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何以生成?——基于TOE框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立荣
王子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联动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以J市(县级市)政府31个部门社会风险防控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实践探索为案例样本,借助TOE分析框架和组态分析范式,采用模糊...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联动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以J市(县级市)政府31个部门社会风险防控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实践探索为案例样本,借助TOE分析框架和组态分析范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系统探究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的生成路径。研究发现: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的生成受到技术类、组织类和环境类之多个条件变量的共同影响;多个条件变量的联动生成三种组态模式,即“数字实践主导—社会支持协同模式”、“数字实践主导—跨部门协作和社会支持协同模式”以及“数字实践主导—数字建设、财政供给和社会支持协同模式”。技术类条件变量之“数字实践”在所有组态模式中发挥核心作用;三种不同的组态模式,均可以使县级政府部门实现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意涵的理性认识,并为县级政府部门提升社会风险防控效能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政府部门
社会风险防控效能
组态模式
数字技术
TO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中部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行为研究——基于金寨、余江、宜城的实地调查
2
作者
吴郁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共11页
产权界定不等于产权实施。研究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行为形成机理及优化路径对于促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有效实现、落实农户产权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中部传统农区安徽金寨县、江西鹰潭市余江区和湖...
产权界定不等于产权实施。研究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行为形成机理及优化路径对于促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有效实现、落实农户产权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中部传统农区安徽金寨县、江西鹰潭市余江区和湖北宜城市的实地调查,采用粗糙集理论、K-means聚类和分位数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宅基地退出农户的产权实施行为。研究发现,在中部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的行为有主动实施、象征性实施和被动实施之分,且主动实施的农户仅占20.19%,大部分农户处于“被安排”、“推着走”状态。同时,农户产权实施行为在不同地区、不同宅基地退出方式、不同就业类型和不同收入水平下均呈现异质性特点。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宅基地资源禀赋以及各地退出政策的执行状况是影响农户产权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实践中不仅需要以法定形式清晰界定农户对宅基地的产权权利及权能,更需要出台相关的配套激励政策。相关政策应在产权实施行为强度不同的农户间有所差别,应重点关注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也应体现村庄的地区差异。而建立和完善宅基地产权交易市场,赋予农户可预见、可实现的宅基地权益财富空间,是鼓励农户积极实施产权、践行宅基地产权权利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农户产权实施行为
中部传统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社区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共济与双向赋能——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
4
3
作者
魏来
卢浩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城市社区面临着资源有限与任务繁难的双重难题,如何挖掘辖区社会资源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吸纳治理资源的有效路径,客观上也为社会组织提供了生长空间。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选取花园...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城市社区面临着资源有限与任务繁难的双重难题,如何挖掘辖区社会资源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吸纳治理资源的有效路径,客观上也为社会组织提供了生长空间。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选取花园社区及其培育的社会组织作为观察对象,讨论二者在压力情境下的资源投资行为和资源交换机制,并检视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的资源增长。研究发现,案例社区与社会组织呈现互嵌状态,资源的非均衡分布是双方互赖的前置条件,资源的组织间交换则是双方互动的关键机制,通过资源的动态共济,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实现双向赋能。从资源角度阐释城市社区与社会组织互助共生的动机与路径,在理论层面益于深化对社区与社会组织关系形态的理解,在经验层面对探索基层组织破解治理负荷与资源困境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社会组织
资源保存理论
双向嵌入
双向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何以生成?——基于TOE框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立荣
王子隽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革命背景下基层政府社会风险防控的整体性治理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22BZZ087)。
文摘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联动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以J市(县级市)政府31个部门社会风险防控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实践探索为案例样本,借助TOE分析框架和组态分析范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系统探究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的生成路径。研究发现: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的生成受到技术类、组织类和环境类之多个条件变量的共同影响;多个条件变量的联动生成三种组态模式,即“数字实践主导—社会支持协同模式”、“数字实践主导—跨部门协作和社会支持协同模式”以及“数字实践主导—数字建设、财政供给和社会支持协同模式”。技术类条件变量之“数字实践”在所有组态模式中发挥核心作用;三种不同的组态模式,均可以使县级政府部门实现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生成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意涵的理性认识,并为县级政府部门提升社会风险防控效能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县级政府部门
社会风险防控效能
组态模式
数字技术
TOE框架
Keywords
county-leve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social risks
configuration modes
digital technology
TOE framework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中部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行为研究——基于金寨、余江、宜城的实地调查
2
作者
吴郁玲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的流转行为响应及福利变化研究”(714030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确权情景下农户宅基地流转收益分享机制研究”(718730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共同富裕愿景下农户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研究:基于农户产权实施的分析视角”(CCNU24ZZ069)。
文摘
产权界定不等于产权实施。研究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行为形成机理及优化路径对于促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有效实现、落实农户产权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中部传统农区安徽金寨县、江西鹰潭市余江区和湖北宜城市的实地调查,采用粗糙集理论、K-means聚类和分位数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宅基地退出农户的产权实施行为。研究发现,在中部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的行为有主动实施、象征性实施和被动实施之分,且主动实施的农户仅占20.19%,大部分农户处于“被安排”、“推着走”状态。同时,农户产权实施行为在不同地区、不同宅基地退出方式、不同就业类型和不同收入水平下均呈现异质性特点。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宅基地资源禀赋以及各地退出政策的执行状况是影响农户产权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实践中不仅需要以法定形式清晰界定农户对宅基地的产权权利及权能,更需要出台相关的配套激励政策。相关政策应在产权实施行为强度不同的农户间有所差别,应重点关注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也应体现村庄的地区差异。而建立和完善宅基地产权交易市场,赋予农户可预见、可实现的宅基地权益财富空间,是鼓励农户积极实施产权、践行宅基地产权权利的根本。
关键词
宅基地
农户产权实施行为
中部传统农区
Keywords
rural residential land
farmers implementation behavior of residential land use rights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in central China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社区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共济与双向赋能——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
4
3
作者
魏来
卢浩宇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公共
管理
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研究”(21AZZ012)。
文摘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城市社区面临着资源有限与任务繁难的双重难题,如何挖掘辖区社会资源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吸纳治理资源的有效路径,客观上也为社会组织提供了生长空间。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选取花园社区及其培育的社会组织作为观察对象,讨论二者在压力情境下的资源投资行为和资源交换机制,并检视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的资源增长。研究发现,案例社区与社会组织呈现互嵌状态,资源的非均衡分布是双方互赖的前置条件,资源的组织间交换则是双方互动的关键机制,通过资源的动态共济,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实现双向赋能。从资源角度阐释城市社区与社会组织互助共生的动机与路径,在理论层面益于深化对社区与社会组织关系形态的理解,在经验层面对探索基层组织破解治理负荷与资源困境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社会组织
资源保存理论
双向嵌入
双向赋能
Keywords
Community Governance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
Resource Conservation Theory
Two-way Embeddedness
Bidirectional Empowerment
分类号
D6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县级政府部门高效能社会风险防控模式何以生成?——基于TOE框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张立荣
王子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中部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农户产权实施行为研究——基于金寨、余江、宜城的实地调查
吴郁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社区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共济与双向赋能——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
魏来
卢浩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