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河周丛藻类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韦丽丽 周琼 +3 位作者 谢从新 牛建功 蔡林钢 李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8,共10页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研究其种群结构及评价水质,以保护该地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2013年5、7、9、10月,在新疆跨境河流——伊犁河全流域选择8个样点,对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研究其种群结构及评价水质,以保护该地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2013年5、7、9、10月,在新疆跨境河流——伊犁河全流域选择8个样点,对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伊犁河周丛藻类隶属5门41属14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113种(占77.9%),依次是蓝藻门14种(9.7%)、绿藻门13种(9.0%)、裸藻门4种(2.8%)和黄藻门1种(0.7%)。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嗜盐舟形藻、偏肿桥弯藻、普通等片藻以及蓝藻门的皮状席藻等。研究期间,伊犁河周丛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31.7×106ind/m2、1908.5 mg/m2。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0.73、3.24、0.60和3.9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伊犁河周丛藻的密度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总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水温、盐度、氟化物、总硬度、钙离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周丛藻类的生物量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水温、硝态氮、氟化物、总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基于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Margalef、Pielou)、指示生物法与硅藻耐受性指数等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大体上一致,综合评价结果:昭苏解放大桥、雅玛渡和伊犁河大桥水质相对较差为β-中污型,其余采样点水质均处于较好状态为寡污型。整体上伊犁河流域水质趋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丛藻类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多样性指数 伊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鳜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骆小年 梁旭方 +5 位作者 周怡 袁勇超 易提林 田昌绪 杨敏 张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2,共7页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又名石鳜、岩鳜、鳌花、花鲫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素有“淡水石斑”之美誉,深受国内及韩国、新加坡等地消费者欢迎,是我国重要淡水出口创汇鱼类之一。
关键词 斑鳜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 人工养殖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鱼类饵料生物影响的预测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家波 余秋梅 王明学 《水利渔业》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鱼类饵料生物的主要有利影响是库区形成多样化小生境,增加营养物质来源,促进库水交流,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并使库区饵料生物和中下游底栖生物总量增加。主要不利影响是使库水表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鱼类饵料生物的主要有利影响是库区形成多样化小生境,增加营养物质来源,促进库水交流,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并使库区饵料生物和中下游底栖生物总量增加。主要不利影响是使库水表底层温差变大,下泄水温降低,下泄流量减少而使中下游流速减小,水位下降,并使局部水域水质恶化,中游浮游生物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汉江中下游 生态环境 饵料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影响水产品肉质风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娇娇 谭青松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6-10,共5页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天然饲料添加剂,是动物营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就几种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及对水产品肉质风味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 肉质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冲库湾施放发酵猪粪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5
作者 张家波 朱邦科 +3 位作者 王明学 杨瑞斌 邢鲁明 周友森 《水利渔业》 1998年第4期17-19,共3页
用塑料薄膜围箱法进行发酵猪粪对浮游生物影响的试验。3个试验箱施放发酵猪粪量分别为10、18和26g/m3。施肥后第3天内浮游植物生物量达到峰值后下降,浮游动物生物量则持续上升至第6天仍未出现下降趋势;施肥量和摄食压力... 用塑料薄膜围箱法进行发酵猪粪对浮游生物影响的试验。3个试验箱施放发酵猪粪量分别为10、18和26g/m3。施肥后第3天内浮游植物生物量达到峰值后下降,浮游动物生物量则持续上升至第6天仍未出现下降趋势;施肥量和摄食压力是影响浮游生物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建议横冲库湾春、秋季每15d施肥1次,每次450kg/hm2;夏季每10d施肥1次,每次3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施肥养鱼 横冲库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非蛋白能量源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小泽 梁旭方 +3 位作者 方刘 袁小琛 周怡 李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2-587,共6页
在鱼类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两种主要的非蛋白能量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蛋白能量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鱼体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污染[1]。然而,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非蛋白能量源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鱼体脂肪大量蓄积,影... 在鱼类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两种主要的非蛋白能量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蛋白能量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鱼体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污染[1]。然而,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非蛋白能量源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鱼体脂肪大量蓄积,影响肉质和风味[2,3],并且大量的脂肪蓄积会增加其在体内的过氧化,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影响鱼体的健康[4,5]。在鱼类中,肝脏是鱼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蛋白能量源 血清生化指标 肝脏组织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稚鱼摄食、生长及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4 位作者 张磊 杨磊 周华 李波 方巍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9,共6页
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4种溶氧水平,分别为2.92 mg/L(G1组)、4.71 mg/L(G2组)、6.77 mg/L(G3组)、9.68 mg/L(G4组),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稚鱼的生长、摄食及... 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4种溶氧水平,分别为2.92 mg/L(G1组)、4.71 mg/L(G2组)、6.77 mg/L(G3组)、9.68 mg/L(G4组),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稚鱼的生长、摄食及呼吸代谢规律。结果显示:G3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试验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与溶氧水平无正相关性,G3组的耗氧率、排氨率始终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第6周测定发现:摄食后1-4 h内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现迅速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二者均在09∶00和21∶00出现高峰,G3组的耗氧率高峰值分别为0.345、0.331 mg/g.h,G3组的排氨率高峰值分别为24.194、17.770μg/g.h。结果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黄颡鱼稚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变化过程具有类似的特征,二者在能量代谢机制上相互关联;在6.77 mg/L的溶氧水平下,黄颡鱼稚鱼生长最快、呼吸代谢最为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 溶氧 生长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周丛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君 周琼 +2 位作者 谢从新 王军 韦丽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3-1039,共7页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及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然而在该地区有关周丛藻类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有鉴于此,2012年7、8、10月对新疆跨境河流——额尔齐斯河全流域的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周丛藻类隶...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及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然而在该地区有关周丛藻类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有鉴于此,2012年7、8、10月对新疆跨境河流——额尔齐斯河全流域的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周丛藻类隶属7门70属178种,由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金藻门和甲藻门组成,其中硅藻门有92种并占据绝对优势(51.7%),绿藻门49种(30.3%),蓝藻门20种(11.8%),裸藻门5种(2.8%),黄藻门3种(1.7%),金藻门2种(0.1%),甲藻门仅1种(0.6%),周丛藻类在不同月份的种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嗜盐舟形藻(Navicula halophila)、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 Desm)、极小桥弯藻(Cymbella perpusilla Cl)以及蓝藻门的皮状席藻(Phormidium corium Gom)等。研究期间,额尔齐斯河周丛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105.5×106 ind./m2和2692.0 mg/m2,不同月份间密度和生物量的分布差异不显著,但在空间分布上整体趋势为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水温和营养盐成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0.38、3.04、0.66和2.55。运用多样性指数和藻类丰度对额尔齐斯河水质评价为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丛藻类 种群结构 丰度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额尔齐斯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进 梁旭方 +4 位作者 郭小泽 易提林 窦亚琪 王乾 骆小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全长和体高等对体质量的回归系数在3个群体中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建立3个群体不同月龄的回归方程。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形态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随着月龄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全长和体高的综合决定系数变化不大,说明全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体质量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大规格草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彬 梁旭方 +3 位作者 刘立维 袁小琛 朱文欢 李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的影响,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制备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25%、30%和35%的5种等能(13.71 kJ/g)饲料饲养草鱼[(209±10)g]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 为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的影响,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制备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25%、30%和35%的5种等能(13.71 kJ/g)饲料饲养草鱼[(209±10)g]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影响显著(P<0.05),其中25%蛋白组最高。通过二次多项式的回归分析得出:当饲料蛋白水平为26.50%和27.20%的时候,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分别达到最高。15%蛋白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蛋白组(P<0.05)。蛋白质保留率和蛋白质效率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各蛋白组的成活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和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血清尿素氮、肝脏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肝脏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和肌肉腺苷酸脱氨酶活性随蛋白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而肝脏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先增加后稳定,这表明高蛋白组(30%和35%蛋白组)相对于低蛋白组(15%和20%蛋白组)有较多的蛋白质用于分解代谢提供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蛋白质 生长 饲料利用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氧条件下黄颡鱼免疫机能及抗病力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沈凡 樊启学 +6 位作者 杨凯 李波 张磊 杨磊 赵巧娥 孙存军 杨威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9,55,共7页
研究了水温(28.4±1.0)℃时不同溶氧条件下(A组:(2.28±0.56)mg/L;B组:(4.04±0.38)mg/L;C组:(6.51±0.64)mg/L;D组:(9.11±1.24)mg/L)饲养8周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免疫机能及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研究了水温(28.4±1.0)℃时不同溶氧条件下(A组:(2.28±0.56)mg/L;B组:(4.04±0.38)mg/L;C组:(6.51±0.64)mg/L;D组:(9.11±1.24)mg/L)饲养8周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免疫机能及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的抗病力。结果显示:A组脾脏系数、吞噬百分率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红细胞数(RBC)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白细胞数(WBC)显著高于C、D两组(P<0.05);B组脾脏系数极显著低于C、D两组(P<0.01),吞噬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C、D两组(P<0.05),攻毒1周后,A组受试鱼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B组(P<0.05),极显著高于C、D两组(P<0.01)。表明慢性低氧胁迫抑制了黄颡鱼免疫机能。饲养8周后各组黄颡鱼血清皮质醇水平和溶菌酶活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这两个指标不宜作为鱼类慢性胁迫中的应激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溶解氧 胁迫 免疫功能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新疆额尔齐斯河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军 周琼 +3 位作者 谢从新 李红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蔡林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6,共8页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点,进行4次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从23个候选生物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额尔齐斯河B-IBI评价体系的参数,主要包括总分类单元数、EPT(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和黏附者个体相对丰度.以参照点B-IBI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来确定B-IBI的评价等级:B-IBI>2.04为极好,1.53<B-IBI≤2.04为好,1.02<B-IBI≤1.53为一般,0.51<B-IBI≤1.02为差,B-IBI≤0.51为极差.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处于健康状况极好或好的状态,3个采样点健康状况一般,1个采样点健康状况较差;各采样点B-IBI在不同月份变化各异.整体来看,额尔齐斯河的水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局部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基于B-IBI的健康评价结果与其他生物指数〔Chandler计分制生物指数、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分数系统分值〕评价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构建的B-IBI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额尔齐斯河的健康状况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作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额尔齐斯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湖绢丝丽蚌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龚世园 朱子义 +2 位作者 杨学芬 张训蒲 王明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研究绢丝丽蚌的食物组成表明:绢丝丽蚌为滤食性,主要以直链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其次为有机碎屑。
关键词 绢丝丽蚌 食性 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含量饲料对南方鲇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黄峰 严安生 +1 位作者 张桂蓉 邹桂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为探讨营养、饲料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蛋白含量分别为 4 4 8%、2 9 1%和 13 3%的饲料饲养南方鲇 (Silurusmeridionalis) ,并在第 0d、15d、2 5d和 5 0d对胰脏、胃黏膜、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胃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和淀... 为探讨营养、饲料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蛋白含量分别为 4 4 8%、2 9 1%和 13 3%的饲料饲养南方鲇 (Silurusmeridionalis) ,并在第 0d、15d、2 5d和 5 0d对胰脏、胃黏膜、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胃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和淀粉酶活性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 :1)饲料中蛋白含量为 2 9 1%— 4 4 8%时南方鲇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低蛋白含量饲料 (13 3% ) ;2 )在实验后期 (2 5d后 ) ,中等蛋白含量饲料组南方鲇的生长速度比其他两组快 ,此阶段该组鱼胃黏膜的胃蛋白酶活性呈上升趋势 ,而另两组该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 ;低蛋白饲料组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淀粉酶活性在实验后期急剧下降 ,与该组鱼的生长最慢相关联 ;3)在实验的 5 0d内 ,不同蛋白含量饲料对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影响不大。实验期间 ,南方鲇消化器官中这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表明 ,在实验的不同阶段 ,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对南方鲇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合成、分泌和活性大小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消化酶 胃蛋白酶 淀粉酶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丝丽蚌的繁殖习性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子义 龚世园 +2 位作者 张训蒲 王明学 杨学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4-379,T002,共7页
绢丝丽蚌的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9月为成熟期,10月进入排放期,10月至翌年1月中旬为繁殖期。一年一个生殖周期,一次产卵类型。以雌蚌两片外鳃为育儿囊。钩介幼虫呈亚三角形,有壳钩和... 绢丝丽蚌的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9月为成熟期,10月进入排放期,10月至翌年1月中旬为繁殖期。一年一个生殖周期,一次产卵类型。以雌蚌两片外鳃为育儿囊。钩介幼虫呈亚三角形,有壳钩和足丝。壳钩上有棘刺,壳表有凹穴。建议每年2月至6月为网湖绢丝丽蚌的采捕季节,蚌耙龄距为3.6cm。在湖区建立绢丝丽蚌保护区,人工繁育幼蚌放流,以达到绢丝丽蚌永续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丝丽蚌 性腺发育 生殖周期 钩介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团头鲂心肌细胞凋亡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鑫杰 陈楠 +3 位作者 黄春筱 王慧娟 王卫民 王焕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8-113,共6页
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及电镜方法观察低氧对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可导致团头鲂心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线粒体损伤;通过TUNEL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低氧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并引起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量的变化;基于... 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及电镜方法观察低氧对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可导致团头鲂心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线粒体损伤;通过TUNEL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低氧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并引起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量的变化;基于蔗糖梯度离心法提取心脏线粒体,并分析线粒体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氧(DO:(2.5±0.5)mg/L)可引起团头鲂心脏线粒体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低氧 BCL-2 心脏 细胞凋亡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的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曾聪 阎里清 +3 位作者 高泽霞 曹小娟 钱雪桥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4,共7页
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 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作为协变量对可量性状进行的协方差分析显示,3个团头鲂群体在全长、体高、头长、头宽、尾柄长、尾柄高、背前区长和腹鳍前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可量性状建立判别函数以及对可量性状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梁子湖团头鲂与鄱阳湖团头鲂在外部形态上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78%、22.63%和6.53%,累计贡献率为68.95%。多元统计分析显示梁子湖群体和淤泥湖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大,而梁子湖和鄱阳湖的比较相似。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种群 形态学 多元分析 梁子湖 鄱阳湖 淤泥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茶湖浮游藻类调查与水质初步评价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亚尼 周序协 +2 位作者 张桂蓉 魏开建 阮宜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为了解武汉市大茶湖的水质状况,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该湖区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周年调查。从大茶湖的定性、定量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60属89种。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及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 为了解武汉市大茶湖的水质状况,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该湖区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周年调查。从大茶湖的定性、定量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60属89种。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及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大茶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次之为硅藻门。污染指示藻类中,指示富营养型(α-ms)和中-富营养型(β-α-ms)的藻类占据优势,分别占污染指示藻类总数的48.72%和23.08%。藻类的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45~2.19和1.64~2.95。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大茶湖水体处于中度污染(α-中污或β-中污)范围内,营养化状态为富营养型(α-ms或β-α-ms),而藻类污染指示类群显示其营养状态以富营养型中的α-ms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茶湖 浮游藻类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鱼类毒性的影响因子及气呼吸型鱼类耐氨策略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云龙 张海龙 +2 位作者 王凌宇 顾贝易 樊启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7-1168,共12页
氨氮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在氨氮过高的养殖环境下可能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从生态、环境及养殖效益角度来看,研究氨氮对鱼类的毒性以及鱼类应对环境或体内高氨浓度的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某些鱼类具有其特殊的策略来降低氨毒性,使... 氨氮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在氨氮过高的养殖环境下可能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从生态、环境及养殖效益角度来看,研究氨氮对鱼类的毒性以及鱼类应对环境或体内高氨浓度的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某些鱼类具有其特殊的策略来降低氨毒性,使得这些种类能适应极高的环境或体内氨浓度。这些耐氨策略主要为(1)合成谷氨酰胺、(2)合成尿素排出、(3)增强机体排泄、(4)Rh蛋白促进氨解毒、(5)降低周围环境pH、(6)NH_3挥发和体表碱化、(7)降低体内氨生成、(8)特定氨基酸代谢生成丙氨酸、(9)组织高氨耐受性。鱼类的氨耐受策略较多而且是可变的,主要受特定种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影响。文章综述了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机理以及鱼类的应对策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呼吸型鱼类 氨氮 氨毒性 耐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饵料类型和投喂频率对鳡幼鱼生长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存军 樊启学 +4 位作者 沈凡 宗克金 张云龙 杨威 宋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4,共5页
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F1(投喂1次饵料鱼/d)、F2(投喂2次饵料鱼/d)、A1(投喂1次人工配合饲料/d)、A2(投喂2次人工配合饲料/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生长及肌肉成分的影响,实验持续56 d。结果显示:各组最终体重为A2>F2>A1>... 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F1(投喂1次饵料鱼/d)、F2(投喂2次饵料鱼/d)、A1(投喂1次人工配合饲料/d)、A2(投喂2次人工配合饲料/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生长及肌肉成分的影响,实验持续56 d。结果显示:各组最终体重为A2>F2>A1>F1。饵料相同时,2次/d组生长速度、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1次/d组(P<0.01),饵料系数(FC)显著低于1次/d组(P<0.05);相同投喂频率条件下,饲料组生长极显著快于饵料鱼组(P<0.01),饵料系数(FC)与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饵料鱼组(P<0.01)。饵料类型和投喂频率对饵料系数(FC)、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交互作用(P<0.05),对其它指标无交互作用(P>0.05)。由实验结果判定:A2组为最佳饵料与投喂频率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鳡(Elopichthys bambusa) 饵料类型 投喂频率 生长 肌肉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