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杀青方式对名茶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2期41-44,共4页
利用GC/MS、薄层扫描分析法测定名茶两种杀青方式茶时香气和叶绿素变化。结果表明,锅炒杀青较蒸汽杀青有利于茶叶香气提高,但蒸汽杀青叶绿素保留量较多,色泽绿。锅炒杀青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蒸汽杀青,而多酚类则相反。提...
利用GC/MS、薄层扫描分析法测定名茶两种杀青方式茶时香气和叶绿素变化。结果表明,锅炒杀青较蒸汽杀青有利于茶叶香气提高,但蒸汽杀青叶绿素保留量较多,色泽绿。锅炒杀青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蒸汽杀青,而多酚类则相反。提出春季名茶采用锅炒杀青,夏秋季名茶应用蒸汽杀青叶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茶
杀青
品质化学成分
茶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仲茶的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友谊
冀志霞
杨坚
《蚕桑茶叶通讯》
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杜仲茶
化学成分
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30
3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2 位作者
宋春和
谢笔钧
周诗其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灌胃乌龙茶多糖4周后,肝肾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增强;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灌胃乌龙茶多糖4周后,肝肾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增强;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多糖
糖尿病
肝
肾
抗氧化功能
组织形态
SOD
GSH—PX
MDA
降血糖作用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茶类多糖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5
4
作者
倪德江
谢笔钧
宋春和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
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其它茶类量效关系不明显。在低、中剂量下,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TPS降低血糖的作用明显优于绿茶TPS,但在高剂量下差异不明显。TPS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的降血糖效果优于未经水解的TPS ,灌胃酶解TPS的DM小鼠血糖值较灌胃非酶解TPS的降低13.79%,已接近正常小鼠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型
糖尿病
小鼠
治疗作用
茶多糖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龙茶加工过程多糖的变化、组分分离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3 位作者
余志
张芸
谢笔钧
周继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2-288,共7页
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糖含量以及组成多糖的中性糖、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从鲜叶至第2次摇青结束,下降幅度小,但第3次摇青后大幅度下降,而糖醛酸的变化较小;加工过程多糖清除·OH和自由基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抛物线变化,活性最高...
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糖含量以及组成多糖的中性糖、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从鲜叶至第2次摇青结束,下降幅度小,但第3次摇青后大幅度下降,而糖醛酸的变化较小;加工过程多糖清除·OH和自由基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抛物线变化,活性最高峰出现在第2次摇青结束,多酚类保留量为85%左右可以作为制定乌龙茶加工过程高活性茶多糖的形成指标。采用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乌龙茶多糖,各级分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以及清除OH、的作用有较大差异。获得的乌龙茶多糖主要组分OTPS2-1是富含糖醛酸和少量蛋白质的三元糖复合物,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8.877×104,糖基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和鼠李糖组成,其摩尔比为7.58:2.14:7.05:1.76:1.02。O2.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多糖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籽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余江林
陈玉琼
+1 位作者
陈永波
孟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172,203,共3页
探讨了茶皂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对茶籽仁中茶皂素的提取有显著的影响;确定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0%~95%乙醇溶液为浸提液,料液比为1∶10~12,浸提时间为2h,浸提温度为80~90℃,用丙酮作沉...
探讨了茶皂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对茶籽仁中茶皂素的提取有显著的影响;确定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0%~95%乙醇溶液为浸提液,料液比为1∶10~12,浸提时间为2h,浸提温度为80~90℃,用丙酮作沉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仁
茶皂素
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Zn^(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杨晓萍
钟梅
+1 位作者
周帅祥
毛丹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对Zn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Zn2+沉淀茶多酚的因素主要依次为,pH值、ZnSO4用量、沉淀时间;影响茶多酚Zn2+络合物转溶效果的因素依次为,转溶时间、料酸比、HCl浓度。茶多酚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
对Zn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Zn2+沉淀茶多酚的因素主要依次为,pH值、ZnSO4用量、沉淀时间;影响茶多酚Zn2+络合物转溶效果的因素依次为,转溶时间、料酸比、HCl浓度。茶多酚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7.0,按m(茶多酚)∶m(ZnSO4)=1∶3的比例加入ZnSO4,沉淀20min;茶多酚Zn2+络合物最佳转溶条件为:按1g∶4mL料酸比加入4mol/LHCl,转溶1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23.04%,纯度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ZN^2+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杀青工艺对杜仲绿茶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7
8
作者
黄友谊
罗新飞
+3 位作者
阳永学
刘波
李洪发
冀志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探讨了杀青工艺对杜仲绿茶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杜仲鲜叶直接采用复干机杀青有利于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2)低温短时杀青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杀青条件以100℃、3min最佳。
关键词
杀青工艺
杜仲绿茶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洱茶主要氧化产物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
13
9
作者
倪德江
樊蓉
+2 位作者
陈玉琼
余志
李春雷
《中国茶叶》
2010年第2期22-24,共3页
以普洱茶为原料,研究溶剂pH值、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对茶褐素(TBS)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pH值、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等都显著影响TBS的浸提效果,其中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因素影响效果的重要性依...
以普洱茶为原料,研究溶剂pH值、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对茶褐素(TBS)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pH值、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等都显著影响TBS的浸提效果,其中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因素影响效果的重要性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溶剂pH值。同时得到茶褐素浸提的优化条件为:温度100℃,溶剂pH=7,料液比1:30,时间20min。茶褐素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其抗氧化活性优于普洱茶水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脱蛋白工艺对茶多糖提取率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0
10
作者
倪德江
谭少波
《中国茶叶》
2002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Sevag法
脱蛋白工艺
茶多糖
提取率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针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
9
11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赵克来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4期40-43,共4页
在绿针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和叶绿素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呈上升趋势,但在加工后期有所下降。做形温度对绿针茶品质影响较大,结合生化成分的变化和品质要求,做形温度以70℃为最优。
关键词
绿针茶
温度
品质成分
茶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杀青工艺对机制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陈玉琼
卢志和
+1 位作者
唐海燕
余志
《中国茶叶》
2008年第1期18-19,40,共3页
探讨了云南红河州名优绿茶梯田秀峰茶的杀青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杀青温度、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影响较大。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色相角Ha^*b^*先增后减;茶多...
探讨了云南红河州名优绿茶梯田秀峰茶的杀青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杀青温度、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影响较大。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色相角Ha^*b^*先增后减;茶多酚含量随杀青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杀青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利用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和杀青时间以140℃、50s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云南梯田秀峰茶
杀青
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
13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胡义兵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5期35-37,共3页
本文就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主要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二青含水量对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影响较大。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绿针茶外形品质...
本文就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主要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二青含水量对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影响较大。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绿针茶外形品质下降,内质提高。根据绿针茶品质要求,生产上应避免使用揉捻叶做形技术,二青叶含水量控制在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针茶
二青含水量
品质
化学成分
茶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形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技术
被引量:
4
14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周继荣
《茶叶》
1999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茶
针形名优茶
加工技术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做形温度对针形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15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中国茶叶》
1996年第1期10-11,共2页
做形是名优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而温度又是做形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左右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速度,从而对外形和内质产生影响.有关名优茶做形温度的研究较少,生产上往往凭经验进行,品质难以稳定.笔者以本校研制的一种针形茶—一绿针茶为例...
做形是名优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而温度又是做形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左右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速度,从而对外形和内质产生影响.有关名优茶做形温度的研究较少,生产上往往凭经验进行,品质难以稳定.笔者以本校研制的一种针形茶—一绿针茶为例,研究了做形温度对针形茶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出最佳的做形温度,以期为生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针形名优茶
品质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16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茶叶》
1997年第2期44-45,52,共3页
关键词
茶叶加工
名优茶
绿茶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青含水量对机制卷曲形名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17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1 位作者
徐安书
杨晓萍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33-34,共2页
机制卷曲形名优茶二青过程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茶多酚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氨基酸的变化不明显。卷曲形名茶外形条索紧细度、卷曲度、色泽品质随二青含水...
机制卷曲形名优茶二青过程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茶多酚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氨基酸的变化不明显。卷曲形名茶外形条索紧细度、卷曲度、色泽品质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而下降,但内质品质提高。结合理化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机制卷曲形名茶二青含水量以控制在30%~40%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形名茶
二青含水量
化学成分
品质
机制
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8
作者
周继荣
倪德江
《蚕桑茶叶通讯》
2003年第3期5-6,共2页
本文从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加工工艺和品种适制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黄茶
品质
形成机理
加工工艺
品种
工艺流程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鹿苑茶机械加工技术
被引量:
4
19
作者
周继荣
陈玉琼
倪德江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1期33-33,37,共2页
实现鹿苑茶全程机械化加工工艺流程及配套机械为:鲜叶→摊放→杀青(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毛火(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闷堆→做形(6CSG-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干燥(6CHP-60型名茶烘干机)→增香(6CHP-60型名茶烘干机)
关键词
增香
摊放
名茶
做形
杀青
加工工艺流程
鲜叶
全程机械化
配套机械
烘干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揉捻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20
作者
余志
倪德江
+1 位作者
卢志和
唐海燕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介绍了梯田秀峰茶的品质特征,揉捻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尤其对茶多酚等内含成分的影响作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梯田秀峰茶
揉捻时间
云南大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杀青方式对名茶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2期41-44,共4页
基金
湖北省科委"八五"攻关项目
文摘
利用GC/MS、薄层扫描分析法测定名茶两种杀青方式茶时香气和叶绿素变化。结果表明,锅炒杀青较蒸汽杀青有利于茶叶香气提高,但蒸汽杀青叶绿素保留量较多,色泽绿。锅炒杀青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蒸汽杀青,而多酚类则相反。提出春季名茶采用锅炒杀青,夏秋季名茶应用蒸汽杀青叶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名茶
杀青
品质化学成分
茶叶加工
Keywords
famous green tea,de-eiizyming,quality compositions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仲茶的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友谊
冀志霞
杨坚
机构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农业
部食品质检中心
重庆西南
农业
大学
食品科
学
学
院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杜仲茶
化学成分
保健功能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30
3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宋春和
谢笔钧
周诗其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93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AB101)内容之一
文摘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和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灌胃乌龙茶多糖4周后,肝肾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增强;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组织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乌龙茶多糖
糖尿病
肝
肾
抗氧化功能
组织形态
SOD
GSH—PX
MDA
降血糖作用
保护作用
Keywords
Tea science
Oolong tea
Polysaccharide
Diabetes
Antioxidation
Histomorphology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茶类多糖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5
4
作者
倪德江
谢笔钧
宋春和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93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AB101)资助项目内容
文摘
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其它茶类量效关系不明显。在低、中剂量下,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TPS降低血糖的作用明显优于绿茶TPS,但在高剂量下差异不明显。TPS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的降血糖效果优于未经水解的TPS ,灌胃酶解TPS的DM小鼠血糖值较灌胃非酶解TPS的降低13.79%,已接近正常小鼠血糖水平。
关键词
实验型
糖尿病
小鼠
治疗作用
茶多糖
血糖
Keywords
:Biochemistry
Tea polysaccharides;Diabetes;Blood glucose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龙茶加工过程多糖的变化、组分分离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余志
张芸
谢笔钧
周继荣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2-28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93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AB101)等资助
文摘
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糖含量以及组成多糖的中性糖、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从鲜叶至第2次摇青结束,下降幅度小,但第3次摇青后大幅度下降,而糖醛酸的变化较小;加工过程多糖清除·OH和自由基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抛物线变化,活性最高峰出现在第2次摇青结束,多酚类保留量为85%左右可以作为制定乌龙茶加工过程高活性茶多糖的形成指标。采用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乌龙茶多糖,各级分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以及清除OH、的作用有较大差异。获得的乌龙茶多糖主要组分OTPS2-1是富含糖醛酸和少量蛋白质的三元糖复合物,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8.877×104,糖基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和鼠李糖组成,其摩尔比为7.58:2.14:7.05:1.76:1.02。O2.O2.
关键词
乌龙茶
多糖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活性
Keywords
Oolong tea, Polysaccharide, Separation, Physical-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Activity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籽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余江林
陈玉琼
陈永波
孟燕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172,203,共3页
基金
华中农业大学SRF课题资助。
文摘
探讨了茶皂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对茶籽仁中茶皂素的提取有显著的影响;确定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0%~95%乙醇溶液为浸提液,料液比为1∶10~12,浸提时间为2h,浸提温度为80~90℃,用丙酮作沉淀剂。
关键词
茶籽仁
茶皂素
提取条件
Keywords
tea seed kernel
theasaponin
extracting conditions
分类号
TS27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Zn^(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杨晓萍
钟梅
周帅祥
毛丹青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园艺林
学
学
院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4ABA136)
文摘
对Zn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Zn2+沉淀茶多酚的因素主要依次为,pH值、ZnSO4用量、沉淀时间;影响茶多酚Zn2+络合物转溶效果的因素依次为,转溶时间、料酸比、HCl浓度。茶多酚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7.0,按m(茶多酚)∶m(ZnSO4)=1∶3的比例加入ZnSO4,沉淀20min;茶多酚Zn2+络合物最佳转溶条件为:按1g∶4mL料酸比加入4mol/LHCl,转溶1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23.04%,纯度达90%。
关键词
茶多酚
ZN^2+
沉淀法
Keywords
TP, Zn^2 + , sedimentation method
分类号
TQ28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杀青工艺对杜仲绿茶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7
8
作者
黄友谊
罗新飞
阳永学
刘波
李洪发
冀志霞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
部食品质检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摘
探讨了杀青工艺对杜仲绿茶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杜仲鲜叶直接采用复干机杀青有利于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2)低温短时杀青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杀青条件以100℃、3min最佳。
关键词
杀青工艺
杜仲绿茶
活性成分
Keywords
Fixing technology Green Eucommia tea Active components Effect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洱茶主要氧化产物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
13
9
作者
倪德江
樊蓉
陈玉琼
余志
李春雷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茶叶》
2010年第2期22-24,共3页
文摘
以普洱茶为原料,研究溶剂pH值、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对茶褐素(TBS)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pH值、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等都显著影响TBS的浸提效果,其中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因素影响效果的重要性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溶剂pH值。同时得到茶褐素浸提的优化条件为:温度100℃,溶剂pH=7,料液比1:30,时间20min。茶褐素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其抗氧化活性优于普洱茶水提物。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提取
抗氧化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蛋白工艺对茶多糖提取率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0
10
作者
倪德江
谭少波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中国茶叶》
2002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Sevag法
脱蛋白工艺
茶多糖
提取率
蛋白质含量
分类号
TQ91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针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
9
11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赵克来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4期40-43,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八.五"攻关项目
文摘
在绿针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和叶绿素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呈上升趋势,但在加工后期有所下降。做形温度对绿针茶品质影响较大,结合生化成分的变化和品质要求,做形温度以70℃为最优。
关键词
绿针茶
温度
品质成分
茶叶加工
Keywords
Luzhen famous tea, temperature of shaping, quality compouds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杀青工艺对机制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陈玉琼
卢志和
唐海燕
余志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云南省元阳县
茶
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08年第1期18-19,40,共3页
文摘
探讨了云南红河州名优绿茶梯田秀峰茶的杀青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杀青温度、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影响较大。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色相角Ha^*b^*先增后减;茶多酚含量随杀青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杀青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利用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和杀青时间以140℃、50s为宜。
关键词
绿茶
云南梯田秀峰茶
杀青
工艺
品质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
13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胡义兵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5期35-37,共3页
基金
湖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本文就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主要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二青含水量对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影响较大。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绿针茶外形品质下降,内质提高。根据绿针茶品质要求,生产上应避免使用揉捻叶做形技术,二青叶含水量控制在40%~50%。
关键词
绿针茶
二青含水量
品质
化学成分
茶叶加工
Keywords
Luzhen famous tea, water content of baking leaf, quality, chemical compounds
分类号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形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技术
被引量:
4
14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周继荣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茶叶》
1999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茶
针形名优茶
加工技术
机械化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做形温度对针形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15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中国茶叶》
1996年第1期10-11,共2页
文摘
做形是名优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而温度又是做形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左右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速度,从而对外形和内质产生影响.有关名优茶做形温度的研究较少,生产上往往凭经验进行,品质难以稳定.笔者以本校研制的一种针形茶—一绿针茶为例,研究了做形温度对针形茶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出最佳的做形温度,以期为生产服务.
关键词
茶
针形名优茶
品质
温度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16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茶叶》
1997年第2期44-45,52,共3页
关键词
茶叶加工
名优茶
绿茶
香气成分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青含水量对机制卷曲形名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17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徐安书
杨晓萍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重庆市涪陵农校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33-34,共2页
基金
湖北省"九五"攻关课题
文摘
机制卷曲形名优茶二青过程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茶多酚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氨基酸的变化不明显。卷曲形名茶外形条索紧细度、卷曲度、色泽品质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而下降,但内质品质提高。结合理化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机制卷曲形名茶二青含水量以控制在30%~40%较为适宜。
关键词
卷曲形名茶
二青含水量
化学成分
品质
机制
茶
Keywords
curlshaped famous tea,water content of baking leaf,quality,chemical compound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8
作者
周继荣
倪德江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3年第3期5-6,共2页
文摘
本文从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加工工艺和品种适制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黄茶
品质
形成机理
加工工艺
品种
工艺流程
工艺参数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鹿苑茶机械加工技术
被引量:
4
19
作者
周继荣
陈玉琼
倪德江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1期33-33,37,共2页
基金
湖北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91P1001)
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远安县人民政府科技合作项目资助
文摘
实现鹿苑茶全程机械化加工工艺流程及配套机械为:鲜叶→摊放→杀青(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毛火(6CST-4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闷堆→做形(6CSG-50型双锅曲毫炒干机)→干燥(6CHP-60型名茶烘干机)→增香(6CHP-60型名茶烘干机)
关键词
增香
摊放
名茶
做形
杀青
加工工艺流程
鲜叶
全程机械化
配套机械
烘干机
分类号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揉捻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20
作者
余志
倪德江
卢志和
唐海燕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云南省元阳县
茶
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文摘
介绍了梯田秀峰茶的品质特征,揉捻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尤其对茶多酚等内含成分的影响作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梯田秀峰茶
揉捻时间
云南大叶种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杀青方式对名茶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倪德江
陈玉琼
《湖北农业科学》
199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杜仲茶的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
黄友谊
冀志霞
杨坚
《蚕桑茶叶通讯》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倪德江
陈玉琼
宋春和
谢笔钧
周诗其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茶类多糖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倪德江
谢笔钧
宋春和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乌龙茶加工过程多糖的变化、组分分离及特性研究
倪德江
陈玉琼
余志
张芸
谢笔钧
周继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茶籽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余江林
陈玉琼
陈永波
孟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Zn^(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
杨晓萍
钟梅
周帅祥
毛丹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杀青工艺对杜仲绿茶活性成分的影响
黄友谊
罗新飞
阳永学
刘波
李洪发
冀志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普洱茶主要氧化产物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倪德江
樊蓉
陈玉琼
余志
李春雷
《中国茶叶》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脱蛋白工艺对茶多糖提取率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倪德江
谭少波
《中国茶叶》
200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绿针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倪德江
陈玉琼
赵克来
《湖北农业科学》
199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杀青工艺对机制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
陈玉琼
卢志和
唐海燕
余志
《中国茶叶》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品质的影响
倪德江
陈玉琼
胡义兵
《湖北农业科学》
199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针形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技术
陈玉琼
倪德江
周继荣
《茶叶》
199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做形温度对针形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倪德江
陈玉琼
《中国茶叶》
199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不同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陈玉琼
倪德江
《茶叶》
199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二青含水量对机制卷曲形名茶品质的影响
陈玉琼
倪德江
徐安书
杨晓萍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周继荣
倪德江
《蚕桑茶叶通讯》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鹿苑茶机械加工技术
周继荣
陈玉琼
倪德江
《中国茶叶加工》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揉捻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
余志
倪德江
卢志和
唐海燕
《中国茶叶加工》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