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精心培育擅教善研的“双优型”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 |
彭南生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2
|
美成在久 日进无疆 为纪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百期刊成而作 |
张舜徽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
3
|
哈佛燕京学社与华中大学人文学科历史关系述略 |
马敏
吴和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4
|
构建中国量化历史数据库学术共同体 |
康文林
高帅奇(翻译)
|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张舜徽西北师范学院任教考论 |
周国林
林久贵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6
|
抗战期间华中大学的西南边疆问题研究 |
马敏
吴和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7
|
以质取胜——华中大学办学特色研究 |
章博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8
|
基督化的努力:以华中大学为个案的考察 |
章博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9
|
习近平文化思想历史底蕴的三重阐释:理论依托、实践指向和方法结合 |
黄祥雨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0
|
数字史学:何以成学? |
马敏
|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11
|
孙吴田租标准及其与汉晋田租制度的因革关系 |
周国林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国家”渐变及其二元性——晚清政府参加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 |
洪振强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漕源之变:引沁济运的兴废与明代治河困局 |
吴琦
李想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抗战时期重庆无线电统制政策的发展演变 |
朱英
杨清泉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恢复我完全无缺之金瓯”:章太炎对中国疆域完整的追求(1900—1936) |
何卓恩
陈博然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冯天瑜文化史研究中的“近代转型” |
何卓恩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的全国商会联合会 |
朱英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抗战时期日伪“谣言攻势”初探 |
朱英
孙永健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主客共治:晚清时期行会制度下行业治理的内在机制 |
彭南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试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举办的“晚会” |
朱英
孙永健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