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泳技术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边银丙 罗信昌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2期45-50,共6页
脉冲电泳是一种可用于分离20Kb到10Mb大分子量DNA的新型凝胶电泳技术,已应用于双孢蘑菇,香菇、侧耳、草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核型分析及核型多态性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真菌电泳核型分析的基本操作程序和主要影响因素,并阐述了脉冲电泳在食用... 脉冲电泳是一种可用于分离20Kb到10Mb大分子量DNA的新型凝胶电泳技术,已应用于双孢蘑菇,香菇、侧耳、草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核型分析及核型多态性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真菌电泳核型分析的基本操作程序和主要影响因素,并阐述了脉冲电泳在食用菌种群特异性鉴定、染色体作图和遗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泳 食用菌类 核型分析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分析快速鉴定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的真伪 被引量:16
2
作者 曾东方 罗信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65,共7页
采用DNA指纹比较技术对部分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真伪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granulatus子实体之间的DNA相似系数为 0 93 9,但各菌丝体分离菌株与其来源子实体的DNA相似系数为 1 0 0 0 ,每个供试引物... 采用DNA指纹比较技术对部分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真伪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granulatus子实体之间的DNA相似系数为 0 93 9,但各菌丝体分离菌株与其来源子实体的DNA相似系数为 1 0 0 0 ,每个供试引物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全部对应相同 ,证实分离物为真正的牛肝菌分离菌株。试验还鉴定与子实体DNA具极高同源性的细裂硬皮马勃Sclerodemaareolatum的组织分离菌丝体是真正的分离菌株。供试大红菇Russularubra分离培养物与供试子实体之间存在很大的DNA异质性 ,因此判定该分离物为杂菌或其它生物体分离物 ,并非大红菇的分离菌株。试验结果显示 :RAPD指纹技术是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真伪鉴定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蘑菇 分离菌株 RAPD分析 DNA相似系数 真伪鉴定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距离测定在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詹才新 朱兰宝 杨新美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9个金针菇菌株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根据RAPD分析结果所估算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按照亲本的遗传距离对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实际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 本文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9个金针菇菌株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根据RAPD分析结果所估算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按照亲本的遗传距离对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实际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产量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类内杂交组合大部分为低产组合,遗传距离较大的类间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所估测的遗传距离不但能准确地反映亲本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并可以作为食用菌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遗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食用菌研究的最新成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罗信昌 《世界农业》 1988年第6期28-31,共4页
一、遗传育种的研究 现今食用菌的遗传育种除常规育种外,主要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开展两个层次的研究。联邦德国Karl Esser博士在《食用菌的分类和分子遗传学》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在某些食用菌中,应用突变、选择和重组子技术即所谓“... 一、遗传育种的研究 现今食用菌的遗传育种除常规育种外,主要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开展两个层次的研究。联邦德国Karl Esser博士在《食用菌的分类和分子遗传学》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在某些食用菌中,应用突变、选择和重组子技术即所谓“协调育种”(Concerted breeding)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是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使用于发酵工业的低等真菌,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来改良菌株已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遗传育种 遗传工程 常规育种 发酵工业 联邦德国 分子水平 重组子 真菌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的RAPD图谱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天峰 王朝江 +1 位作者 罗信昌 池惠荣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应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综合 10个随机引物的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的四个野生菌株与毛木耳 (Auriculariapolytricha)归为一类 ,四个野生菌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不是同一菌株。本研究揭示了... 应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综合 10个随机引物的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的四个野生菌株与毛木耳 (Auriculariapolytricha)归为一类 ,四个野生菌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不是同一菌株。本研究揭示了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的类源关系及DNA同质性 ,为进一步界定其系统分类地位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属 野生菌株 RAPD 图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