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泳技术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边银丙 罗信昌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2期45-50,共6页
脉冲电泳是一种可用于分离20Kb到10Mb大分子量DNA的新型凝胶电泳技术,已应用于双孢蘑菇,香菇、侧耳、草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核型分析及核型多态性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真菌电泳核型分析的基本操作程序和主要影响因素,并阐述了脉冲电泳在食用... 脉冲电泳是一种可用于分离20Kb到10Mb大分子量DNA的新型凝胶电泳技术,已应用于双孢蘑菇,香菇、侧耳、草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核型分析及核型多态性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真菌电泳核型分析的基本操作程序和主要影响因素,并阐述了脉冲电泳在食用菌种群特异性鉴定、染色体作图和遗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泳 食用菌类 核型分析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的菌丝分离及纯培养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民和 刘咏梅 +1 位作者 杨新美 陈立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通过对松茸的组织分离、冷藏、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菌褶部位易于分离到松茸菌丝,子实体其它部位、菌根、菌窝土壤难于分离到菌丝。新鲜子实体是理想的分离材料,但低温保存60d的子实体,仍然可以分离到菌丝。松茸菌... 通过对松茸的组织分离、冷藏、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菌褶部位易于分离到松茸菌丝,子实体其它部位、菌根、菌窝土壤难于分离到菌丝。新鲜子实体是理想的分离材料,但低温保存60d的子实体,仍然可以分离到菌丝。松茸菌丝体在18~25℃下生长良好,22℃为最适生长温度。pH值以4.5~6.0较为适合,最适pH值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组织分离 低温保藏 培养条件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与宿主根际微生物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民和 杨新美 陈立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6-80,共5页
通过对松茸菌窝土壤、菌根进行分离及松茸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松茸菌窝土壤、根际及内根圈中,深紫被孢霉是优势菌,其它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极少,几乎没有;在实验条件下,深紫被孢霉对松茸菌没有有害作用;松茸... 通过对松茸菌窝土壤、菌根进行分离及松茸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松茸菌窝土壤、根际及内根圈中,深紫被孢霉是优势菌,其它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极少,几乎没有;在实验条件下,深紫被孢霉对松茸菌没有有害作用;松茸菌丝由于生长缓慢,大多数土壤微生物菌落可以覆盖松茸菌丝体,抑制其生长;而深紫被孢霉由于其生态优势,可以排斥和抑制其它土壤微生物,为松茸生存和发育创造有利的生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深紫被孢霉 微生物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分析快速鉴定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的真伪 被引量:16
4
作者 曾东方 罗信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65,共7页
采用DNA指纹比较技术对部分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真伪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granulatus子实体之间的DNA相似系数为 0 93 9,但各菌丝体分离菌株与其来源子实体的DNA相似系数为 1 0 0 0 ,每个供试引物... 采用DNA指纹比较技术对部分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真伪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granulatus子实体之间的DNA相似系数为 0 93 9,但各菌丝体分离菌株与其来源子实体的DNA相似系数为 1 0 0 0 ,每个供试引物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全部对应相同 ,证实分离物为真正的牛肝菌分离菌株。试验还鉴定与子实体DNA具极高同源性的细裂硬皮马勃Sclerodemaareolatum的组织分离菌丝体是真正的分离菌株。供试大红菇Russularubra分离培养物与供试子实体之间存在很大的DNA异质性 ,因此判定该分离物为杂菌或其它生物体分离物 ,并非大红菇的分离菌株。试验结果显示 :RAPD指纹技术是外生菌根蘑菇分离物真伪鉴定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蘑菇 分离菌株 RAPD分析 DNA相似系数 真伪鉴定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侧耳水溶性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邓春生 吕作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7-449,共3页
采用碳粒廓清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诱生及其活性检测试验 ,观察阿魏侧耳水溶性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 ,阿魏侧耳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PFWP1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阿魏侧耳菌丝体水溶... 采用碳粒廓清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诱生及其活性检测试验 ,观察阿魏侧耳水溶性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 ,阿魏侧耳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PFWP1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阿魏侧耳菌丝体水溶性粗多糖PFWP2 和阿魏侧耳子实体水溶性多糖PFWP3 免疫活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侧耳 水溶性 多糖 免疫活性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生态调查及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民和 杨新美 陈立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3-86,共4页
对我国云南禄丰、曲靖县和吉林延边地区松茸生态做了初步调查;研究了菌窝土壤、赤松木屑、红松木屑、松茸子实体等4种天然物质浸提液对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窝土壤及其浸提液都可以显著促进松茸菌丝的生长,而2种木屑浸... 对我国云南禄丰、曲靖县和吉林延边地区松茸生态做了初步调查;研究了菌窝土壤、赤松木屑、红松木屑、松茸子实体等4种天然物质浸提液对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窝土壤及其浸提液都可以显著促进松茸菌丝的生长,而2种木屑浸提液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生态调查 培养 食用菌 菌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3
7
作者 董洪新 吕作舟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冬虫夏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用真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介绍了冬虫夏草的生物学习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人工培育现状 ,并展望了冬虫夏草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生物学习性 药理作用 人工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距离测定在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詹才新 朱兰宝 杨新美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9个金针菇菌株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根据RAPD分析结果所估算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按照亲本的遗传距离对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实际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 本文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9个金针菇菌株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根据RAPD分析结果所估算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按照亲本的遗传距离对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实际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产量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类内杂交组合大部分为低产组合,遗传距离较大的类间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所估测的遗传距离不但能准确地反映亲本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并可以作为食用菌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遗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室内周年生产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兰宝 周玉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1-337,共7页
根据两年的实验结果,简要介绍了食用菌室内周年生产的技术,即简易菇房设计,菇房周年的温期划分及菌类配置,以及培养基配方、栽培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 食用菌 栽培 室内 周年生产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皮侧耳高分子量DNA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爱民 吕作舟 杨新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41-44,共4页
利用三种方法GEM、CTABM和PLM分别从担子菌糙皮侧耳中提取DNA,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以及提取材料的前处理方式不同,所获DNA的大小、纯度、得率也不同,三种方法中能够分离最大高分子量DNA的方法为PLM。利用该法... 利用三种方法GEM、CTABM和PLM分别从担子菌糙皮侧耳中提取DNA,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以及提取材料的前处理方式不同,所获DNA的大小、纯度、得率也不同,三种方法中能够分离最大高分子量DNA的方法为PLM。利用该法通常可制备微克数量级的DNA,其分子量大于49kb(平均80kb左右),纯度较高,能为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适用于重组DNA技术的研究。该法也适合从其它食用菌中提取高分子量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高分子量 DNA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真菌的营养生理 被引量:26
11
作者 向世华 《中国食用菌》 1990年第5期13-14,共2页
食用真菌与其他真菌一样都属于异养生物,摄取营养方式不尽相同,一般可分为三类,即腐生型,共生型,兼性寄生型。大部分是腐生型,如草菇、香菇、黑木耳等,它们只能从死的有机体中获得营养;松口蘑、牛肝菌等属于共生类型,它们的营养必需由... 食用真菌与其他真菌一样都属于异养生物,摄取营养方式不尽相同,一般可分为三类,即腐生型,共生型,兼性寄生型。大部分是腐生型,如草菇、香菇、黑木耳等,它们只能从死的有机体中获得营养;松口蘑、牛肝菌等属于共生类型,它们的营养必需由活的松树根供给,但在营养上它们之间是彼此有益的。蜜环菌等既能在枯木上生长,又能侵入到天麻等植物的根内营寄生生活,属于兼性寄生型。尽管食用菌营养类型多,摄取的方式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从外界获得所需的物质,并把这些物质同化成自身的物质。那么,食用菌究竟从外界获得了什么物质,它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物质的,又是怎样利用这些物质的呢?下面就分别叙述各种营养及其代谢过程。一、碳营养及其代谢碳素是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它不仅作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基本原料;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真菌 营养生理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菌与有益微生物相互作用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民和 《中国食用菌》 1997年第3期3-5,共3页
本文综述了有关食用、药用菌与其它有益微生物相互作用及效应研究方面的现状及新进展,讨论了有益微生物对食用、药用菌栽培的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在食用。
关键词 食用菌 药用菌 有益微生物 相互作用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段木栽培高产菌株“T9486”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玉麟 《中国食用菌》 1996年第3期18-18,共1页
银耳段木栽培高产菌株“T9486”的选育研究周玉麟(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室武汉430070)为适应当前对银耳菌种的迫切需求,笔者将广为收集的野生和栽培菌株进行筛选和提纯,从中选出86号菌株,并定名为“9486”。... 银耳段木栽培高产菌株“T9486”的选育研究周玉麟(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室武汉430070)为适应当前对银耳菌种的迫切需求,笔者将广为收集的野生和栽培菌株进行筛选和提纯,从中选出86号菌株,并定名为“9486”。1995年该菌株在湖北、四川、安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段木 栽培 T9486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香灰菌配合比及其生长态势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玉麟 《中国食用菌》 1990年第1期4-7,共4页
前言在所有已被栽培的食用菌中,银耳菌种的分离、配合不仅困难,培育一个出耳性能优异的菌株尤为不易,这与银耳营养生理的复杂性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近代银耳栽培史自1914至1983年,许多真菌学界前辈对银耳生活史、生物学特性作了大量探... 前言在所有已被栽培的食用菌中,银耳菌种的分离、配合不仅困难,培育一个出耳性能优异的菌株尤为不易,这与银耳营养生理的复杂性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近代银耳栽培史自1914至1983年,许多真菌学界前辈对银耳生活史、生物学特性作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工作。早在40年代,杨新美教授就对银耳芽孢种的分离及其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并从调查中提出了银耳与香灰菌的伴生现象。其后(1954)又写出了《中国的银耳》一文,总结了我国银耳栽培的历史经验及现状,1965年还进行了银耳人工接种的新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0年代前后,一些学者概略地介绍了银耳菌种制备与配合的一般方法,但泛泛论者多,涉及实质问题者寡。人们泛知必须将银耳芽孢或菌丝与香灰菌丝适当搭配混合才能出耳。在生产实践中,有两个实质性问题,从现有资料中并无明确阐述,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香灰菌 配合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油真菌的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昱 杨新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用改进的苏丹Ⅲ及苏丹黑B秘染色法用于真菌菌丝体内脂肪粒染色。从来自土壤,作物茎叶和污水中的1858个分离物中初筛出的419个富含脂肪粒的分离物,其中,脂肪粒大而密集者达103个。选出生长势强,生物量高者进行复筛,并测其含油量,含油量高... 用改进的苏丹Ⅲ及苏丹黑B秘染色法用于真菌菌丝体内脂肪粒染色。从来自土壤,作物茎叶和污水中的1858个分离物中初筛出的419个富含脂肪粒的分离物,其中,脂肪粒大而密集者达103个。选出生长势强,生物量高者进行复筛,并测其含油量,含油量高于10%的有57个,在24—46%之间的仅有5个,其中,含油量最高的一株经分类鉴定属于Fusarium,其余尚未鉴定。选其中含油量为28—46%的3个菌株,其脂肪粒在菌丝体内的分布密度及大小与菌丝含油量呈正相关,油脂多为甘油三酯,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真菌 脂肪酸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的RAPD图谱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沈天峰 王朝江 +1 位作者 罗信昌 池惠荣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应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综合 10个随机引物的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的四个野生菌株与毛木耳 (Auriculariapolytricha)归为一类 ,四个野生菌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不是同一菌株。本研究揭示了... 应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综合 10个随机引物的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的四个野生菌株与毛木耳 (Auriculariapolytricha)归为一类 ,四个野生菌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不是同一菌株。本研究揭示了木耳属四个野生菌株的类源关系及DNA同质性 ,为进一步界定其系统分类地位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属 野生菌株 RAPD 图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DNA鉴定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东方 罗信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外生菌根真菌中存在一些食用蘑菇 ,由于其食药用价值极高而自然资源稀少 ,人们正努力探索驯化栽培的可能途径 ,作为供试菌种的各种分离培养物的真伪鉴定就成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的几种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DN... 外生菌根真菌中存在一些食用蘑菇 ,由于其食药用价值极高而自然资源稀少 ,人们正努力探索驯化栽培的可能途径 ,作为供试菌种的各种分离培养物的真伪鉴定就成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的几种外生菌根蘑菇分离菌株的DNA鉴定方法 ,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蘑菇 分离菌株 DNA指纹 专一性探针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栽培高产因子剖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玉麟 《中国食用菌》 1994年第3期38-38,共1页
平菇栽培高产因子剖析周玉麟(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室武汉430070)平菇在我国栽培面积之广,数量之多,销量之大是其它菇类所不及的。纵观遍布城乡的广大栽培者,有的诸于此技,卑产颇高,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50%,... 平菇栽培高产因子剖析周玉麟(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室武汉430070)平菇在我国栽培面积之广,数量之多,销量之大是其它菇类所不及的。纵观遍布城乡的广大栽培者,有的诸于此技,卑产颇高,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50%,但多数专业户(特别是初学者)常困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栽培 高产因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国食用菌事业的商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新美 《中国食用菌》 1991年第1期3-5,共3页
引言 80年代后期,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在世界年产170万吨中,约占1/3,产值约35亿元。国际上食用菌罐头年交易额约为40万吨,其中我国约占12万吨,1989年换汇1.8亿美金。根据美国《健康》杂志(1990)报道,作者依萨卡经过6年的研究... 引言 80年代后期,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在世界年产170万吨中,约占1/3,产值约35亿元。国际上食用菌罐头年交易额约为40万吨,其中我国约占12万吨,1989年换汇1.8亿美金。根据美国《健康》杂志(1990)报道,作者依萨卡经过6年的研究,证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最有益于健康。因为动物蛋白质增加血清胆固醇,美国人自肉类和奶制品中吸取蛋白质和钙质,而中国人的膳食中肉类只占1/10。中国男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美国的1/16,结肠癌的发病率是美国的2/15。虽然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多消耗20%的卡珞里,但他们却没有肥胖病,中国人的血清中Fe、Zn、Mg的浓度为美国人的8倍。所谓“富贵病”包括癌症、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它和大量摄入动物性食品有关。美国女性的“富贵病”比同龄中国女性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与食用菌种间融合子鉴定有关的几个问题——与杨国良等先生商榷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芳灿 《中国食用菌》 1991年第1期21-22,共2页
近来,我们先后在《食用菌》、《中国食用菌》上拜读了杨国良等先生有关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与黑木耳(A. quricula)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科研论文。据悉,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关木耳属种间育种取得成功的首次报道,值得庆贺。但... 近来,我们先后在《食用菌》、《中国食用菌》上拜读了杨国良等先生有关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与黑木耳(A. quricula)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科研论文。据悉,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关木耳属种间育种取得成功的首次报道,值得庆贺。但是,该文闸述的某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似欠妥当,同时,作为一项鉴定已逾一年的科研成果,在正式发表时仍对融合子的鉴定只字未提,这就大大削弱了文章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下面,仅就有关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杨国良先生及广大读者指正。一、“酵母膏缺陷型”不宣作为准确的遗传标记。营养缺陷型是在氨基酸。维生素、碱基一类营养物质的合成上发生缺陷,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相应营养物之后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种生化突变型,是原生质体融合中常用的一种遗传标记。为了准确检出融合子并对融合子进行遗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种间融合子 鉴定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