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害虫复合种群的时间分布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时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在关于单一害虫种群对时间的分布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3种害虫相互作用形式,研究了害虫复合种群的时间分布,给出了计算和预测害虫复合种群发生数量与发生时间的方法,解决了确定害虫复合种群的经济阈值及制定害虫综合管理系统所需... 在关于单一害虫种群对时间的分布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3种害虫相互作用形式,研究了害虫复合种群的时间分布,给出了计算和预测害虫复合种群发生数量与发生时间的方法,解决了确定害虫复合种群的经济阈值及制定害虫综合管理系统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复合种群 时间分布 经济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害虫种群时间分布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时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1-356,共6页
根据害虫种群时间分布研究结果,推导出研究害虫时间分布动态特性的数学方法。并用其研究了在自然世代更迭和人工防治情况下害虫种群时间分布的动态特性,给出了实践中用到的几种害虫时间分布类型的数学证明及几个对指导生产实践有用的... 根据害虫种群时间分布研究结果,推导出研究害虫时间分布动态特性的数学方法。并用其研究了在自然世代更迭和人工防治情况下害虫种群时间分布的动态特性,给出了实践中用到的几种害虫时间分布类型的数学证明及几个对指导生产实践有用的结论的数学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种群 数量 时间分布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光照和几种药剂处理对黄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涛 张君芝 +1 位作者 张友德 秦天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黄姜(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是我国生产薯蓣皂甙元的重要原料,而薯蓣皂甙元又是生产许多激素药物的原料,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野生资源的大量采挖,导致原料严重紧缺,因此... 黄姜(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是我国生产薯蓣皂甙元的重要原料,而薯蓣皂甙元又是生产许多激素药物的原料,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野生资源的大量采挖,导致原料严重紧缺,因此许多地方已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以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种子 萌发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有性繁殖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友德 张君芝 +4 位作者 秦天才 黄涛 芦煜照 王宗刚 张光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黄姜种子进行了繁殖与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繁殖有较强的生长势,当年生种子苗所形成的根状茎,平均单株重60~80g,最高单株重260~280g,皂素含量1.78%,熔点195℃;种子苗形成的姜块,第...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黄姜种子进行了繁殖与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繁殖有较强的生长势,当年生种子苗所形成的根状茎,平均单株重60~80g,最高单株重260~280g,皂素含量1.78%,熔点195℃;种子苗形成的姜块,第2年分割种植,枯萎期采挖,平均单株重390g,最高的单株重600~72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种子繁殖 产量 皂甙元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粟插穗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燕文 王芳 +1 位作者 胡婉仪 涂炳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0-83,T000,共5页
板栗扦插不易生根,用HL—43生根剂处理扦插板栗嫩枝,进行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形成的细胞组织学研究,结果证明:其插穗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形成,需经过诱导起动,分裂分化及器官形成三个阶段。不定根的形成可以产生在插入苗床的枝段各个部位,... 板栗扦插不易生根,用HL—43生根剂处理扦插板栗嫩枝,进行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形成的细胞组织学研究,结果证明:其插穗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形成,需经过诱导起动,分裂分化及器官形成三个阶段。不定根的形成可以产生在插入苗床的枝段各个部位,以基部1—3节最多,主要由维管形成层细胞或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只在剪口处发生,并停留在此阶段,仅有少数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扦插 不定根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e Boer-Zwikker方程描述土壤吸附行为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周代华 李学垣 +1 位作者 董元彦 徐凤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3,共6页
将DeBoer-Zwikker公式用于土壤体系,探讨了重金属铜在3种土壤上的吸附-解吸特征及磷酸根的影响,据此推算出3种土壤的吸附势E-o。结果表明,灰潮土的铜吸附势(E-o)>黄棕壤>红壤,与3种土壤吸铜量的大小顺... 将DeBoer-Zwikker公式用于土壤体系,探讨了重金属铜在3种土壤上的吸附-解吸特征及磷酸根的影响,据此推算出3种土壤的吸附势E-o。结果表明,灰潮土的铜吸附势(E-o)>黄棕壤>红壤,与3种土壤吸铜量的大小顺序一致,解吸率的大小顺序则刚好相反。黄棕壤随吸磷量的增加,吸铜量递增,铜解吸率下降,低吸磷水平时,其吸附势E-o增加,高吸磷水平时,E-o降低,红壤随吸磷量的增加,E-o增加;灰潮土则随吸磷量的增加,其吸附势E-o、吸铜量递减,铜解吸率增加。表明磷吸附对3种土壤吸附铜的强度因子和容量因子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将Langmuir方程得到的最大吸附量M和DeBoer-Zwikker方程得到的吸附势E-o相结合,可望更好地描述土壤体系的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吸附 铜吸附 方程 红壤 黄棕壤 灰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草无融合生殖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友德 李和平 +2 位作者 杨小菊 秦天才 张君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采取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刚露出花序至成熟的颖果样,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制片,系统观察,未发现通常的胚囊母细胞和减数分裂现象。观察到多个方位的胚囊原始细胞于珠心中,形成了3~7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胚囊。材料中可见由卵器和... 采取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刚露出花序至成熟的颖果样,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制片,系统观察,未发现通常的胚囊母细胞和减数分裂现象。观察到多个方位的胚囊原始细胞于珠心中,形成了3~7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胚囊。材料中可见由卵器和1个极核或2个极核组成的4胞胚囊,也可见到3胞或1~2胞,甚至中空的胚囊。同一胚珠中,形成了多个幼胚或拟胚,但完熟颖果中只剩下1个成熟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 无孢子生殖 无融合生殖 多胚囊 龙须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溶性黑木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被引量:32
8
作者 欧阳天贽 谢九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48,共3页
为了比较系统地研究黑木耳中水不溶性物质的成份及生物活性,利用稀碱提取、CPC纯化等方法,提取出一种碱溶性黑木耳多糖,并进行系列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多糖纯度较高,不含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成份,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 为了比较系统地研究黑木耳中水不溶性物质的成份及生物活性,利用稀碱提取、CPC纯化等方法,提取出一种碱溶性黑木耳多糖,并进行系列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多糖纯度较高,不含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成份,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岩藻糖等单糖组成,数均分子量为3.1×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碱溶性多糖 真菌多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弗氏链霉菌中筛到的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被引量:9
9
作者 万中义 黄曦 +1 位作者 梁蓉芳 周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筛选获得的1株突变株H188,进行摇瓶发酵。并从发酵滤液中分离、提取得到纯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它与泰乐菌素标准品属同一物质。从而证明028菌株是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链霉菌 泰乐菌素 分离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胚胎学研究 Ⅲ.多胚囊及多胚现象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和平 孙蒙祥 +1 位作者 蔡得田 王灶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25-29,共5页
报道了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中多胚囊的起源、发育和结构。在1个胚珠中,大孢子母细胞周围可以有一到多个起源于珠心细胞的胚囊原始细胞,并可以发育成为多胚囊,其中具有两个胚囊的可以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起源... 报道了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中多胚囊的起源、发育和结构。在1个胚珠中,大孢子母细胞周围可以有一到多个起源于珠心细胞的胚囊原始细胞,并可以发育成为多胚囊,其中具有两个胚囊的可以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起源于珠心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的发育属于山柳菊型。两个成熟胚囊中,都可以形成胚和胚乳,因而形成了具假多胚的种子。位于中部的胚来源于珠心胚囊,属于无融合生殖形成的胚。两个以上的多胚囊不能形成成熟胚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草地早熟禾 胚囊 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白品种资源材料的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柯卫东 孔庆东 余家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用系统聚类分析中常用的6种方法对24份双季茭白品种资源材料进行分类,有5种方法分类的结果一致而类平均法的结果最佳。24份材料被分成3类,第1类以苏州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2类以无锡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3类彼... 用系统聚类分析中常用的6种方法对24份双季茭白品种资源材料进行分类,有5种方法分类的结果一致而类平均法的结果最佳。24份材料被分成3类,第1类以苏州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2类以无锡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3类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较低、肉质茎较小、商品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系统聚类分析 品种资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草──一种新的C_4植物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友德 张君芝 +2 位作者 秦天才 周大明 胡德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研究了龙须草的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龙须草光合速率日均值(CO2)为37.18mg·dm-2·h-1,最高值(CO2)达59.90mg·dm-2·h-1。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光合速率最高,9月以后明显减弱... 研究了龙须草的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龙须草光合速率日均值(CO2)为37.18mg·dm-2·h-1,最高值(CO2)达59.90mg·dm-2·h-1。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光合速率最高,9月以后明显减弱;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一不明显的双峰曲线,CO2补偿点低,其值(CO2)为1.2~4.2μl·L-1空气,光呼吸(CO2)强度只有0~1.81mg·dm-2·h-1,叶绿素a/b值为3.69±0.50。龙须草叶片宽0.34~0.40cm,叶脉密集,大小维管束总数63±9个,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多而大,呈弧状离心排列。结果证明龙须草是典型的C4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草 光合特性 C4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草根的形态解剖和生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友德 张君芝 +2 位作者 秦天才 周大明 胡德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8-123,T001,共7页
龙须草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纤维植物,其根可分为定根(主根)和不定根两类。主根直径328.8μm,寿命较短;不定根直径986.4μm,生活时间长,根毛多,为主要的吸收器官。龙须草不仅幼根上有根毛,而且不定根老根上根毛十分... 龙须草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纤维植物,其根可分为定根(主根)和不定根两类。主根直径328.8μm,寿命较短;不定根直径986.4μm,生活时间长,根毛多,为主要的吸收器官。龙须草不仅幼根上有根毛,而且不定根老根上根毛十分密集。经TTC染色,结果证明老幼根均有活性;应用甲烯兰测定,证明龙须草根老幼活力不同,不同类型间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草 形态结构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黄棕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次级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元彦 罗厚庭 张本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6-472,共7页
用流动法研究黄棕壤、红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次级吸附的动力学。结果表明Cu2+的次级吸附可用一级速率方程描述。黄棕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吸附反应的速率下降;红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吸附的快反应速率下降,而慢反应... 用流动法研究黄棕壤、红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次级吸附的动力学。结果表明Cu2+的次级吸附可用一级速率方程描述。黄棕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吸附反应的速率下降;红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吸附的快反应速率下降,而慢反应速率增加。升高Cu2+浓度可能造成吸附反应机理的改变。竞争性阳离子Cd2+和Zn2+的存在降低了Cu2+次级吸附反应速率。升高温度,Cu2+次级吸附反应速率增加。土壤中非晶形铁、铝氧化物是土壤吸附Cu2+的主要组分;土壤有机质对Cu2+吸附的快反应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红壤 黄棕壤 磷酸银 吸附 铜次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草无融合生殖现象研究Ⅰ.胚囊的起源和发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小菊 张友德 李和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6-610,共5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子房整体透明法 ,在光学水平上对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Retz)C .E .Hubbard作了细胞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 ,龙须草生殖方式为无融合生殖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珠中没有大孢子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其无孢子生...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子房整体透明法 ,在光学水平上对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Retz)C .E .Hubbard作了细胞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 ,龙须草生殖方式为无融合生殖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珠中没有大孢子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其无孢子生殖胚囊原始细胞是由胚珠深处的珠心细胞分化而来的。胚囊原始细胞多产生于珠心表皮下 5~ 7层处的珠心细胞 ,数目在 3~ 8个之间。未见单胚囊现象。通常由靠近珠孔端的 1个胚囊原始细胞迅速增大 ,经过 2次核分裂形成四核胚囊 ,并进一步分化为成熟胚囊 ;而其它胚囊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退化 ,偶有 2~ 3个胚囊分化为成熟胚囊。初步结果显示龙须草很可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草 无融合生殖 体细胞 无孢子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建伟 黄燕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4-206,T001,共4页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赵建伟,黄燕文(华中农业大学基础课部,武汉430070)STUDIESONTHEMEGASPOREGENESISANDTHEFORMATIONOFFEMALEGAMETOPHYTEI... 蜡梅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赵建伟,黄燕文(华中农业大学基础课部,武汉430070)STUDIESONTHEMEGASPOREGENESISANDTHEFORMATIONOFFEMALEGAMETOPHYTEINCHIMONANTHUSPR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大孢子 胚囊 雌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硝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水明 张庆 谢九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50-353,共4页
化学合成了8个新型N硝基卤代苯胺类化合物,并对其抑菌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IR进行确证。生物活性结果显示:8种新化合物对试验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N-硝基三氯苯胺 衍生物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草成熟胚囊结构和类型的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小菊 张友德 李和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9-301,T001,3,共5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龙须草成熟胚囊的结构和类型。结果表明:龙须草的成熟胚囊通常是由靠近珠孔端的1个4核胚囊分化而来;发育类型为体细胞无孢子生殖的大黍型;成熟胚囊由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含1个极核的中央细胞组成。
关键词 龙须草 胚囊 无孢子生殖 禾本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和硒染毒对大鼠体内一些营养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高恩 王蔚 +1 位作者 王海婴 王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7-359,共3页
为了解染毒元素 Cd 和 Se 在生物体内对一些营养元素的影响,采用体内中子活化分析和原子吸收法分析了大鼠被高含量 Cd 或 Se染毒后,不同组合的动物体内这些元素的平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含量 Cd 使大鼠体内 N、 Ca... 为了解染毒元素 Cd 和 Se 在生物体内对一些营养元素的影响,采用体内中子活化分析和原子吸收法分析了大鼠被高含量 Cd 或 Se染毒后,不同组合的动物体内这些元素的平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含量 Cd 使大鼠体内 N、 Ca 、 Zn 、 Cu 的含量大幅度的降低,而高含量 Se 使大鼠体内 N、 Ca、 Zn 、 Cu 的含量有一定的降低;当高含量的 Cd 和 Se 同时在大鼠体内作用时, Se 和 Cd 对 N、 Ca 、 Zn 、 Cu 元素,的毒性作用有相互缓解作用,而 Se 和 Cd 对 P、 K、 Mg 元素毒性却有相互加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毒 影响 营养元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水合氧化物吸附硼热效应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端卫 刘永红 尹业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为了解决2种溶液在混合前温度不易相等的问题而设计的双温度计法,可以快速测定2种溶液混合前后温度差值,并将这一新方法用于衡量锰、铝、铁水合氧化物在吸附溶液硼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结果表明,锰、铝、铁的水合氧化物对硼的吸附均... 为了解决2种溶液在混合前温度不易相等的问题而设计的双温度计法,可以快速测定2种溶液混合前后温度差值,并将这一新方法用于衡量锰、铝、铁水合氧化物在吸附溶液硼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结果表明,锰、铝、铁的水合氧化物对硼的吸附均有不同程度的热效应。供试样品与硼发生吸附反应所引起的热效应造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与通常的雷诺曲线相同,而水合氧化物悬浮液以及吸附质溶液的稀释与吸附反应相比较,其热效应小得多。使用这种双温度计法就可实现在通常条件下测定诸如吸附反应这类热效应引起的温度变化,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吸附热提供了简单易行的量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温度计法 吸附热效应 水合氧化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