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晚清钱庄与洋行关系的互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国 刘俊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8-93,共6页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晚清洋行作为一种经济侵略的工具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到中国。它与扎根于中国传统经济的金融机构钱庄发生了激烈地碰撞,两者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相互合作。在洋行刚进入中国时,它为了开拓中国市场...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晚清洋行作为一种经济侵略的工具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到中国。它与扎根于中国传统经济的金融机构钱庄发生了激烈地碰撞,两者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相互合作。在洋行刚进入中国时,它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不得不寻找合作伙伴,由于钱庄自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性,使其当仁不让地成为洋行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在洋行不断发展壮大后两者的矛盾不断加深,洋行对钱庄所具有的封建性质越来越不能容忍,洋行需要把钱庄改造成为其经济利益服务的工具,在两者的利益矛盾面前又相互排斥。作为相对弱小的一方,钱庄只有在布局和功能上不断地适应洋行的发展需要,才可能生存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钱庄 洋行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历史的整体考察——简评马植杰《三国史》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国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作者对马植杰先生的《三国史》一书,从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等层面,就其历史观点。
关键词 三国历史 三国史 诸葛亮 曹操 《后出师表》 民族凝聚力 司马懿 建安风骨 曹魏政权 传统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靖-万历初统治系统的自体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积明 《江汉论坛》 1986年第4期60-66,共7页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一手将明中叶以来的危机推向高峰的明武宗夭亡.久欲改革朝政、拯救危局的儒生官僚,以内阁杨廷和、蒋冕、毛纪为核心,擒拿武宗嬖幸,厘革"中外素称不便"的弊政,并以《登极诏》形式拟定了"革故鼎新"...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一手将明中叶以来的危机推向高峰的明武宗夭亡.久欲改革朝政、拯救危局的儒生官僚,以内阁杨廷和、蒋冕、毛纪为核心,擒拿武宗嬖幸,厘革"中外素称不便"的弊政,并以《登极诏》形式拟定了"革故鼎新"的纲领.世宗即位后,批发《登极诏》,"正德中蠹政?抉且尽",造成"天下翕然称治"的气象.以此为肇始,儒生官僚在统治系统内实行自体调节,将已呈颓势的王朝统治拉回到"复兴"的局面.至万历初,张居正更以大规模的改革,对嘉靖以来的多方面调节作了全面总结.本文拟对嘉靖至万历初统治系统的自体调节加以探讨,以期从总体上展示明代中后期政治运动的轨迹,填补目前明史研究中的若干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廷和 张居正 中枢机构 嘉靖 万历 明史研究 内阁制度 封建统治 明代中后期 明武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贽对历史人物的价值认识 被引量:1
4
作者 邓鸿光 《江汉论坛》 1986年第7期65-69,80,共6页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过程,是通过两个层次即事实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来进行的(参看拙文《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认识规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对历史人物所进行的价值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认识,它是具体的,是...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过程,是通过两个层次即事实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来进行的(参看拙文《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认识规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对历史人物所进行的价值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认识,它是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在他评价历史人物的专著《藏书》、《续藏书》里,对战国至元的八百名历史人物,以及神宗以前明代的四百名人物进行了品评.他宣称要"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以"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为标准,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李贽到底是以一种什么价值观去评价历史人物的,他的价值认识具有什么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李贽在《藏书》和《续藏书》中对历史人物的事实性认识,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官修史书;其价值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历史人物 司马氏 李贽 张居正 中国封建社会 君臣关系 王安石 封建纲常 价值认识 董仲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南战役的历史地位
5
作者 陈启栋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2期56-57,共2页
桂南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军队在广西南部向日军发动的系列战斗。是役,特别是其中之昆仑关战役,其规模之浩大、战斗之惨烈和战果之卓著,在国民党抗战史上乃至整个抗战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曾参加并指挥过昆仑关战役的... 桂南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军队在广西南部向日军发动的系列战斗。是役,特别是其中之昆仑关战役,其规模之浩大、战斗之惨烈和战果之卓著,在国民党抗战史上乃至整个抗战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曾参加并指挥过昆仑关战役的郑洞国(源第五军副军长)说,它是“我自抗战以来亲历的最为出色的一次攻坚战和歼灭战”,是“大振国威的歼灭战”。下面就桂南战役的历史地位试作分析。桂甫战役,尤其是昆仑关之战,战果卓著,威震敌胆,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伪反动势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在钦州湾登陆,桂南战役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役 桂南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歼灭战 国民党 中国军队 广西 攻坚战 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四方北朝韦氏墓志考补 被引量:1
6
作者 盖金伟 董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91,共7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墓志 家族世系 长安县 西安市 陕西省 州刺史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耕文明的早熟与中国古代国家政体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敬高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期49-54,共6页
以农业生产为主干的生存条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农业民族文化,由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早熟性及其发展途径有不同于其他文明实体的区域特色,很早就滋生出带有君主专制集权倾向的政治文化,于是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形成就在这种积淀的文化传统与... 以农业生产为主干的生存条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农业民族文化,由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早熟性及其发展途径有不同于其他文明实体的区域特色,很早就滋生出带有君主专制集权倾向的政治文化,于是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形成就在这种积淀的文化传统与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中确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集权 中国农耕文明 中央集权 母系氏族公社 政治 血缘关系 原始农业 宗法关系 土地私有制 我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及其经济、思想渊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0-73,64,共5页
关键词 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 思想渊源 德国外交政策 殖民地 德意志帝国 卡特尔 垄断组织 沙文主义 俾斯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居正的人才观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量恺 康凤云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期58-61,共4页
从周秦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社会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变革.圣君良相、英主贤臣、志士仁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进行了改革.他们不墨守陈规、不拘泥旧套,因时而改制,宜势而变法,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出... 从周秦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社会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变革.圣君良相、英主贤臣、志士仁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进行了改革.他们不墨守陈规、不拘泥旧套,因时而改制,宜势而变法,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出惊世骇俗、启迪后人的活剧.改革家们为了保证改革成功,都努力造就自己的人才队伍.他们为了罗致人才,为己所用,有的千金买士,有的退位让贤,有的以人为鉴,有的三顾茅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中国古代历史 历史时期 唯才是举 锐意改革 封建社会 明清 人才观 综核名实 选拔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戚继光军事思想探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国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4,共5页
戚继光作为一位军事家,在晚明边疆危机中积极投入抗倭战争,全面主持蓟镇防务,通过长期的军事实践,积累、创立了其军事思想。戚继光军事思想经历了奠基、形成、发展和完善诸阶段,蕴含着两个理论来源:以《武经七书》为教本的兵学和以《四... 戚继光作为一位军事家,在晚明边疆危机中积极投入抗倭战争,全面主持蓟镇防务,通过长期的军事实践,积累、创立了其军事思想。戚继光军事思想经历了奠基、形成、发展和完善诸阶段,蕴含着两个理论来源:以《武经七书》为教本的兵学和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学。其内容主要是练兵、练将及战争指导的论述,具有注重实际、贴近实战、讲求实效诸特征,因而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继光 军事思想 军事学 明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初商会调和党争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0-36,共7页
关键词 袁世凯政府 国民党 革命派 进步党 “二次革命” 辛亥革命 革命党人 商务总会 孙中山 事务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广分省时间小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天星 《江汉论坛》 1987年第5期81-81,共1页
清朝以前湖北、湖南同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管辖.如,在元代设有湖广行省;明朝继承前制,设有湖广布政使司;直至清代才将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北、湖南两省.但是,湖广分省到底始于何时,至今未有一致意见,主要有两种观点:康熙六年(1664)说与康... 清朝以前湖北、湖南同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管辖.如,在元代设有湖广行省;明朝继承前制,设有湖广布政使司;直至清代才将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北、湖南两省.但是,湖广分省到底始于何时,至今未有一致意见,主要有两种观点:康熙六年(1664)说与康熙三年(1661)说.康熙六年(1664)说以乾隆时编修的《清通典》(也名《皇朝通典》)为代表.本书卷九十三有云:"康熙六年定湖北、湖南两省","康熙六年分湖南、湖北为两省."该书谈及各府州分属时也都说是康熙六年.后来有人沿用此说.如纂于光绪时的(《皇朝掌故汇编》便是.著名学者赵泉澄、梁方仲等也持这种看法.赵氏在《清代地理沿革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政使司 湖广行省 小议 行政机构 通典 乾隆 汇编 书卷 康熙 巡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背景试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134,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背景试析何兰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外交政策同俾斯麦时期相比有着许多明显的差异,就外交政策的目标而言,俾斯麦所追求的是维持欧洲现存国际关系格局,保证德国在这种“均势”状态中的优势地位不受威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背景试析何兰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外交政策同俾斯麦时期相比有着许多明显的差异,就外交政策的目标而言,俾斯麦所追求的是维持欧洲现存国际关系格局,保证德国在这种“均势”状态中的优势地位不受威胁,而威廉二世时期的外交政策则以世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外交政策 德国农业 20世纪初 19世纪末 威廉二世 卡特尔 德意志 德国经济 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同业公会——以北京旅店业同业公会为例(1952-1956)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南生 郑思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6-224,共9页
随着新中国人民政府的建立,同业公会即面临着协助党和政府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课题。本文以北京旅店业同业公会为例,力图揭示同业组织是如何协助新政权进行改造及其自身的历史命运。1956年初,党和政府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加速推进... 随着新中国人民政府的建立,同业公会即面临着协助党和政府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课题。本文以北京旅店业同业公会为例,力图揭示同业组织是如何协助新政权进行改造及其自身的历史命运。1956年初,党和政府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加速推进行业改造,引发了改造风暴,同业公会从组织会员进行思想动员到协助政府进行经济改造,发挥了重要的专业统战作用。但社会主义制度改造消除了同业公会存在的经济基础,改造中建立起来的互助组直接受政府领导,发挥着同业公会原本发挥的统战功能,加上中共意识形态的影响,协助改造者最终在改造使命完成后,其自身也走向了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公会 北京旅店业 社会主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生与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国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11,共6页
在本世纪上半段时间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与传统史学、资产阶级史学相斗争而产生,渐次在整个大陆范围内占居支配地位;从较模糊地触及人类社会历史的轮廓,逐步构筑起一个关于中国历史的科学认识体系;从只有少部分史学家发端,日益扩大... 在本世纪上半段时间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与传统史学、资产阶级史学相斗争而产生,渐次在整个大陆范围内占居支配地位;从较模糊地触及人类社会历史的轮廓,逐步构筑起一个关于中国历史的科学认识体系;从只有少部分史学家发端,日益扩大而汇集成一支强有力的学术队伍,确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如今正当史学面临挑战、步履纷乱的时候,我们认真地回顾一下它所走过的道路,总结一下它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一下它所带有的不足,对于进一步开展史学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实际 资产阶级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李大钊 中国近代史 中国社会 中国通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学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为梁启超摘帽平反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方奎 《安徽史学》 1998年第4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梁启超 社会主义学说 开明专制 康有为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政体 民主政治 封建专制 鼓吹革命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超前构想
17
作者 董方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0-44,21,共6页
1 近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的议会民主政治,是在封建社会母胎中孕育并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以及城市市民阶级的发生、发展的,英国的议会政治于十三世纪时已经形成,十四世纪时,又由一院... 1 近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的议会民主政治,是在封建社会母胎中孕育并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以及城市市民阶级的发生、发展的,英国的议会政治于十三世纪时已经形成,十四世纪时,又由一院制变为两院制,贵族院由僧侣贵族与世俗贵族组成,众议院由各郡、各城市选派的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从而提高了这些代表在议会中的地位,使议会的权力有了加强。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的力量已足以与封建国王抗衡,因此,革命成功后,近代以议会政治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得以顺利的建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构想 民主政治 责任内阁 议院 议会政治 议会制 君主立宪政体 国会请愿 清政府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湛道儒互补的政治思想
18
作者 马良怀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0,共4页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 张湛 政治思想 道家思想 清静无为 统治者 圣人 “内圣外王” 统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著惊史苑 天葩吐奇芬——读张舜徽先生的《中华人民通史》
19
作者 吴量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9-80,共2页
张舜徽先生的新著《中华人民通史》,上中下三册,凡百余万言。读罢感慨良多,不仅先生以七十六岁之高龄,涉武汉之高温,拨尘俗之繁冗,三易寒署,独力成此宏著;而且文例新颖,蹊径独辟,论证周密,史料翔实,是柳暗花明的史苑中,又一瑰丽的奇葩... 张舜徽先生的新著《中华人民通史》,上中下三册,凡百余万言。读罢感慨良多,不仅先生以七十六岁之高龄,涉武汉之高温,拨尘俗之繁冗,三易寒署,独力成此宏著;而且文例新颖,蹊径独辟,论证周密,史料翔实,是柳暗花明的史苑中,又一瑰丽的奇葩。在这样一部百余万字的巨著中,其特点是: 其一,发凡起例,不落俗套,着力变革,锐意求新。近年来成书的通史中,有研究所编撰的,有院校编撰的,还有名家主编的,林林总总,济济夥夥。考其编目有殊,繁简有差,若究其体例,就目前所见,实大同而小异。《中华人民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舜徽 通史体 劳动人民 典章制度 史料翔实 自然条件 学术思想 体例 历史上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
20
作者 熊铁基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1期71-75,共5页
本文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所描述的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轨迹,主要是综合描述各种意识形态共同发展的轨迹.一、连续性中的波浪式发展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如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绵延不断,发展的连续... 本文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所描述的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轨迹,主要是综合描述各种意识形态共同发展的轨迹.一、连续性中的波浪式发展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如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绵延不断,发展的连续性是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同时,也都很容易看到它在发展中高峰迭起、高潮起伏.当然有高潮也就有低潮,因而就呈现为波浪式的发展.问题是:何时是文化发展的高潮?是怎样的高潮?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矛盾的现象:有些历史学家、文学家歌颂汉唐盛世,包括认为这些时期的文化繁荣发展,相对而言,魏晋南北期、宋辽夏金时期就是"乱世",也包括说它们文化的衰败;有些哲学家的看法则不一样,认为汉唐在文化思想方面只有因袭,没有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政治文化 汉唐 魏晋南北朝 文化发展 魏晋玄学 统治阶级 中国古代文化 政治意义 统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