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分布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明祖 付艳平 +2 位作者 肖炎农 向子钧 周华众 《湖北植保》 1997年第5期4-5,共2页
在湖北省28县(市)、河南省密县、湖南省临湘县和华容县调查小麦禾谷孢囊线虫(CCN)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 6个乡镇35份标本中均有CCN孢囊;湖北省多数标本中发现CCN,在鄂中及偏东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绝... 在湖北省28县(市)、河南省密县、湖南省临湘县和华容县调查小麦禾谷孢囊线虫(CCN)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 6个乡镇35份标本中均有CCN孢囊;湖北省多数标本中发现CCN,在鄂中及偏东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绝对最低温度达到-10℃以下的地方,CCN分布频率和居群密度较大;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土壤, CCN多分布于 5~30 cm土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分布 华中地区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素(PA)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明生 朱仰刚 邵昌余 《湖北植保》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应用培养基混药法和孔洞加药法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菌丝生长速率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植保素(PAⅠ、Ⅲ、Ⅴ)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型号植保素(PA)抑菌效果差异不明显,... 应用培养基混药法和孔洞加药法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菌丝生长速率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植保素(PAⅠ、Ⅲ、Ⅴ)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型号植保素(PA)抑菌效果差异不明显,而不同浓度植保素对稻瘟菌抑制作用差异显著,抑制菌丝生长的起始浓度为10×10-6,浓度愈高,抑菌作用愈强,但浓度达150~200×10-6时,抑菌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植保素抑制稻瘟病菌室内最佳浓度为150~20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植保素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几丁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雷朝亮 钟昌珍 +2 位作者 宗良炳 赖凡 牛长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9-262,共4页
以化学方法制备的蝇蛆几丁糖,按不同剂量喂饲实验动物小鼠,检测其对小鼠免疫器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几丁糖0.10、0.20ml/10g体重剂量组对小鼠胸腺/脏体比、脾脏/脏... 以化学方法制备的蝇蛆几丁糖,按不同剂量喂饲实验动物小鼠,检测其对小鼠免疫器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几丁糖0.10、0.20ml/10g体重剂量组对小鼠胸腺/脏体比、脾脏/脏体比有显著增高作用,能使细胞免疫(DTH)、体液免疫(HC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 几丁糖 实验动物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叶中抑菌活性成分鉴别及其防病效果 被引量:77
4
作者 赵纯森 黄俊斌 周茂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3-377,共5页
从厚朴树的自然落叶中提取总酚化合物,以粗提物为材料,测定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用粗提物对棉苗立枯病、小麦白粉病和蚕豆赤斑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证明:粗提物对供试的10种真菌都有很强的抑... 从厚朴树的自然落叶中提取总酚化合物,以粗提物为材料,测定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用粗提物对棉苗立枯病、小麦白粉病和蚕豆赤斑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证明:粗提物对供试的10种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盆栽和大田试验均显示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经分离、纯化和鉴定,粗提物中的抑菌物质为厚朴酚及和厚朴酚。通过对比试验,发现2种酚类物质在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叶 厚朴酚 防病效果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根结线虫病情分级方法比较 被引量:83
5
作者 肖炎农 王明祖 +1 位作者 付艳平 曾凡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6-338,共3页
以拔株数根瘤法为标准方法 ,比较了新设计的蔬菜根结线虫 3种病情分级方法。结果表明 :切根数根瘤分级法、拔株百分数分级法、切根百分数分级法和标准法的病情级别与蔬菜的生物学产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病情级别的增加 ,植株高度和地上部... 以拔株数根瘤法为标准方法 ,比较了新设计的蔬菜根结线虫 3种病情分级方法。结果表明 :切根数根瘤分级法、拔株百分数分级法、切根百分数分级法和标准法的病情级别与蔬菜的生物学产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病情级别的增加 ,植株高度和地上部分重量显著下降 ,而地下部分重量呈上升趋势。切根百分数法的病情级别每提高 1级 ,丝瓜苗地上重量减少约 6 % ;4种分级方法在番茄根结线虫病药剂防治效果调查中 ,所获病情指数因分级标准不同而有差异 ,但防治效果都很相近 ;切根百分数分级法在实践中可以取代标准的拔株数根瘤数分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病 病情分级 蔬菜 分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几丁糖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1
6
作者 赖凡 雷朝亮 钟昌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观察了由蝇蛆壳制备而成的几丁糖(壳聚糖),在pH5.6、1mg/ml时1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几丁糖含量分别在0.75、1.5、3.0、6.0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情况,发现几丁糖具有广谱的抑... 观察了由蝇蛆壳制备而成的几丁糖(壳聚糖),在pH5.6、1mg/ml时1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几丁糖含量分别在0.75、1.5、3.0、6.0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情况,发现几丁糖具有广谱的抑菌特性,而且随几丁糖浓度的提高,其抑制率也相应提高,但当几丁糖浓度达到3.0mg/ml以后,抑制率又保持相对稳定;从抑菌效果来看,几丁糖对丝核菌的抑制效果高,而对棉炭疽病及茄枯萎病菌则基本无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真菌 抑制 蝇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几丁糖保健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雷朝亮 钟昌珍 +3 位作者 宗良炳 姜勇 牛长缨 宋春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以化学方法制备的蝇蛆脱乙酰几丁糖,按不同剂量喂饲试验动物雄性大鼠,检测其对试验动物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蝇蛆几丁糖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蝇蛆几丁糖不同剂量喂饲昆明小鼠,检测其对... 以化学方法制备的蝇蛆脱乙酰几丁糖,按不同剂量喂饲试验动物雄性大鼠,检测其对试验动物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蝇蛆几丁糖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蝇蛆几丁糖不同剂量喂饲昆明小鼠,检测其对小鼠抗突变和促进小肠运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几丁糖可明显降低致突变物环磷酰胺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率和丝裂霉素C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对TA98的抗突变试验结果为阳性;同时,对小鼠小肠推进百分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蝇蛆几丁糖具有抗突变作用和促进小肠运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 几丁糖 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蝇蛆几丁糖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雷朝亮 吴颖运 +1 位作者 牛长缨 姜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1-533,共3页
关键词 蝇蛆几丁糖 几丁质酶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性物质对几种仓库害虫驱避性的估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长举 杨志慧 +2 位作者 邹矛 胡建芳 邓望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76-580,共5页
选用4种易于取得的中草药、香料和食用油,分别对玉米象、赤似谷盗和绿豆象的驱避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山柰、黑胡椒、米糠油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和绿豆象成虫及八角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都有明显驱避作用,其中山柰... 选用4种易于取得的中草药、香料和食用油,分别对玉米象、赤似谷盗和绿豆象的驱避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山柰、黑胡椒、米糠油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和绿豆象成虫及八角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都有明显驱避作用,其中山柰的驱避作用最强。当按0.3ml·皿(-1)的浓度拌小麦和绿豆时,处理48h,山柰对玉米象和绿豆象的驱避率高达100%;黑胡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86%;对绿豆象为80.5%;八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78.2%。用滤纸法处理72h,山柰、八角、黑胡椒、米糠油对赤拟谷盗幼虫的驱避率依次为94.7%、84.3%、50.1%和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物质 仓库害虫 驱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土微生物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爱玲 王进涛 +1 位作者 陈立国 杨新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244,共3页
通过对双孢蘑菇覆土层中微生物作用分析发现,覆土中同时存在对蘑菇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作用不明显3种类型的微生物。对蘑菇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微生物包括放线菌、固氮菌和细菌,经鉴定分析属于链霉菌属、固氮菌属、... 通过对双孢蘑菇覆土层中微生物作用分析发现,覆土中同时存在对蘑菇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作用不明显3种类型的微生物。对蘑菇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微生物包括放线菌、固氮菌和细菌,经鉴定分析属于链霉菌属、固氮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孢菌属。在平板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内分别处理这些微生物,蘑菇菌丝体生长速度加快,菌丝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层 微生物 双孢蘑菇 菌丝体 蘑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姚圣梅 杨晓红 +1 位作者 郑雪虹 刘雄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7-350,共4页
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初步研究姚圣梅1)杨晓红2)郑雪虹3)刘雄德3)(1)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2)武汉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武汉430022;3)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APRE... 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初步研究姚圣梅1)杨晓红2)郑雪虹3)刘雄德3)(1)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2)武汉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武汉430022;3)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APRELIMINARYSTUDYON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大棚 土壤微生物 种类 数量 塑料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寄生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明祖 雷智峰 肖炎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共3页
经测试表明,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长江中游地区栽种的小麦、裸大麦、米大麦、家燕麦、野燕麦、黑麦草、鹅冠草、苇状羊茅、球茎草芦和鸭茅均能侵染,这些植物是该线虫的良好寄主,但感染率差异不显著。该线虫能侵染玉米,但... 经测试表明,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长江中游地区栽种的小麦、裸大麦、米大麦、家燕麦、野燕麦、黑麦草、鹅冠草、苇状羊茅、球茎草芦和鸭茅均能侵染,这些植物是该线虫的良好寄主,但感染率差异不显著。该线虫能侵染玉米,但很难完成生活史,不侵染供试的红三叶草和紫苜蓿2种非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的寄主根内,线虫发育速度有差异,单位重量根内虫口数亦有异,黑麦草内最多,鲜根有线虫4.45条/g,鸭茅最少为1.26条/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孢囊线虫 侵染 寄生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油拌粮对玉米象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及保粮效果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长举 邓望喜 杨志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7-89,共3页
玉米象(Sitop hilus zeamais)是最大的毁灭性储藏物害虫之一。它能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还能危害莲籽,该仁米,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目前在国家粮库等单位主要采用熏蒸剂和化学保护剂防治玉米象,可是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 玉米象(Sitop hilus zeamais)是最大的毁灭性储藏物害虫之一。它能危害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及其加工品,还能危害莲籽,该仁米,天麻等土特产及中药材。目前在国家粮库等单位主要采用熏蒸剂和化学保护剂防治玉米象,可是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中应用化学药剂特别是熏蒸剂很不方便,很不安全。为探讨在农户及城市居民家中防治玉米象的简便、安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象 菜油 粮食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寄生菌盾壳霉的研究 Ⅱ.不同菌株培养特性及寄生致腐菌核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姜道宏 李国庆 +1 位作者 易先宏 王道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在PDA平板上比较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4个盾壳霉菌株和1个加拿大盾壳霉菌株的培养特性,并在核盘菌菌核上接种盾壳霉孢子,测定其寄生致腐菌核的能力。结果表明:在20℃下供试菌株平均生长速度是3.0mm/d,根据菌落的基... 在PDA平板上比较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4个盾壳霉菌株和1个加拿大盾壳霉菌株的培养特性,并在核盘菌菌核上接种盾壳霉孢子,测定其寄生致腐菌核的能力。结果表明:在20℃下供试菌株平均生长速度是3.0mm/d,根据菌落的基质菌丝色素、气生菌丝和产孢量等特性可把25个菌株分成Ⅰ、Ⅱ和Ⅲ3种菌落类型,各占80%、12%和8%;25个菌株寄生致腐菌核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并可将它们分成强、中和弱3组,各占40%、48%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盾壳霉 菌株 寄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金英 邓望喜 +1 位作者 杨石城 汪钟信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1-296,共6页
在15 、20 、25 、30 和35 ℃五种温度下, 观察了美洲斑潜蝇 Lirio myza sativae Blanchard 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 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 估测了种群参数。结果表明:... 在15 、20 、25 、30 和35 ℃五种温度下, 观察了美洲斑潜蝇 Lirio myza sativae Blanchard 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 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 估测了种群参数。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 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 卵、幼虫、蛹的历期变化分别为76 ~20 天, 127 ~29 天, 343 ~68 天; 成虫寿命变化为173 ~65 天。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5 ℃, 98 ℃, 115 ℃, 109 ℃, 有效积温为539 , 527 , 1285 , 2299 日度。在五种温度下, 卵的存活率均在842 % 以上。幼虫除在15 ℃时存活率为667 % 外, 其它温度均在946 % 以上, 蛹的存活率变化幅度最大, 25 ℃时为803 % , 35 ℃时仅为100 % 。30 ℃时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 最大, 加倍时间最短, 净生殖率最高。在20 ~35 ℃四种温度下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阶段所占比例均在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温度 生命表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昆虫蛋白质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广宏 钟昌珍 +2 位作者 宗良炳 雷朝亮 鲁汉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2-89,共8页
本研究以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quart)幼虫为材料,采取单一选择试验和正交区组旋转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盐提—酸沉淀法作为提取昆虫蛋白质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据实验,此法的提取效率为65.37±0.17%。在单一条件... 本研究以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quart)幼虫为材料,采取单一选择试验和正交区组旋转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盐提—酸沉淀法作为提取昆虫蛋白质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据实验,此法的提取效率为65.37±0.17%。在单一条件实验的基础上,对蛆浆盐提蛋白过程中的抽提、沉淀分别作4因素和2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4个数学模型,总回归F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进行了效应分析,通过计算机仿真,获得了盐提—酸沉淀蛋白高产、高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昆虫 蛋白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对中华草蛉幼虫的毒力及其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美 赵德友 +3 位作者 孙作文 朱福兴 王金信 慕立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7-61,共5页
用点滴法测定了 13种杀虫剂对中华草蛉 (Chrysopa sinia (Jieder) )幼虫的毒力 ,按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 :久效磷、氯氟氰菊酯、灭多威、丙溴磷、辛硫磷 >氧乐果、甲基对硫磷、甲基毒死蜱 >硫丙磷 >抑太保 >氰戊菊酯 >... 用点滴法测定了 13种杀虫剂对中华草蛉 (Chrysopa sinia (Jieder) )幼虫的毒力 ,按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 :久效磷、氯氟氰菊酯、灭多威、丙溴磷、辛硫磷 >氧乐果、甲基对硫磷、甲基毒死蜱 >硫丙磷 >抑太保 >氰戊菊酯 >阿维菌素及硫丹。同时测定了多种药剂对棉铃虫 (H elicoverp a armigera Hübner)、棉蚜 (Aphis gossyp ii Glover)的毒力 ,证明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及灭多威为非选择性药剂 ;具有选择性的药剂中 ,硫丹选择性最高 ,其次为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对中华草蛉与棉铃虫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但对中华草蛉与棉蚜则表现为非选择性 ;随棉蚜抗药性提高 ,各药剂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蛉 杀虫剂 毒力 选择性 幼虫 棉铃虫 农药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香菇栽培菌株不亲和性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42
18
作者 林芳灿 张树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9-466,共8页
以24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其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了分析。在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中,未获得原双核体预期应有的1:1的核型比例。在担孢子中,4种类型的单核体亦不呈预期的1:1:1:1之比。为确定在中国广泛栽培... 以24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其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了分析。在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中,未获得原双核体预期应有的1:1的核型比例。在担孢子中,4种类型的单核体亦不呈预期的1:1:1:1之比。为确定在中国广泛栽培的香菇菌株中所存在的A、B因子的数目,进行了24个菌株单核分离物间的交配试验。鉴定表明,4个野生菌株有7个不同的A因子和8个不同的B因子,而20个栽培菌株仅有13个不同的A因子和14个不同的B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不亲和性因子 交配型 种质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的致病性与应用 被引量:56
19
作者 季香云 杨长举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对白僵菌的致病性、侵染过程与致病机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白僵菌 致病性 侵染过程 致病机制 应用 生物制剂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微小花蝽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雷朝亮 宗良炳 +1 位作者 钟昌珍 庞俊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4-67,共4页
实验室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微小花蝽的发育速率加快,成虫寿命缩短,以25℃下的世代存活率最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虫的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3.6℃,有效积温为55.15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8.0℃... 实验室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微小花蝽的发育速率加快,成虫寿命缩短,以25℃下的世代存活率最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虫的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3.6℃,有效积温为55.15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8.0℃,有效积温为270.1日·度。组建了25℃和30℃两种温度下的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花蝽 有效积温 发育速率 生命表 棉田害虫 实验 种群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