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引领的拔尖创新博士生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侯顺 祁婧 +1 位作者 欧阳亦聃 张美冬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3,共7页
博士生群体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博士生科研精神日益弱化。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博士生群体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科研能力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博士生科研精神日益弱化。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了该实验室以“激扬梦想追求卓越”文化为精神滋养,励人以志、启人以趣、育人以规,助力博士生成人成才的做法,以文化引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引领 博士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章荣德 秦发兰 +1 位作者 袁德军 谢岳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1期95-97,共3页
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实践为基础,分析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科建设 作物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特色 被引量:18
3
作者 章荣德 秦发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5期96-97,100,共3页
正确的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导向和保证。本文探讨了影响研究方向正确确立的几个重要因素 ,指出研究方向一旦确立后要保持其相对稳定 。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学术积累 实验室建设 稳定性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美冬 章荣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结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建设与管理经验,分析并提出了准确定位并保持研究方向不变、突出学科特色并整合学科优势、构建专职管理班子和合理学术梯队、理顺实验室与学科建设关系以及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关系等实验室运行机制... 结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建设与管理经验,分析并提出了准确定位并保持研究方向不变、突出学科特色并整合学科优势、构建专职管理班子和合理学术梯队、理顺实验室与学科建设关系以及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关系等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运行机制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利用与管理 被引量:7
5
作者 章荣德 秦发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8-59,共2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国家加强了投资力度,在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实验室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提出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中,不仅需要学科联合,而且也...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国家加强了投资力度,在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实验室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提出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中,不仅需要学科联合,而且也需要资源联合重组,合理配置,做到统一使用、分散管理和对外开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利用 资源配置 统一使用 分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发兰 章荣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6期3-5,23,共4页
基础研究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而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知识创新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科技创新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创新人才培养
7
作者 秦发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29-230,共2页
  创新人才是21世纪竞争的焦点,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创新人才是根本,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土壤.目前,我国已建成了1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的大多数是建在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是人才挤挤、知识密集之地,也是孕育新思想...   创新人才是21世纪竞争的焦点,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创新人才是根本,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土壤.目前,我国已建成了1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的大多数是建在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是人才挤挤、知识密集之地,也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重要阵地.因此,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课题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占有"天时地利"之优势.……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pol CMS恢复系621R硼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收 洪登峰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3,共7页
油菜是需硼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需要额外增施硼肥,否则易出现大幅度减产。为了提高油菜对硼元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以携带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硼高效利用材料2016-XFSB为供体亲本,以621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MAS相结合的... 油菜是需硼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需要额外增施硼肥,否则易出现大幅度减产。为了提高油菜对硼元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以携带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硼高效利用材料2016-XFSB为供体亲本,以621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MAS相结合的方法,将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导入621R中,选育出拥有621R遗传背景并携带有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621R^(NIP5;1A3),并在此基础上与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G430A配制了杂交种。利用水培和不同土质土壤栽培试验对621R和621R^(NIP5;1A3)及其杂种进行相关农艺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621R^(NIP5;1A3)及其杂交种对硼的利用效率有明显提升。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621R^(NIP5;1A3)及其改良杂交种在生物量、株高、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上有显著优势。本研究结果对油菜硼高效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硼高效利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回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6A根肿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9
作者 王福才 徐义 +1 位作者 杨光圣 王朝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9-1007,共9页
为培育优良的抗根肿病油菜品种,以华双5R和华油杂62R(分别携带PbBa8.1和CRb抗病位点)为供体亲本,以优良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6A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策略,将PbBa8.1和CRb导入616A中,选育出背景回复率分别为95.... 为培育优良的抗根肿病油菜品种,以华双5R和华油杂62R(分别携带PbBa8.1和CRb抗病位点)为供体亲本,以优良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6A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策略,将PbBa8.1和CRb导入616A中,选育出背景回复率分别为95.45%、94.80%和92.58%的改良株系616A^(PbBa8.1)、616A^(CRb)和616A^(PbBa8.1+CRb),并在此基础上与圣光128的父本621R配制了具有根肿病抗性的改良杂交种圣光128CR^(PbBa8.1)、圣光128CR^(CRb)和圣光128CR^(PbBa8.1+CRb)。利用我国根肿菌4号优势生理小种,对改良株系及杂交种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616A^(P6-)^(Ba8.1+CRb)和616A^(CRb)改良株系及其改良杂交种圣光128C^(RPbBa8.1+CRb)和圣光128CR^(CRb)对4号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抗性;616A^(PbBa8.1)改良株系及其改良杂交种圣光128C R^(PbBa8.1)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一定程度抗性,抗性低于携带CRb抗性基因的改良株系及杂交种。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616A改良株系及其杂交种的株高、分枝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3个改良不育系可以用于配制抗根肿病杂交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616A 根肿病抗性 PbBa8.1抗病位点 CRb抗病位点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菜生产及遗传改良潜力与油菜生物柴油发展前景 被引量:97
10
作者 沈金雄 傅廷栋 +1 位作者 涂金星 马朝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4-899,共6页
在全球面临石油资源贫乏而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状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已确立并开发出新的替代型能源。我国石油储备与供应矛盾更加恶化,寻找有效的替代型能源更在眉睫。本文从建国以来我国油菜遗传改良与生产历史及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发... 在全球面临石油资源贫乏而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状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已确立并开发出新的替代型能源。我国石油储备与供应矛盾更加恶化,寻找有效的替代型能源更在眉睫。本文从建国以来我国油菜遗传改良与生产历史及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发展能源油菜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由此提出作为食能兼用型油菜的遗传改良及生产措施,并提出了国家发展能源作物及生物柴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物柴油 遗传改良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及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被引量:41
11
作者 沈金雄 傅廷栋 +2 位作者 杨光圣 马朝芝 涂金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对不同来源的3个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与22个父本品种的遗传距离及它们以NCII法配制的66个杂交组合的产量、物候期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3个自交不亲和系与父本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但它们与国外品种间的杂种F1 产量性状平... 对不同来源的3个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与22个父本品种的遗传距离及它们以NCII法配制的66个杂交组合的产量、物候期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3个自交不亲和系与父本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但它们与国外品种间的杂种F1 产量性状平均优势均较强。杂种生育期及初花至成熟期日数均介于双亲之间,但前者偏向晚熟亲本,而后者却偏向早熟亲本。与其它产量构成因子相比,一次分枝及其角果数不仅对单株产量贡献率最大,且对单株产量杂种优势贡献率亦最高。在油菜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中,特别是在杂种优势利用中,首选目标性状应为一次分枝及其角果数。在保证一次分枝及其角果数前提下,提高角粒数、千粒重亦是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系 杂种优势 产量性状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龙付 张献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2-477,共6页
RNAi(RNAinterfering)是由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引发的、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这种现象在动物、植物和真菌中广泛存在并被证实 ,因此可能是生物的发育调控及抗外源或内源侵染的一种普遍的生理机制。对RNAi... RNAi(RNAinterfering)是由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引发的、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这种现象在动物、植物和真菌中广泛存在并被证实 ,因此可能是生物的发育调控及抗外源或内源侵染的一种普遍的生理机制。对RNAi的研究是目前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几年来该技术已经在功能基因组学、遗传学和医学等诸学科得到大量应用。本文将就RNAi的机制研究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植物 遗传改良 基因沉默 RNA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质体融合与果树遗传改良 被引量:29
13
作者 郭文武 邓秀新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55,共7页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木本植物果树中已广泛应用,并已获得包括柑桔、梨亚科与李亚科、猕猴桃、柿等近100个组合的体细胞杂种植株。这些体细胞杂种在果树砧木及接穗品种改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未来果树细胞融合研究的重点作了评述。
关键词 果树 品种改良 原生质体融合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提升实验室国际地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美冬 袁德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7-149,共3页
结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状况与经验,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拓宽合作渠道、丰富合作方式与内容、提高合作成效等提升实验室国际影响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水平 国际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章荣德 谢岳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25-635,共11页
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回顾近45年来我国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上述两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我... 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回顾近45年来我国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上述两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我国农作物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改良 作物 育种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建伟 孟金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8-62,共5页
介绍了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抗病基因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 抗病基因 克隆 作物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圣光168父本根肿病抗性的遗传改良与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梅 杨光圣 +1 位作者 洪登峰 王朝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2-1189,共8页
为培育优良的抗根肿病油菜品种,以华双5R和华油杂62R(分别携带抗根肿病位点PbBa8.1和CRb)为供体亲本,以圣光168的父本Y522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将PbBa8.1和CRb导入到Y522R中,选育出遗传背景回复率均达90%以上,且... 为培育优良的抗根肿病油菜品种,以华双5R和华油杂62R(分别携带抗根肿病位点PbBa8.1和CRb)为供体亲本,以圣光168的父本Y522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将PbBa8.1和CRb导入到Y522R中,选育出遗传背景回复率均达90%以上,且分别携带PbBa8.1、CRb和^(PbBa8.1+CRb)抗病位点的近等基因系Y522R^(PbBa8.1)、Y522R^(CRb)、Y522R^(PbBa8.1+CRb),并在此基础上与圣光168母本RG430A配制了具有根肿病抗性的改良杂交种圣光168CR^(PbBa8.1)、圣光168CRCRb和圣光168CR^(PbBa8.1+CRb)。利用我国根肿菌4号优势生理小种,对改良株系及杂交种进行苗期根肿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Y522R^(PbBa8.1+CRb)和Y522R^(CRb)改良株系及其改良杂交种圣光168CR^(CRb)和圣光168CR^(PbBa8.1+CRb)对4号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抗性;Y522R^(PbBa8.1)改良株系及其改良杂交种圣光168CR^(PbBa8.1)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感病,但显著低于对照Y522R及圣光168。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Y522R改良株系及其改良杂交种的开花期、株高、有效分枝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都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改良杂交种可作为重要的抗根肿病油菜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根肿病 PbBa8.1抗病位点 CRb抗病位点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liteseg和Jetson Orin Nano的香菇菌棒表型测量方法
18
作者 梁秀英 刘欢 +2 位作者 米盼盼 边银丙 杨万能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7,179,共9页
针对香菇育种过程中表型性状考察困难、人工测量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Jetson Orin Nano平台部署的香菇菌棒表型测量方法。使用手机和工业相机对3种不同数据来源的香菇菌棒进行图像采集,标注香菇菌落数据集并进行增强;比较了Bis... 针对香菇育种过程中表型性状考察困难、人工测量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Jetson Orin Nano平台部署的香菇菌棒表型测量方法。使用手机和工业相机对3种不同数据来源的香菇菌棒进行图像采集,标注香菇菌落数据集并进行增强;比较了Bisenet、Stdcseg、U-net、Deeplabv3p、PP-liteseg 5个分割模型在Test-A、Test-B和Test-C测试集上的分割效果,结果表明PP-liteseg的普适性优于其他网络,PP-liteseg分割模型在3个测试集上的平均交并比超过97.53%,平均像素准确率高于99.49%,推理单幅图像耗时660 ms;为进一步平衡模型准确性和实时性,采用量化蒸馏方式对PP-liteseg模型进行压缩,并部署到Jetson Orin Nano平台上,压缩后的模型在Test-B测试集上的平均交并比和平均像素准确率分别为97.50%和99.51%,推理单幅图像耗时43.63 ms,比压缩前缩短近64%;采用PP-liteseg分割香菇菌棒图像,提取菌落表型,再根据菌落径向长度和轴向宽度得到菌丝生长长度,与人工测量值相比,菌丝生长长度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1.874%、0.148 cm、0.918;采用该方法测量了6个菌株在连续4 d内的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6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无论在单日还是在整个培养期内均有差异,其中49号和168号菌株差异最大。研究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香菇菌棒表型测量,并能够以良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Jetson Orin Nano平台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棒 菌丝生长长度 PP-liteseg Jetson Orin Nano 模型轻量化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的关联分析
19
作者 周小凤 曹阳 +5 位作者 何良荣 董承光 王新 李娟 林忠旭 余渝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39,共5页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新疆蔓延,已成为制约当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高通量SNP芯片对344份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考察群体在4个环境(2年2个试验点)中的黄萎病发病率表型,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新疆蔓延,已成为制约当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高通量SNP芯片对344份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考察群体在4个环境(2年2个试验点)中的黄萎病发病率表型,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与产量、纤维品质存在负相关性。该群体在4个环境中黄萎病发病率的广义遗传力为40.10%。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该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MLM模型检测到18个显著位点,分布在A03、A05、A10、A12、D02、D11和D13。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遗传基础,为研究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制以及指导黄萎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种质资源 黄萎病发病率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2
20
作者 吴渝生 郑用琏 +3 位作者 孙荣 伍少云 顾红波 毕有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2,共7页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 1 6份和 1 4份代表云南不同生态地区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种的遗传多样性。从 96对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分布于玉米基因组 1 0条染色体上的 6 1对引物和 4 3对引物 ,每对引物可以分别稳定地检测到 1~1 2个和 1~ 1 3...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 1 6份和 1 4份代表云南不同生态地区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种的遗传多样性。从 96对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分布于玉米基因组 1 0条染色体上的 6 1对引物和 4 3对引物 ,每对引物可以分别稳定地检测到 1~1 2个和 1~ 1 3个多态性片段 ,糯玉米共 2 2 6个 ,平均为 3.70个 ,片段大小介于 70~ 70 0bp之间 ;爆裂玉米共 2 32个 ,平均检测的多态性片段为 5 .4 0个 ,片段大小介于 6 5~ 4 90bp之间。糯玉米中检测出 1个等位基因 (allele)的引物有 9对 ,占所筛选引物的 1 4 7% ;检测出 1 1、1 2个等位基因的引物有 2对 ,占所筛选引物的 3 3% ;其余 5 0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一般在 2~ 7个 ,占所筛选引物的 82 0 %。爆裂玉米中能检测出 1个等位基因 (allele)的引物有 3对 ,占所筛选引物的7 0 % ;能检测出 1 2个和 1 3个等位基因的引物有 3对 ,占所筛选引物的 7 0 % ;其余 37对引物能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一般为 2~ 9个 ,占所筛选引物的 86 .0 %。上述结果表明云南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种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云南糯玉米分为 3个类群和 5个亚群 ,云南爆裂玉米分为 3个类群和 4个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云南 糯玉米 爆裂玉米 地方品种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