心灵哲学 叙事自我 索引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I模型”与人工智能建模的心灵哲学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新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11,共13页
人工智能要实现自己模拟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愿望,无疑要建模人类的心智现象,事实上,已诞生了大量的建模尝试,布拉特曼的BDI模型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但令人忧虑和值得深思的是,许多建模所依据的不是研究人类心智的最新的心灵哲学和... 人工智能要实现自己模拟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愿望,无疑要建模人类的心智现象,事实上,已诞生了大量的建模尝试,布拉特曼的BDI模型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但令人忧虑和值得深思的是,许多建模所依据的不是研究人类心智的最新的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成果,而是民间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心理现象的错误的地形学、地貌学、结构论和动力学。不加批判地利用这种资源,将把人工智能的理论建构和工程实践引入歧途。要改变现状,实现突破,无疑需要哲学的基础性研究。要建模意向性,就需要意识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方面,心灵哲学对意识和意向性本身的探讨及成果尽管没有直接的工程学意义,但由于它们涉及建模的基础理论问题,至少可看作是这项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或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BDI模型 民间心理学 心灵哲学 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本质新解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新民 《学术论坛》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自有宗教学以来,宗教本质问题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令人困惑的问题。近来,学术界又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文章认为,要认清宗教的本质,首先要解决宗教本质认识的元问题即关于本质认识的认识论问题。基于对元问题的初步认识和有关资料与... 自有宗教学以来,宗教本质问题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令人困惑的问题。近来,学术界又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文章认为,要认清宗教的本质,首先要解决宗教本质认识的元问题即关于本质认识的认识论问题。基于对元问题的初步认识和有关资料与论证,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宗教是以信仰为前提的,以某种神圣的实在为解脱基础的关切生命终极问题的制度化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本质 终极关怀 人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计算及其智能观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新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7,共12页
人工智能的自然计算研究在模拟广泛的自然事物的功能作用,建构诸如退火算法、进化算法等过程中,不仅在提升和拓展人类能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而且为我们从哲学和工程技术角度进一步思考有关智能观问题、解决人工智能中深层次... 人工智能的自然计算研究在模拟广泛的自然事物的功能作用,建构诸如退火算法、进化算法等过程中,不仅在提升和拓展人类能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而且为我们从哲学和工程技术角度进一步思考有关智能观问题、解决人工智能中深层次的基础理论问题提供了难得的素材。面对自然计算,人工智能哲学的迫切问题是区分开规范性问题和事实性问题,解决智能观中的本质循环问题。人工智能在模拟和超越自然智能上要想取得积极的进展,不能只以一种智能样式为解剖的原型实例,陷入“沙文主义”极端,而应在避免“自由主义”错误的同时放宽智能标准,坚持智能的复杂多样性理论,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着力解剖尽可能多的智能样式的构成、作用方式和运作机理,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更多、更有用的人工智能新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计算 智能观 本质循环问题 智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世界为何需要心理语言——费格尔、蒯因和豪厄尔对心理语言非取消性的辩护
8
作者 殷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心身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想领域中最为根本,也最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和探索,推动了整个人类精神的发展。现当代,依托不断涌现的最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西方心灵哲学正在向纵深推进,新的理论形态、新的论证方... 心身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想领域中最为根本,也最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和探索,推动了整个人类精神的发展。现当代,依托不断涌现的最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西方心灵哲学正在向纵深推进,新的理论形态、新的论证方法层出不穷,还出现了多种并行不悖的新走向。得益于这些抽丝剥茧的讨论与剖析,我们对人类心身关系及其活动的奥秘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加深,但同时一些更为根本的实质性的困惑也进一步呈现于思想者面前。为此,我刊特别组织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灵哲学研究中心的几位专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我国心灵哲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启示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世界 心理语言 辩护 蒯因 心理属性 心灵哲学 物理主义 精神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