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工程菌WG-001和1125BG在盆栽土壤中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振宇 李林 +3 位作者 任红燕 吴晓明 喻子牛 孙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18-122,共5页
自从遗传改造微生物诞生以来,其安全性问题受到了持续关注和研究。本文报道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工程菌WG 001和1125BG在盆栽大白菜的土壤环境中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用工程菌WG 001和1125BG分别以1013cfu/cm2和1010cfu/cm... 自从遗传改造微生物诞生以来,其安全性问题受到了持续关注和研究。本文报道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工程菌WG 001和1125BG在盆栽大白菜的土壤环境中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用工程菌WG 001和1125BG分别以1013cfu/cm2和1010cfu/cm2的高土壤密度喷洒盆栽大白菜后,工程菌菌数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最后分别以相对较低的菌数水平(105cfu/g干土样和106cfu/g干土样)在实验土壤中稳定存在;对土壤中土著细菌群落在有限时间(15d)内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对土著真菌与放线菌无显著影响;未发现工程菌WG 001中特异基因发生丢失;未检测到工程菌WG 001和1125BG中特异基因(WG 001为cry1Aa和cry1Ac,1125BG为gfp)向土著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盆栽大白菜的水平转移。本文实验结果显示,高密度喷洒的两种工程菌未显著影响实验土壤环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同时发现以不同的喷药量喷洒两种工程菌后,在盆栽土壤中其存活水平、菌数降低的速率以及对土著细菌的影响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苏云金芽胞杆菌 基因工程菌 安全性评估 盆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亮斑扁角水虻产卵行为的化学物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柳 郑龙玉 +3 位作者 胡芮绮 曹志平 喻子牛 张吉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9期46-49,共4页
对乳酸、碳酸氢铵、顺-9-二十三碳烯3种化学物质影响亮斑扁角水虻产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酸和碳酸氢铵对亮斑扁角水虻产卵有引诱作用;而顺-9-二十三碳烯没有引诱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对亮斑扁角水虻产卵有排斥作用。乳酸、碳... 对乳酸、碳酸氢铵、顺-9-二十三碳烯3种化学物质影响亮斑扁角水虻产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酸和碳酸氢铵对亮斑扁角水虻产卵有引诱作用;而顺-9-二十三碳烯没有引诱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对亮斑扁角水虻产卵有排斥作用。乳酸、碳酸氢铵、顺-9-二十三碳烯引诱实验的虫卵孵化率分别为71.76%、42.04%、72.48%。表明乳酸和碳酸氢铵对昆虫引诱作用没有专一性,而顺-9-二十三碳烯引诱作用相对比较专一。对亮斑扁角水虻最好的引诱因子为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 产卵行为 乳酸 碳酸氢铵 顺-9-二十三碳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转化蓝藻藻泥和降解藻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冕 霍岩 +5 位作者 肖小朋 蔡珉敏 郑龙玉 王高鸿 李林 张吉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7期10-14,29,共6页
通过亮斑扁角水虻武汉品系(武汉亮斑水虻)幼虫转化蓝藻藻泥与麸皮或玉米皮复配的饲料获得昆虫蛋白,优化了饲料配方,同时考察了水虻幼虫对蓝藻藻泥中藻毒素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最佳饲料配方为蓝藻藻泥∶玉米皮∶菌渣=4∶2∶1(鲜重比)时... 通过亮斑扁角水虻武汉品系(武汉亮斑水虻)幼虫转化蓝藻藻泥与麸皮或玉米皮复配的饲料获得昆虫蛋白,优化了饲料配方,同时考察了水虻幼虫对蓝藻藻泥中藻毒素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最佳饲料配方为蓝藻藻泥∶玉米皮∶菌渣=4∶2∶1(鲜重比)时,其物料减少率为(63.90±0.46)%、水虻转化率为(11.46±0.56)%、幼虫死亡率为(2.92±0.46)%、50%预蛹时间(转化时间)为13.0 d。水虻幼虫对藻粉中藻毒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降解率为40.98%,水虻幼虫转化藻粉后,只有0.81%的藻毒素转移到水虻幼虫体内,转移量小。该研究为大规模利用水虻幼虫转化蓝藻藻泥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藻泥 藻毒素 武汉亮斑水虻幼虫 饲料配方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 1A00437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4
作者 左怀雨 王茂淋 +4 位作者 邵宗泽 李光玉 徐柳 喻子牛 张吉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9期29-35,共7页
Bacillus mojavensis 1A00437是分离自太平洋的一株芽胞杆菌,成功克隆了该菌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并在原核系统获得高效表达。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ORF全长681bp,编码一条226个氨基酸的蛋白,蛋白大小25.3kDa。该酶的最适pH值及最... Bacillus mojavensis 1A00437是分离自太平洋的一株芽胞杆菌,成功克隆了该菌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并在原核系统获得高效表达。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ORF全长681bp,编码一条226个氨基酸的蛋白,蛋白大小25.3kDa。该酶的最适pH值及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5、60℃。研究表明,1mmol·L-1 Ca2+、Mn2+可显著抑制该重组酶活性,该重组酶对稻瘟病菌无抗性,但对小麦纹枯病菌及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饲料体外消化实验表明,该重组酶对稻糠、玉米粉具有显著降解效果。为该酶用作抗真菌剂及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mojavensis 葡聚糖酶 基因克隆 表达 功能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油对藤仓赤霉菌978菌株产赤霉素GA_3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继刚 陈守文 喻子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0-473,共4页
在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978菌株产赤霉素GA3的发酵前期,研究了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豆油对发酵过程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W/V)的豆油,在发酵48~60 h仍能对脂肪酶进行诱导,从而维持较高的脂肪酶活性... 在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978菌株产赤霉素GA3的发酵前期,研究了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豆油对发酵过程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W/V)的豆油,在发酵48~60 h仍能对脂肪酶进行诱导,从而维持较高的脂肪酶活性,有利于菌体利用补加的豆油合成赤霉素GA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补油发酵过程中豆油补加时间和补加浓度对赤霉素GA3合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补油发酵起始培养基中添加豆油1.0%(W/V)、发酵60 h补加4.0%(W/V)豆油能显著提高赤霉素GA3产量,与全淀粉发酵培养基发酵相比,在摇瓶发酵水平上赤霉素GA3的产量提高了23%,在10 L发酵罐上产量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仓赤霉菌 赤霉素GA3 脂肪酶活性 豆油 补油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粒肩天牛肠道木质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晨娟 蔡皓 +1 位作者 李庆 喻子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66-68,91,共4页
利用纤维素-刚果红选择培养基和苯胺蓝培养基从桑粒肩天牛肠道中筛选出一株同时具有纤维素酶活和木质素酶活的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在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最高活力为0.51 IU.mL-1;在木质素发酵... 利用纤维素-刚果红选择培养基和苯胺蓝培养基从桑粒肩天牛肠道中筛选出一株同时具有纤维素酶活和木质素酶活的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在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最高活力为0.51 IU.mL-1;在木质素发酵培养基中,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活力分别为0.1841 IU.mL-1(96 h)、0.0633 IU.mL-1(48 h),没有检测到过氧化物酶(Lip)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粒肩天牛 筛选 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