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原螯虾不同生长阶段饲料适宜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伟杰 莫爱杰 +4 位作者 杨慧君 袁勇超 顾泽茂 王岳松 桂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0-178,共9页
克氏原螯虾作为典型的杂食性偏肉食性动物,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日粮蛋白水平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试验分别以体质量为0.026、1.04和5.06 g左右的不同生长阶段(仔虾、幼虾和亚成体虾)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每个生长阶段分别设计5种不同蛋白... 克氏原螯虾作为典型的杂食性偏肉食性动物,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日粮蛋白水平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试验分别以体质量为0.026、1.04和5.06 g左右的不同生长阶段(仔虾、幼虾和亚成体虾)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每个生长阶段分别设计5种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饲养试验。结果显示: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不同生长阶段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②饲料系数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而降低。③仔虾和幼虾阶段,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随后差异性不显著;亚成体虾阶段,饲料蛋白水平为250 g/kg的处理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④仔虾和幼虾阶段肝胰腺中SOD活性和PO活性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亚成体虾阶段,当饲料蛋白水平超过300 g/kg时,肝胰腺中SOD活性和PO活性反而均显著降低。对特定生长率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初始体质量为0.026±0.001、1.04±0.03、5.06±0.17 g的克氏原螯虾饲料适宜蛋白水平分别为403.3、358.8和305.6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仔虾 幼虾 亚成体虾 蛋白质需求 生长性能 绿色优质饲料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饲料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桂聪 邓琦琦 +3 位作者 杨慧君 莫爱杰 沈志刚 袁勇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1,共8页
为研发优质的低蛋白饲料,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6%(对照)、41%(LP1)和36%(LP2)3个饲料蛋白质梯度,在41%和36%蛋白饲料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使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分... 为研发优质的低蛋白饲料,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6%(对照)、41%(LP1)和36%(LP2)3个饲料蛋白质梯度,在41%和36%蛋白饲料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使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分别记作LP1+AA组和LP2+AA组。进行周期为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LP1+AA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保留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性变化。随着蛋白水平降低,肌肉和全鱼中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但LP1+A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低蛋白日粮组试验鱼的肝体比显著下降,但LP1+A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相比于对照组,LP2组和LP2+AA组试验鱼的肝脏活性氧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发生显著性变化;LP1组试验鱼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性降低,但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有明显的提高。降低大口黑鲈饲料中的蛋白水平(5%或10%)对肝脏中转氨酶的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LP2组试验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但在LP2试验组的基础上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能起到改善作用,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饲料粗蛋白含量从46%降低至41%并补充适量赖氨酸、蛋氨酸,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饲料粗蛋白含量降低至36%并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不能有效缓解饲料粗蛋白水平过低对生长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低蛋白饲料 赖氨酸 蛋氨酸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鳜生长、消化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郭薇 尹恒 +4 位作者 莫爱杰 翟昱翔 矣林园 杨慧君 袁勇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为确定不同规格的鳜(Siniperca chuatsi)对饲料蛋白水平的需求,以G1、G2、G3规格的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58±1.34)、(94.77±2.59)和(245.26±3.59)g的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形态指... 为确定不同规格的鳜(Siniperca chuatsi)对饲料蛋白水平的需求,以G1、G2、G3规格的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58±1.34)、(94.77±2.59)和(245.26±3.59)g的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形态指标、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结果显示,G1和G2组鳜特定生长率、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均在蛋白水平为500 g/kg时最高,但G3组鳜在饲料蛋白水平为450 g/kg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特定生长率折线回归模型结果显示,3种规格鳜的最适蛋白需求分别为497.1、451.9和446 g/kg。G1和G2组鳜摄食低蛋白水平(350 g/kg和400 g/kg)饲料时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但饲料蛋白水平对G3组鳜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G1和G2组鳜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与饲料蛋白含量呈负相关(P<0.05)。随饲料中蛋白含量升高,G1和G3组鳜对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而G2组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一定的蛋白水平范围内,3种规格的鳜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与饲料中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在蛋白水平为500 g/kg时达到峰值,随后保持不变;前肠胰蛋白酶活性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3种规格的鳜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随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5)。其氨氮排泄率均在摄食后6 h达到高峰,并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均显著增加;饲料蛋白水平为550 g/kg和600 g/kg时,G3组鳜的氨氮排泄率显著高于G1组。以上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3种规格鳜的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确定最适蛋白需求量才能达到最理想的鳜健康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蛋白水平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氨氮排泄 精准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饱食度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免疫能力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薇 汪敏 +2 位作者 杨慧君 莫爱杰 袁勇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为探讨月饱食度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的摄食、生长、免疫能力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18.10±0.09)g的草鱼幼鱼为试验对象,试验期为60 d。设计4个月饱食度,分别为月饱食量的70%、80%、90%和100%。结果表... 为探讨月饱食度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的摄食、生长、免疫能力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18.10±0.09)g的草鱼幼鱼为试验对象,试验期为60 d。设计4个月饱食度,分别为月饱食量的70%、80%、90%和100%。结果表明,①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月饱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月饱食度为100%的处理组表现出最佳的特定生长率(2.02%/d),但与月饱食度90%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鱼的饲料系数与月饱食度呈显著性负相关,月饱食度为90%的处理组饲料系数最低(1.16±0.04),而月饱食度为70%的处理组饲料系数最高(1.43±0.07)。②不同月饱食度对试验鱼的存活率和形态学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月饱食度为100%的处理组存活率最低,但其肝体比和肥满度最高。③不同月饱食度对试验鱼肌肉营养组成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而随着月饱食度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越高(P<0.05)。④养殖水体氨氮、硝态氮和磷酸盐含量与试验鱼的月饱食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但养殖水体的亚硝态氮和试验鱼的血清抗氧化指标不受月饱食度变化的影响而显著性变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 月饱食度 生长性能 免疫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摄食前后促食欲因子和抑制食欲因子的变化规律
5
作者 郭薇 杨慧君 +4 位作者 莫爱杰 孙俊霄 翟昱翔 矣林园 袁勇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43-149,共7页
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摄食前后脑和肠道组织中胃饥饿素(Ghrelin)、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aine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CART)、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 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摄食前后脑和肠道组织中胃饥饿素(Ghrelin)、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aine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CART)、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瘦素(Leptin)的基因表达,探究食欲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摄食前2 h,草鱼脑组织中ghrelin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峰值(P<0.05),随后显著下降,在投喂后的4 h内,其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脑中促食欲因子npy mRNA在摄食前2 h内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摄食后2 h(P<0.05),而在肠道中表达量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脑和前肠组织中抑制食欲因子cck、cart和leptin mRNA在摄食前2 h表达丰度较低,而在摄食后1~2 h内,其含量显著上升(P<0.05)。摄食后草鱼血浆中GH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摄食后1 h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促食欲因子 抑制食欲因子 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