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滥觞、成型、完善、变异——湖北风俗文化的历史演进
1
作者 吴琦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6期17-20,共4页
一、湖北风俗文化的滥觞期——楚文化期在中华大地上,楚俗文化独秀一枝,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楚人拜日、崇火、尊凤。楚先人祝融曾任炎帝的“炎正”,炎帝在远古被视为日神,楚人对自己是日神的后裔坚信不移。祝融保管火种有功... 一、湖北风俗文化的滥觞期——楚文化期在中华大地上,楚俗文化独秀一枝,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楚人拜日、崇火、尊凤。楚先人祝融曾任炎帝的“炎正”,炎帝在远古被视为日神,楚人对自己是日神的后裔坚信不移。祝融保管火种有功,被尊为灶神。天上悬日,地上存火,远古时代太阳与火象征着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也代表楚人的性格。尤其在楚民以火耕水耨为重要生存手段的环境中,火对于楚民尤为重要。楚人拜日而崇火,既是对自然的崇拜,也是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出楚人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楚是尊凤的民族,以凤为图腾。《白虎通》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文化 湖北地区 风俗习惯 楚人 变异 民族特色 求生存 求发展 生活习俗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汉口城市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平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文从市场、商业组织、贸易及其机制、交通诸方面对明清汉口商业经济体系进行了勾划。汉口,这座倚水背江的转口贸易型城市,自明后期开始即走向了商业贸易的“黄金时代”。但是,在农业经济制约下的汉口商业,单靠转口贸易无法使城市经济... 本文从市场、商业组织、贸易及其机制、交通诸方面对明清汉口商业经济体系进行了勾划。汉口,这座倚水背江的转口贸易型城市,自明后期开始即走向了商业贸易的“黄金时代”。但是,在农业经济制约下的汉口商业,单靠转口贸易无法使城市经济走真正自立之路,因此,自清中后期开始,汉口商业中虚假的繁盛因素日见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市场 明清时期 城市经济体系 商业贸易 转口贸易 经济发展 商业资本 封建社会后期 农产品商品化 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 被引量:8
3
作者 吴量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45-53,共9页
本文阐明了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转运贸易经济的繁荣。这种转运贸易具有过渡性,既有追求取得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经济,也存在着以取得交换价值(即利润)为目的商品经济。前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后者是其发展的取向。由于湖北转运贸... 本文阐明了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转运贸易经济的繁荣。这种转运贸易具有过渡性,既有追求取得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经济,也存在着以取得交换价值(即利润)为目的商品经济。前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后者是其发展的取向。由于湖北转运贸易对全国、湖北地区经济的影响,加快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变化,商品市场的扩大,商人组织、团体的发展,其意义颇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贸易 湖北地区 口岸城市 经济的 商品经济 商业资本 商人 汉口 清代 商业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湖广漕运与商品流通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8-82,66,共6页
漕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在封建社会晚期,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清代湖广是重要的有漕省区。由于清政府实施相对宽松的漕运和商业政策,以及漕运人员的非法商业活动等,因此,漕运促进了商品流通,并对清代城镇繁荣起了直接推... 漕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在封建社会晚期,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清代湖广是重要的有漕省区。由于清政府实施相对宽松的漕运和商业政策,以及漕运人员的非法商业活动等,因此,漕运促进了商品流通,并对清代城镇繁荣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流通 清政府 清代 土宜 商品经济 漕运 封建社会 货物 城镇发展 商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纪之交的孔教问题大辩论 被引量:3
5
作者 苏中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论世纪之交的孔教问题大辩论苏中立(华中师大历史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1895年至1905年的10年间,全国围绕着孔教问题展开了空前的大辩论。这场辩论不仅显示着传统文化走出中世纪、向近代迈步的轨迹,而巨深寓着社... 论世纪之交的孔教问题大辩论苏中立(华中师大历史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1895年至1905年的10年间,全国围绕着孔教问题展开了空前的大辩论。这场辩论不仅显示着传统文化走出中世纪、向近代迈步的轨迹,而巨深寓着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之间的联系,研究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梁启超 今文经学 章太炎 世纪之交 张之洞 《新学伪经考》 维新派 洋务派 古文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妃与政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筱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后妃政治 母后政治 政治局势 后妃制度 君主集权 临朝听政 自主意识 君临天下 曹皇后 性别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死亡观的比较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良怀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60-63,共4页
死亡,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始终是一个反复忧虑思考的主题。当人类还在摇篮之中翻滚戏耍的时候,就已经朦胧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并开始对此进行一些带有稚气的思考。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死亡的狰狞可怖,对死... 死亡,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始终是一个反复忧虑思考的主题。当人类还在摇篮之中翻滚戏耍的时候,就已经朦胧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并开始对此进行一些带有稚气的思考。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死亡的狰狞可怖,对死亡的思考忧虑也就因此而逐步地向深层延伸。对每一个体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观 人类社会 海德格尔 西方人 存在主义哲学 进化发展 死亡恐惧 上帝 本体论 死亡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论梁启超的国会组织思想之流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宗灵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28,共6页
梁启超作为一名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其国会思想产生较早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国会组织思想颇具特色,这种特色体现于其本身的流变不居中。梁氏一生中不断地在两院制与一院制之间摇摆不定,这种政治理想上的彷徨是随... 梁启超作为一名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其国会思想产生较早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国会组织思想颇具特色,这种特色体现于其本身的流变不居中。梁氏一生中不断地在两院制与一院制之间摇摆不定,这种政治理想上的彷徨是随着其自身“在朝”或“在野”的政治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是随着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力图通过对梁启超在国会组织思想方面的变化作历史的考察,以便较真实地反映出梁启超作为一名宪政民主主义者心路历程的变化及其深层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国会组织 两院制 一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税收中的违法处罚
9
作者 张全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1-76,共6页
两宋时期,我国不仅各级财税管理机构的设置日趋相对合理,会计监察与审计制度日益完备,而且对赋税管理官吏及纳税人的违法、违章行为,有较严密的防范措施与处罚规则及其司法实践,在《宋刑统》等有关赋税管理的法律中,有许多关于征课税收... 两宋时期,我国不仅各级财税管理机构的设置日趋相对合理,会计监察与审计制度日益完备,而且对赋税管理官吏及纳税人的违法、违章行为,有较严密的防范措施与处罚规则及其司法实践,在《宋刑统》等有关赋税管理的法律中,有许多关于征课税收及其违法违章的处罚规定,从法律条文本身来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中,界定赋税课管中的合法与非法行为;其二,对于非法行为的处罚细则。从法律涉及的具体内容来看,它既有关于田赋课税的违法罚则,又有关于多种专卖产品课税的违法处罚条令,同时还有关于商业课税的违法处罚律敕等。这些关于征课税收中的违法违章处罚法律或敇令格式及其司法管理实践,不仅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相当发展的宋代在赋税课管的违法违章处罚方面的基本特点,而且为宋以后的赋税征课与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税课管 商品经济 两宋时期 田赋 违法处罚 商税 坐赃 公元 州县官吏 私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儒与宋代统治思想的形成
10
作者 王瑞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7-72,共6页
赵宋政权实行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其实质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但由于赵宋政权坚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吸收法家思想中某些因素,辅以佛道,凡能为其所用的思想意识,兼容并蓄,讲究实用,... 赵宋政权实行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其实质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但由于赵宋政权坚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吸收法家思想中某些因素,辅以佛道,凡能为其所用的思想意识,兼容并蓄,讲究实用,其统治思想又表现出较为开明的特性。一、宋统治思想的奠基赵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为宋统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孙光宪有言:“宋有天下,四方诸侯屈服面内,凡下诏书,皆合仁义,此汤武之君也。”将推行仁义的赵匡胤誉为汤武之君,言其“顺乎天而应于人”。赵匡胤即位之初,施政纲领中即贯穿儒家思想,崇尚忠义,维护仁孝。他见武成王庙两廊所绘名将中有白起,就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胡为受飨食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思想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赵匡胤 宋儒 君主专制 集权政治 地主阶级 统治者 朱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间史籍中的志怪
11
作者 丁毅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1-64,共4页
汉唐间史籍中的志怪丁毅华志怪,就是对怪异之人、物、事、象的记述,简言之,就是录怪述异。所谓“怪”、“异”,包括神、仙、鬼、怪、妖、精、灵、幻,如此等等。志怪就其素材而言,早已为人们所注意,原来是口碑言传,后来才形诸文... 汉唐间史籍中的志怪丁毅华志怪,就是对怪异之人、物、事、象的记述,简言之,就是录怪述异。所谓“怪”、“异”,包括神、仙、鬼、怪、妖、精、灵、幻,如此等等。志怪就其素材而言,早已为人们所注意,原来是口碑言传,后来才形诸文字。在上古的原始神话中,就有许多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籍 志坚 汉代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宋河北塘泺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克武 《中州学刊》 198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塘泺,是北宋在河北地区建设的一种特殊的国防工程,是由沟渠、河泊、水泽、水田等所构成的一种水网的总称。这一工程是在宋辽关系紧张的前提下出现的,因而研究塘泺问题对于了解宋辽关系史及宋代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准备选择关于... 塘泺,是北宋在河北地区建设的一种特殊的国防工程,是由沟渠、河泊、水泽、水田等所构成的一种水网的总称。这一工程是在宋辽关系紧张的前提下出现的,因而研究塘泺问题对于了解宋辽关系史及宋代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准备选择关于北宋河北塘泺的几个问题,粗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塘泺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塘泺计划何时由何人提出?这自然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人们会首先注意到的问题。据《诸臣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营田 沟渠 宋政府 太宗 水田 水泽 宋辽关系 军粮 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体西用”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文杰 《中州学刊》 1988年第2期93-98,共6页
伴随着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与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则成为热潮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一问题蕴含的不仅有新旧传统的纠缠,而且在本质上探讨的是中西文化关系。谈今必然论古,每涉及到中西文化关系,人们自然要对近代中国流布一... 伴随着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与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则成为热潮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一问题蕴含的不仅有新旧传统的纠缠,而且在本质上探讨的是中西文化关系。谈今必然论古,每涉及到中西文化关系,人们自然要对近代中国流布一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多有议论和评价,以期得迪于其中。以往论者多着眼于历史学的角度,以为是早期改良派思想者有之,将其视为洋务理论或者洋务思潮的组成部分亦有之,近年来,从文化史角度对其进行品评者也不乏其人。本文认为不能把“中体西用”仅视为那一派的专利,它也不仅是一个时代口号或时代流行语,而是在急剧的中西文化冲突中中华民族迎接西方文化挑战和冲击的一种文化反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体西用 中西文化关系 早期改良派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化 中华民族 文化史 历史学 思想者 洋务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之元和《梁典》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0-81,79,共3页
何之元,南朝梁时庐江县人,约生于梁天监元年(502年),卒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何之元出身官僚世家,自己于天监末年入仕,因平时为人骨鲠有气节,故失意于官场。于是他遂屏绝人事,锐意著书,陈亡之岳,移居党州晋陵县,隋开皇十三年穷卒于家... 何之元,南朝梁时庐江县人,约生于梁天监元年(502年),卒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何之元出身官僚世家,自己于天监末年入仕,因平时为人骨鲠有气节,故失意于官场。于是他遂屏绝人事,锐意著书,陈亡之岳,移居党州晋陵县,隋开皇十三年穷卒于家,著有《梁典》共三十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年 梁武帝 刘知几 庐江县 南朝 人事 陈书 官场 北朝 入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意识与时代氛围
15
作者 杨安 旺清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2-62,共1页
据《战国策》记载:当秦兵攻打赵国,赵国处于危急关头,赵国公子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国,寻求援助。为了选好助手,在自己的门客中左挑右选,总是达到不了预定的人数,这时一个平时看上去极不显眼的门客毛遂主动请求前往。到了楚国,平原... 据《战国策》记载:当秦兵攻打赵国,赵国处于危急关头,赵国公子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国,寻求援助。为了选好助手,在自己的门客中左挑右选,总是达到不了预定的人数,这时一个平时看上去极不显眼的门客毛遂主动请求前往。到了楚国,平原君苦苦恳求楚王一上午,仍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正当平原君及其它门客感到希望无望时,那位不起眼的毛遂挺身而出,再次表现出勇敢精神,与楚王陈说利弊、分析得失,楚王才答应派兵支援赵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氛围 自主意识 《战国策》 平原君 勇敢精神 赵国 楚王 楚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差距 实现各地区共同繁荣
16
作者 黄胜林 刘道伟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7期47-48,共2页
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差距实现各地区共同繁荣黄胜林,刘道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在具体实施操作上采取了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办法,这种方式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使部分地区享受而另外一部分地区不能享受政策优惠。这种倾斜的政策造成东... 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差距实现各地区共同繁荣黄胜林,刘道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在具体实施操作上采取了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办法,这种方式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使部分地区享受而另外一部分地区不能享受政策优惠。这种倾斜的政策造成东部与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沿海地区 各地区 对外开放 协调发展 沿海开放城市 共同繁荣 武汉市 长江流域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
17
作者 方平凡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心理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仕宦谪迁简论
18
作者 陶建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0-64,共5页
仕宦谪迁是随着社会政治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惩罚性的官职调配手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屡经更替,仕宦滴迁却一直沿用不废。明朝承袭了这一政治遗产,制造了大量的的滴迁故事。透视这些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故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 仕宦谪迁是随着社会政治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惩罚性的官职调配手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屡经更替,仕宦滴迁却一直沿用不废。明朝承袭了这一政治遗产,制造了大量的的滴迁故事。透视这些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故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品察中国封建历史艰涩,理解封建官场的进退、替换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宦 《明史》 当权者 严嵩 御史 封建政治 吏部 刘瑾 政治命运 律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