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贵婷 胡坦 +5 位作者 徐阳 徐港 田蕾 吴思宇 戴易祎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36-345,共10页
柑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含量尤为丰富(50.13~68.00 g/100 g干基)。柑橘DF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包括持水力、吸水膨胀力和持油力等,使其在肉制品、焙烤制品和奶制品等食品中被广泛应用。此外,柑橘DF由... 柑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含量尤为丰富(50.13~68.00 g/100 g干基)。柑橘DF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包括持水力、吸水膨胀力和持油力等,使其在肉制品、焙烤制品和奶制品等食品中被广泛应用。此外,柑橘DF由于其多样的功能性质,已被证实可对预防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肠道疾病等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柑橘DF的分子组成、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柑橘DF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生理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环肽性质及呈苦机理相关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卿怡 郭蕊蕊 +7 位作者 贾才华 郑轶夫 汤霖 邓乾春 程晨 黄凤洪 赵思明 唐翠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9-327,共9页
亚麻环肽是存在于亚麻籽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功能特性。然而,部分亚麻环肽会在亚麻籽加工储藏过程中发生转化从而产生苦味,主要原因是氧化导致[1-8-NαC],[1-MetO_(2)]-linusorb B1的结构发生变化,产物[1... 亚麻环肽是存在于亚麻籽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功能特性。然而,部分亚麻环肽会在亚麻籽加工储藏过程中发生转化从而产生苦味,主要原因是氧化导致[1-8-NαC],[1-MetO_(2)]-linusorb B1的结构发生变化,产物[1-8-NαC],[1-MetO]-linusorb B1呈现苦味,降低了亚麻籽相关产品的风味品质,因此限制了亚麻籽在食品产业的利用。本文对亚麻籽环肽的结构、基因和检测方法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具体阐述环肽的生物活性、呈苦机理和脱苦方法,进一步展望亚麻环肽在药物以及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出通过萌发对亚麻环肽进行脱苦的新思路,以期为亚麻环肽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的综合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环肽 结构功能 分析方法 呈苦机理 环肽氧化 脱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热方式对预制胡萝卜玉米排骨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陆佳欣 任唯兆 +8 位作者 任婧楠 董会龙 范刚 韦建英 王卓 黄圣伟 吴取芳 张本鹏 邱小筱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复热方式(微波、蒸汽、水浴、明火)对速冻预制胡萝卜玉米排骨汤品质的影响,测定了加热特性、质构、汤汁色泽、滋味物质、挥发性成分、感官品质等指标。研究显示,微波复热效率最高且受热均匀;质构方面,微波、水浴复热对排骨硬... 为探究不同复热方式(微波、蒸汽、水浴、明火)对速冻预制胡萝卜玉米排骨汤品质的影响,测定了加热特性、质构、汤汁色泽、滋味物质、挥发性成分、感官品质等指标。研究显示,微波复热效率最高且受热均匀;质构方面,微波、水浴复热对排骨硬度、黏性、肉质紧实度影响较小,而微波、明火复热使玉米与胡萝卜的硬度与黏性保持更佳(P<0.05);色泽方面,蒸汽复热组汤汁金黄透亮,而明火复热组汤汁因油脂乳化而变得浓白;滋味方面,蒸汽复热组样品中鲜味氨基酸能更好地与呈味核苷酸结合,呈现最强的鲜味(等效鲜味浓度为178.4 g/100 g),其次为微波、明火、水浴复热组(等效鲜味浓度分别为109.9、100.2、56.5 g/100 g);风味方面,样品中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成分,微波、蒸汽、明火复热组样品分别为29、33、32种,以芳香类物质为主,水浴复热组为31种,以醇类为主,且部分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合感官评价,微波与蒸汽复热样品在色泽与滋味上更受消费者青睐(P<0.05),总分最高。综合各项品质指标可得,蒸汽、微波复热是胡萝卜玉米排骨汤理想的复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食品 胡萝卜玉米排骨汤 速冻 复热方式 风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汁中添加外源糖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唐翠娥 张莉 +1 位作者 李涛 刘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6-311,共6页
果汁中添加外源糖检测技术是果汁鉴伪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在应用对于果汁质量与安全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果汁添加外源糖检测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介绍红外光谱法、稳定性同位素法、核磁法、色谱法等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 果汁中添加外源糖检测技术是果汁鉴伪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在应用对于果汁质量与安全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果汁添加外源糖检测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介绍红外光谱法、稳定性同位素法、核磁法、色谱法等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评述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果汁鉴伪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 外源糖 红外光谱法 稳定性同位素法 核磁法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分析鉴别预包装纯葡萄汁及葡萄汁制品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宝丽 朱宇轩 +5 位作者 邓建玲 谭军 刘睿 王红 李涛 周胜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6-161,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预包装纯葡萄汁的香气成分,建立其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对3个产地的混合果汁、纯葡萄汁、葡萄汁饮料共3类预包装葡萄汁制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预包装纯葡萄...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预包装纯葡萄汁的香气成分,建立其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对3个产地的混合果汁、纯葡萄汁、葡萄汁饮料共3类预包装葡萄汁制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预包装纯葡萄汁中主要香气成分共38种,所建立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中共分析出15个特征峰,其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利用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发现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相似度与其品质呈正相关。所建立的香气成分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能准确将预包装混合果汁、葡萄汁饮料和纯葡萄汁鉴别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包装纯葡萄汁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鸭肉寒热属性及环境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文锦 蔡朝霞 +2 位作者 靳国峰 金永国 马美湖 《肉类研究》 2012年第4期46-50,共5页
鸡鸭肉是常见的肉类食物,表现出与植物类食物和中药相似的寒热属性。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鸡和鸭,其营养成分具有较大差异,其寒热属性也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对植物类寒热属性分子基础的分析探讨,找到适合于鸡鸭肉寒热属性物质基础的研究... 鸡鸭肉是常见的肉类食物,表现出与植物类食物和中药相似的寒热属性。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鸡和鸭,其营养成分具有较大差异,其寒热属性也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对植物类寒热属性分子基础的分析探讨,找到适合于鸡鸭肉寒热属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人们合理食用和利用鸡鸭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鸭肉 寒热属性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NAi技术研究基因PDIDSM_85260和PDIDSM_08010表达对柠檬烯转化生成α-松油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璐璐 范刚 +4 位作者 李晓 任婧楠 潘思轶 黄文 何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48,共8页
前期工作通过组学数据分析、蛋白分离纯化以及质谱鉴定,发现一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柠檬烯微生物转化生成α-松油醇的过程,比如PDIDSM_85260和PDIDSM_08010等。为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的功能,利用RNAi技术构建了基因PDIDSM_85260和PDIDSM_08... 前期工作通过组学数据分析、蛋白分离纯化以及质谱鉴定,发现一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柠檬烯微生物转化生成α-松油醇的过程,比如PDIDSM_85260和PDIDSM_08010等。为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的功能,利用RNAi技术构建了基因PDIDSM_85260和PDIDSM_08010的干涉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到指状青霉DSM62840的菌丝中,经过一系列实验的验证,得到干涉菌株,并对这两个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基因PDIDSM_85260和PDIDSM_08010的干涉菌株通过微生物转化得到的α-松油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基因PDIDSM_85260和PDIDSM_08010可能参与调控柠檬烯的生物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烯生物转化 Α-松油醇 RNAI PDIDSM_85260 PDIDSM_08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提取分离辣椒油中辣椒素的正交实验优化及检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余永昊 谢定源 +2 位作者 方妍 范刚 丁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2,共7页
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对辣椒油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辣椒素类物质回收率的检验。辣椒油制备的最佳料液比为1∶4(g/g),通过对稀释剂体积、洗脱剂种类和洗脱剂体积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 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对辣椒油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辣椒素类物质回收率的检验。辣椒油制备的最佳料液比为1∶4(g/g),通过对稀释剂体积、洗脱剂种类和洗脱剂体积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固相萃取提取分离辣椒油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最佳条件为:稀释剂用量为2 mL,洗脱剂为90%甲醇-乙腈溶液,洗脱剂体积为4 mL,此时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量最多。用标品检验最佳条件下辣椒素类物质的回收率,为84.3%~98.6%,说明固相萃取提取辣椒油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率高。日间精密度和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2%~3.2%,说明优化工艺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利用优化方法后的固相萃取法提取分离辣椒油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可以去除样品中的油脂,减少样品对色谱柱的污染,大大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 辣椒素 固相萃取(SPE)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技术、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阳 曹婷 +5 位作者 安琪 屈沙沙 宋悦 范刚 任婧楠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9-446,共8页
柑橘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多酚类物质中占比最多的一类,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如抗氧化、抗癌、抗炎抑菌、抗衰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作用。本综述介绍了柑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包括溶剂浸提、超临界流体萃取、超... 柑橘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多酚类物质中占比最多的一类,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如抗氧化、抗癌、抗炎抑菌、抗衰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作用。本综述介绍了柑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包括溶剂浸提、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辅助、酶法在内的多种有效提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所具有的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活性以及其最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总结,以期为柑橘黄酮的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沙棘果汁和沙棘原浆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婧楠 贾潇 +10 位作者 张智锋 武康宁 范刚 李明哲 马有利 马学利 邵亚龙 柳春海 万旭 陈洋 赵世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0,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对新鲜沙棘果汁和沙棘原浆中的气味化合物进行鉴定,分别在新鲜沙棘果汁和沙棘原浆中鉴定出39种和36种气味化合物。进一步发现己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和异戊酸异戊酯具有较高的香气稀释因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对新鲜沙棘果汁和沙棘原浆中的气味化合物进行鉴定,分别在新鲜沙棘果汁和沙棘原浆中鉴定出39种和36种气味化合物。进一步发现己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和异戊酸异戊酯具有较高的香气稀释因子,确定是新鲜沙棘果汁中的关键气味化合物。另外,巴氏杀菌之后的沙棘原浆中果香酯类气味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通过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发现沙棘原浆的甜度和整体口感优于新鲜沙棘果汁。相比于新鲜沙棘果汁,沙棘原浆中VC和总黄酮的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巴氏杀菌会降低沙棘果汁的营养品质。研究成果可以为沙棘产品的风味及营养品质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气味化合物 香气稀释因子 电子舌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制备共轭亚油酸水包油乳液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庞慧慧 刘芳蓉 +2 位作者 王宇 牛爱风 王承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1期235-242,共8页
目的研究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对制备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乳液的物理稳定性、抗氧化能力及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CLA为原料,分别采用葡萄糖(glucose,Glu)和半乳糖(galactose,Gal... 目的研究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对制备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乳液的物理稳定性、抗氧化能力及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CLA为原料,分别采用葡萄糖(glucose,Glu)和半乳糖(galactose,Gal)对WPI进行糖基化改性,超声破碎法制备CLA水包油乳液,研究在不同盐离子浓度、pH和温度下CLA乳液平均粒径变化、抗氧化能力及贮藏过程中脂质氧化产物含量变化。结果同对照组WPI-CLA相比,经糖基化改性后制备的WPI-Glu-CLA和WPI-Gal-CLA乳液受到盐离子浓度、pH和加热温度的影响,其平均粒径变化较小,且分布均匀。WPI-CLA、WPI-Glu-CLA和WPI-Gal-CLA乳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达到100%清除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4、4 mg/mL,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阳离子自由基达到100%清除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6、6 mg/mL。在贮藏过程中,WPI-Glu-CLA和WPI-Gal-CLA乳液的氢过氧化物及次级脂质氧化产物含量均低于对照组WPI-CLA乳液。结论经糖基化改性修饰,增强了CLA乳液的物理稳定性,提高了抗氧化能力,有效减缓了脂质氧化产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糖基化 超声破碎法 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红枣发酵果醋品质的综合评价
12
作者 齐亭亭 张智锋 +4 位作者 杨新宇 张若石 张书颖 任婧楠 范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0-177,共8页
为了确定品质优良的红枣果醋加工品种,构建了新疆若羌灰枣果醋、河北赞皇大枣果醋、山西滩枣果醋以及宁夏同心小圆枣果醋4个不同品种红枣果醋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透光率、色泽、总酚、总黄酮)、抗氧化性能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 为了确定品质优良的红枣果醋加工品种,构建了新疆若羌灰枣果醋、河北赞皇大枣果醋、山西滩枣果醋以及宁夏同心小圆枣果醋4个不同品种红枣果醋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透光率、色泽、总酚、总黄酮)、抗氧化性能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数据库。通过对各个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价可知,山西滩枣果醋在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方面显著高于其他3种红枣果醋,其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和感官评价得分均最高。因此,山西滩枣最适合作为红枣果醋的发酵原料。研究成果可为红枣果醋的原料筛选和营养品质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品种 果醋 抗氧化 风味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速冻温度对秭归脐橙果实组织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王留言 任婧楠 +5 位作者 秦雨晴 范刚 潘思轶 李正伦 胡兆兴 何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2-330,共9页
为了提高速冻秭归脐橙的品质,分别在不同速冻温度下(-20、-30、-40、-50、-60、-70、-80℃)对秭归脐橙果肉和果皮进行加工,以评估对食用品质、维生素C、生物活性化合物、抗氧化特性、水分状态和分布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0℃... 为了提高速冻秭归脐橙的品质,分别在不同速冻温度下(-20、-30、-40、-50、-60、-70、-80℃)对秭归脐橙果肉和果皮进行加工,以评估对食用品质、维生素C、生物活性化合物、抗氧化特性、水分状态和分布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0℃到-80℃速冻果肉具有较好的质地、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活性,-80℃速冻果肉通过相变阶段的时间最短,水分状态和分布与新鲜果肉最接近。-40℃和-50℃速冻能够很好地保留果肉的维生素C含量、色泽和滋味。-70℃和-80℃速冻果皮的维生素C含量、色泽、质地、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抗氧化活性均较高。此外,-80℃速冻果皮的冻结时间最短,微观结构最接近对照组。综上,秭归脐橙果肉的最适速冻温度范围为-40~-80℃;果皮的最适速冻温度范围为-70~80℃,这些发现对速冻脐橙类水果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秭归脐橙 果肉和果皮 速冻 品质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花青素体外抗氧化及对H_2O_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5
14
作者 罗春丽 王林 +2 位作者 李杏 张子程 张久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紫薯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初步评价紫薯花青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紫薯干粉经过提取、纯化制得紫薯花青素干粉,分别测定紫薯花青素的总还原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 目的:研究紫薯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初步评价紫薯花青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紫薯干粉经过提取、纯化制得紫薯花青素干粉,分别测定紫薯花青素的总还原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对大鼠红细胞浴血的保护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紫薯花青素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紫薯花青素的还原力和VC基本相当;紫薯花青素对·OH有很好的清除效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有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随紫薯花青素浓度的升高,对O2-·的清除作用增强,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单位浓度的紫薯花青素对O2-·的清除作用比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效果好。不同质量浓度的紫薯花青素均可抑制H20: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且随着紫薯花青素质量浓度的升高,大鼠红细胞的溶血度降低,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50~1600μg/mL的紫薯花青素均能够抑制H2O2引起的HepG2细胞凋亡,当紫薯花青素质量浓度达到800μg/mL时,HepG2细胞存活率为(88.03±7.48)%。结论:紫薯花青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研究初步揭示了紫薯花青素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花青素 抗氧化 自由基 氧化应激损伤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特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硕 王萌 +2 位作者 朱少华 姜红 李小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2-237,共6页
测定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反应前后酶的催化活性、催化反应动力学并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特性。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素对胰蛋白酶催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类型为可逆的竞... 测定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反应前后酶的催化活性、催化反应动力学并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特性。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素对胰蛋白酶催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类型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6.16×10-4 mmol/L,当紫甘薯花色素与胰蛋白酶的物质的量比为140∶1,在37℃反应15 min,抑制率达到38.61%,而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紫甘薯花色素可使胰蛋白酶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室温下猝灭常数Kq为1.73×1012 L/(mol·s),结合常数KA为3.88×104 L/mol,结合位点数n为0.86;热力学参数确定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rster能量转移理论得出它们的结合距离为3.56 nm;红外光谱经过去卷积、二阶导数处理得知与紫甘薯花色素作用后胰蛋白酶的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花色素 胰蛋白酶 酶学性质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ESI-MS/MS分离鉴定花生红衣原花青素A型和B型二聚体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洋 王冰 +4 位作者 玉佳男 李宝丽 文云 刘睿 谭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2-146,共5页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制备A型和B型原花青素低聚体。通过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并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得到高纯度混合物-花生红衣原花青素(PSP),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RP-HPLC-MS/MS)对Toyopearl HW-40(S)凝胶色谱分离的两个级分PS...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制备A型和B型原花青素低聚体。通过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并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得到高纯度混合物-花生红衣原花青素(PSP),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RP-HPLC-MS/MS)对Toyopearl HW-40(S)凝胶色谱分离的两个级分PSP-3、PSP-5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PSP的纯度大于98.0%,其得率为9.8%。PSP-3由2种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组成,PSP-5由4种A型原花青素二聚体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 A型原花青素 B型原花青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RP-HPLC-MS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肽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江涛 张久亮 +4 位作者 何慧 梁栋 姚余祥 张岩 赵宁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3-227,共5页
目的:研究玉米肽(CPs)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选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实验,经CPs处理HepG2细胞后,借助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选用BABL/c小鼠进行体内实验,接种小鼠肝癌系H2... 目的:研究玉米肽(CPs)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选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实验,经CPs处理HepG2细胞后,借助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选用BABL/c小鼠进行体内实验,接种小鼠肝癌系H22细胞,考察CPs对H22荷瘤小鼠瘤质量、免疫器官指数、血清SOD活性及肝脏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CPs作用48h后,HepG2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同时细胞内的Ca2+浓度增加;CPs中、高剂量组能抑制H22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P<0.05;P<0.01),CPs各剂量组均能增加小鼠胸腺指数,并提高小鼠脾脏指数、血清中SOD活性(P<0.01),降低其肝脏内MDA含量(P<0.01)。结论:CPs在体外具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体内有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抗肿瘤 肝癌 细胞凋亡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玉米蛋白水解物中硒肽及含硒氨基酸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真真 张久亮 +3 位作者 王驰 侯焘 张岩 何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明确硒在玉米蛋白中的赋存形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结合质谱数据库比对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对富硒玉米蛋白水解物中硒肽及含硒氨基酸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了5个小肽,其氨基酸... 为了明确硒在玉米蛋白中的赋存形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结合质谱数据库比对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对富硒玉米蛋白水解物中硒肽及含硒氨基酸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了5个小肽,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Met-MeSeCys-Glu、Met-MeSeCys-Glu、MeSeCys-Glu-Asp、Ile-MeSeCys-Glu、γ-Glu-MeSeCys;确定了4种含硒氨基酸,分别为硒代蛋氨酸(SeMet)、硒代乙硫氨酸(SeEt)、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硒代胱氨酸(SeCys2)。借助于标样对含硒氨基酸和二肽进行定量,5个硒肽均含MeSeCys,其中只有一个肽段含SeCys2;但在含硒氨基酸中则是以SeMet含量最高为(586.3±49.5)ng/g,最低的是SeCys2为(102.6±9.0)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玉米 硒肽 含硒氨基酸 液质联用法 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玉米醒酒肽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真真 何慧 +4 位作者 王驰 侯焘 张岩 姚余祥 赵宁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39-242,248,共5页
为了利用硒和玉米肽的双重活性,制备出活性优于普通玉米的醒酒肽,从而提高富硒玉米的附加值,以富硒玉米为原料,从中提取蛋白质,进而制备富硒玉米肽,以其对·OH抑制率、硒回收率和肽回收率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对酶... 为了利用硒和玉米肽的双重活性,制备出活性优于普通玉米的醒酒肽,从而提高富硒玉米的附加值,以富硒玉米为原料,从中提取蛋白质,进而制备富硒玉米肽,以其对·OH抑制率、硒回收率和肽回收率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动物实验比较了两种玉米肽的醒酒活性。结果显示最优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35(w/v),温度60℃,加酶量0.6%,此时硒回收率为81.78%,肽回收率为73.32%,水解度为10.50%,酶解物对·OH的半抑制率浓度(IC50)为3.57mg/mL;200mg/kg剂量的富硒玉米肽降低小鼠血清中乙醇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的能力极显著优于同剂量的普通玉米肽(p<0.01),400mg/kg剂量的富硒玉米肽的血醇清除率可达50.99%。富硒玉米肽的醒酒活性显著优于普通玉米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玉米肽 酶解 醒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盐咸鸭蛋清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博 侯焘 +1 位作者 陈恩民 何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2-177,共6页
本文以脱盐咸鸭蛋清肽为原料,Fe Cl_2·4H_2O为铁源,以亚铁的螯合率和螯合物的得率为跟踪指标,对鸭蛋清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仪、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手段,对肽-亚铁螯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本文以脱盐咸鸭蛋清肽为原料,Fe Cl_2·4H_2O为铁源,以亚铁的螯合率和螯合物的得率为跟踪指标,对鸭蛋清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仪、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手段,对肽-亚铁螯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鸭蛋清肽-亚铁螯合物的最佳螯合反应条件:抗坏血酸(VC)与亚铁盐的质量比为0.2∶1,鸭蛋清肽溶液的浓度为4%,肽与亚铁盐的质量比为3∶1,p H 5.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0 min,乙醇的添加量为反应液体积的7倍,在此条件下亚铁的螯合率为65.15%,螯合物得率为44.46%。红外光谱显示Fe^(2+)与肽的氨基端与羧基端相结合;荧光光谱表明随着Fe^(2+)的增加,荧光吸收带从3822 nm显著下降为3124.44 nm(p<0.05);激光粒度仪显示肽与肽-亚铁螯合物的半径分别为(144.23±5.86)nm和(453.66±8.74)nm;圆二色谱显示肽中α螺旋、β折叠的含量为28.66%±1.54%、10.02%±1.04%,而肽-亚铁螯合物中α螺旋、β折叠的含量为16.10%±1.96%、27.33%±1.08%,两者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从结构层面证实了肽-亚铁螯合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蛋清肽 亚铁盐 螯合物 螯合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