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简析陶行知认识论的发展阶段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宝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4,共4页
对于陶行知哲学认识论问题,历来存在着唯心与唯物的争论。本文以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追溯陶行知思想发展的轨迹,提出陶行知的哲学认识论有其独自的发展逻辑,应分为四个阶段加以概括:1、“知是行之始”;2、“行是知之始”;3、“...
对于陶行知哲学认识论问题,历来存在着唯心与唯物的争论。本文以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追溯陶行知思想发展的轨迹,提出陶行知的哲学认识论有其独自的发展逻辑,应分为四个阶段加以概括:1、“知是行之始”;2、“行是知之始”;3、“行知行”;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文章最后提出,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陶行知哲学认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是正确把握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哲学认识论
发展阶段
四个阶段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知行合一
思想发展
唯心主义
生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视遗产 慎用贬词——与燕国材同志商榷
2
作者
陈炳文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1期43-46,共4页
读了燕国材同志《凯洛夫〈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思想范畴》一文(以下简称“燕文”),不免令人有一种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会有的感想。本来可以见怪不怪,只因此文发表在一份严肃的学术刊物上,就不能不提出一些不敢苟同的意见...
读了燕国材同志《凯洛夫〈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思想范畴》一文(以下简称“燕文”),不免令人有一种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会有的感想。本来可以见怪不怪,只因此文发表在一份严肃的学术刊物上,就不能不提出一些不敢苟同的意见。现在只以一个问题为例,就教育科学应该怎样看待历史遗产问题,同燕文作者商榷。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问题或一种思想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夸美纽斯
传统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
教学原则
儿童
凯洛夫
《大教学论》
自然适应性
赞科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析陶行知认识论的发展阶段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宝良
机构
华中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4,共4页
文摘
对于陶行知哲学认识论问题,历来存在着唯心与唯物的争论。本文以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追溯陶行知思想发展的轨迹,提出陶行知的哲学认识论有其独自的发展逻辑,应分为四个阶段加以概括:1、“知是行之始”;2、“行是知之始”;3、“行知行”;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文章最后提出,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陶行知哲学认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是正确把握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关键。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哲学认识论
发展阶段
四个阶段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知行合一
思想发展
唯心主义
生活教育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视遗产 慎用贬词——与燕国材同志商榷
2
作者
陈炳文
机构
华中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1期43-46,共4页
文摘
读了燕国材同志《凯洛夫〈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思想范畴》一文(以下简称“燕文”),不免令人有一种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会有的感想。本来可以见怪不怪,只因此文发表在一份严肃的学术刊物上,就不能不提出一些不敢苟同的意见。现在只以一个问题为例,就教育科学应该怎样看待历史遗产问题,同燕文作者商榷。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问题或一种思想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
关键词
《教育学》
夸美纽斯
传统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
教学原则
儿童
凯洛夫
《大教学论》
自然适应性
赞科夫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简析陶行知认识论的发展阶段
董宝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正视遗产 慎用贬词——与燕国材同志商榷
陈炳文
《课程.教材.教法》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