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创建高水平的科社科研教学机构努力奋斗——华中师大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简介
1
作者 肖友英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2期64-65,共2页
位于湖北武汉风景秀丽的桂子山上的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建于1984年,其前身为政治系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该所现有一个博士点(科学社会主义专业)、两个硕土点(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专业);设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史、... 位于湖北武汉风景秀丽的桂子山上的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建于1984年,其前身为政治系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该所现有一个博士点(科学社会主义专业)、两个硕土点(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专业);设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史、政治学、国外社会主义、社会学等研究室和图书资料室以及《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该所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为主,并兼有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专业的科研、教学机构。现任所长李会滨,副所长徐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社会主义 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室 社会学 博士点 图书资料室 研究所 思想史 科研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育苗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6期11-13,共3页
1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争论,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规律。... 1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争论,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规律。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我国被列入党校、军事院校、高等院校的讲授课程。近年来,我国已出版了二十几本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和论著,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展开了讨论。就其有代表性的观点来看,主要有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 研究对象 共产主义社会 学杜 无产阶级解放 资本主义 民族民主国家 社会主义 政治规律 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反科学社会主义倾向
3
作者 王三秀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39,共5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它批判地继承了当时西方社会的优秀思想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它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体系,自出世以来就与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斗争。当代世界,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它批判地继承了当时西方社会的优秀思想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它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体系,自出世以来就与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斗争。当代世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影响的不断扩大,使西方意识形态的反科学社会主义倾向更加突出。为什么这种倾向在当代会显得更加突出?它呈现出哪些新情况?马克思主义者应如何看待这种“反”作用?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当代西方 反科学 社会主义 西方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西方学者 资本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
作者 徐育苗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6期1-4,共4页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精辟地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精辟地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重大发展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社会 发达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被引量:1
5
作者 聂运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11,15,共5页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聂运麟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聂运麟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两种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 社会的全面进步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
6
作者 宋才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7,共6页
1 “社会主义”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念,它包括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付诸实践的所有活动。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含义的角度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 1 “社会主义”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念,它包括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付诸实践的所有活动。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含义的角度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等等。这些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联系方面看,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的目的,是要达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凡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称之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就叫做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当代社会主义各国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和内容各有特点,但是,“社会主义”的总原则和具有特定含义的名称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发达的社会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 列宁 社会主义国家 不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的物质消费生活方式
7
作者 徐勇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2期19-23,共5页
近年来,在对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对如何吃穿住行等具体的物质消费生活方式论及较多,而从社会整体的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消费生活方式,似未曾多见。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本文要旨是,社会主义物质消费生活方... 近年来,在对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对如何吃穿住行等具体的物质消费生活方式论及较多,而从社会整体的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消费生活方式,似未曾多见。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本文要旨是,社会主义物质消费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特征,就其内容看,是全体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就其形式看,是对生活资料消费的文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物质消费 生活方式 生活资料消费 消费活动 消费形式 物质生活 禁欲主义 生活需要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地比较两种民主制度
8
作者 徐育苗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3期1-6,共6页
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问题上,我们同极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我们认为,同资产阶级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更高类型的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在发展程度上,社会主义民主又有一个由不完... 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问题上,我们同极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我们认为,同资产阶级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更高类型的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在发展程度上,社会主义民主又有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极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竭力鼓吹资产阶级民主,否认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不如资产阶级民主。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资产阶级自由化 选民 选举法 选举权 劳动人民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都市居民委员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中国都市社会基层居民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之三
9
作者 刘祖云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社会学研究》1987第6期和1988年第4期笔者发表了本项研究的之一和之二。以上两篇文章只是粗略地考察了中国都市社会基层居民组织的历史和现状。那么这一组织的将来又是如何呢?根据调查,笔者认为,我国都市的居委会组织面临着两方面... 在《社会学研究》1987第6期和1988年第4期笔者发表了本项研究的之一和之二。以上两篇文章只是粗略地考察了中国都市社会基层居民组织的历史和现状。那么这一组织的将来又是如何呢?根据调查,笔者认为,我国都市的居委会组织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居委会的工作任务可能会日益增多,进而要求其结构扩张和功能增强;另一方面是居委会的干部队伍可能会日益削弱,进而导致其结构动摇和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趋势 居民组织 居委会 都市社会 居民委员会 干部队伍 社会学研究 工作任务 功能研究 居委会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商品货币思相的嬗变
10
作者 宋才发 《西部论坛》 1997年第2期1-5,15,共6页
由产品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转变的研究,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文章深入地论述了十月革命前、“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嬗变过程。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 商品货币思想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祖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8-53,共6页
对于社会流动的研究,以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27年所著的《社会流动》一书为首创,他的研究奠定了社会流动研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后来社会学界对社会流动研究的广泛兴趣。近些年来,我国大陆社会学界也开始关注社会流动研究。那... 对于社会流动的研究,以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27年所著的《社会流动》一书为首创,他的研究奠定了社会流动研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后来社会学界对社会流动研究的广泛兴趣。近些年来,我国大陆社会学界也开始关注社会流动研究。那么,什么是社会流动?为什么要研究社会流动?怎样研究社会流动?对此,本文不可能全部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地位 社会成员 结构性社会流动 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学家 社会发展 社会机制 协调发展 社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特点及当代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37,共6页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预见,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自进入文明时代就存在的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和对立现象将消失,人将不再只是为社会分工局限的城市动物或乡村动物。(参见《马恩选集》第1卷部56—57页)然而,中国的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预见,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自进入文明时代就存在的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和对立现象将消失,人将不再只是为社会分工局限的城市动物或乡村动物。(参见《马恩选集》第1卷部56—57页)然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取代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尚处于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乡村仍然存在较大差别,而且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当代变化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中国城市 历史特点 城市工商业 马恩 有机体 下层社会 乡村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沟通: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祖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8-40,共3页
1 沟通一词是从英文Communication翻译而来,传播学者将它译为传播,社会学者 则将它译为沟通。相对个人而言,沟通可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前者是指人的内向交流(Inte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它一般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后者是指... 1 沟通一词是从英文Communication翻译而来,传播学者将它译为传播,社会学者 则将它译为沟通。相对个人而言,沟通可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前者是指人的内向交流(Inte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它一般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后者是指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根据其沟通的规模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沟通 内在机制 协调发展 沟通渠道 社会稳定 利益群体 沟通形式 社会关系 沟通网络 和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才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46,共6页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宋才发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适度而有效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我国社会主...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宋才发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适度而有效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主集中 人民群众 法制建设 权力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26,共6页
毛泽东一生都极为重视农民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社会主义时期亦然.与民主革命时期正确解决农民问题取得了辉煌成功不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在农民问题上既有理论贡献,又有严重失误.但不论贡献还是失误,都是一笔不可轻视的思... 毛泽东一生都极为重视农民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社会主义时期亦然.与民主革命时期正确解决农民问题取得了辉煌成功不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在农民问题上既有理论贡献,又有严重失误.但不论贡献还是失误,都是一笔不可轻视的思想遗产.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民问题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农村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物质利益 民主权利 包产到户 阶级斗争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应如何发展?”问题的积极思考。目前,我国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处于对国外形色各异的发展理论介绍和评述的起步阶段。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社会...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应如何发展?”问题的积极思考。目前,我国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处于对国外形色各异的发展理论介绍和评述的起步阶段。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既有别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别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独特的社会发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思想 邓小平同志 社会发展过程 传统发展理论 全球发展观 社会发展动力 中国的发展 发展生产力 发展中国家 增订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论纲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34,共4页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由一个多维矛盾系统所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企图得以存在和发展,意识形态都是一种须臾不可或缺的力量。革命导师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无...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由一个多维矛盾系统所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企图得以存在和发展,意识形态都是一种须臾不可或缺的力量。革命导师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之所以强大有方而不可战胜的真正原因之一,是有意识形态武器作“向心的攻击”。当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以后,他们的意识形态就发展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存在和向前发展的思想基础。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意识形态的严重挑战。这种挑战来自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问题,包括着意识形态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思想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社会 工人阶级 社会结构 经济基础 基本理论观点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经济发展思想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洪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9,共5页
二战以来的历史经验业已表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是否得当,对于该国的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社会学家就开始了探寻和研究迟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想模式的工作,提... 二战以来的历史经验业已表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是否得当,对于该国的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社会学家就开始了探寻和研究迟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想模式的工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探讨 我国社会 邓小平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政治稳定 经济平等 改革开放 享廷顿 民主政治参与 后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哈林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运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3-57,共5页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期,布哈林曾就苏联农业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同斯大林展开了尖锐的斗争。今天,当苏联已经为布哈林平反,当实践证明斯大林的全盘集体化计划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当布哈林维护的列宁的合作社思想的一些...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期,布哈林曾就苏联农业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同斯大林展开了尖锐的斗争。今天,当苏联已经为布哈林平反,当实践证明斯大林的全盘集体化计划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当布哈林维护的列宁的合作社思想的一些主要原则,正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体制改革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实现的时候,重新研究布哈林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哈林 合作社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经济 理论探讨 集体农庄 采购合作社 国营工业 合作社组织 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社会福利发展的历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3-46,共4页
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制度,一种社会实践,在世界各国都走过一段犬牙形的曲折路程。即使在现在,仍然面临着困难的时期。然而,社会福利是走向未来生活的原点,道路虽然艰难,国际社会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日本社会福利四十年来发展的步履,也证... 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制度,一种社会实践,在世界各国都走过一段犬牙形的曲折路程。即使在现在,仍然面临着困难的时期。然而,社会福利是走向未来生活的原点,道路虽然艰难,国际社会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日本社会福利四十年来发展的步履,也证实了这一点。 日本的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制度、一种实践、一种思想都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历史背景,本文侧重于从制度方面分析介绍。社会福利制度的概念可以理解:它作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调节、干预分配领域的福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事业 福利服务 日本社会 社会福利设施 国民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费 社会福利改革 犬牙形 社会福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