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及农村从教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30所地方院校的调查 被引量:32
1
作者 付卫东 付义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地方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及农村从教意愿引人注目。通过对地方30所地方院校4000余名师范类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愿较强烈但农村从教意愿不容乐观,且影响地方院校师范生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及农村从教意愿的因素相当... 地方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及农村从教意愿引人注目。通过对地方30所地方院校4000余名师范类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愿较强烈但农村从教意愿不容乐观,且影响地方院校师范生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及农村从教意愿的因素相当复杂,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习因素、综合能力和学校因素等。建议地方院校师范生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类型多样化和差异化,并采取积极性补偿措施鼓励和支持他们毕业后去农村中小学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免费教育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章程执行“肠梗阻”的病理解剖——基于64所高校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陶光胜 付卫东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0-74,共5页
对国内64所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调查访谈结果表明,章程文本的先天不足、利益群体的获得感弱、监督制约的机制不健全、法治文化的建设乏力、政策传播的力度不够是我国大学章程执行"肠梗阻"的五大阻滞要素。进一步解剖其致病机理... 对国内64所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调查访谈结果表明,章程文本的先天不足、利益群体的获得感弱、监督制约的机制不健全、法治文化的建设乏力、政策传播的力度不够是我国大学章程执行"肠梗阻"的五大阻滞要素。进一步解剖其致病机理,无章运行的思维惯性、章程制定的程序缺失、权力配置的不尽合理是五大阻滞要素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正视这些阻滞要素及其滋生土壤,才能更好地祛病救疾,从体制机制上推动大学章程的贯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阻滞机制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研究述评
3
作者 王建国 王昭 《党政研究》 2017年第5期67-77,共11页
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的力度加大,伴随着实践的发展,在理论上需要厘清一系列问题,党内法规建设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和研究背景出发,对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研究,主要涉及党... 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的力度加大,伴随着实践的发展,在理论上需要厘清一系列问题,党内法规建设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和研究背景出发,对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研究,主要涉及党内法规的基本理论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的背景、历程与内容、存在的问题、路径与对策、特点等等。总结这些问题,可以展现学界对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的研究现状、成就及存在的不足,进而明确党内法规建设研究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党内法规 全面从严治党 制度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1
4
作者 付卫东 王继新 左明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155,共10页
农村教学点复兴对于方便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但当前农村教学点发展存在着教育质量、师资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诸多困境。利用信息化手段... 农村教学点复兴对于方便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但当前农村教学点发展存在着教育质量、师资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诸多困境。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设"一体、双核、四驱"模式的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等措施,使得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著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机会增多。但与此同时,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还面临经费投入不足、协同不力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UGBA运行机制、加大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农村教学点学生信息化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村教学点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 被引量:96
5
作者 付卫东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通过对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多渠道拓宽乡村教师来源,为乡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实施差异化补助...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通过对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多渠道拓宽乡村教师来源,为乡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实施差异化补助和教师周转房等措施,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有所改善;职称评定和教师培训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了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渠道;实施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乡村教师辛勤劳动得到了充分肯定。同时,该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策知晓率不高,乡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且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乡村学校教师编制供需矛盾尖锐,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不畅,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不荣誉"。为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以省为主"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严格乡村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完善乡村教师编制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来源 生活待遇 职业发展 教师编制 荣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展望——基于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调查 被引量:38
6
作者 付卫东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6,共12页
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对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18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资助体系;贫... 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对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18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资助体系;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有效弥补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实现了贫困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共享式发展;加强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当前教育扶贫还面临不少问题:忽视了教育扶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精准识别机制相对滞后;学校软件建设相对不足;对贫困生全面发展和内生激励重视不够;对贫困生群体的帮扶措施单一化和平均化等。为此,本文提出加强教育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重视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内生激励,注重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精准识别 教师队伍建设 贫困生全面发展 学校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28
7
作者 付卫东 付义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现状,指出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独立性不足、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滞后、创新力不强、社会影响力较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现状,指出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智库和教育智库人员独立性不足、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滞后、创新力不强、社会影响力较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教育智库发展的建议:实现教育智库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的教育智库;建立多元经费筹措机制和创新教育智库人才管理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建设 独立性 创新力 研究方法 差异化发展 人才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应对之策 被引量:10
8
作者 付卫东 林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2-66,共5页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指出存在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学校布局、课程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质量不高,体制机制...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指出存在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学校布局、课程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质量不高,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4方面问题,并提出增加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完善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将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举措、成效及经验 被引量:16
9
作者 付卫东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9,共8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提升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应当加以很好地总结和推广,使我国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提升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应当加以很好地总结和推广,使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中小学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模式探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付卫东 张立迁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我国实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是解决当前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顺应国际上博士生招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传统的统一招考模式相比,该模式在招生计划的制定、资格审查... 我国实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是解决当前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顺应国际上博士生招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传统的统一招考模式相比,该模式在招生计划的制定、资格审查和综合考核录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实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要做到实施严格的招生监督制度和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进一步完善导师负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入学 招生计划 计划分配 全日制 毕业生 高校 招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被引量:30
11
作者 付卫东 林婕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6,共8页
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2015年5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 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2015年5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现实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普通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加强校企合作和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推进产教融合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卫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4,共3页
2016年11月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了认真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特提出:全力推进"四大融合",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式对接;积极推进具有行业特色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 2016年11月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了认真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特提出:全力推进"四大融合",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式对接;积极推进具有行业特色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培养大批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步伐,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流动;努力完善职业教育"直通车"和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规划 产教融合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农村偏僻地区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卫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在师资配置。发展中国家农村偏僻地区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上积累了不少典型的经验:比如提供优惠条件鼓励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任教,培养本地化教师以降低农村偏远学校教师流失率,配备一定比例的女教师以提高偏... 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在师资配置。发展中国家农村偏僻地区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上积累了不少典型的经验:比如提供优惠条件鼓励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任教,培养本地化教师以降低农村偏远学校教师流失率,配备一定比例的女教师以提高偏僻地区学校女童入学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偏僻地区学校教师培训,等等。这些基本经验对我国农村偏僻地区学校教师资源配置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偏僻地区 农村教师 教师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及破解——基于中西部6省16个县(区)160余所中小学的调查 被引量:19
14
作者 付卫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共8页
教师的工资待遇是激发教师执教热情、现身教育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衡量社会对教师乃至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标志之一。分析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农村教师津贴和乡村教师生... 教师的工资待遇是激发教师执教热情、现身教育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衡量社会对教师乃至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标志之一。分析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农村教师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低,实际收入比本地公务员低,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不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不到位。同时,剖析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义务教育投入重设施轻人员,教师工资发放仍沿袭'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绩效工资分配公平性缺失,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不力。为此,提出义务教育投入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构建'以省为主'的财政体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到位;实行农村教师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倍增计划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教师 工资待遇 不平衡 不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哈尼克孜.吐拉克 喀斯木江.麦麦提依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5-21,共7页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新疆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土地流转,两者都是历史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和体现。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新疆的农村土地流转明显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并存着在不...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新疆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土地流转,两者都是历史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和体现。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新疆的农村土地流转明显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并存着在不少制约性因素和问题。促进新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根据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业设施的投入,要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改善生态环境,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