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用大豆品种耐荫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丽君 聂晓玉 +7 位作者 何磊磊 蒯婕 杨华 郭安国 黄俊生 傅廷栋 汪波 周广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41-1752,共12页
饲料玉米与大豆间作,可直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产量,耐荫大豆品种的选用尤为关键。本研究选取不同基因型大豆,设置大豆和玉米间作、大豆单作,及大豆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遮光等5个处理,于鼓粒期调查生物量、形态及含氮量等指标,用各... 饲料玉米与大豆间作,可直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产量,耐荫大豆品种的选用尤为关键。本研究选取不同基因型大豆,设置大豆和玉米间作、大豆单作,及大豆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遮光等5个处理,于鼓粒期调查生物量、形态及含氮量等指标,用各指标耐荫系数衡量各供试品种单项指标耐荫性,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种耐荫性综合评价,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关键生育期遮光处理后的少数几个关键指标,预测大豆品种耐荫性,简化筛选方法。结果表明,饲料大豆与玉米间作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耐荫性存在明显差异;各大豆品种的耐荫性与大豆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呈显著正相关,可利用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来简便快速筛选适宜于与玉米间作的饲料大豆品种;根据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下的耐荫性综合评价,将供试品种聚类为3类,结果与玉米间作大豆的耐荫性高度吻合;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耐荫性进行预测,结果与综合评价值(D)高度一致。说明利用开花结荚期遮光处理后少数几个单项指标耐荫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玉米间作大豆模式下耐荫材料的快速评价与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饲料大豆 耐荫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抗油菜近等基因系混播对根肿病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清云 蒯婕 +6 位作者 汪波 刘芳 张椿雨 李根泽 张云云 傅廷栋 周广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8-1415,共8页
近年来,根肿病的迅速蔓延已对我国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课题组前期多年多点大田试验发现,感病、抗病品种混播可显著降低感病油菜品种根肿病发病率。为进一步探究感病、抗病品种播种间距对根肿病的防控效果,本试验采用穴盘栽培,设置感... 近年来,根肿病的迅速蔓延已对我国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课题组前期多年多点大田试验发现,感病、抗病品种混播可显著降低感病油菜品种根肿病发病率。为进一步探究感病、抗病品种播种间距对根肿病的防控效果,本试验采用穴盘栽培,设置感、抗根肿病油菜近等基因系不同播种间距(0、2、4、6 cm),出苗后7 d接种根肿菌,接种42 d后调查幼苗发病率、病情指数,并测定根系主要成分。结果表明:(1)与单播相比,感病、抗病品种同播时,抗病品种苗期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而感病品种苗期发病率显著下降,其发病率与感病、抗病品种播种间距密切相关,二者距离为0 cm时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2)与单播相比,感病、抗病品种同播时,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在感病品种中显著增加,而在抗病品种中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与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发病率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0.403,病情指数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509。综上,油菜感、抗品种混播可以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根肿病发病率,且混播间距在0 cm时效果最好。该技术可以作为油菜根肿病防控的技术措施,在根肿病发病区域油菜生产上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近等基因系 根肿病 播种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