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就寝拖延量表测评大学生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陆 黄雪芳 游志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对就寝拖延量表(BPS)进行中文版修订。方法:选取221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533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选取140名大学生进行间隔3周的重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目的:对就寝拖延量表(BPS)进行中文版修订。方法:选取221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533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选取140名大学生进行间隔3周的重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我控制量表(SCS)作为效标。结果:量表共9个条目,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均在0.38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可提取一个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单因子模型拟合较好(χ^(2)=300.27,df=27,RMR=0.09,RMSEA=0.14,CFI=0.89,IFI=0.89);BPS得分与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正相关(r=0.12~0.45),与SCS得分负相关(r=-0.36),均P<0.01。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72。结论:就寝拖延量表中文版测评大学生的就寝拖延状况,显示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寝拖延 量表 大学生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及其与孤独感和安静退缩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游志麒 周宗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79,共7页
采用问卷法对253名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儿童进行两年追踪调查,以考察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轨迹,并分析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与孤独感和安静退缩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趋势存在两类异质性群组,分别为增长组(占比93.... 采用问卷法对253名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儿童进行两年追踪调查,以考察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轨迹,并分析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与孤独感和安静退缩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社交自我知觉的发展趋势存在两类异质性群组,分别为增长组(占比93.7%)和下降组(占比6.3%)。(2)增长组儿童的孤独感在三次测量中均显著低于下降组儿童;在两年间,增长组的孤独感显著降低,而下降组的孤独感显著增长。(3)增长组与下降组儿童的安静退缩在前两次测量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两年间,增长组儿童的安静退缩无显著变化,而下降组的安静退缩显著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自我知觉 发展轨迹 孤独感 安静退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研究——基于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翠琴 林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2,共10页
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职工医保相比,居民医保减少了农民工的流动时间;居民医保促进了流动3次... 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职工医保相比,居民医保减少了农民工的流动时间;居民医保促进了流动3次以上的概率;与居民医保相比,职工医保促进了农民工的跨市、跨县流动。异质性结果表明,居民医保弱化了老一代农民工跨市和跨县流动,而职工医保促进了新一代农民工的跨市流动;在户籍地参加居民医保或职工医保都会对农民工就业流动产生“回拉”效果。因此,为了促进农民工就业流动以及削弱流动过程中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牵制作用,应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减少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居民医保 职工医保 就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金收支平衡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设计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翠琴 田勇 薛惠元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5,共9页
目前中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属于行政命令式的调整,其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以不低于物价变动率,同时分享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率为原则,设计出六种养老金调整方案,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不同调整方案对... 目前中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属于行政命令式的调整,其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以不低于物价变动率,同时分享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率为原则,设计出六种养老金调整方案,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不同调整方案对养老保险基金短期和长期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下养老保险基金短期和长期收支的缺口出现的时间不同,养老基金长期收支将会经历"生长期"、"衰退期"、"枯竭期"三个阶段;为了维持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养老金调整方案的设计必须在三个时期实行实际工资增长率分享比例的动态调整。建议工资增长率的分享比例2015—2034年在100%~60%范围内由高到低浮动,2035—2046年在60%~40%的范围内由高到低浮动,2047年以后在40%以下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金调整 基金平衡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基于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翠琴 李林 薛惠元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85-93,共9页
利用世代交叠(OLG)模型和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预期寿命均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少儿抚养比与农村... 利用世代交叠(OLG)模型和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预期寿命均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少儿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城乡居保的缴费率、覆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但是城乡居保统一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城乡居保缴费率与覆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交互作用;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较为平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建议提高城乡居保待遇水平,巩固和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明确政府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率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城乡居保 覆盖率 缴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仿真测算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翠琴 岳晓 薛惠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文章构建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预测2019—203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基金收支和基金累计滚存数值,并测算政策参数优化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2019—2035年各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均存在当期收支缺口;当期基金收支... 文章构建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预测2019—203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基金收支和基金累计滚存数值,并测算政策参数优化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2019—2035年各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均存在当期收支缺口;当期基金收支缺口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基金累计结余耗尽的年份为2023年;提高在职职工参保率、下调养老金调整比例、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提高实际缴费率、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增加财政补贴,均有利于基金的收支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基金 可持续性 收支平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测算——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项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翠琴 李林 薛惠元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5,共10页
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巴罗的财政支出自然效率条件和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进行测算,发现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优... 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巴罗的财政支出自然效率条件和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进行测算,发现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为2. 33%和0. 81%,目前两项养老保险的财政支出皆已超过了最优财政支出规模。为缓解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压力,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行,建议落实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政策,实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激发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缴费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 城乡居民 最优财政支出规模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承伟 袁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89,90,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阶段。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推进,不仅彰显脱贫攻坚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也预示贫困研究与贫困干预模式的转型。在习近平扶贫思想引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阶段。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推进,不仅彰显脱贫攻坚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也预示贫困研究与贫困干预模式的转型。在习近平扶贫思想引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进扶贫体制、机制、路径的改革创新。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实践领域不断破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减贫成效。基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需要,贫困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互动愈加频繁,新理论引导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实践发展又为理论创新拓展经验基础。脱贫攻坚"理论-政策-实践"互动转换,建构了意识形态话语与政策科学研究的互动空间,避免了学术研究成果与现实发展需求的割裂,也激发了学术与政策领域的研究活力。推进这一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有助于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也有助于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层分化与农民乡城永久迁移——基于CGSS 2010数据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6,共11页
CGSS 2010的数据分析发现,只有不到1/10的农民已经实现乡城永久迁移,接近1/10的农民有乡城永久迁移意愿。阶层分化对农民乡城永久迁移具有重要影响:白领阶层农民已经永久迁移和有永久迁移意愿的比率均最高,蓝领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 CGSS 2010的数据分析发现,只有不到1/10的农民已经实现乡城永久迁移,接近1/10的农民有乡城永久迁移意愿。阶层分化对农民乡城永久迁移具有重要影响:白领阶层农民已经永久迁移和有永久迁移意愿的比率均最高,蓝领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次之,农业劳动者阶层最低;主观阶层、阶层流动预期对农民乡城永久迁移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主观阶层等级越高,阶层流动预期越好的农民永久迁移意愿越高。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应改善蓝领阶层的生存环境、加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进入白领阶层的渠道,以推进农民的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阶层分化 乡城迁移 永久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约束下的苦难与超越:高学业成就农村青年的求学史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4,共11页
本文通过对农村籍高学业成就青年的求学史分析,发现原生家庭的资源匮乏致使农家子弟的求学史充满苦难体验,如社会流动路径单一加剧了学习压力,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窄化了学习路径,社会地位弱势制约了社会网络建构,上行社会比较弱化了学业... 本文通过对农村籍高学业成就青年的求学史分析,发现原生家庭的资源匮乏致使农家子弟的求学史充满苦难体验,如社会流动路径单一加剧了学习压力,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窄化了学习路径,社会地位弱势制约了社会网络建构,上行社会比较弱化了学业追求自信,家庭资源竞争加重了学业追求的心理负担。然而苦难也激发了农家子弟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实现的主体性,使他们形成了不竭的学习动力、坚强的学习意志力、高度的学习自主性和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农家子弟的求学苦难史有其深厚的社会根源,并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80后农家子弟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受更多苦难,90后农家子弟则在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背景下深受“读书无用论”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子弟 高学业成就 资源 苦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与农民工非永久迁移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5,共11页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流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时代。农民工一方面难以从资本那里获得稳定工作和报酬的承诺,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保障预期。田野调查发现,农民工深切地体验到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城...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流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时代。农民工一方面难以从资本那里获得稳定工作和报酬的承诺,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保障预期。田野调查发现,农民工深切地体验到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风险体验形塑了农民工不确定性的乡城迁移态度以及非永久迁移的行动选择。从深层次看,农民工的非永久迁移,实质是生存理性下的一种再传统化行动,即希望通过回归村落共同体以应对系统风险。为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应注重村落共同体的维续和发展,给予农民工逆城镇化的机会。同时,应采取流动的城镇化策略,即不应以定居的视角来推动城镇化,而是建立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那样可能更能满足农民工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不确定性 非永久迁移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一个综合视角的理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景维 张冠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48,共8页
从综合视角出发,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是由经济、社会、文化和公共服务权能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权能是市民化的物质承载和发展基础,提供着农民工向城市社会整合的根本动力。社会融合权能直接支撑了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场域中... 从综合视角出发,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是由经济、社会、文化和公共服务权能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权能是市民化的物质承载和发展基础,提供着农民工向城市社会整合的根本动力。社会融合权能直接支撑了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场域中的身份生产,同时为其城市融入提供社会资本条件。文化融合权能主要提供新市民社会价值和意义生产的方位标识功能,同时也是城市共同体意识生产和抵御社会分裂的粘合剂。公共服务权能由一系列均等化的居民福利权利的赋予而实现,是市民地位和待遇的制度性确认,也是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利益调节的结构性要素。多面向的权能要素体系突显了市民化实践的丰富意涵和多元统合特征。一个完整的市民化过程必然包含农民工在上述四个维度权能的充分发展,任何权能的缺失都将导致其在城市的“半融合”甚至“不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权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的组织形态、运作逻辑与结构嵌入
13
作者 万江红 杨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3-130,共8页
文章以组织化程度与借贷经济代价为维度,解析了民间借贷、民间金融组织、高利贷和银行四种农村金融形态的组织特征,通过比较发现,上述四种金融形态在借贷资源的丰富程度、交易成本/手续、监督成本以及互动逻辑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形... 文章以组织化程度与借贷经济代价为维度,解析了民间借贷、民间金融组织、高利贷和银行四种农村金融形态的组织特征,通过比较发现,上述四种金融形态在借贷资源的丰富程度、交易成本/手续、监督成本以及互动逻辑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形塑了不同金融形态在具体实践中独特的成本与收益结构,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这一特定金融形态的产生与运作过程分析后发现,农村金融形态所嵌入的社会结构与制度结构既决定了其自身的组织特征,也影响了农民对金融资源获取路径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组织 组织形态 运作逻辑 结构嵌入 农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两国非营利部门的比较:一个初步的探索
14
作者 何宇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20-29,47,共11页
非营利部门在中印两国的社会发展中都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关键的二手统计数据,对两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概况进行比较。印度非营利部门因其较长的发展历史、早期和国家良性的互动关系等因素,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要优于... 非营利部门在中印两国的社会发展中都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关键的二手统计数据,对两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概况进行比较。印度非营利部门因其较长的发展历史、早期和国家良性的互动关系等因素,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要优于中国。印度众多小型的非营利组织构成了庞大的行业群体,并在妇女就业、志愿参与、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部门在这些方面与印度尚有差距,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单位规模要略大于印度,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较快,而印度政府近年来却加强了对非营利部门的限制,与其建国初期的状况形成对比。两国在非营利部门发展上表现的差异,以及所内含的经济社会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中国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灾后农村社区重建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红莉 丁惠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经过六年的重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大部分乡村都呈现出一片新型城镇的生活形态,城镇化的思路和模式在重建的乡镇中得以充分体现。本研究以四川某重灾乡Q乡为例,通过长达5年的田野调查,记录了该乡2009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雅安地震的灾后重... 经过六年的重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大部分乡村都呈现出一片新型城镇的生活形态,城镇化的思路和模式在重建的乡镇中得以充分体现。本研究以四川某重灾乡Q乡为例,通过长达5年的田野调查,记录了该乡2009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雅安地震的灾后重建过程,以描绘在城镇化背景下,四川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反映出来的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及其对农村与农民的影响,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研究发现,在农村社区重建中应积极发动本地人和本地组织的智慧与积极性,重视乡村原有的初级社会关系,立足农村社会现实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创造适合本土的重建发展模式,真正回归社区和人的发展需求。农村城镇化应提倡以人为本,促进当地人能力建设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灾后农村 社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