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性肥料对玉米生产的收益增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汉章 徐勤政 +8 位作者 岳玉苓 杜宗泽 藤祥民 苏炳楠 杨恒哲 解学仕 张淑敏 胡承孝 高进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验证稳定性肥料26-10-15在四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肥效。【方法】以玉米品种“良玉99”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施用稳定性肥料26-10-15(处理T),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CK1,CK2),产... 【目的】验证稳定性肥料26-10-15在四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肥效。【方法】以玉米品种“良玉99”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施用稳定性肥料26-10-15(处理T),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CK1,CK2),产量分别高出6.67%和14.72%,达到显著水平,且CK1比CK2产量高出7.54%,也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千粒重分别比CK1和CK2高出4.55%和7.87%,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容重分别比CK1和CK2高出1.59%和3.32%,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收益最高,达到7124.63元/hm^(2),分别比CK1和CK2高2331.42元/hm^(2)、3329.27元/hm^(2)。植株性状方面,处理T的株高和茎粗都显著高于CK2,而穗位高度未达到显著差异,说明一次性施肥条件下,肥效利用率要高于常规肥料,但不会增加倒伏风险。【结论】相比于一次性施用普通肥料,施用稳定性肥料肥26-10-15能显著提玉米产量、千粒重和容重以及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相比于分次施肥,可降低种植投入,并提高玉米产量。本实验条件下,施用稳定性肥料肥26-10-15产量和收益都最高,在四平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稳定性肥料 增效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秦晓明 赵优优 +2 位作者 武松伟 胡承孝 孙学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8,共9页
钼(Mo)作为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植物对钼的吸收转运主要受到钼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OT1和MOT2调控,钼进入植物体内以含钼酶形式参与植物生长代谢,其中对植物抗逆性方面的调控主要... 钼(Mo)作为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植物对钼的吸收转运主要受到钼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OT1和MOT2调控,钼进入植物体内以含钼酶形式参与植物生长代谢,其中对植物抗逆性方面的调控主要表现为:钼通过含钼酶硝酸还原酶、醛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影响植物体内的光合碳氮代谢、激素合成和活性氧代谢进而调控植物抗寒性;钼通过硝酸还原酶和醛氧化酶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调控根系发育、养分水分利用及抗旱基因表达,进一步影响脂质合成与代谢调控植物抗旱性;最新研究还发现钼在植物适应盐胁迫、缓解重金属胁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通过钼营养调控提升植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酶 转运蛋白 抗寒 抗旱 抗盐 重金属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与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武松伟 胡承孝 +1 位作者 谭启玲 孙学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3-16,42,共5页
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最近发现钼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综述钼在植物体内生理功能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低温胁迫下钼对植物含钼酶、抗氧化防御能力、光合作用及类囊体膜组成、抗寒基因及抗寒蛋白质的影响,旨在为全面认识... 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最近发现钼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综述钼在植物体内生理功能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低温胁迫下钼对植物含钼酶、抗氧化防御能力、光合作用及类囊体膜组成、抗寒基因及抗寒蛋白质的影响,旨在为全面认识钼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提供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寒性 植物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任海龙 陈非凡 +6 位作者 谭启玲 胡承孝 李进学 王绍梅 李晓君 孟远夺 赵英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8-608,共11页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发表我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在不同有机替代比例、土壤理化性质与替代年限条件下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发表我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在不同有机替代比例、土壤理化性质与替代年限条件下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状况。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有机替代比例、土壤条件,以及替代年限是影响有机替代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机替代比例低于25%时,增产效果最好;有机替代25%~7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佳;有机替代超过75%时,则会因土壤当季养分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茶叶产量降低。有机替代在土壤有机质<20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5 mg·kg^(-1)与pH>4.5时对茶叶产量增加效果较好;在土壤有机质>20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20 mg·kg^(-1)、速效钾>100 mg·kg^(-1)与pH<5.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较好。有机肥肥效存在累计效应,有机替代年限越长对茶叶产量品质提升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替代 产量 品质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营养特性与“以果定肥” 被引量:19
5
作者 武松伟 梁珊珊 +5 位作者 谭启玲 陈敏 王诗慧 彭柱青 胡佳玉 胡承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共10页
氮、磷、钾、钙和镁是柑橘需求量较多的矿质营养,施肥不足既不利于柑橘生长发育也不利于果实高产优质。然而随着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氮磷钾肥料逐步由用量不足转向普遍过量,成为我国柑橘单产不高及品质下降的关键诱因。本文分析了柑橘... 氮、磷、钾、钙和镁是柑橘需求量较多的矿质营养,施肥不足既不利于柑橘生长发育也不利于果实高产优质。然而随着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氮磷钾肥料逐步由用量不足转向普遍过量,成为我国柑橘单产不高及品质下降的关键诱因。本文分析了柑橘果实产量、品质与肥料用量的关系,指出氮磷钾定量、调比成为最紧迫现实需求,适宜的用量既是柑橘果实高产更是果实优质的需要;归纳比较了国内外柑橘推荐施肥的方法和肥料用量,提出根据柑橘单位果实产量的养分携出量和目标产量推荐肥料用量的方法即“以果定肥”法,对于指导柑橘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施肥 果实产量 果实品质 需肥量 以果定肥 优质高效 精准施肥 营养特性 平衡施肥 肥料利用率 定量施肥 肥料减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 被引量:14
6
作者 武松伟 梁珊珊 +3 位作者 胡承孝 谭启玲 张晶 董治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共11页
土壤养分始终是柑橘树体养分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其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树体养分积累和储备,是树体营养的基础,土壤养分缺乏必然导致树体养分缺乏。本文研究了柑橘园叶片分析与土壤分析诊断养分丰缺的关系、我国柑橘园土壤及其肥力“... 土壤养分始终是柑橘树体养分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其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树体养分积累和储备,是树体营养的基础,土壤养分缺乏必然导致树体养分缺乏。本文研究了柑橘园叶片分析与土壤分析诊断养分丰缺的关系、我国柑橘园土壤及其肥力“缺乏”因子,明确了柑橘钙、镁、硼、锌缺乏与土壤酸化及磷、铁、锰、铜过量是我国柑橘园树体营养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叶片-土壤分析联合诊断柑橘园养分丰缺状况以及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为我国柑橘绿色低碳施肥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土壤养分 土壤分析 叶片分析 土壤肥力 缺乏因子 因土补肥 化肥减施 生态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武松伟 胡承孝 +4 位作者 谭启玲 孙学成 赵小虎 庄光泉 袁迎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7,共6页
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试验,研究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的影响,并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对钼的响应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钼处理后冬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提高,硝态氮的含量显著降低... 采用改良霍格兰营养液试验,研究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的影响,并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对钼的响应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钼处理后冬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提高,硝态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代谢产物铵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施钼处理对冬小麦氮代谢具有促进作用。施钼处理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氮代谢影响差异的原因在于2个冬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不同。与冬小麦钼高效品种相比,冬小麦钼低效品种施钼处理后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以及地上部硝态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地下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钼 冬小麦 氮代谢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园土壤肥力和叶片营养随树龄的变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雷靖 孙冠利 +4 位作者 庄木来 朱东煌 李潇彬 谭启玲 胡承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6-172,共7页
对福建省平和县板仔、文峰、霞寨、小溪、五寨、国强6个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的26个不同树龄(4~10、10~20和20年以上)琯溪蜜柚园采集土壤及叶片样品,分析琯溪蜜柚园土壤肥力及叶片营养随树龄的变化。结果表明,26个琯溪蜜柚园土壤pH值为3.5... 对福建省平和县板仔、文峰、霞寨、小溪、五寨、国强6个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的26个不同树龄(4~10、10~20和20年以上)琯溪蜜柚园采集土壤及叶片样品,分析琯溪蜜柚园土壤肥力及叶片营养随树龄的变化。结果表明,26个琯溪蜜柚园土壤pH值为3.51~5.77,平均为4.26,处于极酸性;土壤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缺乏至极缺水平,土壤有效磷、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处于高量至过量水平,土壤有机质、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锰含量随树龄增大而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硼含量整体处于缺乏水平且随树龄增大而显著升高。26个柚园叶片钾、钙和镁含量适宜,磷、锰、铜和硼含量偏高至过量,幼龄树(4~10年)叶片氮、铁含量偏高,而低龄(4~10)、成龄(10~20年)树叶片锌含量偏低。由此说明,琯溪蜜柚园土壤肥力随树龄变化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及有效钙、镁、锰含量随树龄增加显著下降;柚树叶片养分含量随树龄变化不明显,其中磷、硼、锰、铜含量普遍偏高或过量而锌偏低。因此,必须重视投产以及老果园土壤管理,改良酸性,增施有机质,补充钙、镁营养,以保障树体营养平衡和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龄 琯溪蜜柚 土壤肥力 叶片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钼肥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智琛 李启彪 +4 位作者 黄刊 武松伟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7,共8页
为探究不同形态钼肥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的综合影响,以小白菜“上海青”和“矮脚黄”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进行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习惯施肥(NPK)、习惯施肥+钼酸钾(K_(2)... 为探究不同形态钼肥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的综合影响,以小白菜“上海青”和“矮脚黄”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进行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习惯施肥(NPK)、习惯施肥+钼酸钾(K_(2)MoO_(4),记为NPK+KMo)、习惯施肥+钼酸铵(H_(32)Mo_(7)N_(6)O_(28),记为NPK+AMo)、习惯施肥+氧化钼(MoO_(3),记NPK+BMo)和习惯施肥+纳米三氧化钼(MoO_(3) NPs,记NPK+NMo),比较施用不同形态钼肥后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NPK处理,各施钼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田间小白菜菜心和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鲜质量,其中NPK+AMo处理的提升效果更佳,可提高32.3%(田间),NPK+NMo和NPK+AMo处理相比NPK处理分别提高30.8%和30.2%(盆栽);各施钼处理均可提高田间小白菜菜心和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还原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田间小白菜菜心的Cu、Mo和Mg含量,与NPK处理相比,NPK+NMo处理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Mg、Mo含量增幅显著,而NPK+AMo处理下Zn含量与NPK处理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不同形态钼肥均可使田间小白菜菜心、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产量、营养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提高,提升其食用价值,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食用安全性,综合来说,在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NMo效果最佳,AMo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肥 小白菜 产量 营养品质 矿质养分 纳米三氧化钼 纳米级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氮配施对冬小麦倒伏指数及茎秆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智琛 何灵芝 +4 位作者 王鹏 胡承孝 武松伟 谭启玲 孙学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176,共9页
为研究钼氮配施对小麦抗倒伏性的影响机制,以97003(小麦钼高效品种)和97014(小麦钼低效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N 0、120、210、300 kg/hm^(2)),3个施钼水平((NH_(4))_(2)MoO_(4)0、0.75、1.50 kg/hm^(2)),... 为研究钼氮配施对小麦抗倒伏性的影响机制,以97003(小麦钼高效品种)和97014(小麦钼低效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N 0、120、210、300 kg/hm^(2)),3个施钼水平((NH_(4))_(2)MoO_(4)0、0.75、1.50 kg/hm^(2)),比较分析不同钼氮配比处理下两品种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基部茎节粗细胞壁组分及茎秆力学特征变化。结果显示:(1)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在相同的氮、钼水平下折断处到顶端的距离和弯曲力矩均高于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相比不施氮,施氮3个水平均可提高两品种小麦地上部鲜质量和弯曲力矩,其中在氮水平为210 kg/hm^(2)下差异较为明显,施氮对断面系数和弯曲应力有显著影响,在施氮水平N 0、210 kg/hm^(2)时,折断弯矩会随着施钼量的增加而增加;(2)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基部节长在各个钼、氮施肥水平下均高于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而上部节长和穗长均低于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的茎秆长短轴外径及长轴内径和穗长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的茎秆长短轴外径及长轴内径、基部茎长和穗长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高而增加;(3)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施钼酸铵0.75 kg/hm^(2)可减少小麦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量;(4)两品种小麦基部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随着施氮的增加而增加,但对钼的响应不明显。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各个处理水平下基本不变,小麦钼低效品种在4个氮水平下配施钼酸铵1.5 kg/hm^(2)均增加了纤维素含量,在施氮水平210和120 kg/hm^(2)下配施0.75 kg/hm^(2)钼酸铵,基部节间木质素含量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钼氮配施量下的两品种冬小麦茎秆主要物理性状优化组合不同,基部节间短而粗,茎壁厚度大,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增大,茎秆充实程度好,这是冬小麦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增强抗倒伏能力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倒伏指数 茎秆形态特征 钼氮配施 茎秆力学特征 氮肥利用率 抗倒伏 钼高效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稳定剂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小荣 李素霞 +2 位作者 吴烈善 林俊良 杨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0-1368,共9页
【目的】探索FeS、电石渣和菌渣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投加质量比为2%的FeS、电石渣和菌渣到砷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处理砷的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 【目的】探索FeS、电石渣和菌渣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投加质量比为2%的FeS、电石渣和菌渣到砷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处理砷的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并通过模拟酸雨试验分析稳定处理后砷污染土壤的抗酸雨淋溶特征。【结果】各稳定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排序均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FeS对砷的稳定效果最佳,其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浓度按照国标硫酸—硝酸法(SNP)、美国毒性浸出程序(TCLP)、化学提取法(CE)和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顺序分别为0.90、0.68、3.14和0.15 mg/L。稳定处理降低了土壤易溶态砷含量,FeS组降幅最大,达18.51%,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铁型砷;电石渣组次之,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钙型砷及部分铁型砷和铝型砷;菌渣组降幅最小,仅为9.23%。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出液砷的浓度在污染原土最高,其淋洗至第15 d时砷的浓度仍有7.03 mg/L,但呈降低趋势;电石渣组居高不下;菌渣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至平稳的变化趋势;FeS组下降至低水平保持平稳;不同稳定处理土壤淋出液pH均升高。淋洗后,各处理土壤总砷含量降幅排序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污染原土降幅最大,达25.34%,主要降低易溶态砷;FeS组降幅最小,仅为4.89%,主要降低少量易溶态砷和铝型砷;电石渣组和菌渣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FeS对砷稳定效果好,抗酸雨淋溶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菌渣和电石渣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适合作辅助剂增强稳定效果,但需适量添加电石渣,避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稳定处理 浸出毒性 生物有效性 模拟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