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化学教学系统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宗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49-155,共7页
本文用系统论的观点作指导,研究大学化学教学系统的目标论、大学化学教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大学化学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等问题。
关键词 大学 化学 系统论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钾镁矾类复盐(A^+)_2Cd_2(SO_4)_3的热化学 被引量:7
2
作者 周亚平 张瑞 +2 位作者 万洪文 詹正坤 许名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5-247,共3页
The standard molar formation enthalpies of (A+)2Cd2(SO4)3[A+is NH-4+or K+ ]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enthalpies of dissolution (ΔSHm) of [(A+)2SO4(s)+ 2CdSO4(s)] and (A+ )2Cd2(SO4)3(s) in twic... The standard molar formation enthalpies of (A+)2Cd2(SO4)3[A+is NH-4+or K+ ]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enthalpies of dissolution (ΔSHm) of [(A+)2SO4(s)+ 2CdSO4(s)] and (A+ )2Cd2(SO4)3(s) in twice distilled water or 3 mol· L- 1 HNO3 solvent respectively,at 298.2 K,as: Δ fHm[(NH4)2Cd2(SO4)3,s,298.2K]=- 3031.74± 0.08 kJ· mol-1 Δ fHm[K2Cd2(SO4)3,s,298.2K]=- 3305.52± 0.17 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复盐 溶解量热法 标准摩尔生成焓 热化学 无水钾镁矾类复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最佳生长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义 冯英 +3 位作者 谢昌礼 屈松生 冯长健 乐芝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97,共3页
细菌最佳生长的热化学研究刘义,冯英,谢昌礼,屈松生,冯长健,乐芝凤(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武汉)关键词 细菌最佳生长温度,席夫碱,热化学,微量热法用微量热法研究细菌生长代谢过程已有大量报... 细菌最佳生长的热化学研究刘义,冯英,谢昌礼,屈松生,冯长健,乐芝凤(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武汉)关键词 细菌最佳生长温度,席夫碱,热化学,微量热法用微量热法研究细菌生长代谢过程已有大量报道[1~4],可求出细菌生长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热化学 微量热法 细菌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层对无汞碱锰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费锡明 彭历 汪继红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3,共2页
用化学沉积表面处理的方法在碱性锌锰电池负极集电体上镀一层致密的铟、锌、锡单层和锌铟、锡铟、锌锡双层。由动态析氢装置和动电位扫描方法测量 ,发现铜集电体表面上沉积以上单、双层金属都显著地提高无汞锌电极的氢超电势 ,有效地抑... 用化学沉积表面处理的方法在碱性锌锰电池负极集电体上镀一层致密的铟、锌、锡单层和锌铟、锡铟、锌锡双层。由动态析氢装置和动电位扫描方法测量 ,发现铜集电体表面上沉积以上单、双层金属都显著地提高无汞锌电极的氢超电势 ,有效地抑制了锌电极在KOH溶液中的析氢量。集电体表面化学沉积铟、锌、锡单层或锌铟、锌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汞碱锰电池 化学镀层 集电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西佛碱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抑制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义 冯英 +5 位作者 谢昌礼 屈松生 冯长建 乐芝凤 张香才 吴自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五种西佛碱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抑制作用。发现不同西佛碱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不同 ,其药效为 :Cu( ) - L>Cu( ) - OVG>Co( ) - L>Zn( ) - OVG>Zn( ) - L,半抑制浓度 HIC依次...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五种西佛碱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抑制作用。发现不同西佛碱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不同 ,其药效为 :Cu( ) - L>Cu( ) - OVG>Co( ) - L>Zn( ) - OVG>Zn( ) - L,半抑制浓度 HIC依次增大。不同金属配合物作用下 ,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热谱有所不同 ,说明不同西佛碱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代谢 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杂多酸-聚吡咯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姚磊明 吴晓刚 +1 位作者 詹彤 陆光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7-429,433,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将硅钼杂多酸催化剂固定在导电聚吡咯薄膜电极上 ,制得了具有表面功能的硅钼杂多酸掺杂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 .实验发现在 0 .5 mol/L H2 SO4 或 0 .5 mol/L KCl介质中制得的硅钼杂多酸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 用电化学方法将硅钼杂多酸催化剂固定在导电聚吡咯薄膜电极上 ,制得了具有表面功能的硅钼杂多酸掺杂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 .实验发现在 0 .5 mol/L H2 SO4 或 0 .5 mol/L KCl介质中制得的硅钼杂多酸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 ,用扫描电镜 (SEM)、SEM-能谱仪 (EDS)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性能 电催化性能 硅钼杂多酸 聚吡咯膜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钾镁矾类复盐K_2Mg_2(SO_4)_3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亚平 徐芳 +2 位作者 张瑞 万洪文 詹正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反应热量计 ,以 3mol·dm-3 HNO3 溶液作为量热溶剂 ,在 2 98.2K条件下 ,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 ,根据Hess定律分别测定了反应混合物 (K2 SO4 +2MgSO4 )和产物K2 Mg2 (SO4 ) 3 的摩尔溶解焓变 ,并结合其它...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反应热量计 ,以 3mol·dm-3 HNO3 溶液作为量热溶剂 ,在 2 98.2K条件下 ,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 ,根据Hess定律分别测定了反应混合物 (K2 SO4 +2MgSO4 )和产物K2 Mg2 (SO4 ) 3 的摩尔溶解焓变 ,并结合其它标准数据 ,计算出了具有无水钾镁矾结构的硫酸复盐K2 Mg2 (SO4 ) 3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其值为 - 3 95 3 .0 7± 0 .2 5kJ·mo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钾镁矾类复盐 热化学 K2Mg2(SO4)3 溶解量热法 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溶解焓变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甲基苯并咪唑取代三氮环壬烷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庆祥 向爱华 孟祥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8-1432,共5页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离子镍位于6个氮原子形成的畸变八面体的中心;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 7三氮环壬烷 亚甲基苯并咪唑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盐Cd_2HIO_6·1.25H_2O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名飞 万洪文 +2 位作者 胡军成 望天志 屈松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热量计,以 3 m ol· L- 1 H N O3 溶液为量热溶剂,在298.2 K 条件下,设计了一热化学循环,根据 Hess 定律,测得了复盐 Cd2 H I O6·1.25 H2 O 的标...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热量计,以 3 m ol· L- 1 H N O3 溶液为量热溶剂,在298.2 K 条件下,设计了一热化学循环,根据 Hess 定律,测得了复盐 Cd2 H I O6·1.25 H2 O 的标准生成焓,其值为:- 1 269.525 k J·m o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盐 热化学 标准生成焓 高磺酸氢镉 高磺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钾镁矾类复盐K_2Zn_2(SO_4)_3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瑞 刘建超 +2 位作者 周亚平 万洪文 詹正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量热计 ,分别以二次蒸馏水和 3mol· L- 1 HNO3溶液作为量热溶剂 ,在 2 98.2 K条件下 ,测定了具有无水钾镁矾结构的硫酸复盐 K2 Zn2 (SO4) 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其值为 :-34 0 6.85± 0 .2 3k J...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量热计 ,分别以二次蒸馏水和 3mol· L- 1 HNO3溶液作为量热溶剂 ,在 2 98.2 K条件下 ,测定了具有无水钾镁矾结构的硫酸复盐 K2 Zn2 (SO4) 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其值为 :-34 0 6.85± 0 .2 3k J·mo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量热法 标准摩尔生成焓 无水钾镁矾类复盐 硫酸锌钾 热化学 反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水合马来酸锌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亚平 张瑞 +2 位作者 徐芳 万洪文 武曼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反应热量计 ,以 1 mol· L- 1 的 HNO3溶液为量热溶剂 ,在2 98.2 K的条件下 ,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 ,根据 Hess定律测得了二水合马来酸锌的标准生成焓 ,其值为 -1 4 3 6.74 k J· mol- 1 .
关键词 二水合马来酸锌 量热法 热化学 标准生成焓 Hess定律 反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核铁(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电化学性质及催化水解ATP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东风 梅伏生 +3 位作者 熊云 廖展如 望天志 屈松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6-309,共4页
合成了双核铁(Ⅲ)配合物Na2[Fe2(μ-O)(μ-OAc)2(IDA)2]·5H2O(Ⅰ),其中OAc为乙酸根(CH3COO-),IDA为亚氨基二乙酸根[HN(CH2CO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 合成了双核铁(Ⅲ)配合物Na2[Fe2(μ-O)(μ-OAc)2(IDA)2]·5H2O(Ⅰ),其中OAc为乙酸根(CH3COO-),IDA为亚氨基二乙酸根[HN(CH2CO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并采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其催化水解ATP的动力学参数[Km=(2.898±0.195)×10-4mol·L-1,k2=(4.617±0.193)×10-3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表征 铁配合物 双核配合物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素质化学教师的培养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心德 王凯 高孝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5-207,共3页
为了深化我国高等师范化学教育改革 ,在对国内外化学教育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结合对化学系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的统计、分析结果 ,提出我国高素质化学教师的培养对策 .
关键词 化学教育 培养对策 化学教师 高师 中国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铜(Ⅱ)与N,N,N′,N′-四(2-苯并咪唑基甲基)(o,m,p)苯二甲酰胺的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巨恩 陈沛玲 +2 位作者 刘长林 刘宛乔 蒋亦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85-193,共9页
合成了标题所示的双核铜配合物,并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9种化合物的ESR谱表明g_∥>g_⊥,故均为典型的Cu(Ⅱ)四方配位,配体σ-BMPD的配合物[Cu_2(σ-BMPD)X_m]·X_n·xH_2O(X表示NO_3^-,Cl^-,ClO_4^... 合成了标题所示的双核铜配合物,并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9种化合物的ESR谱表明g_∥>g_⊥,故均为典型的Cu(Ⅱ)四方配位,配体σ-BMPD的配合物[Cu_2(σ-BMPD)X_m]·X_n·xH_2O(X表示NO_3^-,Cl^-,ClO_4^-;m=1,2,4,n=0,2,3;x=0,5,6)的ESR在g_∥区域有7重峰的超精细结构。[Cu_2(p-BMPD)(ClO_4)_2](ClO_4)_2则在g_⊥区域有窄的超精细分裂,表明配体的氮存在。在DMF溶液中,用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9种配合物均为准可逆电子转移过程,并测定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电势。σ-BMPD配合物为2步1电子转移过程,而m-BMPD和p-BMPD配合物则表现为2个连续1电子转移过程在同一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 环伏安法 双核铜络合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溶液滤光片的制备及其在苯基偶氮萘光化学性质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爱东 陈琼 秦金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2-556,共5页
将几种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水溶液通过一定的组合,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筛选出四种具有一定滤光宽度的溶液滤光片:①40% 硝酸铜水溶液-40% 硝酸钴水溶液(380±30 nm ,41% );②50% 三氯化钴-5% 硫酸铬水溶液(325±40 nm ,42% );③... 将几种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水溶液通过一定的组合,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筛选出四种具有一定滤光宽度的溶液滤光片:①40% 硝酸铜水溶液-40% 硝酸钴水溶液(380±30 nm ,41% );②50% 三氯化钴-5% 硫酸铬水溶液(325±40 nm ,42% );③40% 氯化镍-40% 硝酸铜水溶液(500±35 nm ,46% );④40% 氯化镍-5% 硝酸铬水溶液(330±15 nm ,18% ;500±40 nm ,40% ).将氢灯光束通过滤光片①滤光诱导6-[4-(4-十二烷基苯基偶氮基)-1-萘氧基]己酸(Ⅰ)在氯仿溶液中从反式→顺式的异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滤光片 苯基偶氮萘 顺反异构化 光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溶性Porphyrin在电化学处理的银表面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瞿金蓉 朱传方 +1 位作者 王贤明 Fredericks P M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利用波长为632.8nm激光激发的拉曼光谱仪,测定了三种水溶性porphyrin在电化学粗糙银表面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这些光谱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差别.实验还表明:当Sn(Ⅳ)TMPyP(4)吸附在Ag表面上时,Sn-N键仍稳定... 利用波长为632.8nm激光激发的拉曼光谱仪,测定了三种水溶性porphyrin在电化学粗糙银表面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这些光谱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差别.实验还表明:当Sn(Ⅳ)TMPyP(4)吸附在Ag表面上时,Sn-N键仍稳定存在,而且吸附分子的表面浓度不同,其在表面的取向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电化学处理 PORPHYRIN 银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8
17
作者 向世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2-173,共2页
分析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显现的时代感、求知欲、功利型等动机,阐述了大学生科技活动渐呈群体性、鲜明的高层次性、鲜明的高智能性特点,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建立合理机制,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活动 现状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多媒体CAI的应用评价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4-25,23,共3页
多媒体CAI在中学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在应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本文重点分析了它的应用现状 ,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化学多媒体CAI 应用 评价 中学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学史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传方 戴志松 田淑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456-462,共7页
本文对糖化学的起源与糖的定义、糖的结构与构型的确立、糖的合成历史以及糖化学发展对科学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意义等问题,作了简要地介绍与讨论。
关键词 化学史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溶液中离子注入钯的玻璃碳电极上硝基苯的电化学还原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先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在离子注入钯的玻璃碳电极上 ,研究了硝基苯在 0 .1 mol/L Na OH溶液中的电还原过程 ,通过 AES测量了离子注入电极的表面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 .在 40 ke V下 ,将注入剂量为 1× 1 0 1 7离子 /cm2 的钯注入到... 用循环伏安法在离子注入钯的玻璃碳电极上 ,研究了硝基苯在 0 .1 mol/L Na OH溶液中的电还原过程 ,通过 AES测量了离子注入电极的表面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 .在 40 ke V下 ,将注入剂量为 1× 1 0 1 7离子 /cm2 的钯注入到玻璃碳 (GC)中可产生钯原子最大百分含量为2 0 %的近表面区 ,原基体注入钯后比未注入的 GC对硝基苯 (NB)的电还原有更高的活性 .用现场ESR与电化学方法联用检测到硝基苯的单电子还原产物硝基苯阴离子自由基 ,用现场 UV光谱法也检测到硝基苯的电还原产物苯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溶液 离子注入 玻璃碳电极 硝基苯 电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