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加外源硼对水稻幼苗吸收转运砷的影响
1
作者 薛乐滋 刘娟 +4 位作者 江庆 汪明霞 谭文峰 李响 侯静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202,共9页
砷(As)作为有毒类金属元素,其释放到水和土壤环境中,可以亚砷酸(H_(3)AsO_(3))的形式通过水稻吸收进入食物链,造成水稻砷污染物的积累。硼酸(H3BO_(3))与H_(3)AsO_(3)有相似的水化半径,推测硼(B)可能通过竞争转运通道或抑制As转运蛋白... 砷(As)作为有毒类金属元素,其释放到水和土壤环境中,可以亚砷酸(H_(3)AsO_(3))的形式通过水稻吸收进入食物链,造成水稻砷污染物的积累。硼酸(H3BO_(3))与H_(3)AsO_(3)有相似的水化半径,推测硼(B)可能通过竞争转运通道或抑制As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等方式,减少水稻幼苗对土壤环境中As的吸收。该研究以杂交水稻品种“黄华占”为研究对象,设计4种B浓度[0(CK)、0.15(T1)、0.35(T2)、0.5(T3)mmol/L]下的水稻水培实验,以探讨B对水稻幼苗砷代谢的调控效果。结果显示:As(Ⅲ)处理下,施加B的3组处理水稻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根长等生理指标均高于CK对照组,水稻生长情况更好。As(Ⅲ)处理下,随着营养液中B浓度的上升,水稻幼苗地下部分总As含量显著减少,As转运系数未有显著变化。As(Ⅴ)处理下,除水稻幼苗地下鲜重显著增加外,其他生理指标变化未显示出显著性,但相对于CK对照组,T2和T3组水稻幼苗中的地上部分总As含量和根As吸收效率均显著降低。施加外源硼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水稻地下部As积累和根部对As的吸收,深入研究硼对水稻砷代谢的影响机制对减少粮食作物对环境中砷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运通道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弱筋小麦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
作者 周杨 李枫 +2 位作者 彭少兵 王东 满建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7,共13页
弱筋小麦适于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随着国内饼干等食品消费量持续增长,弱筋小麦需求量也逐步增加。近年来,我国弱筋小麦进口量居高不下,提升国内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势在必行。为提升我国弱筋小麦的竞争力、推动弱筋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 弱筋小麦适于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随着国内饼干等食品消费量持续增长,弱筋小麦需求量也逐步增加。近年来,我国弱筋小麦进口量居高不下,提升国内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势在必行。为提升我国弱筋小麦的竞争力、推动弱筋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弱筋小麦优势产区分布和区域内科研单位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我国弱筋小麦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优质品种不足、评价体系不健全、弱筋品质不佳、栽培技术待优化、配套栽培技术广适性不足和进口依赖性等产业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优化评价体系、强化基础研究,选育优良品种,并推动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此,提出加强弱筋小麦产业的基础研究,优化品种选育流程,创新栽培技术,并加快产业化应用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品质提升 产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病毒种类调查与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永清 王国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4年第4期27-28,共2页
利用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PAS-ELISA)对郑州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及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的17份葡萄种质进行了病毒检测,其中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相关病毒-7(GLRaV-7)葡萄病毒A(GVA)和葡萄病毒B(... 利用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PAS-ELISA)对郑州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及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的17份葡萄种质进行了病毒检测,其中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相关病毒-7(GLRaV-7)葡萄病毒A(GVA)和葡萄病毒B(GVB)的检出率分别为47.1%、17.7%、41.2%、23.5%、11.7%和23.4%.采用酶联板捕获抗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PTA-I-ELISA)对葡萄斑点病毒GFkV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病毒稀释1~100倍范围内,该方法简便可行且结果稳定可靠,适于在生产上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病毒 调查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4949和超优1000在华中地区再生稻种植的氮肥运筹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爱斌 于朋超 +3 位作者 陈乾 姜广磊 王慰亲 聂立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超优1000、甬优4949作再生稻种植时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以及再生力的表现,以期为超优1000和甬优4949引入再生稻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氮肥处理,共设置了6个不同的氮肥处理,...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处理下,超优1000、甬优4949作再生稻种植时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以及再生力的表现,以期为超优1000和甬优4949引入再生稻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氮肥处理,共设置了6个不同的氮肥处理,分别为N_1(120_(main)150_(ratoon))、N_2(120_(main)225_(ratoon))、N_3(185_(main)150_(ratoon))、N_4(185_(main)225_(ratoon))、N_5(250_(main)150_(ratoon))、N_6(250_(main)225_(ratoon));品种为副区(甬优4949、超优1000,两优6326作为再生稻大面积种植的对照品种)。测定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运筹下株高、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成熟籽粒氮含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头季,两优6326、超优1000、甬优4949最高产量分别为9.16 t/hm^2、9.08 t/hm^2和11.15 t/hm^2,其对应的施氮量分别为185 kg/hm^2、120 kg/hm^2和185 kg/hm^2。三个品种在高施氮量下(225 kg/hm^2)的平均再生季产量分别为5.41 t/hm^2、4.98 t/hm^2、6.02 t/hm^2,在低施氮量下(150kg/hm^2)的平均再生季产量分别为5.78 t/hm^2、5.41 t/hm^2、6.49 t/hm^2。然而,三个品种在低氮处理下的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高氮处理。综合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甬优4949的最优氮肥运筹应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185_(main)150_(ratoon)),而超优1000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下的头季施氮量低于两优6326(120 kg/hm^2),而再生季可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结论】甬优4949可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种植并且氮肥运筹模式可与两优6326保持一致,而超优1000由于生育期太长,再生季不能完全成熟,不适合在华中地区作再生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 氮肥运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长链非编码RNA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琳营 苏晓俊 闵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9,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简称lncRNA),通常定义为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几乎不具有编码能力或具有弱编码能力的RNA转录本。早期的研究质疑lncRNA的重要性,因为与mRNA相比,lncRNA具有低表达和低序列保守性的特点,认为...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简称lncRNA),通常定义为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几乎不具有编码能力或具有弱编码能力的RNA转录本。早期的研究质疑lncRNA的重要性,因为与mRNA相比,lncRNA具有低表达和低序列保守性的特点,认为它是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副产物,故将其存在归因于转录噪声。近年来,随着对非编码RNA的深入研究,lncRNA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被陆续鉴定,多数研究学者认为lncRNA是一种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且参与基因调控的重要组分。本文主要对植物中发现的lncRNA的种类、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研究策略等进行综述,为在植物领域进一步研究lncRNA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植物 功能 分子机制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地区薹用油菜狮山菜薹秋季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永忠 高圣良 +1 位作者 江世飞 马朝芝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6期24-26,共3页
“狮山菜薹”是我国第一个蔬(菜)用油菜品种,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傅廷栋院士团队核心成员马朝芝教授利用品种选育专利技术从2000-2015年历时16 a育成,2015年12月24日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鉴定。专家委员会认... “狮山菜薹”是我国第一个蔬(菜)用油菜品种,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傅廷栋院士团队核心成员马朝芝教授利用品种选育专利技术从2000-2015年历时16 a育成,2015年12月24日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处于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2017年获得成果登记证书(wk20170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品种 傅廷栋 科学技术局 菜薹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登记证书 品种选育 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基因定位克隆及其应用
7
作者 张艺琛 晁怀羽 +3 位作者 李顺达 王亮 杨梦恩 兰彩霞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11期5-19,51,共16页
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三大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培育持久抗性小麦品种是防治这些病害最为经济环保的措施之一。目前,已经命名的三大病害抗性基因总计238个,其中190个为全生育期抗性基因,48个为成株抗性基因。利... 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三大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培育持久抗性小麦品种是防治这些病害最为经济环保的措施之一。目前,已经命名的三大病害抗性基因总计238个,其中190个为全生育期抗性基因,48个为成株抗性基因。利用分子标记和回交转育合理聚合两类抗性基因,将成为培育持久抗性小麦新品种的发展趋势。综述了这三种小麦病害成株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在小麦品种的应用情况,为我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持久抗性品种培育提供了基因、标记和种质资源等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叶锈病 白粉病 成株抗性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8
作者 唐娟 张毅 +1 位作者 李雷雷 林开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地衣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较具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地衣芽孢杆菌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对地衣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饲料加工、医药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植物病害防治 饲料加工 医药研究 环境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仁高油分材料筛选及其脂肪酸发育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宋俊乔 孙培均 +4 位作者 张霞 张献龙 聂以春 郭小平 朱龙付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1-296,共6页
对2个主要栽培棉种共61个棉花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测定表明,棉花种间的棉仁油分含量差异较大。陆地棉和海岛棉材料的平均棉仁油分含量分别为30.42%和37.25%。陆地棉材料中棉仁油分含量变幅较大,从25.27%到35.42%;海岛棉材料的棉仁油分含... 对2个主要栽培棉种共61个棉花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测定表明,棉花种间的棉仁油分含量差异较大。陆地棉和海岛棉材料的平均棉仁油分含量分别为30.42%和37.25%。陆地棉材料中棉仁油分含量变幅较大,从25.27%到35.42%;海岛棉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相对一致。分别以海岛棉‘Pima90-53’和陆地棉‘徐州142’、‘T586’为材料,考察了棉子发育过程中,油分含量及成分的发育变化进程。研究发现,棉仁油分含量在开花后20d时已达到棉仁干重的25%左右,棉子完全成熟时油分相对含量达到最高。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棉仁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可达50%以上。随着棉子的发育,棉仁亚油酸含量逐渐减少,而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逐渐增加。棉花种间和种内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对棉花材料的棉仁油分含量进行遗传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仁油分 成分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对稻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崔旭红 焦晓国 +2 位作者 张国安 涂巨民 徐才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稻飞虱 蜘蛛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在郑州地区的表现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明凤 李平 +3 位作者 王成章 叶芳林 樊文娜 张晓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50,共6页
试验研究了2,3,4,5,7,8共6个秋眠级18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tiva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秋眠级对紫花苜蓿的年鲜草产量、株高等有较大影响,其中秋眠级别为4级的紫花苜蓿品种的年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5级(P<0.01),显著高于7... 试验研究了2,3,4,5,7,8共6个秋眠级18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tiva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秋眠级对紫花苜蓿的年鲜草产量、株高等有较大影响,其中秋眠级别为4级的紫花苜蓿品种的年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5级(P<0.01),显著高于7级品种(P<0.05),但与2,3,8级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秋眠级为2,3,4的紫花苜蓿品种较适合在郑州地区种植;不同茬次对其生长性能有更大的影响,其中第1茬的产量和株高最大,其次为第2,3茬,第4,5茬最低,前3茬占全年产量的80%左右,应加强对前3茬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性 生产性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分对油菜氮素积累、运转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左青松 蒯婕 +7 位作者 刘浩 冯倩南 刘婧怡 丁立 杨晨 杨光 周广生 冷锁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7-833,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盐分含量条件下油菜产量、品质等性状差异,初步探讨盐分含量对油菜氮素积累、运转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杂交油菜宁杂1818和盐油杂3号为材料,在盐分含量为2.7 g/kg(低盐)和4.4 g/kg(高盐)的土壤上连续两年... 【目的】比较不同盐分含量条件下油菜产量、品质等性状差异,初步探讨盐分含量对油菜氮素积累、运转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杂交油菜宁杂1818和盐油杂3号为材料,在盐分含量为2.7 g/kg(低盐)和4.4 g/kg(高盐)的土壤上连续两年进行了田间试验。在初花期和成熟期取样,定期收集田间落叶,测定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含量及籽粒品质,计算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条件下油菜氮素积累、运转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结果】高盐土壤上油菜的初花期和成熟期时间较低盐土壤的推迟3~4天,产量、总生物量和氮素积累总量显著降低,宁杂1818和盐油杂3号两年产量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23.6%和26.1%。与低盐土壤相比,高盐土壤上油菜籽粒含油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宁杂1818和盐油杂3号两年油分含量平均下降幅度均为4.6%,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6.4%和9.4%。盐分含量对根系和叶片的氮素运转率影响较小。高盐土壤上油菜茎枝中的氮素运转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低盐土壤的低,宁杂1818和盐油杂3号茎枝氮素运转率两年平均下降幅度均约为14.2%,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6.8%和9.3%。【结论】高盐土壤上油菜的产量、总生物量、氮素积累总量以及籽粒含油量较低盐土壤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高盐土壤上油菜茎枝中氮素运转率的显著降低是导致油菜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含量 油菜 产量 氮素积累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阳阳 林杨 +1 位作者 罗汉钢 罗朝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4-728,共5页
对2014年采自中国湖北省7个县、市的206株小麦赤霉病菌样品进行单孢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随机测定了其中100株菌株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建立了其敏感基线。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对湖北省小麦赤霉... 对2014年采自中国湖北省7个县、市的206株小麦赤霉病菌样品进行单孢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随机测定了其中100株菌株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建立了其敏感基线。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对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范围分别为0.115-0.705、0.006-1.356和0.002-0.370μg/m L,平均值分别为0.248、0.181和0.040μg/m L;供试100株小麦赤霉病菌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频率均呈单峰拟正态分布,因此可将所得各EC50平均值分别作为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3种药剂的敏感基线参考值。以各药剂EC50平均值的10倍作为敏感性鉴别浓度,对2015及2016年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在该鉴别浓度下,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对2015年小麦赤霉病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00%、85.14%和82.35%,对2016年小麦赤霉病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00%、76.67%和73.62%。研究表明,虽然戊唑醇和咪鲜胺对2016年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略有下降,但整体而言,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戊唑醇及咪鲜胺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菌 敏感性 敏感基线 多菌灵 戊唑醇 咪鲜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玉米产需矛盾及提升玉米生产科技水平对策 被引量:27
14
作者 展茗 赵明 +1 位作者 刘永忠 徐尚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2-806,共5页
根据湖北省玉米产需状况及玉米生产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探讨了湖北省玉米发展的技术对策,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协作。从种植体系革新入手,在平原及部分丘陵区适度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从栽培技术创新入手,加强玉米种植关键技术的突破,形... 根据湖北省玉米产需状况及玉米生产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探讨了湖北省玉米发展的技术对策,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协作。从种植体系革新入手,在平原及部分丘陵区适度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从栽培技术创新入手,加强玉米种植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定量化、规范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以利有效提高湖北省玉米的生产水平,增强自给能力,缓解产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产现状 技术对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重要品系对胶孢炭疽菌抗性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蔡志英 林春花 +5 位作者 翟李刚 蔡吉苗 李超萍 李博勋 王延丽 黄贵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橡胶树抗性种质的鉴定与利用是控制橡胶树炭疽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室内离体橡胶叶接种法、田间种质圃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定期田间病害调查方法,2011-2012年在海南省儋州开展46份重要橡胶树种质对胶孢炭疽菌病抗性鉴定和评价。... 橡胶树抗性种质的鉴定与利用是控制橡胶树炭疽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室内离体橡胶叶接种法、田间种质圃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定期田间病害调查方法,2011-2012年在海南省儋州开展46份重要橡胶树种质对胶孢炭疽菌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把抗炭疽病程度划分为高度抗病(HR)、抗病(R)、中度感病(MS)、感病(S)和高度感病(HS)共5个级别,根据抗性评价结果分析得出:高度抗病(HR)类型的0份;抗病(R)类型8份,占17.39%;中度感病(MS)类型19份,占41.30%;感病(S)类型16份,占34.78%;高度感病(HS)类型3份,占6.52%。筛选出的抗病品种,是今后可利用的抗性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为炭疽病抗性种质资源的利用、培育及病害管理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橡胶炭疽病 抗性筛选 胶孢炭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杂种后代硫苷和蛋白质含量的表现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书芬 马朝芝 +2 位作者 朱家成 王建平 傅廷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以1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父本,与2个不同来源的保持系配置杂交种F1,并构建了F2,F2:3家系。对2个群体的F1,F2,F2:3家系的硫苷含量、蛋白质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品质性状的F1杂种优势值较低,为负值或较小... 以1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父本,与2个不同来源的保持系配置杂交种F1,并构建了F2,F2:3家系。对2个群体的F1,F2,F2:3家系的硫苷含量、蛋白质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品质性状的F1杂种优势值较低,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F2杂种优势值仍然较低,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对群体1硫苷含量、蛋白质含量在F2,F2:3家系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质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变异,但均集中在中亲值附近,其在F2,F2:3家系中的次数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说明它们为数量性状,同时都出现了超优亲现象,这为品质育种选择高蛋白、低硫苷优质油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种优势 油菜饼粕 硫苷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菌株MAX-2鉴定及其抗逆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自宏 徐玲 +1 位作者 杨凤连 杨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4-839,共6页
绿僵菌是重要的杀虫生防真菌资源,分离筛选在不适宜环境中防治害虫的微生物资源是其生防真菌产品研制的基础。本研究从云南中甸高山草甸分离到一株绿僵菌菌株MAX-2,从形态和分子水平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用黄粉虫幼虫测试了该菌株的毒力及... 绿僵菌是重要的杀虫生防真菌资源,分离筛选在不适宜环境中防治害虫的微生物资源是其生防真菌产品研制的基础。本研究从云南中甸高山草甸分离到一株绿僵菌菌株MAX-2,从形态和分子水平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用黄粉虫幼虫测试了该菌株的毒力及受逆境条件的影响,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耐旱侵染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在正常情况下其致死率为100%;在8%的低含水量培养基中其孢子不能萌发,但接种黄粉虫幼虫15 d后,致死率仍达41%,经验证致死原因确实为MAX-2的侵染;对紫外线辐射也具有一定耐受能力,但不耐高温,在25℃时毒力最强,温度升高毒力下降。本研究将为该菌株在温凉地区害虫生防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鉴定 毒力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与菘蓝族间原生质体融合及杂种愈伤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涂玉琴 孙建 +2 位作者 葛贤宏 张雪丽 李再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2-526,共5页
运用聚乙烯乙二醇(PEG)和二甲基亚砜(DMSO)共同诱导融合的方法,成功获得芥蓝与菘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再生愈伤。利用9对SRAP随机引物对亲本和再生愈伤DNA进行扩增以鉴别再生愈伤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在再生愈伤的DNA条带中,与供体... 运用聚乙烯乙二醇(PEG)和二甲基亚砜(DMSO)共同诱导融合的方法,成功获得芥蓝与菘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再生愈伤。利用9对SRAP随机引物对亲本和再生愈伤DNA进行扩增以鉴别再生愈伤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在再生愈伤的DNA条带中,与供体菘蓝相同的带占93.07%~94.16%,与受体芥蓝相同的条带占70.24%~75.78%,并有少量新增带和缺失带出现,再生愈伤的DNA带型为双亲的叠加,为真正的族间杂种愈伤。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5个杂种愈伤明显聚在一起,其遗传组成十分相似,与菘蓝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芥蓝的遗传关系稍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菘蓝 原生质体融合 族间杂种愈伤 S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凤油桐资源调查、表型观测及立体因子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国政 孙东发 +4 位作者 刘金龙 尹智亮 陶小玲 周光来 刘华中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以来凤县漫水乡油桐基地的油桐地方品种和全国推广油桐品种贵桐2号的单株为观测对象,对其表型性状及立体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米桐、小米桐和五爪桐是来凤县普遍栽培的当家品种,主要分布于海拔500m以下的区域。试验筛选出了的5... 以来凤县漫水乡油桐基地的油桐地方品种和全国推广油桐品种贵桐2号的单株为观测对象,对其表型性状及立体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大米桐、小米桐和五爪桐是来凤县普遍栽培的当家品种,主要分布于海拔500m以下的区域。试验筛选出了的5棵树龄超过22年、生长势旺盛的地方品种金丝油桐单株,这些单株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和适应性,是开发油桐地方品种的首选材料。与金丝油桐单株相比,贵桐2号单株分枝角度小,较适合密植;加大贵桐2号初植密度,可以使油桐产量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表现型 立体因子 相关性 间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处理油菜离体小孢子的染色体加倍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淑稳 周永明 )吴江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用秋水仙碱对 5 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 (种 )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 10~ 80 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 16~ 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 用秋水仙碱对 5 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 (种 )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 10~ 80 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 16~ 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体。结果表明 ,用 1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 4 8h ,10份材料的双单倍体植株变幅为 37.10 %~ 90 .12 % ,平均为 6 5 .4 4 %。 5 0mg/L处理 4 8h的 8份材料是 4 8.72 %~ 97.81% ,平均88.86 %。 10 0~ 80 0mg/L处理 16~ 4 8h的试验 ,多数加倍率在 90 %~ 10 0 %之间。但该处理药用量大 ,费用高 ,而且对小孢子毒性大 ,胚状体再生率低。试验还表明 ,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二倍体植株所产生的花一般均能结籽 ,带有不孕花的嵌合植株极少。用秋水碱处理小孢子再生的植株的根或芽所产生的二倍体植株多是可孕和不孕花共生的嵌合植株 ,自交后产生的单株种子很少 ,难以达到遗传和育种所需的群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处理 油菜 离体小孢子 染色体加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