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渠道的变革会影响农户施肥决策吗?
1
作者 李谷成 王攀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72,共20页
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技推广服务渠道的变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246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技推广服务渠... 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技推广服务渠道的变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246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变革对农户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和传统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并正确使用科学施肥技术。(2)两类渠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作用,农户对其中某类农技推广服务渠道的接受度越高,另一类渠道的影响就越小。(3)传统农技推广服务渠道能够通过降低农户风险认知来促进其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数字农技推广服务渠道能通过提高农户的效益认知和降低风险认知来促进其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4)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对农户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两类渠道对农户高效施肥技术采纳决策以及对年轻农户的影响更显著。因此,要加强数字农技推广服务系统建设,推进渠道整合和优化,提高农户对科学施肥技术的认知,针对不同类型科学施肥技术和不同年龄段农户制定差异化的精准推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服务渠道 科学施肥技术 采纳决策 传统渠道 数字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智能决策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在文 许多 +10 位作者 田芳 张红雨 李万理 彭辉 刘善梅 刘汉尊 金慧东 黄远 吴颖丹 龙浩 韩怡然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0-61,共12页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劳动密集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提升设施农业的智能决策技术,进而提高生产力,是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该研究聚焦于温室环境控制、作物生长过程的建模与预测、病虫害识别与预警、作物表型监测,以及系统与数据集成等设施...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劳动密集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提升设施农业的智能决策技术,进而提高生产力,是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该研究聚焦于温室环境控制、作物生长过程的建模与预测、病虫害识别与预警、作物表型监测,以及系统与数据集成等设施农业智能决策关键应用场景,介绍了当前设施农业领域的相关智能化技术。系统且详细地剖析了视觉大模型、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大模型,以及大模型驱动的多智能体等大模型关键技术,并综合分析了现有大模型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潜力,论证了将大模型深度融入传统设施农业,将其应用于信息感知、生长模型搭建与精准决策等环节,能够有力推动设施农业决策体系向智能化迈进。分析了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传感器及优化集成的智能感知与实时监测技术研发、精准生长模型搭建,以及完善感知装备控制等设施农业智能决策大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综述表明,在设施农业中引入大模型将成为极具前景的研究新范式。通过将大模型深度应用于农业智能感知、智能装备建设等领域,可以切实提升设施农业生产的精准化与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具身智能 多模态大模型 大模型智能体 智能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吕金武 张璐 +1 位作者 喻言 熊航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4,共8页
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时发现:第一,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农户的种粮比例,造成种植结构“非粮化”问题,选取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时发现:第一,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农户的种粮比例,造成种植结构“非粮化”问题,选取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使用替代自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对户主性别分组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户主性别条件下互联网使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第三,互联网使用可以通过提高农户金融信贷可得性和降低经济作物成本降低种粮比例,使种植结构产生“非粮化”调整。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需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关注不同类型家庭的农业生产活动,建立促使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多元路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种植结构 金融信贷可得性 经济作物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户收入不平等——基于技能溢价机制的分析
4
作者 李晓慧 李谷成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3-613,共11页
基于湖北省1231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村级层面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技能溢价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存在“U”型影响效应,即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 基于湖北省1231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村级层面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技能溢价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存在“U”型影响效应,即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农户收入不平等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维度的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存在差异,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经济数字化和乡村生活数字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影响,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技能溢价机制影响农户收入不平等。据此,建议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注重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重点利用乡村经济和乡村生活数字化手段以促进农户增收,并同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技能以降低技能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户收入不平等 数字技能 技能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