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特征、困境与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蒲蕊 崔晓楠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内嵌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具有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职责清晰的育人主体、联动紧密的育人行动、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等特征。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在构建过程中遭遇了理念困境、合作困境...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内嵌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具有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职责清晰的育人主体、联动紧密的育人行动、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等特征。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在构建过程中遭遇了理念困境、合作困境、行动困境和资源困境。要突破上述困境,应以价值认同与对话沟通为方式夯实信任机制、以制度规范和制度考核为手段完善责任机制、以培训指导和资源整合为依托强化能力机制、以数字化赋能为引擎建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助推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张力失衡及其调适路径——基于公共价值战略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2
作者 蒲蕊 叶冲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涉及价值、主体、结构等多元治理要素的动态发展过程,对其主要特征的全面把握是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公共价值战略三角模型,从使命管理、政治管理、运营管理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涉及价值、主体、结构等多元治理要素的动态发展过程,对其主要特征的全面把握是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公共价值战略三角模型,从使命管理、政治管理、运营管理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阐释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剖析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价值张力失衡、权力张力失衡和结构张力失衡问题。要有效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张力失衡问题,需要以价值耦合凝聚高等教育“公共性”价值共识,以利益共融打造共建共享的高等教育利益共同体,以结构优化构建纵向连通、横向协作的高等教育治理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公共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战略三角模型 公共价值 张力失衡 协同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治理:维度、特征及其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沈胜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4-81,共8页
立足国际视野和新时代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系统探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地方高校治理问题,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选取了具有突出特点和典型性的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分析其治理... 立足国际视野和新时代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系统探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地方高校治理问题,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选取了具有突出特点和典型性的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分析其治理的维度和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区域应用型治理目标、多元协调的治理主体、清晰合理的权责配置、法制化的治理依据、多渠道的经费保障、灵活的治理机制和手段等,为新时代我国地方高校治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应用技术型大学 大学治理 治理维度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新课标视域下的学校课程领导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蒲蕊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58,共4页
人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鉴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复杂性以及介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方利益主体的多元性,要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课程领导,采取有效的课程领导策略,... 人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鉴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复杂性以及介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方利益主体的多元性,要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课程领导,采取有效的课程领导策略,包括以愿景创设凝聚学校的课程共识、以赋权增能提高学校的课程实施能力、以机制创新开发整合课程实施所需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领导 课程愿景 集体意义建构 课程决策 信任机制 义务教育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