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多智能体系统应用研究——技术架构、发展现状、实践路径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石奇
刘智
+2 位作者
段会敏
粟柱
彭晛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5,共13页
随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驱动的单智能体在教育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在处理需要多角色协作的教育任务时,如教育资源开发、模拟协作学习等复杂场景,单智能体仍面临认知视角单一和角色定位固定等局限,难以满足教育领...
随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驱动的单智能体在教育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在处理需要多角色协作的教育任务时,如教育资源开发、模拟协作学习等复杂场景,单智能体仍面临认知视角单一和角色定位固定等局限,难以满足教育领域深层次的发展需求。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首先,构建了教育多智能体的多层次应用技术架构体系,为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教学辅助、学习支持、教育评价和教育研究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教育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典型案例;再次,从应用机制、技术实现和教育效果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多智能体系统赋能教育的内在机理,并提出“机制设计-系统建模-效果评估”的闭环实践路径;最后,探讨了教育多智能体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成果对推动多智能体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智能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多智能体系统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教育变革
智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儿期超早筛查和干预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曹思瑶
刘洁琼
+1 位作者
王广帅
王广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7,共6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当前儿童ASD的确诊年龄通常在2岁之后,但其行为迹象或前驱症状在12月龄前即可出现,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为明显的核心症状。因此,ASD的早期筛查与...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当前儿童ASD的确诊年龄通常在2岁之后,但其行为迹象或前驱症状在12月龄前即可出现,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为明显的核心症状。因此,ASD的早期筛查与干预尤为关键,其有助于最大程度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最佳发展结局。近年来,临床和研究领域愈加强调针对12月龄前儿童的ASD前驱症状开展“先发制人”的超早筛查和超早干预,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前驱症状或使其趋于正常。然而,在前驱症状期,特别是1岁以内进行ASD超早筛查和超早干预面临诸多挑战,导致相关研究非常有限。如ASD超早筛查存在婴幼儿个体生长发育差异性大、症状未巩固、评估方法不统一等问题,超早干预需克服筛查工具和家长可控性的差异等。该文重点介绍适用于1岁以内的ASD超早筛查工具,和英国孤独症儿童年幼同胞研究中的干预方案视频互动促进积极养育法,以及改善婴儿环境与接纳承诺疗法、改编的回应式教学法等超早干预方法,并阐释神经影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超早筛查
超早干预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多智能体系统应用研究——技术架构、发展现状、实践路径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石奇
刘智
段会敏
粟柱
彭晛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生物
工程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学院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智慧教育的多模态模型构建方法”(项目编号:62437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融合情绪感知与归因推理的异步讨论多策略组合干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2377016)的研究成果。
文摘
随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驱动的单智能体在教育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在处理需要多角色协作的教育任务时,如教育资源开发、模拟协作学习等复杂场景,单智能体仍面临认知视角单一和角色定位固定等局限,难以满足教育领域深层次的发展需求。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首先,构建了教育多智能体的多层次应用技术架构体系,为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教学辅助、学习支持、教育评价和教育研究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教育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典型案例;再次,从应用机制、技术实现和教育效果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多智能体系统赋能教育的内在机理,并提出“机制设计-系统建模-效果评估”的闭环实践路径;最后,探讨了教育多智能体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成果对推动多智能体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智能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大模型
多智能体系统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教育变革
智能教育
Keywords
Large language models
Multi-agent systems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Intelligent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儿期超早筛查和干预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曹思瑶
刘洁琼
王广帅
王广海
机构
上海交通
大学
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
中心
儿科转化医学
研究
所
华中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
教育
学部
上海脑科学与类脑
研究
中心
上海交通
大学
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教育
部和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1ZD0204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53221)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2PJC074)。
文摘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当前儿童ASD的确诊年龄通常在2岁之后,但其行为迹象或前驱症状在12月龄前即可出现,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为明显的核心症状。因此,ASD的早期筛查与干预尤为关键,其有助于最大程度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最佳发展结局。近年来,临床和研究领域愈加强调针对12月龄前儿童的ASD前驱症状开展“先发制人”的超早筛查和超早干预,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前驱症状或使其趋于正常。然而,在前驱症状期,特别是1岁以内进行ASD超早筛查和超早干预面临诸多挑战,导致相关研究非常有限。如ASD超早筛查存在婴幼儿个体生长发育差异性大、症状未巩固、评估方法不统一等问题,超早干预需克服筛查工具和家长可控性的差异等。该文重点介绍适用于1岁以内的ASD超早筛查工具,和英国孤独症儿童年幼同胞研究中的干预方案视频互动促进积极养育法,以及改善婴儿环境与接纳承诺疗法、改编的回应式教学法等超早干预方法,并阐释神经影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超早筛查
超早干预
婴儿
Keyword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
preemptive screening
preemptive intervention
infant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模型驱动的教育多智能体系统应用研究——技术架构、发展现状、实践路径与未来展望
刘石奇
刘智
段会敏
粟柱
彭晛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儿期超早筛查和干预的研究进展
曹思瑶
刘洁琼
王广帅
王广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