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笔钧 胡慰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33-39,共7页
茶多酚提取物(TPE)的抗油脂氧化活性与其组分的结构有关,组分的酚羟基数愈多活性愈强,非酯型儿茶素的活性高于酯型。红外、紫外光谱观测的结果证明,在TPE-柠檬酸(CA)、TPE-CA-油脂不饱和脂肪酸-CH=CH-基团诸体系中均存在较强的氢键缔合... 茶多酚提取物(TPE)的抗油脂氧化活性与其组分的结构有关,组分的酚羟基数愈多活性愈强,非酯型儿茶素的活性高于酯型。红外、紫外光谱观测的结果证明,在TPE-柠檬酸(CA)、TPE-CA-油脂不饱和脂肪酸-CH=CH-基团诸体系中均存在较强的氢键缔合作用。TPE组份-CA氢键缔合生成大的供氢体,能有效地延缓油脂自动氧化过程,使TPE组分在参与抗氧化作用后获得再生。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CH=CH-因与TPE组分和CA发生氢键缔合导致氧化活化能的提高,因而油脂不容易氧化。表征油脂氧化降解产物羟基(-OH)3450cm^(-1)和醛(2710cm^(-1))、酮(1700cm^(-1))的红外吸收峰强度,以及(-CH=CH-)_2紫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均能显示油脂自动氧化的程度。TPE经柱层析分离得到四个酚型抗氧化组分,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结构分析证实,该四种组分为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其中,以EGC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相当于EGCG抗氧化活性的3~6倍。此外,还发现茶叶和某些植物的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亦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油脂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抗氧剂 天然抗氧剂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丝质量与其原料淀粉性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袁霖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16,共5页
本文对制作粉丝的原料绿豆、蚕豆、土豆和红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包括X射线衍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及分子量、淀粉的膨胀力及各种淀粉制作的粉丝特性如粉丝的煮沸损失(SLDC)、透明度、弹性及剪切强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直... 本文对制作粉丝的原料绿豆、蚕豆、土豆和红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包括X射线衍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及分子量、淀粉的膨胀力及各种淀粉制作的粉丝特性如粉丝的煮沸损失(SLDC)、透明度、弹性及剪切强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直链淀粉是影响粉丝糊汤的决定因索,对粉丝的弹性及剪切强度亦有重要影响;2)粉丝的透明度主要由淀粉粒的糊化程度所决定;3)淀粉的老化作用(在5%、7%的浓度下)与粉丝的糊汤无直接关系;4)粉丝的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粉丝老化过程中晶区的形成与否并非影响粉丝质量的唯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 质量 淀粉性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3
作者 阮征 吴谋成 +1 位作者 胡筱波 薛照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5-59,共5页
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生物资源、分离分析方法、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脂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膳食脂肪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2
4
作者 凌智群 张晓辉 +1 位作者 谢笔钧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原花青素在抗氧化、保护心血管、调节免疫活性、保护肝肾功能、抗诱变、抗病毒、抗癌、抗溃疡、抗微生物、促进毛发生长等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药理学 研究进展 抗氧化活性 抗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苹果多酚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戚向阳 王小红 +2 位作者 陈维军 王清章 彭光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3,共3页
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苹果提取物的组成及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 ,采取树脂吸附分离得到的苹果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相萃取产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其中以在中性条件下萃取所得的提取物抗氧化性最佳。而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 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苹果提取物的组成及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 ,采取树脂吸附分离得到的苹果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相萃取产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其中以在中性条件下萃取所得的提取物抗氧化性最佳。而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相抗氧化效果很差 ,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助氧化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提取物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及其油溶性、稳定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提取物 抗氧化效果 食用油脂 乙萃取条件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淀粉及其级分的凝胶色谱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巧瑜 赵思明 +1 位作者 熊善柏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8,45,共4页
对糯稻、粳稻和籼稻的天然淀粉及其支链淀粉、直链淀粉进行凝胶色谱分析,以确定不同来源淀粉的组成、淀粉级分的特性。结果表明,籼稻淀粉和粳稻淀粉主要由支链淀粉、中间级分和直链淀粉组成,糯稻淀粉主要由支链淀粉和中间级分组成。采... 对糯稻、粳稻和籼稻的天然淀粉及其支链淀粉、直链淀粉进行凝胶色谱分析,以确定不同来源淀粉的组成、淀粉级分的特性。结果表明,籼稻淀粉和粳稻淀粉主要由支链淀粉、中间级分和直链淀粉组成,糯稻淀粉主要由支链淀粉和中间级分组成。采用正丁醇反复结晶法分离得到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有较高的纯度。支链淀粉的分子量分布比直链淀粉的宽,粳米直链淀粉的分子量分布比籼米的宽,三种稻米支链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色谱分析 稻米淀粉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房原花青素对酪氨酸酶活力和黑色素生物合成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段玉清 刘睿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酪氨酸酶及其黑色素生物合成的抑制机理。方法:采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药物干预前后酪氨酸酶活性,求出酪氨酸酶抑制率,并作出相应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其抑制类型。结果:莲房原花青素能... 目的:探讨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酪氨酸酶及其黑色素生物合成的抑制机理。方法:采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药物干预前后酪氨酸酶活性,求出酪氨酸酶抑制率,并作出相应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其抑制类型。结果:莲房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1.155g/L。并能有效抑制形成黑色素的中间产物L-多巴色素向黑色素转化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1.750g/L。结论:莲房原花青素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且属于酪氨酸酶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原花青素 酪氨酸酶 酶活力 黑色素 生物合成 抑制机理 L-多巴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油菜籽(饼)中的硫苷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爱娟 唐桂芬 +2 位作者 兰尊海 董五辈 吴谋成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5-87,共3页
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直接测定油菜籽(饼)中原始硫苷成分,在样品预处理中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吲哚类硫苷的氧化分解。研究了主要色谱参数对硫苷组分保留值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烯丙基硫苷或苯甲酸作内标,对硫苷的6种组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定。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 色谱法 油菜籽(饼) 硫苷 吲哚类硫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化反应的研究(Ⅰ) 被引量:36
9
作者 胡敏 胡慰望 谢笔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2期8-14,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干法条件下魔芋葡甘聚糖磷酸化反应,反应温度、时间、pH和磷酸盐用量对酯化反应以及酯化产物粘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旋转粘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探讨酯化产物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魔芋 葡甘聚糖 磷酸盐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分离与制备 被引量:19
10
作者 戚向阳 谢笔钧 胡慰望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0-46,共7页
绿茶的乙醇浸提液经过浓缩、脱色和萃取,得到茶多酚粗品。用葡聚糖凝胶LH-20层析柱和制备型HPLC分离提纯儿茶素组分EGCG,结构鉴定结果证明所获得的EGCG其纯品达到色谱纯级。
关键词 茶叶 分离 茶素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沉淀法对茶多酚制备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志 汪兴平 +1 位作者 莫开菊 张家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90,共3页
本文以铝盐作沉淀剂,研究了Al3+沉淀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l3+沉淀茶多酚的最佳pH值范围为5.3~5.7,茶多酚沉淀率达92.22%~95.28%。0.1mol/L的AlCl3.6H2O加入体积量x(mol)与茶多酚沉淀率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768+64.65... 本文以铝盐作沉淀剂,研究了Al3+沉淀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l3+沉淀茶多酚的最佳pH值范围为5.3~5.7,茶多酚沉淀率达92.22%~95.28%。0.1mol/L的AlCl3.6H2O加入体积量x(mol)与茶多酚沉淀率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768+64.657x,相关系数r=0.9148.经F检验,该回归方程在а=0.05水平上显著。茶多酚—铝盐的最佳转溶条件为∶茶多酚一铝盐沉淀用pH1.5的酸溶液,以料酸比1∶2(V/V)于60℃水浴中转溶15min,1次,茶多酚的转溶率达7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沉淀法 茶多酚 制备效果 茶叶 药用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房原花青素对家兔血脂及肝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凌智群 谢笔钧 +1 位作者 周顺长 江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 :观察莲房原花青素 (LSPC)对实验性高血脂兔及其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按血胆固醇水平将实验性高血脂兔随机分组 :空白对照组 ,三个不同LSPC剂量 (10 0 ,2 0 0 ,40 0mg/kg)组 ,测定口服LSPC前后血清和肝总胆固醇 (TC)、甘油三... 目的 :观察莲房原花青素 (LSPC)对实验性高血脂兔及其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按血胆固醇水平将实验性高血脂兔随机分组 :空白对照组 ,三个不同LSPC剂量 (10 0 ,2 0 0 ,40 0mg/kg)组 ,测定口服LSPC前后血清和肝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等指标 ,并对家兔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低剂量LSPC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兔的血清及肝脏中TG(P <0 0 5 ) ,显著升高血清HDL C值 (P <0 0 1) ;高剂量LSPC能显著减少高血脂兔血清TC、LD1 C(P <0 0 1) ,同时升高血清HDL C值 (P <0 0 5 ) ,但对肝组织形态有一定的副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原花青素 血脂 组织形态 药理活性 莲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贮藏中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3
13
作者 王清章 刘怀超 孙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6,共3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莲藕状态、不同褐变抑制剂处理对莲藕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节藕、抗坏血酸(0.25%)+柠檬酸(0.2%)和NaHSO3(0.05%)+柠檬酸(0.2%),莲藕褐变最轻。
关键词 莲藕 贮藏 褐变(度)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岩藻糖胶对小鼠的高胆固醇血症防治作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德远 徐战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46,共2页
海带岩藻糖胶经口服能有效地降低小鼠的高胆固醇血清TC水平,最佳剂量为150mg/kg,在人药后4h左右作用明显;同时150mg/kg剂量也能较好的防止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岩藻糖胶对正常小鼠血清TC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海带 岩藻糖胶 高胆固醇血症 防治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煮莲藕片研制工艺学探讨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彭光华 《保鲜与加工》 CAS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对水煮莲藕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特别针对非酶褐变关键步骤,应用不同浓度草酸、EDTA、抗坏血酸、曲酸和柠檬酸纳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条件下0.1%的抗坏血酸和0.25%的柠檬酸钠作为汤汁对抑制非酶褐变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水煮莲藕片 工艺学 非酶褐变 产品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对柑桔中抗坏血酸(L-ASA)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小定 吴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12,共5页
植酸的浓度在0.1%以上,pH35~10之间时对维生素C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它能抑制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的氧化催化作用,而且在H2O2和金属离子存在下对H2O2的氧化有抑制作用。尤其是较完全地抑制铁离子存在时H2O2的氧化作用。柠檬酸缓冲液能... 植酸的浓度在0.1%以上,pH35~10之间时对维生素C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它能抑制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的氧化催化作用,而且在H2O2和金属离子存在下对H2O2的氧化有抑制作用。尤其是较完全地抑制铁离子存在时H2O2的氧化作用。柠檬酸缓冲液能降低植酸对金属离子氧化催化作用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抗坏血酸 柑桔果汁 抗氧化剂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孙智达 张声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03-607,共5页
对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特性进行了探讨。得到4种枸杞多糖级分,即LBP-Ⅰ、LBP-Ⅱ、LBP-Ⅲ和LBP-Ⅳ。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几种枸杞多糖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枸杞多糖的电导率。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理化特性 枸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和玉米蛋白酶解肽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何慧 谢笔钧 +1 位作者 杨卓 唐谊练 《粮油食品科技》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将大豆蛋白和玉米蛋白按一定比例复配,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当酶解条件为:pH=10,45℃,酶解3h,酶浓度为7u/ml,底物浓度为0.8g/50ml时,复配物的水解度及氮溶解指数均最高,且具有较好的抗油脂氧化能力;酶解物的抗羟基自由基活性与水解度并... 将大豆蛋白和玉米蛋白按一定比例复配,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当酶解条件为:pH=10,45℃,酶解3h,酶浓度为7u/ml,底物浓度为0.8g/50ml时,复配物的水解度及氮溶解指数均最高,且具有较好的抗油脂氧化能力;酶解物的抗羟基自由基活性与水解度并非正相关关系,水解时间是影响·OH抑制率的主要因素,水解2h时,酶解物对·OH的抑制率高于80%。氨基酸分析表明:两种蛋白质复配后营养价值提高,可作为生产高F值寡肽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玉米蛋白 酶解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水解植酸快速制备肌醇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敬中 江洪 吴谋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0,84,共4页
采用微波辐射法水解植酸制备肌醇 ,缩短了水解时间和获得了较好的产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制备肌醇的最佳水解条件。
关键词 微波辐射法 水解植酸 肌醇 水解度 水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熊汉国 吴方元 +1 位作者 王芳 瞿明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4-27,共4页
通过淀粉中加入增塑剂,制备热塑性淀粉,研究了3种增塑剂的增塑效果,结果为:水>丙三醇>乙二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它们之间协同作用最佳用量为:15%水、5%丙三醇、5%乙二醇。红外及X-衍射表明,淀粉经塑化后,次价键断裂、晶区被破坏... 通过淀粉中加入增塑剂,制备热塑性淀粉,研究了3种增塑剂的增塑效果,结果为:水>丙三醇>乙二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它们之间协同作用最佳用量为:15%水、5%丙三醇、5%乙二醇。红外及X-衍射表明,淀粉经塑化后,次价键断裂、晶区被破坏,使淀粉具备热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热塑性淀粉 生物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