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分离纯化与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远华 顾玮 +3 位作者 倪德江 郑芳 饶睿 范仕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2-418,共7页
在优化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及活性分析条件的基础上,对茶树叶绿素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与鲜叶等量PVP,用pH7.5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提取的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叶绿素酶的活性分析最佳条件为在45℃条件下反... 在优化茶树叶绿素酶提取及活性分析条件的基础上,对茶树叶绿素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与鲜叶等量PVP,用pH7.5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提取的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叶绿素酶的活性分析最佳条件为在45℃条件下反应15min;经过分离纯化后,叶绿素酶的纯度提高了55.96倍,酶的得率为9.45%,SDS-PAGE结果显示有一条蛋白质的条带,酶的亚基分子量为37.2kD;对纯化后的叶绿素酶的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为7.5,45℃时候反应活性最高,在4℃保存条件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下降,保存一个月后叶绿素酶活性剩余45%,用2mmol/L和7mmol/L的金属离子(Ca2+、Mg2+、Zn2+、Fe3+)、EDTA处理,都对叶绿素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酶学性质 提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远华 顾玮 +3 位作者 倪德江 杨江帆 郑芳 石玉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对茶树中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酶活性从7:00~16:00之间逐渐下降,之后从16:00~19:00又开始有升高的趋势;各季茶树新梢中,春茶新梢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夏茶新梢次之,秋茶新梢的酶活性最低;在茶树不同部位,叶绿素... 对茶树中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酶活性从7:00~16:00之间逐渐下降,之后从16:00~19:00又开始有升高的趋势;各季茶树新梢中,春茶新梢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夏茶新梢次之,秋茶新梢的酶活性最低;在茶树不同部位,叶绿素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芽>第1叶>第2叶>第3叶>老叶>嫩茎;在鲜叶摊放的过程中(摊放时间6 h),叶绿素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之后大幅度升高;8个适制绿茶品种的酶活性,以福云6号的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鄂茶1号、平阳特早茶、乌牛早,迎霜和龙井43的酶活性最低;茶园中60%和80%的遮光率都能使叶绿素酶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机节能浅议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协书 钟梅 《中国茶叶》 2007年第3期31-32,共2页
一、茶机热能节约潜力 表1列出了我国几种常用茶叶加工机械的热效率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几种茶叶加工机械中,最低的热效率仅为10%~15%,大多数茶机的热效率在25%左右。加工机械热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炉灶结构... 一、茶机热能节约潜力 表1列出了我国几种常用茶叶加工机械的热效率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几种茶叶加工机械中,最低的热效率仅为10%~15%,大多数茶机的热效率在25%左右。加工机械热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炉灶结构不合理,燃料燃烧不完全,且排烟温度过高;②机体和炉灶体的隔热保温性能欠好,导热材料本身或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等原因导致导热性能差,散热损失严重;③茶机配套不均衡,热能利用率低;④炉外壁长期积灰直接影响热量传递效果。此外,以电为能源的加热电炉也会因为绝缘不良、炉丝短路等原因影响传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机 茶叶加工机械 热能利用率 节能 炉灶结构 燃烧不完全 热效率 温度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