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花青素双歧杆菌合生元酸奶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1
作者 苏杨延 李润含 +2 位作者 刘思怡 李艳 唐翠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合生元因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作为食品添加物被广泛研究及应用。该研究以双歧杆菌BB12和原花青素为合生元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原花青素添加量、双歧杆菌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确... 合生元因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作为食品添加物被广泛研究及应用。该研究以双歧杆菌BB12和原花青素为合生元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原花青素添加量、双歧杆菌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挥发性成分,用流变仪测定其贮藏期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添加0.035%(质量分数)原花青素,0.4%双歧杆菌,10%(质量分数)木糖醇,于45℃发酵12 h时制得的酸奶质地均匀细腻,品质最佳。在此工艺条件下,质谱联用结果显示,与单一组分酸奶相比复合酸奶中各类风味物质的阈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酮类(19.55%)含量最高,酸类(15.27%)次之;流变学测试结果显示,经低温贮藏后,复合酸奶较单一组分酸奶结构更稳定,黏度更大,品质保持时间更久。该研究可为植物多酚合生元的具体应用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双歧杆菌 酸奶 合生元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苷生物学活性及其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风亭 胡坦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2-449,共8页
橙皮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柑橘属水果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有研究表明,橙皮苷因其水溶性和吸收性较差,导致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国内外学者聚焦于橙皮苷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改性,以增加... 橙皮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柑橘属水果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有研究表明,橙皮苷因其水溶性和吸收性较差,导致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国内外学者聚焦于橙皮苷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改性,以增加其溶解性及生物利用度。本文对橙皮苷的生物学活性、改性技术以及改性衍生物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为橙皮苷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生物活性 生物利用度 改性技术 改性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段秀辉 黄文 +4 位作者 李露 薛淑静 周明 高虹 程薇 《食用菌》 2014年第6期3-5,共3页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常用的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等酶能破坏食用菌细胞壁,促进功能性成分溶出,并降解大分子物质成小分子呈味物质,简化食用菌加工工艺。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有...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常用的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等酶能破坏食用菌细胞壁,促进功能性成分溶出,并降解大分子物质成小分子呈味物质,简化食用菌加工工艺。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技术 食用菌加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酶/k-卡拉胶协同改性明胶复合膜的工艺优化及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应天昊 朱芸杉 胡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27,共10页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 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对明胶复合膜物理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明胶添加量5%、k-卡拉胶添加量0.5%、TG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60 min、干燥温度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明胶复合膜拉伸强度为14.33 MPa,断裂伸长率为44.24%,水溶性为26.72%,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278 g·mm/(kPa·h·m^(2))。优化制备工艺后,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明胶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k-卡拉胶与TG酶分别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氨基酸异肽键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该研究为新型明胶复合膜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K-卡拉胶 TG酶 复合膜 协同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籽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5
作者 于鑫 唐敏敏 +4 位作者 罗家欣 宋菲 朱婷婷 陈华 赵松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601,共10页
以嫩果期槟榔籽为研究对象,采用75%乙醇浸提制得槟榔籽提取物(areca nut extract,ANE),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总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得到嫩果期槟榔籽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PE-ANE)、乙酸乙酯部位(EAC-ANE)、正... 以嫩果期槟榔籽为研究对象,采用75%乙醇浸提制得槟榔籽提取物(areca nut extract,ANE),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总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得到嫩果期槟榔籽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PE-ANE)、乙酸乙酯部位(EAC-ANE)、正丁醇部位(BU-ANE)、水部位(W-ANE)的萃取部分。通过体外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抑制试验测定槟榔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对高血压的抑制潜力;通过酶动力学实验分析ACE抑制活性最好的极性部位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测定不同极性部位蛋白质、总糖及多酚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与ACE半抑制浓度(IC50)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4种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中的多酚组分进行初步定量。结果表明:嫩果期槟榔籽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ACE抑制活性,其中EAC-ANE的ACE抑制活性最好。酶动力学实验表明,EAC-ANE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为竞争与非竞争的混合型抑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极性部位ACE的IC50值与多酚、总糖及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多酚含量之间具有极强相关性(r=‒0.912)。在4个极性部位中定量了儿茶素、L-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儿茶酸、槲皮素等多种多酚组分,且EAC-ANE中的相关多酚组分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槟榔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压潜力,且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最好,多酚含量与各萃取部位的ACE抑制活性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可初步推断多酚是槟榔提取物中抑制ACE活性的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提取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作用 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苷的分析、提取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6
作者 夏其乐 王涛 +1 位作者 陆胜民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03-407,共5页
苦杏仁苷是常见的氰苷类物质,也是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迄今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大量的研究表明苦杏仁苷除了止咳平喘之外,还具有一定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的功效。本文对苦杏仁苷的降解途径、检测、提取和纯化方法以及... 苦杏仁苷是常见的氰苷类物质,也是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迄今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大量的研究表明苦杏仁苷除了止咳平喘之外,还具有一定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的功效。本文对苦杏仁苷的降解途径、检测、提取和纯化方法以及生物学功效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并对苦杏仁苷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苷 降解 检测 提取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固定化柚苷酶脱苦葡萄柚汁 被引量:8
7
作者 雷生姣 潘思轶 +2 位作者 肖敏 马少君 吕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以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进行了柚苷酶的固定化。研究了酶液浓度、戊二醛浓度、吸附交联时间和固定化pH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对影响固定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酶液浓度为0.4m... 以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进行了柚苷酶的固定化。研究了酶液浓度、戊二醛浓度、吸附交联时间和固定化pH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对影响固定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酶液浓度为0.4mg/mL,戊二醛浓度2.0%,吸附交联时间为6h,固定化pH为4.0(醋酸缓冲液)。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对制备的固定化酶进行二次包埋处理,并应用于葡萄柚汁的脱苦。结果显示,游离酶和MCM-41固定化酶对果汁的脱苦率分别为96.65%和92.90%,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二次固定化的柚苷酶脱苦率分别为72.64%和70.90%。脱苦后的果汁营养成分与理化指标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为柚苷酶的固定化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载体材料,为固定化柚苷酶在果汁脱苦中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苷酶 MCM-41 固定化 脱苦 葡萄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胺/油酸稳定的CdSe量子点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卫海 严守雷 +2 位作者 卫晨 王清章 刘纪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以液体石蜡为高温反应溶剂,油酸和油胺为混合稳定剂,利用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了高质量的CdSe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胺/油酸混合表面... 以液体石蜡为高温反应溶剂,油酸和油胺为混合稳定剂,利用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了高质量的CdSe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胺/油酸混合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量子点吸收光谱峰形更尖锐,荧光发射光谱半峰宽更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对量子点的生长过程和光学性质有明显影响,220℃下反应15 min,荧光量子产率可达26%。得到的CdSe量子点为立方晶型,表面同时包覆了油酸和油胺,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该方法无需使用三烷基膦,价廉环保,且合成的CdSe量子点性质稳定、性能优越,有利于其在分析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胺/油酸 CDSE量子点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磁性碱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军英 郑畅 +4 位作者 郭萍梅 黄凤洪 黄庆德 刘昌盛 杨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8,共6页
研究磁性载体负载活性物质条件对磁性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物质,考察煅烧温度、煅烧时间、n(K)/n(Si)对催化剂活性及回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负载活性物质的最佳条件为: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3 h,n(K)... 研究磁性载体负载活性物质条件对磁性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物质,考察煅烧温度、煅烧时间、n(K)/n(Si)对催化剂活性及回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负载活性物质的最佳条件为: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3 h,n(K)/n(Si)为1.5。此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棉籽毛油制备生物柴油,第二次反应的相对转化率(基于甲醇钠)为94.77%,催化剂的回收率为62.17%。同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活性物质是K2CO3,且载体SiO2和活性物质K2CO3都是无定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磁性碱催化剂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再生纳米纤维素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欢 尹婵 +3 位作者 魏晓奕 李积华 李特 王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6,190,共4页
用真空干燥、冷冻真空干燥、烘箱干燥和喷雾干燥4种方式对制备的再生纳米纤维素进行干燥处理,采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干燥后再生纳米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能的考察。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相对于其... 用真空干燥、冷冻真空干燥、烘箱干燥和喷雾干燥4种方式对制备的再生纳米纤维素进行干燥处理,采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干燥后再生纳米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能的考察。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相对于其它几种干燥方式制备的再生纳米纤维素呈规则圆球状分布、分散性最好、粒径最小、粒径分布最窄,对再生纳米纤维素的分子结构和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而且热稳定性也较高,是一种较好的干燥再生纳米纤维素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纳米纤维素 干燥方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畜禽骨骼及其蛋白质资源综合利用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杰 洪玮娣 熊汉国 《肉类研究》 2011年第3期38-42,共5页
畜禽骨骼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天然资源,尤其是其具有较高吸收率和生物学效价的骨蛋白质资源。我国的畜禽骨骼资源丰富,但目前对于畜禽骨骼的开发利用局限性较大,本文对国内外的骨骼开发利用状况进行阐述,重点对畜禽骨骼蛋白质利用价值... 畜禽骨骼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天然资源,尤其是其具有较高吸收率和生物学效价的骨蛋白质资源。我国的畜禽骨骼资源丰富,但目前对于畜禽骨骼的开发利用局限性较大,本文对国内外的骨骼开发利用状况进行阐述,重点对畜禽骨骼蛋白质利用价值以及其综合利用进行综述。对我国畜禽骨骼的蛋白质开发既能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又能提高我国蛋白质来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骨骼 畜禽骨骼蛋白 利用价值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杰 和平生 熊汉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7,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淀粉/聚乳酸(PLA)复合材料。以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转矩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作为指标,研究了淀粉的含量、甘油的加入量对淀粉/PLA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LA为基体材料,淀粉质量分数为30%,甘油/淀...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淀粉/聚乳酸(PLA)复合材料。以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转矩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作为指标,研究了淀粉的含量、甘油的加入量对淀粉/PLA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LA为基体材料,淀粉质量分数为30%,甘油/淀粉质量分数为30/100时,制备出的淀粉/PLA复合材料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乳酸 可降解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在红葡萄柚汁模拟体系中降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媛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3-60,66,共9页
为探讨红葡萄柚中番茄红素的降解机制,本文通过构建红葡萄柚模拟体系对番茄红素进行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和糖类能显著促进番茄红素的热降解,而β-胡萝卜素却能延缓番茄红素的降解,且这种保护作用比前两者促进作用更有优势... 为探讨红葡萄柚中番茄红素的降解机制,本文通过构建红葡萄柚模拟体系对番茄红素进行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和糖类能显著促进番茄红素的热降解,而β-胡萝卜素却能延缓番茄红素的降解,且这种保护作用比前两者促进作用更有优势。β-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均能降低温度对番茄红素降解速率的影响,而糖类对番茄红素的促降解作用却与温度密切相关。与其他模拟体系不同,有糖存在的模拟体系中的番茄红素热降解并不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糖类对番茄红素的促降解作用影响依次为:葡萄糖<蔗糖<果糖。红葡萄柚中主要内源因子在不同体系中对番茄红素降解协同表现出促进或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为红葡萄柚及番茄红素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红葡萄柚 模拟体系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中类胡萝卜素及其顺式异构体的HPLC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颖 陈华翰 李春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8-453,共6页
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快速分离、定性番茄中3种类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醇(3∶4)对样品进行提取,甲基叔丁基醚+0.05%三乙胺-乙腈+0.05%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Carotenoid C30柱(250 mm×4.6 mm ... 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快速分离、定性番茄中3种类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醇(3∶4)对样品进行提取,甲基叔丁基醚+0.05%三乙胺-乙腈+0.05%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Carotenoid C30柱(250 mm×4.6 mm i.d.,5μm)进行分离,检测波长为475 nm。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番茄中有11种类胡萝卜素得到了良好分离,包括3种全反式异构体和8种顺式异构体。叶黄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分别在0.1~5.0,0.1~20,0.1~1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检出限(LOD)分别为0.13,0.12,0.56μg/g,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43,0.41,1.88μg/g;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5.3%,日间RSD为1.9%~7.5%,回收率分别为(88.9±6.1)%^(91.7±3.6)%,(92.3±4.3)%^(94.1±6.3)%,(102.6±4.2)%^(107.1±3.4)%。该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分离完全等优点,适用于番茄中类胡萝卜素及其顺式异构体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类胡萝卜素 顺式异构体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中苯乳酸的提取、鉴定及含量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仁蔚 陈亨业 +3 位作者 郭俊陆 闫裕峰 杨勇 陈福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结合核磁共振(NMR)法从山西老陈醋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提取并鉴定出一种新型抗菌物质苯乳酸(PLA)。进一步分析发现,PLA主要在食醋酿造的醋酸发酵阶段产生。对77种来自不同国家食醋中的PLA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结合核磁共振(NMR)法从山西老陈醋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提取并鉴定出一种新型抗菌物质苯乳酸(PLA)。进一步分析发现,PLA主要在食醋酿造的醋酸发酵阶段产生。对77种来自不同国家食醋中的PL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3种食醋中都检测到PLA,且谷物醋中PL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果醋中的PL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乳酸 功能成分 山西老陈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双孢菇预煮液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淑静 李露 +5 位作者 杨德 关健 段秀辉 王肖莉 高虹 程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926-5930,共5页
以游离α-氨基氮为指标,对比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预煮液的酶解效果,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中性蛋白酶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效果优于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其... 以游离α-氨基氮为指标,对比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预煮液的酶解效果,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中性蛋白酶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效果优于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其最优工艺为添加量0.41%,p H 6.5,55℃酶解2.95 h,在此条件下,游离α-氨基氮为419.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 预煮液 酶解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多酚薄层层析分离鉴定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纪红 严守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07-6308,共2页
[目的]为分离和鉴定莲藕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薄层层析色谱法,以硅胶G60为固定相,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为流动相,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用FeCl3-K3Fe(CN)6为显色剂,对莲藕多酚酯相组分中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不同的展... [目的]为分离和鉴定莲藕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薄层层析色谱法,以硅胶G60为固定相,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为流动相,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用FeCl3-K3Fe(CN)6为显色剂,对莲藕多酚酯相组分中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不同的展开剂对组分分离的影响。[结果]莲藕多酚酯相展开的第2个斑点与标准品儿茶素所对应的斑点Rf值相同,初步确定莲藕多酚酯相中有儿茶素成分。薄层层析利用所选的6种展开剂均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其Rf值在0.49-0.61范围内,符合薄层层析中Rf值定性的要求。[结论]薄层色谱高效、灵敏、快速,为初步鉴定莲藕中的儿茶素化合物提供了较好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儿茶素 薄层层析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的稳定性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嘉怿 邓乾春 +2 位作者 张亚楠 全双 陈亚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0-65,共6页
研究了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在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中常见的阴、阳离子等不同环境体系中的稳定性,以及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油脂储藏与肉类保鲜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弱酸及在少量还原... 研究了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在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中常见的阴、阳离子等不同环境体系中的稳定性,以及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油脂储藏与肉类保鲜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弱酸及在少量还原剂存在条件下可基本保持稳定,而在强酸、碱性、氧化剂环境中结构容易被破坏;同时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能在多数阴、阳离子中保持结构稳定,但在Fe^2+、Fe^3+、Al^3+等水解性阳离子和CO3^2-、HCO3^-等酸根离子中极易发生变化。另外,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菜籽油及冷却猪肉的保鲜中展示出比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更优良的效果,表明经过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的抗油脂体系氧化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原花青素低聚体 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 稳定性 抗氧化 菜籽油 肉类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糖醋杆菌FBFS97产苯乳酸的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胜虎 赵天行 +2 位作者 李爽爽 陈福生 崔鹏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70,共5页
该试验以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sp.)FBFS97为出发菌株,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菌株产苯乳酸的液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果糖100 g/L、酵母粉40... 该试验以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sp.)FBFS97为出发菌株,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菌株产苯乳酸的液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果糖100 g/L、酵母粉40 g/L、K2HPO41.2 g/L,pH 4.4,接种量5%(V/V),装液量24 mL/250 mL,于28℃、150 r/min培养8 d。在此优化条件下,苯乳酸产量为217 mg/L,是优化前的3.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葡糖醋杆菌 液态发酵条件 苯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黄原胶分子结构的云母片处理方法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翠娥 周培源 +1 位作者 刘延照 李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0-66,共7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成像常用于研究多糖分子结构,然而针对阴离子多糖,现有的制样方法较难在小范围观察区获得其清晰的单分子束结构图片。因此,本文以黄原胶为阴离子多糖代表,从不改变多糖本身结构、提升成像质...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成像常用于研究多糖分子结构,然而针对阴离子多糖,现有的制样方法较难在小范围观察区获得其清晰的单分子束结构图片。因此,本文以黄原胶为阴离子多糖代表,从不改变多糖本身结构、提升成像质量角度出发,对多糖样品浓度,云母片不同金属离子盐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等AFM制样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空白云母片上,黄原胶浓度1~5μg/mL时可观测到多糖单分子束结构,但在15μm×15μm扫描范围内可观测的分子束较少。通过对云母片进行处理优化,最佳处理条件选定在0.5 mmol/L的CaCl_(2)溶液处理2 min或2 mmol/L CaCl_(2)溶液处理0.5 min。在此条件下,当黄原胶浓度为5μg/mL时,在3μm×3μm观测范围内,处理后云母片上的黄原胶分子束数量及成像质量相比空白云母片显著提升,且其单分子束高度与分子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此外,通过提高云母片干燥温度可以获取更均匀的黄原胶分子结构图片。本研究可为其他阴离子多糖AFM成像的样品制备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原子力显微镜(AFM) 多糖分子束 成像 制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