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定位、发展困境与推进策略--第四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亮 蔡婧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当前乡村治理依然是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治理主体边界模糊、治理环境复杂多样、治理资源供给匮乏等现实困境,要求进一步围绕强化基层...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当前乡村治理依然是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治理主体边界模糊、治理环境复杂多样、治理资源供给匮乏等现实困境,要求进一步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激活多种治理资源、深化基层创新性改革、再造乡村共同体等策略进行推进。以期实现农村秩序和谐稳定、农业稳固发展、农民主体价值彰显等基本目标,进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 国家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特征、发展困境与化解之策——首届县域治理高层论坛综述 被引量:19
2
作者 魏来 胡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形势的复杂性、关系的多元性和治理内容的繁难性等实践特征,面临着治理转型滞后、治理主体虚化和治理能力弱化等发展困境,应以治理转型、主体再造和能力提升等作为化解之策,逐步实现基层社会的善治。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 县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评《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3
作者 王敬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战略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再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无论从理论视角还是从实践视角来看,都是农业现代化不可同避的重要问题。我国山区农业比重较大,山... 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战略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再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无论从理论视角还是从实践视角来看,都是农业现代化不可同避的重要问题。我国山区农业比重较大,山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我国总体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离不开山区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山区 武陵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路径 农业比重 脱贫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正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土地产权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一系列土地权益所组成的权利束。土地产权制度是对土地产权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等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进行划分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其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或者必然由一种形式向... 土地产权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一系列土地权益所组成的权利束。土地产权制度是对土地产权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等不同权利主体之间进行划分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其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或者必然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过渡的问题。土地产权制度问题,本质上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问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国家性质的适应问题;是生产方式与传统文化的适应问题。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土地流转增值权运行不畅等问题,完全能够在秉持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之下得到解决。通过科学配置和规范落实不同权利主体所拥有的土地产权,集体所有前提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农民权利、实现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综合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庄结构性分化困境及其化解路径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布局,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系统布局中,产业兴旺是前提,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布局,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系统布局中,产业兴旺是前提,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已普遍产生了两种结构性分化,即以工业化城市化或者某种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区域先发优势村庄和一般性农业生产型村庄的分化,农村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与普通农民的分化。这一分化的主要特点是一般性农业生产型村庄往往出现"精英进城、老人留守、村庄空心化"的衰落调敝景象,这一景象很难通过单一的外部资源输入在较短时间内予以改变,或者说很难以政府集中运动的方式来改变。这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一个长期和自然推进的过程,政府必须通过系统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并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有步骤有重点地给予"人—地—钱"的支持,由此形成一个政府支持、农民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推进路径,不断化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结构性分化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结构性分化 政府支持 农民主导 市场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