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水产饲料学实习远程教学初探
1
作者 谭青松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6期5-7,共3页
为应对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管理,开展网络课程授课以减少聚集已有一段时间,但对实践实习等课程,其开展方式和效果评价尚鲜有报道。水产饲料学实习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实习内容之一,本文对水产饲料学实习的创新形式进行了介绍,并... 为应对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管理,开展网络课程授课以减少聚集已有一段时间,但对实践实习等课程,其开展方式和效果评价尚鲜有报道。水产饲料学实习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实习内容之一,本文对水产饲料学实习的创新形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实习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远程在线实习结合虚拟仿真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我们传统在饲料企业开展的水产饲料学实习,但仍存在不足,不能完全展示真实场景。同时,本文述评了实习的注意事项和应改进的部分,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实习方式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在线教学 实习方式 远程直播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插片法接种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以水产微生物学实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观察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菲菲 吴志新 +2 位作者 李莉娟 黎洁 祝东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期138-139,共2页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观察是水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实验教学中一直采用压片浸染法和印片浸染法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但观察效果不好。采用插片浸染法后,学生通过简单操作即可清晰地观察到完整自然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分...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观察是水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实验之一,实验教学中一直采用压片浸染法和印片浸染法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但观察效果不好。采用插片浸染法后,学生通过简单操作即可清晰地观察到完整自然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传统插片法接种操作不方便,接种时间长,效率低;改进后的接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省时,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了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插片法 接种 形态结构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无乳链球菌病流行病学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石杰 黎洁 张永安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无乳链球菌病以其传播速度快和致死率高著称,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并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中国感染鱼类的无乳链球菌分子血清型主要以Ia为主,且通常呈现多重耐药性。目前,防治该病主要依赖抗生素治疗,辅以中草药疗法。然... 无乳链球菌病以其传播速度快和致死率高著称,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并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中国感染鱼类的无乳链球菌分子血清型主要以Ia为主,且通常呈现多重耐药性。目前,防治该病主要依赖抗生素治疗,辅以中草药疗法。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逐年上升,因此,探索和开发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有效防控无乳链球菌病及遏制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极为关键。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研究文献,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治技术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当前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无乳链球菌病 流行病学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青养殖模式提升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曦 万莹 +5 位作者 席汝娟 沈志远 何亚 李莉 汤蓉 李大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75,共6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的提升,草鱼肌肉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的养殖模式对于草鱼的肌肉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开展了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胶原蛋白的相关研究,并...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的提升,草鱼肌肉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的养殖模式对于草鱼的肌肉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开展了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胶原蛋白的相关研究,并与饲料养殖模式下的草鱼进行比较分析。本实验分别对两种养殖模式下的草鱼肌肉进行了组织学和肌膜微观结构观察、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和胶原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与饲料养殖模式相比,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的肌纤维直径和面积较小,肌膜较粗,肌膜中的胶原纤维更多且排列更加紧密有序。根据羟脯氨酸的测定结果显示,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的胶原蛋白含量高于饲料养殖模式。胶原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饲料养殖模式对比,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I型胶原蛋白相关合成基因col1α1、col1α2以及调控通路TGF-β1/smad中基因smad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本实验结果表明,种青养鱼模式可使草鱼肌肉中的肌膜组织增粗,同时肌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多且排列紧密,提升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及胶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种青养殖 肌肉 胶原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菲菲 单宇峰 +5 位作者 祝东梅 杨禧文 陈菲 叶可 马帅 王玉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虾塘散养、蟹塘散养、网箱投喂鱼浆和网箱投喂水蚯蚓4种养殖模式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和Ven...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虾塘散养、蟹塘散养、网箱投喂鱼浆和网箱投喂水蚯蚓4种养殖模式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和Venn图结果显示,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而蟹塘散养组最低。除蟹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其余3种养殖模式黄鳝胃肠道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推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核心菌群为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网箱投喂水蚯蚓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为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其余3种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都为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而虾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群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其余3种养殖模式的优势菌群中都有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结果表明: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且益生菌群占比高,潜在致病菌较少,是比较健康的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养殖模式 胃肠道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肥对稻田养殖螺蛳产量、水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威锋 郑炳言 +3 位作者 王志强 罗福广 蒋明 李艳和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35-40,共6页
为了调查评估广西柳州柳江区里高镇螺蛳养殖基地稻田施生物肥和投喂饲料对稻田土壤肥力以及螺产量的影响,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土壤和水质的总氮、总磷,采用灼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在2020年11月2日、11月30日、2021年4月2日... 为了调查评估广西柳州柳江区里高镇螺蛳养殖基地稻田施生物肥和投喂饲料对稻田土壤肥力以及螺产量的影响,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土壤和水质的总氮、总磷,采用灼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在2020年11月2日、11月30日、2021年4月2日进行3次养殖稻田螺估产。结果表明,施生物肥的稻田螺增产率可达31.73%~40.90%,要高于单投饲料稻田,而施生物肥+投喂饲料的稻田要整体高于单施生物肥的,可达50.62%~57.86%。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得分发现,生物肥的投入使得土壤总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余土壤肥力相关指标和肥力综合得分并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养殖 生物肥 土壤肥力 测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肥对螺蛳养殖稻田底泥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7
作者 郑炳言 李威锋 +2 位作者 罗福广 王志强 李艳和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7-32,共6页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了养殖螺蛳稻田施生物肥后底泥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及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施生物肥后底泥中的3类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且都在第一次追肥后达到了最大值,随着每半个月施一次肥,微生物的数目出现下降且保...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了养殖螺蛳稻田施生物肥后底泥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及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施生物肥后底泥中的3类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且都在第一次追肥后达到了最大值,随着每半个月施一次肥,微生物的数目出现下降且保持稳定;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细菌来自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真菌包含1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 生物肥 底泥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肝脏组织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寒雨 刘笑 +4 位作者 郑菲菲 毛天宇 冯柯尧 孙艳红 祝东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816,共9页
运用组织块贴壁法、酶消化法、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探究体质量(33.2±0.2)g翘嘴鳜肝脏组织原代细胞最适培养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M199培养基、L15培养基、M199-L15)、3种培养容器(12孔板、6孔板、T25培养瓶)及有无CO_(2)探究翘嘴鳜肝... 运用组织块贴壁法、酶消化法、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探究体质量(33.2±0.2)g翘嘴鳜肝脏组织原代细胞最适培养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M199培养基、L15培养基、M199-L15)、3种培养容器(12孔板、6孔板、T25培养瓶)及有无CO_(2)探究翘嘴鳜肝脏组织原代细胞最适培养条件,采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和染色体数目鉴定细胞,研究氯化铵(0、1、5、10mmol/L)对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翘嘴鳜肝脏组织获得细胞,接种到T25培养瓶,生长培养基为M199-L15(体积比1∶1)混合培养基并添加20%体积胎牛血清,在28℃含5%CO_(2)的培养箱中培养,第2~3天贴壁细胞占瓶底的25%~30%,第4~5天细胞长满瓶底的70%~80%,第6~7天得到可传代的原代细胞;传代后细胞饱满、增殖能力强,为上皮样和成纤维样的混合,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已传到10代;细胞线粒体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基因序列(HQ731435.1)的一致率达99.05%,染色体数目为48条,证明此细胞来自翘嘴鳜;5mmol/L和10mmol/L氯化铵暴露对细胞形态和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建立了翘嘴鳜肝脏组织原代细胞培养技术,为开展翘嘴鳜生物学、疾病学、营养学及遗传学等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为鱼类肝脏组织细胞原代培养和建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肝脏 原代细胞 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腹膜分布、组织学及光照对其影响研究
9
作者 毛天宇 李明轩 +5 位作者 冯柯尧 郑菲菲 张亚倩 孙艳红 陈见 祝东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腹膜在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由间皮细胞构成,通过结缔组织的支持作用形成的一层膜状组织,具有润滑、支持和保护等功能。鱼类有腹膜且分布有色素细胞,本研究选取常见经济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其腹膜分... 腹膜在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由间皮细胞构成,通过结缔组织的支持作用形成的一层膜状组织,具有润滑、支持和保护等功能。鱼类有腹膜且分布有色素细胞,本研究选取常见经济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其腹膜分布及色素细胞形态特征,并探究光照条件对鲫腹膜色素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1)鲫腹膜呈黑色,腹腔腹壁内侧、心腹隔膜靠近腹腔一侧有明显分布,腹腔腹壁内侧黑色腹膜在腹腔上方延伸包裹性腺后相连覆于鳔下侧。(2)鲫腹膜黑色素细胞为黑色的树突状细胞。(3)鲫腹腔腹壁内侧腹膜的石蜡组织切片显示黑色素细胞连续分布形成黑色色素带,细胞核椭圆形、呈蓝紫色;扫描电镜下腹膜组织凹凸不平,由嵴组成多角形的网状结构;透射电镜下黑色素细胞有细胞核和黑素小体,黑素小体分为Ⅰ、Ⅱ、Ⅲ、Ⅳ四个时期。(4)不同光照影响鲫腹腔腹壁内侧腹膜黑色素细胞的形态,光照组黑色素细胞胞体变大、分支变粗,呈色变深;黑暗组黑色素细胞胞体变小、分支变细长。本研究为鱼类腹膜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Carassius auratus) 腹膜 黑色素细胞 电镜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涛 魏开建 +5 位作者 张桂蓉 徐雷 马徐发 赵建伟 刘操 吴晓辉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8,共10页
为探究北京密云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水质的关系,根据水库形状和水位季节变化规律,在潮河库区(1~3号)、库中区(4~5号)以及白河库区(6~8号)共设置8个采样点,于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 为探究北京密云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水质的关系,根据水库形状和水位季节变化规律,在潮河库区(1~3号)、库中区(4~5号)以及白河库区(6~8号)共设置8个采样点,于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下旬进行采样,冬季由于水库结冰采样困难而未采集底栖动物样本。结果显示,密云水库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15种,隶属2门2纲2科10属,其中环节动物门颤蚓科4种,节肢动物门摇蚊科幼虫11种,优势种为正颤蚓(Tubifex tubifex)和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不同采样点的种类数为2~11种,年均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分别为1864个/m2和3.10g/m2,显示密云水库为中营养型水库。底栖动物年均密度:白河库区〉潮河库区〉库中区,年均生物量:白河库区〉潮河库区及库中区。在库西、白河电站等深水区,颤蚓类密度和生物量占比较高;而浅水区摇蚊幼虫密度和生物量占比较高。底栖动物总密度:夏季〉春季〉秋季;总生物量:春季〉夏季≈秋季。水库中颤蚓类的密度和生物量与水深、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及总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或幂函数正相关,与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相关不显著;摇蚊幼虫的密度和生物量与上述4个环境变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Goodnight修正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浅水区高于深水区。Pielou均匀度指数和Wright指数评价表明,密云水库水质为轻污染,与水化评价结果比较一致,可作为水质生物学评价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水质生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不同群体的形态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源博 张桂蓉 +3 位作者 李雷 马波 马徐发 魏开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7,共10页
为探讨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群体形态学差异,基于12个常规性状和20个框架性状的比例数据,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异齿裂腹鱼10个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23%,... 为探讨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群体形态学差异,基于12个常规性状和20个框架性状的比例数据,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异齿裂腹鱼10个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23%,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受全长/体长、吻长/体长、眼径/体长、D1-2/体长、D1-3/体长等14个鱼体水平轴向性状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主要受体高/体长、尾柄高/体长、体宽/体长、胸鳍起点间距/体长、腹鳍起点间距/体长等10个鱼体垂直轴向性状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雅鲁藏布大峡谷下游支流帕隆藏布江通麦和卡达桥2个群体、大峡谷上游8个群体之间形态分化明显,分别聚为一支,而大峡谷上游8个群体聚为2个组群。建立了10个群体的判别函数,总判别准确率为88.60%,其中日喀则、拉孜、墨竹工卡和通麦群体的判别准确率为95.92%~100.00%。大峡谷上游、下游异齿裂腹鱼群体间的形态分化可能与地理隔离及适应特定栖息环境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齿裂腹鱼 形态度量分析 群体形态差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种群资源 珍稀物种 群体识别 判别分析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菲菲 祝东梅 黄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113,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水产品营养价值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其养殖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但与规范的规模化健康养殖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和规范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水产品营养价值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其养殖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但与规范的规模化健康养殖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加强水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与国际规则接轨,施行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准入制势在必行。本文就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 资格考试 兽医 执业 水产养殖 水产品 营养价值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珊 李长江 +5 位作者 汤蓉 李大鹏 梁骁 熊梅 Kommaly Onxayvieng 李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26,共8页
实验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作为研究对象,以体长/秒(bl/s)为流速单位设置0、0.5、1和2 bl/s 4个水流速度实验组对鱼类进行游泳训练。运动训练8周后,检测其血清皮质醇含量、甲状腺激素(THs)和促甲... 实验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作为研究对象,以体长/秒(bl/s)为流速单位设置0、0.5、1和2 bl/s 4个水流速度实验组对鱼类进行游泳训练。运动训练8周后,检测其血清皮质醇含量、甲状腺激素(THs)和促甲状腺素(TSH)含量、肝脏脱碘酶(IDs)活性、甲状腺组织形态以及与甲状腺激素代谢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此探讨游泳运动对异育银鲫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游泳运动未引起血清皮质醇的显著变化,但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与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上升,在0.5 bl/s运动组中出现显著上升,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含量在2 bl/s运动组显著性上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含量在对照组与三个运动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SH水平在0.5 bl/s与1 bl/s运动组中显著性上升。Ⅰ型脱碘酶(ID1)活性在0.5 bl/s运动组显著上升;Ⅱ型脱碘酶(ID2)活性随着流速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各个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Ⅲ型脱碘酶(ID3)活性随着流速的上升而显著性下降。8周的运动训练显著性提升了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的基因表达水平。各组实验鱼的甲状腺腺泡胶质均匀,但各训练组的腺泡上皮细胞核有显著增大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控甲状腺激素代谢过程,提升外周甲状腺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 甲状腺激素 脱碘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草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杰胄 梁骁 +4 位作者 李婧钰 汤蓉 李莉 李大鹏 张曦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在水温22℃~24℃下,将体质量(92.76±6.63)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放在直径1 m、水深78 cm的塑料缸中暂养2个月后,在0 bl/s(对照组)、0.5 bl/s、1 bl/s和1.5 bl/s流速下,每组3个平行养殖缸,每缸14尾鱼,进行70 d游泳训练,... 在水温22℃~24℃下,将体质量(92.76±6.63)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放在直径1 m、水深78 cm的塑料缸中暂养2个月后,在0 bl/s(对照组)、0.5 bl/s、1 bl/s和1.5 bl/s流速下,每组3个平行养殖缸,每缸14尾鱼,进行70 d游泳训练,训练结束后测定草鱼肌肉及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研究流速对草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5 bl/s与1.0 bl/s流速下草鱼红肌cat、gpx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不同流速对其他组织中cat、gpx和sod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1.5 bl/s流速显著抑制草鱼红肌的SOD酶活,但显著提升腹肌中SOD酶活以及肝脏T-AOC活性;1.0 bl/s流速显著提升GSH-Px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流速度可以提升草鱼肝脏、肌肉的抗氧化能力,因而在草鱼养殖中进行游泳训练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抗氧化能力 游泳训练 肌肉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铜锈环棱螺胃含物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灿灿 张丹丹 +4 位作者 王志强 罗福广 文衍红 蒋明 李艳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3,共10页
以养殖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采用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胃含物情况。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的摄食率为86.87%,其胃含物以浮游植物和碎屑为主,其中胃内主要的食物成分是小球藻(Chlorella)和裸藻(Euglena),后... 以养殖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采用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胃含物情况。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的摄食率为86.87%,其胃含物以浮游植物和碎屑为主,其中胃内主要的食物成分是小球藻(Chlorella)和裸藻(Euglena),后肠中则以隐藻和颤藻为主;铜锈环棱螺胃内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23门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肉杆菌属(Carnobacterium)等88属组成,其中真菌类群主要由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等5门和马拉色氏霉菌属(Malassezia)、曲霉菌属(Aspergillus)、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50属组成。研究结果可为铜锈环棱螺饵料生物学和生态食物网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开展其人工养殖提供基础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胃含物 高通量测序 显微镜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浩 龙鲜梅 +2 位作者 陈旺旺 胡广文 谭青松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2,共8页
原代培养的细胞离体时间短,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细胞相似,为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化合物对生物体的作用等提供了模型系统。探讨不同培养基对草鱼肌纤维的培养效果,筛选出适合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培养基,可为后期草鱼肌... 原代培养的细胞离体时间短,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细胞相似,为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化合物对生物体的作用等提供了模型系统。探讨不同培养基对草鱼肌纤维的培养效果,筛选出适合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培养基,可为后期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研究提供参考。分别选用DMEM、M199、L-15三种培养基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草鱼肌纤维,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培养基对草鱼肌纤维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细胞迁出时间和细胞达到首次传代时间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法计算不同培养基对细胞增殖情况以及细胞贴壁率的影响;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与DMEM和L-15相比,M199培养基培养的草鱼肌纤维从组织块中开始迁出时间短(P<0.05),细胞贴壁率高,2 h细胞贴壁率高达(44.60±11.46)%(P<0.05),而DMEM、L-15培养基培养的细胞2 h贴壁率分别为(33.25±8.35)%、(22.83±0.70)%(P<0.05);同时M199组的细胞增殖速度快,进入对数生长期仅需72 h,且传代培养72 h后的草鱼肌纤维平均扩增倍数最高(P<0.05);MTT法测细胞活力发现,M199培养基培养的草鱼肌纤维平均OD值为1.03±0.17显著高于DMEM和L-15组的OD值(分别为0.06±0.02和0.05±0.02)。综上M199培养基对于草鱼肌纤维的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该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速率均明显高于DMEM和L-15培养基,且肌纤维贴壁和伸展状态更好。M199培养基可作为草鱼肌纤维原代培养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肌纤维 培养基 组织块法 细胞培养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与“不开口”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单宇峰 马帅 +2 位作者 叶可 祝东梅 郑菲菲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9期25-31,共7页
[目的]探究“开口”和“不开口”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差异。[方法]试验选取网箱投喂鱼浆养殖模式中“开口”和“不开口”黄鳝的胃及肠道,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组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开口”... [目的]探究“开口”和“不开口”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差异。[方法]试验选取网箱投喂鱼浆养殖模式中“开口”和“不开口”黄鳝的胃及肠道,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组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开口”黄鳝的肠道微生物丰度和物种多样性都高于“不开口”黄鳝。“开口”与“不开口”黄鳝的胃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均是厚壁菌门,但菌群比例存在差异。在属水平上,“开口”与“不开口”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种类组成优势菌群均存在差异,其中“不开口”黄鳝肠道优势菌群为致病菌,胃肠道菌群失衡。[结论]推测黄鳝“不开口”可能会导致其胃及肠道中有害菌群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黄鳝 “不开口”黄鳝 胃肠道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