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细小病毒VP_2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俊龙 陈焕春 +2 位作者 吕建强 肖少波 周复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利用PCR技术从猪细小病毒的RFDNA模板中扩增了含有VP2 全基因的 2 0kb的基因片段 ,将PCR产物克隆至 pMD18 T载体 ,利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VP2 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将所得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 利用PCR技术从猪细小病毒的RFDNA模板中扩增了含有VP2 全基因的 2 0kb的基因片段 ,将PCR产物克隆至 pMD18 T载体 ,利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VP2 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将所得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同源性均在 99%以上 ,从而说明该蛋白的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将VP2 全基因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 (b)、pET17(b)和 pET2 8(b)构建成表达质粒 pET15bVP2 、pET17bVP2 和 pET2 8bVP2 ;将含有VP2 基因起始位点至EcoRⅠ切点间的 0 8kb片段克隆入 pET17(b)中构建成表达质粒 pET17bVP2 f。利用上述四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IPTG诱导后SDS PAGE检测表达情况 ,结果发现 pET17bVP2 f质粒在 45kD处有一特异性表达带 ,而其它几种质粒均未看到特异性表达带 ,推测VP2 基因 3′端的某些结构可能对VP2 全基因的表达有一定影响。这一结果对研究VP2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正飞 陈焕春 +1 位作者 琚春梅 曹胜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猪圆环病毒 ( Porcine circovirus,PCV)是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 Postweaning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本文对其流行病学、理化特性、致病机理。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伍锐 金梅林 +1 位作者 陈焕春 蒋增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目前 ,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危害严重 ,经济损失巨大 ,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 A型流感病毒属 ,病毒粒子多形态。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 ,而对干燥和低温...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目前 ,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危害严重 ,经济损失巨大 ,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 A型流感病毒属 ,病毒粒子多形态。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 ,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大。其分子特性为多节段的 RNA病毒 ,由 8个片段组成 ,分别编码 1 0种蛋白质。猪流感病毒能够在多种动物的细胞上增殖 ,但病毒分离和疫苗生产时 ,经常采用鸡胚接种。病毒具有血凝活性 ,但不同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的区分。由于病毒受到抗体的压力很大 ,因此病毒的变异频繁 ,其机理涉及分子水平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文章对病毒的理化、生物学特性、分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 正黏病毒科 流感病毒属 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贵华 金梅林 +2 位作者 陈焕春 吴斌 伍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从湖北某鸭场采集泄殖腔棉拭子 2 0份 ,通过传统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方法即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分离到 1株鸭源禽流感病毒 (AIV)。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病毒分离株为A型流感病毒 ,经血凝素亚型鉴定为H9型 ,与禽流感病毒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的血... 从湖北某鸭场采集泄殖腔棉拭子 2 0份 ,通过传统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方法即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分离到 1株鸭源禽流感病毒 (AIV)。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病毒分离株为A型流感病毒 ,经血凝素亚型鉴定为H9型 ,与禽流感病毒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的血凝抑制 (HI)价为 8log2 ,电镜负染拍照后 ,可清楚观察到典型的流感病毒粒子形态 ;致病性试验表明 ,该流感病毒对鸡表现为较低的致病力。研究表明 ,水禽 ,特别是鸭 ,正日益成为禽流感的高度易感动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3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钱平 李祥敏 +2 位作者 陈焕春 金梅林 何启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1-395,共5页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CH 1a strain,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The GP3 gene of PRRSV HB 1 strain was cloned by RT PCR. The sequences analy...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CH 1a strain,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The GP3 gene of PRRSV HB 1 strain was cloned by RT PCR. The sequence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P3 genes of HB 1 and CH 1a strain had 91% and 89% homology, at the levels of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respectively. The GP3 gene was digested by Bam HⅠ and Eco RⅠ, and the fragment was inserted into the same sites of the universal vector pPgG uni. A recombinant virus transfer vector pPgG GP3 expressing PRRSV GP3 gene was constructed. The transfer vector pPgG GP3 digested by Kpn Ⅰ was co transfected PK 15 cells with the PRV TK -/gG -/LacZ + genomic DNA digested by Eco RⅠ using liposome method. The recombinant virus was purified by the phage test and PCR amplification. The expression of GP3 gene was indicat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using anti sera. A recombinant PRV virus expressing PRRSV GP3 gene was obtained. The recombinant virus is very useful in the research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vaccine against pseudorabies virus and PRRS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3基因 伪狂犬病病毒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VP1-3免疫表位基因与猪γ-干扰素基因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清侠 钱平 +5 位作者 曹毅 郭东春 徐卓菲 何雁南 司有辉 陈焕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6-349,358,共5页
将人工合成的口蹄疫病毒VP1-3上的抗原表位基因和猪γ-干扰素基因串联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表明重组载体中二者以接头融合的形式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重组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将人工合成的口蹄疫病毒VP1-3上的抗原表位基因和猪γ-干扰素基因串联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表明重组载体中二者以接头融合的形式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重组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66 Ku,与预期大小相符。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7.4%,且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以SKL变性后,经PEG4000、氧化型谷胱苷肽和还原型谷胱苷肽复性。粗提产物以CPE_(50)测得重组蛋白在MDBK细胞上的抗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活性达到1600 U/mL,说明表达产物具有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为下一步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抗原表位 猪Γ-干扰素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表达伪狂犬病病毒PK基因MDBK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祥敏 钱平 +1 位作者 金梅林 陈焕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6-400,共5页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pseudorabies virus (PrV) Ka strain,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PrV Ea strain PK gene was cloned and inserted into retroviral expression vector pLXSN (neo r). The recombinant pl...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pseudorabies virus (PrV) Ka strain,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PrV Ea strain PK gene was cloned and inserted into retroviral expression vector pLXSN (neo r).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LXSNPK was co transfected with packaging cell PA317 using lipofectin method. The transfectants were selected by G418 (300 mg/L) for 2 weeks. Viral supernatants gaining stable cell clones were collected, the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and the PK gene was amplified by RT PCR. It was shown that the PK gene had been inserted into the retroviral genome. The positive viral supernatant was collected to infect the interesting target cell MDBK. The infected MDBK cells were selected by G418 (800 mg/L) and analyz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nd SDS 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 It was confirmed that a MDBKPK cells expressing PK protein was obtained. It is useful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PrV PK gene in the process of PrV inducing culture cells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伪狂犬病病毒 PK基因 细胞凋亡 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通用转移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钱平 李祥敏 +3 位作者 陈焕春 肖少波 仇华吉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将来自质粒pFSV40的 3 0 0bpBamHI/PstI片段〔其中含有SV40poly(A)和部分多克隆位点〕插入到质粒pUSK相应的酶切位点中 ,获得重组质粒pUSKSV40 ,该重组质粒中gG基因 5’端编码区缺失了 42 8bp。将来自质粒pcDNA3 .1( +)的 946bpBglIIEc... 将来自质粒pFSV40的 3 0 0bpBamHI/PstI片段〔其中含有SV40poly(A)和部分多克隆位点〕插入到质粒pUSK相应的酶切位点中 ,获得重组质粒pUSKSV40 ,该重组质粒中gG基因 5’端编码区缺失了 42 8bp。将来自质粒pcDNA3 .1( +)的 946bpBglIIEcoRI片段 (其中含CMV启动子及部分多克隆位点 )插入到质粒pUSKSV40的BamHIEcoRI位点 ,构建了通用载体pPRVCMV_uni,其中含有CMV启动子、SV40poly(A)以及NheI、Pmel、BamHI、BstXI、EcoRI、StuI、XbaI等 7个单一克隆位点。将eGFP基因插入到该通用载体的BamHI和EcoRI之间 ,用所获得的转移载体与TK_/gG_/LacZ+ PRV基因组共转染PK_1 5细胞 ,经检测eGFP基因在重组伪狂犬病病毒中获得表达 ,从而证实该通用载体的构建是可行的。本研究研制以伪狂犬病病毒为载体的二价或多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病毒 通用转移载体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潜伏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祥敏 金梅林 陈焕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32-35,共4页
能在神经系统建立潜伏感染是嗜神经性疱疹病的一个主要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 ,潜伏相关基因的表达物是建立潜伏感染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外界刺激、宿主免疫力的降低等因素都可以使宿主由潜伏感染状态发病 ,成为带毒者和传播源 ,因此 ,对... 能在神经系统建立潜伏感染是嗜神经性疱疹病的一个主要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 ,潜伏相关基因的表达物是建立潜伏感染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外界刺激、宿主免疫力的降低等因素都可以使宿主由潜伏感染状态发病 ,成为带毒者和传播源 ,因此 ,对潜伏感染建立及维持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潜伏期病毒的基因产物以及由病毒所激起宿主基因产物的改变及其相互作用 ,对病毒的潜伏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处于潜伏期的病毒在不导致病理性细胞死亡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潜伏感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C末端串连表达及其抗体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贵青 陈焕春 +3 位作者 钱平 李祥敏 洪琦 顾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0-674,共5页
口蹄疫病毒主要免疫原性基因VP1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位于其C末端,参照Taiwanse97(AJ294928)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VP1基因C末端。序列分析表明:其C末端长285bp,编码74个氨基酸,与O/HKN/12/91、O/PEN/TAW/99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 口蹄疫病毒主要免疫原性基因VP1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位于其C末端,参照Taiwanse97(AJ294928)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VP1基因C末端。序列分析表明:其C末端长285bp,编码74个氨基酸,与O/HKN/12/91、O/PEN/TAW/99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93%和96%、93%;利用同尾酶Xho 、Sal 将VP1基因C末端串连起来;再将单拷贝和双拷贝C末端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后,转化BL21(DE3),在IPTG诱导下获得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活性。以表达产物包被ELISA板,初步建立了特异、敏感的ELISA诊断方法。同时用表达产物免疫Balb/c小鼠,能产生一定的抗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表达产物 末端 ELISA方法 VP1基因 T细胞抗原 表位 口蹄疫病毒 O型口蹄疫 特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在IBRS-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病毒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少波 陈焕春 +2 位作者 方六荣 洪文洲 何启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对含伪狂犬病病毒 Ea株 g C全基因的质粒 p UC1 .75进行亚克隆 ,将其完整编码区置于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的 HCMV启动子 /增强子下游 ,构建了 g 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g C.脂质体转染 IBRS- 2细胞 ,在 G41 8抗性选择下 ,获得多... 对含伪狂犬病病毒 Ea株 g C全基因的质粒 p UC1 .75进行亚克隆 ,将其完整编码区置于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的 HCMV启动子 /增强子下游 ,构建了 g 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g C.脂质体转染 IBRS- 2细胞 ,在 G41 8抗性选择下 ,获得多个阳性克隆细胞系 .经 ELISA筛选反应最强的阳性克隆细胞系 ,进一步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证实 g C基因在 IBRS- 2细胞中得到了正确表达并分布在细胞膜 .以 1 0 0个蚀斑形成单位的伪狂犬病病毒分别接种表达 g C的细胞系和空白载体转染细胞系 .通过测定蚀斑数发现 ,表达 g C的细胞系对病毒的感染具有抑制作用 ,平均抑制率达 59.4%± 1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抑制 吸附 gC基因表达 IBRS-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琚春梅 陈焕春 +3 位作者 刘正飞 曹胜波 何启盖 敖艳华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10期41-42,共2页
本研究用猪2型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表达产物包被酶标板,建立ELISA诊断方法,用此方法对临床1257份送检血清进行了检测,其总阳性率为57.28%(720/1257),仔猪阳性率为30.83%(119/386),肥猪阳性率为64.93%(137/211),母猪阳性率为71.50%(41... 本研究用猪2型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表达产物包被酶标板,建立ELISA诊断方法,用此方法对临床1257份送检血清进行了检测,其总阳性率为57.28%(720/1257),仔猪阳性率为30.83%(119/386),肥猪阳性率为64.93%(137/211),母猪阳性率为71.50%(419/586),公猪阳性率为70.27%(52/74)。这一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在我国流行较普遍,且抗体阳性率随猪体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病 ELISA方法 血清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正飞 陈焕春 +2 位作者 吴斌 琚春梅 曹胜波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10期4-7,共4页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pigs multisystemicwasting sndrom,PMWS)的病原。随着该病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猪圆环病毒的危害性。为了更加全面地本质地认识该病毒,本文对其流性...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pigs multisystemicwasting sndrom,PMWS)的病原。随着该病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猪圆环病毒的危害性。为了更加全面地本质地认识该病毒,本文对其流性病学、理化特性、致病机理、诊断方法及分子生物学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 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流性病学 理化特性 致病机理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Ea株UL54基因在BHK-21细胞上的表达
14
作者 徐引弟 陈焕春 +3 位作者 何启盖 肖少波 钱平 汪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99,共4页
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BamHI5’片段为模板 ,PCR扩增出约 1.1kbUL5 4基因完整编码区片段 ,将该基因克隆到pB1uescriptIISK+ 中 ,构建重组载体pSKUL5 4。进一步将该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_C1的增强绿荧光蛋白EGFP下游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BamHI5’片段为模板 ,PCR扩增出约 1.1kbUL5 4基因完整编码区片段 ,将该基因克隆到pB1uescriptIISK+ 中 ,构建重组载体pSKUL5 4。进一步将该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_C1的增强绿荧光蛋白EGFP下游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UL5 4,脂质体法转染BHK_2 1细胞 ,G418加压筛选至正常细胞完全死亡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pEGFPUL5 4和pEGFP_C1均发出较强荧光 ,pEGFP_C1转染的细胞在整个细胞发出荧光 ,而pEGFPUL5 4转染细胞在细胞核中发出很强的荧光 ,证明UL5 4基因在BHK_2 1细胞上获得了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表达 Ea株 UL54基因 BHK-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15
作者 琚春梅 陈焕春 +3 位作者 吴斌 刘正飞 曹胜波 何启盖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10期13-15,共3页
圆环病毒是近年来兽医界广泛关注的新发现畜禽类病毒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2000年墨尔本国际猪病会议(IPVS)和1999年北京国际禽病会议(ICEVP)上均成为受到重视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 圆环病毒病 圆环病毒 理化特性 流行病学 致病机理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制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乙型脑炎血清抗体DIGF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祥 陈焕春 +4 位作者 吴斌 胡长敏 贾杏林 何启盖 何国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以固相滤膜为载体,以红色胶体金颗粒标记的兔抗猪IgG作为探针,特异性地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DIGFA)。与血凝抑制试验(HI)对比检测了54份猪血清临床样本,两法的阳性符合率为71.4%...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以固相滤膜为载体,以红色胶体金颗粒标记的兔抗猪IgG作为探针,特异性地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DIGFA)。与血凝抑制试验(HI)对比检测了54份猪血清临床样本,两法的阳性符合率为71.4%、阴性符合率为65.5%、总符合率为81.4%。本法中抗原抗体通过渗滤在膜上进行反应,数分钟内即可用肉眼观查结果,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易于判读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快速诊断和大规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血清抗体 胶体金探针 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 血凝抑制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2在甲醇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严琳 陈焕春 +2 位作者 覃雅丽 何启盖 肖少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将猪白细胞介素-2(pIL-2)的完整cDNA序列克隆到甲醇酵母(Pichiapastoris)表达载体pPIC3 5K中,在E.coli体系中鉴定得到阳性克隆子pPIC3 5K-IL2。将pPIC3 5K-IL2经SacI线性化后,转化入经LiC1致敏的P.PastorisGS115菌株中,得到的重组菌株... 将猪白细胞介素-2(pIL-2)的完整cDNA序列克隆到甲醇酵母(Pichiapastoris)表达载体pPIC3 5K中,在E.coli体系中鉴定得到阳性克隆子pPIC3 5K-IL2。将pPIC3 5K-IL2经SacI线性化后,转化入经LiC1致敏的P.PastorisGS115菌株中,得到的重组菌株经1%浓度甲醇诱导后,利用SDS-PAGE电泳,斑点杂交及去糖基化酶消化证实,在培养上清中获得了分泌型表达的猪白细胞介素-2(蛋白分子量约为20KD),其表达量可达到80mg/L。用CTLL-2细胞进行活性检测,生物学活性可达2×106IU/ml。对其表达情况进行时间梯度分析,确定第5天表达量达到最高点,为最佳诱导时间;分析连续4个批次的重组菌株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在适当菌体浓度下连续培养均能稳定、高效的表达外源蛋白pIL-2。本实验为进一步大规模生产pIL-2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甲醇酵母 基因表达 阳性克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高原 陈焕春 +2 位作者 徐晓娟 王祥 何启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乙型脑炎是由黄病毒科的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的虫媒病毒性疾病。由于本病对人类和多种动物危害非常严重 ,因而对其进行确诊很重要。
关键词 猪病 乙型脑炎 诊断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分子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贝为成 陈焕春 何启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1-3,30,共4页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一种重要病原菌。该病具高度传染性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病原、毒素成分、毒素分子结构、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作了综述。
关键词 胸膜肺炎 放线杆菌毒素 分子致病机理 研究进展 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贵青 陈焕春 钱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6期29-31,共3页
口蹄疫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早期检测 ,然而有很多疾病症状与口蹄疫相似 ,仅靠临床症状难以确诊 ,因此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病毒学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 口蹄疫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早期检测 ,然而有很多疾病症状与口蹄疫相似 ,仅靠临床症状难以确诊 ,因此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病毒学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RT-PCR以及乳胶凝集试验 ( L AT)。 RT-PCR有待进一步完善 ,而用于野外检测的现场诊断方法已取得可喜进展。血清学诊断包括中和试验和 EL ISA,中和试验已经被 EL ISA方法取代 ,并且通过检测非结构蛋白的抗体可以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更加快速、敏感、可靠以及用于检测潜伏感染的诊断技术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诊断技术 非结构蛋白 症状 血清学诊断 病毒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