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学术文化与20世纪古文献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涂耀威 《云梦学刊》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古文献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有一些新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之风、整理国故、古史辨运动以及学术专业化的发展等现代学术文化风潮,对古文献学研究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人对古文献学的新发展起到了... 古文献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有一些新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之风、整理国故、古史辨运动以及学术专业化的发展等现代学术文化风潮,对古文献学研究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人对古文献学的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学 西学东渐 整理国故 古史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建——学术史视野下的王船山《大学》研究
2
作者 涂耀威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王船山的《大学》研究,重考证。其对经典阐释也有独特之认识。王船山对《大学》真实性与否的问题并不关心,极力批判王阳明欲回复古本重新改造《大学》的举动。王船山在反思心学对《大学》危害的同时,又在朱子《章句》基础上,对《大学》... 王船山的《大学》研究,重考证。其对经典阐释也有独特之认识。王船山对《大学》真实性与否的问题并不关心,极力批判王阳明欲回复古本重新改造《大学》的举动。王船山在反思心学对《大学》危害的同时,又在朱子《章句》基础上,对《大学》重新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大学》 考证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顷堂书目》 误收唐人著述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固也 贺洪斌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6,共5页
《千顷堂书目》误收5种唐人之书,是分别根据明代的藏书目录、非藏书目录和其他史料著录的。这种编撰方法与当时的史志目录完全相同。全书中属于黄虞稷家藏图书的,约仅占1/3,不宜称为私家藏书目录,而是一部典型的史志目录。
关键词 《千顷堂书目》 黄虞稷 私家藏书目录 史志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经》的性质与亡佚新探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中国先秦经典,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乐经》,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实有其书。经过文献学分析,《乐经》在先秦曾经存在。《乐经》失传的缘由,既有自身性质的必然原因,也遭遇到历史的偶然因素,两相叠加,最终造成中国音乐史上一大阙典。
关键词 乐经 乐学 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经》补作史考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152,共5页
先秦"六经"之《乐经》,秦以后亡佚,从此礼乐之教阙焉。但有趣的是,古代学者热衷于补作《乐经》,考诸历代,不绝如缕。这一学术脉络到底如何,至今鲜有论者,综述史料,甄别条理,冀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另一个问题是,古本《乐经... 先秦"六经"之《乐经》,秦以后亡佚,从此礼乐之教阙焉。但有趣的是,古代学者热衷于补作《乐经》,考诸历代,不绝如缕。这一学术脉络到底如何,至今鲜有论者,综述史料,甄别条理,冀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另一个问题是,古本《乐经》虽然亡佚,但辑佚名家王谟、马国翰皆有辑佚成果,他们搜集的内容,是古本真迹抑或后世补作,至今亦鲜有论者,逐条考证,以辨真伪,庶几重现上古遗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经 辑佚 经学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琴书大全》萧大亨序谈蒋氏家族世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7-90,共4页
《琴书大全》成书后,萧大亨为之作序,摘录萧大亨序,并做简要分析。根据萧大亨序与相关史料梳理蒋克谦氏家族,进一步补充与完善蒋氏家族世系。蒋克谦曾在“金台”任职,考证其地理位置。最后,阐明蒋太后与“大礼议”之争的关系,蒋氏家族... 《琴书大全》成书后,萧大亨为之作序,摘录萧大亨序,并做简要分析。根据萧大亨序与相关史料梳理蒋克谦氏家族,进一步补充与完善蒋氏家族世系。蒋克谦曾在“金台”任职,考证其地理位置。最后,阐明蒋太后与“大礼议”之争的关系,蒋氏家族与此休戚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书大全》 萧大亨 蒋克谦 蒋氏家族 “大礼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俗坟墓观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三夕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4-58,共5页
安葬死者的活动完毕之日,也就是坟墓落成之时,当吹吹打打、哭哭泣泣、鞭炮齐鸣的丧葬场面结束后,墓地一般转为寂静、荒凉、冷清.然而,由于中国坟墓的多功能,坟墓作为联结死人与活人关系的特殊建筑物,并不因为安葬工作的结束而完成自己... 安葬死者的活动完毕之日,也就是坟墓落成之时,当吹吹打打、哭哭泣泣、鞭炮齐鸣的丧葬场面结束后,墓地一般转为寂静、荒凉、冷清.然而,由于中国坟墓的多功能,坟墓作为联结死人与活人关系的特殊建筑物,并不因为安葬工作的结束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相反,中国人建立了一整套葬后礼仪,使得坟墓不断地对活人世界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 祭墓 观念分析 生者 晦望 帝王陵墓 裴敬彝 原陵 活着 死亡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权力——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阅读 被引量:1
8
作者 涂耀威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58,共5页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了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在文学史学上的经典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评论 文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代名物辞典《兼名苑》略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固也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7,共8页
文章对《兼名苑》在国内外的流传情况进行梳理,重点通过搜集和分析一些前人漏辑或未加注意的佚文,考证其为南朝梁代僧人远飞之作。
关键词 《兼名苑》 名物辞典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桓公生年考——从鲁庄公“子同”得名之由说起
10
作者 吴柱 董恩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6,共6页
关于鲁桓公的出生之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历代学者皆付之阙如。当其子鲁庄公出生之时,桓公因他与己"同物"而为他取名为"同",由此可推知桓公生年。因为,春秋时期流行岁星纪年,根据岁星——即木星大约十二年运行一周... 关于鲁桓公的出生之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历代学者皆付之阙如。当其子鲁庄公出生之时,桓公因他与己"同物"而为他取名为"同",由此可推知桓公生年。因为,春秋时期流行岁星纪年,根据岁星——即木星大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规律,将周天分成十二个位次。岁星运行到某次,就以该次纪年,十二年一轮回,类似今天的十二生肖纪年法。所谓"同物"就是"同岁",即鲁桓公和庄公出生之年,岁星运行都在同一个位次,也就是说桓公与庄公的年龄相差为"十二"的倍数。根据庄公出生年及史书所载桓公生平事迹可推断,桓公比庄公大二十四岁。庄公出生于桓公六年(前706),则桓公应出生于鲁惠公四十年(前729)。再以推出的年龄与史书记载桓公生平事迹相验证,无不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桓公 鲁庄公 同物 同岁 岁星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舜徽湘学研究述评
11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湘学是一个特指的学术文化概念。张舜徽在其著述中有大量有关湘学的论述,既有全景式的观照,又有个人的特写,生动地展现了湘籍学人的行事和学术风范,全面、客观的论述了湘学的学术渊源、学术特征,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湘学显著的地域文化... 湘学是一个特指的学术文化概念。张舜徽在其著述中有大量有关湘学的论述,既有全景式的观照,又有个人的特写,生动地展现了湘籍学人的行事和学术风范,全面、客观的论述了湘学的学术渊源、学术特征,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湘学显著的地域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舜徽 湘学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元仪与《孙子兵法》
12
作者 赵娜 《滨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元仪 《武备志》 《孙子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臣关系与北宋前期政治——以寇准为个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振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寇准是北宋名臣,一生仕太宗、真宗两朝。他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多次遭受贬退的命运。寇准的遭遇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臣子与君主、个人与国家、君臣关系与国家政治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当时社会所... 寇准是北宋名臣,一生仕太宗、真宗两朝。他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多次遭受贬退的命运。寇准的遭遇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臣子与君主、个人与国家、君臣关系与国家政治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当时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寇准 君臣关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字文殊仪轨》考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杰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八字文殊仪轨》实为密宗经典《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的略名,净智金刚是天竺僧人菩提仙。该经属文殊类经典之一,从此角度我们对汉地的文殊信仰略作介绍,重点探讨华严宗和密宗在文殊信仰中所起的作用。... 《八字文殊仪轨》实为密宗经典《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的略名,净智金刚是天竺僧人菩提仙。该经属文殊类经典之一,从此角度我们对汉地的文殊信仰略作介绍,重点探讨华严宗和密宗在文殊信仰中所起的作用。本经中土久佚,清末杨守敬旅日,国内始得有传本,我们就此问题展开对中日"书籍之路"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文殊仪轨 文殊信仰 书籍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非核心人物描写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婷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3-36,共4页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以玄奘法师为对象的传记作品中最为详尽的一部,其中非核心人物的描写是作品的突出亮点,既烘托出玄奘一路西行求法环境的恶劣,也从侧面映衬出玄奘佛法的高深。这种以非核心人物描写来衬托传主的手法,为唐宋以后...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以玄奘法师为对象的传记作品中最为详尽的一部,其中非核心人物的描写是作品的突出亮点,既烘托出玄奘一路西行求法环境的恶劣,也从侧面映衬出玄奘佛法的高深。这种以非核心人物描写来衬托传主的手法,为唐宋以后的历史人物传记写作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 人物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丹子》成书与二本分行考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觉弘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1,共5页
燕太子丹募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自战国末以来即已广为流传。《燕丹子》成书当不晚于魏晋之际。《燕丹子》在后世流传中,出现了一卷本和三卷本两种版本,一卷本今已失传,今传本是三卷本,以《永乐大典》卷四九〇八所载为代表。一卷本与三... 燕太子丹募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自战国末以来即已广为流传。《燕丹子》成书当不晚于魏晋之际。《燕丹子》在后世流传中,出现了一卷本和三卷本两种版本,一卷本今已失传,今传本是三卷本,以《永乐大典》卷四九〇八所载为代表。一卷本与三卷本自隋唐以来即已分行,二本存在着较大差异,其最大的差异,即在于文末是否记述高渐离筑击秦始皇故事。能够证实的三卷本,一直都是终于戛然而止的荆轲骂言,而敦煌写本《类林》残卷、《太平御览》所引《燕丹子》则叙及高渐离筑击秦始皇故事,与三卷本明显不同。此外,二本还有一些文辞差异也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丹子》 《永乐大典》 《类林》 《太平御览》 二本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政”之间的传统史家权力——以刘知几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姜昧茗 申晓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47-50,共4页
传统史家权力意识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表现了史权与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势力间矛盾冲突。
关键词 史权意识 道德 政统 刘知几 中国 政权 《史通》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秦《书》学中的“明德慎罚”
18
作者 张建会 王云鹏 《今古文创》 2021年第5期48-49,共2页
上古"以《书》为训"的《书》学发展基调奠定了周秦诸子"以《书》议政"的政治传统;先秦诸子纷纷在满足自身学说的基础上,以建立《书》学、继承《书》学为己任,积极探索周秦时期《书》学之传统。"明德慎罚"... 上古"以《书》为训"的《书》学发展基调奠定了周秦诸子"以《书》议政"的政治传统;先秦诸子纷纷在满足自身学说的基础上,以建立《书》学、继承《书》学为己任,积极探索周秦时期《书》学之传统。"明德慎罚"作为《书》学传统中卓有成效且具有代表性的施政方针,成为周秦《书》学新变后的一支新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书》学传统 “明德慎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