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柚×华柑4号杂交后代柑橘果实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瀚远 郑杰荣 +2 位作者 徐宸宇 伊华林 吴巨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目的】探讨以HB柚为母本、华柑4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群体果实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该组合53个杂交后代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皮厚度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目的】探讨以HB柚为母本、华柑4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群体果实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该组合53个杂交后代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皮厚度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指标,分析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结果】HB柚×华柑4号组合后代果实形状出现了4种类型,以高扁圆形、圆形或近圆形、椭圆形为主,比例分别为41.51%、39.62%和13.21%;果皮颜色在杂交群体后代中出现3种性状类型,分别为橙红色、橙色和黄色,比例分别为7.50%、62.26%和30.19%;果肉颜色只出现橙色和黄色2种性状类型,比例分别为60.37%和39.62%。子代果实成熟期除1株中熟品系外,其余52株在12月下旬之后成熟,均比父母本更晚成熟。杂交后代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呈现趋中偏小变异;果形指数、果皮厚度、种子数和可食率呈现趋中变异;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表现为趋低遗传趋势;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现出超亲趋势。【结论】推测HB柚×华柑4号杂交后代的成熟期趋向父本遗传,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皮厚度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可能是受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杂交育种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父本鉴定
2
作者 闫锦源 郑斌 +4 位作者 王松标 马小卫 许文天 谢坤良 武红霞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利用荧光SSR标记对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父本鉴定,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3株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及12个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笔者课题组前期基于杧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10对荧光SSR引物结合... 【目的】利用荧光SSR标记对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父本鉴定,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3株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及12个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笔者课题组前期基于杧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10对荧光SSR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苗期对实生后代单株进行父本鉴定。【结果】10对荧光SSR引物在125份杧果资源中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香农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为0.926~1.428,平均为1.185;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值分别为0.689和0.63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452~0.677,平均为0.575;113株后代中有95个子代成功鉴定出最优父本,鉴定成功率为84.07%,且置信度均超过80%。其中,杂交后代80株,占比84.21%;自交后代15株,占比15.79%。在置信度达到95%时,47株子代成功鉴定出最优父本,鉴定成功率为41.59%,其中杂交后代44株,占比93.62%;自交后代3株,占比6.38%。【结论】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控制授粉杧果实生后代的父本,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用于杂交苗的早期系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父本鉴定 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少核椪柑新品种华柑3号的选育
3
作者 解凯东 陈昊 +2 位作者 伍小萌 谢宗周 郭文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3-546,共4页
华柑3号是通过鄂柑1号椪柑珠心胚实生苗倍性变异而培育的四倍体大果少核椪柑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实大,平均横径74.08 mm,纵径62.63 mm,平均单果质量179.94 g,平均果皮厚度3.45 mm。果肉橙黄色,肉质脆嫩,酸甜爽口,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 华柑3号是通过鄂柑1号椪柑珠心胚实生苗倍性变异而培育的四倍体大果少核椪柑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实大,平均横径74.08 mm,纵径62.63 mm,平均单果质量179.94 g,平均果皮厚度3.45 mm。果肉橙黄色,肉质脆嫩,酸甜爽口,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49%,可滴定酸含量为1.16%,可食率为71.6%,化渣性好;种子少,平均2.7粒·果^(-1);树势中等偏强,树姿较直立,结果母枝以春梢和秋梢为主;在湖北武汉地区,12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可挂树至翌年1月;丰产性中等,按3.0 m×4.0 m密度定植的5年生树,每666.7 m^(2)产量可达1500 kg;适宜在年均温度16℃左右,冬季无霜冻、绝对最低温度在-5℃以上的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新品种 华柑3号 多倍体 无核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群体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管书萍 王婷婷 +6 位作者 周阳广 朱虹娴 伍小萌 龙春瑞 高俊燕 郭文武 解凯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8,共10页
【目的】研究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为倍性杂交创制无核三倍体新种质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柑橘二倍体品种秋辉橘、清见橘橙为母本,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橘柚+甜橙(NS)、甜橙+红橘(SD)为父本倍性杂... 【目的】研究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为倍性杂交创制无核三倍体新种质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柑橘二倍体品种秋辉橘、清见橘橙为母本,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橘柚+甜橙(NS)、甜橙+红橘(SD)为父本倍性杂交获得的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群体成熟果实为材料,通过测定其果实横纵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性状,探究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三倍体后代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平均值均介于双亲之间,呈趋中变异;果实纵径变化趋势在2个组合间有差异,秋辉橘×NS组合后代呈趋大变异,而清见橘橙×SD组合则呈趋中变异;果皮厚度平均值均大于亲中值且多数高于高值亲本,存在一定程度的超高亲本遗传现象;2个组合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低低亲比率分别为74.4%、66.88%,呈趋小变异;而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群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且不同年份间酸含量介于亲本间和低于低值亲本的后代比例较高。【结论】推测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单果质量、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可滴定酸含量性状可能存在主效控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三倍体 倍性育种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6个杂交授粉组合的马家柚果实品质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宸宇 唐启正 +2 位作者 刘慧宇 吴巨勋 伊华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3,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杂交授粉组合马家柚果实营养成分特征性状,综合评价杂交果实品质,为选择适宜的马家柚授粉父本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020年广丰地区6个杂交组合马家柚果实样品共1... 【目的】探究不同杂交授粉组合马家柚果实营养成分特征性状,综合评价杂交果实品质,为选择适宜的马家柚授粉父本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020年广丰地区6个杂交组合马家柚果实样品共18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单果质量、果皮厚度、蔗糖含量、柠檬酸含量等在内的共18项品质性状指标间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6.35%~114.45%。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可达85.001%,分别反映了果实糖酸、色泽、营养、外观、香气及苦味品质指标。其中,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各组分含量以及甜度值为评价杂交授粉马家柚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结论】主成分因子得分及排序表明鸡尾葡萄柚为马家柚的最佳授粉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马家柚 杂交授粉 主成分分析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雄性不育华柚2号为母本有性杂交创制柚潜在无核新种质
6
作者 师小舒 谢善鹏 +6 位作者 解凯东 周锐 陈鹏 戴亚 郭玲霞 伍小萌 郭文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89-2396,共8页
【目的】中国柚地方品种多但多数有种子,缺乏品质优良且无核的柚新品种。柑橘胞质雄性不育为母系遗传,以具有该性状的柚为母本与有核柚杂交,可将雄性不育胞质遗传至有性后代,有望在二倍体水平实现柚无核新品种选育。【方法】以利用细胞... 【目的】中国柚地方品种多但多数有种子,缺乏品质优良且无核的柚新品种。柑橘胞质雄性不育为母系遗传,以具有该性状的柚为母本与有核柚杂交,可将雄性不育胞质遗传至有性后代,有望在二倍体水平实现柚无核新品种选育。【方法】以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自主创制的雄性不育胞质杂种柚华柚2号为母本、地方特色有核柚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果实成熟期收集种子后,催芽播种培育杂交后代;在幼苗阶段依据多倍体形态特征从后代中筛选疑似多倍体并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倍性进行鉴定;通过亲本重测序开发多态性InDel标记并对杂交后代遗传来源进行鉴定。【结果】以华柚2号为母本,贡水白柚、雷公柚、菊花芯柚、马家柚和甜柚1号为父本,配置5个杂交组合;人工授粉后共获得65个成熟果实,收集到1163粒种子,通过催芽播种共获得实生苗781株;依据多倍体形态特征,从华柚2号×甜柚1号杂交组合的110株后代中发掘出2株疑似多倍体,经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其中1株为四倍体。用6对多态性InDel引物对从华柚2号×贡水白柚和华柚2号×雷公柚随机选取的各44株实生后代进行遗传鉴定,结果表明,其均有各自父本的特异条带,暗示2个杂交组合所有后代均为其相应双亲的有性后代。【结论】以雄性不育胞质杂种柚为母本创制的有性后代,为二倍体水平的柚无核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宝贵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胞质雄性不育 无核育种 遗传鉴定 华柚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家柚粗皮品系授粉亲和性鉴定及授粉树配置距离探究
7
作者 徐宸宇 何溢 +6 位作者 张力 程瀚远 朱婉婉 赵珍梅 吴昊 吴巨勋 伊华林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3-1034,共12页
[目的]鉴定马家柚粗皮品系S基因型,厘清马家柚主要品系间授粉亲和性并探究不同授粉树配置模式和不同传粉距离下的主栽马家柚综合品质,为马家柚品质改良及授粉树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1个柚S基因引物特异性扩增鉴定马家柚粗皮品系S... [目的]鉴定马家柚粗皮品系S基因型,厘清马家柚主要品系间授粉亲和性并探究不同授粉树配置模式和不同传粉距离下的主栽马家柚综合品质,为马家柚品质改良及授粉树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1个柚S基因引物特异性扩增鉴定马家柚粗皮品系S基因型,利用花柱苯胺蓝染色观察品系间相互自交和异交花粉管生长情况,综合常规品质、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各组分含量分析不同授粉树配置模式及不同传粉距离下的主栽马家柚品质。[结果]粗皮马家柚S基因型为S10S12,结合花粉原位萌发结果,进一步表明粗皮和细皮品系马家柚相互授粉表现为半亲和性。不同授粉树配置模式下行列式和中心辐射式分别以P9行和P2行果实综合品质最优。[结论]半亲和性粗皮品系马家柚科学性配置授粉树有助于马家柚优质商品果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柚 S基因型 亲和性 授粉树配置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庆1号温州蜜柑珠心胚苗培育及四倍体发掘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善鹏 杨雯惠 +5 位作者 陈昊 肖公傲 解凯东 夏强明 伍小萌 郭文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15,共7页
【目的】温州蜜柑一般表现为雄性不育、果实无核,收集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简称G1)种子,用于培育珠心胚苗并发掘多倍体新种质,为其提纯复壮和珠心胚变异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从G1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浸泡消毒后离... 【目的】温州蜜柑一般表现为雄性不育、果实无核,收集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简称G1)种子,用于培育珠心胚苗并发掘多倍体新种质,为其提纯复壮和珠心胚变异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从G1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浸泡消毒后离体播种至播种培养基;待幼苗长至有3~5枚真叶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倍性和SSR分子标记鉴定遗传来源。【结果】从约12 500个果实中剥取获得106粒种子,离体播种后41粒种子萌发,经培养获得62株实生幼苗;对所有幼苗进行倍性检测,获得四倍体1株,其余61株均为二倍体;用4对多态性SSR引物对获得的四倍体和随机筛选的38株二倍体植株进行分子鉴定,表明发掘的四倍体和35株二倍体的带型与亲本G1完全一致,推测其均为珠心胚来源,且四倍体为G1珠心细胞自然加倍而形成;其余3株二倍体在部分SSR位点与G1带型不一致,推测由G1与周边其他品种杂交而来。【结论】这些珠心胚苗二倍体及四倍体种质为国庆1号温州蜜柑提纯复壮、珠心胚变异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珠心胚 四倍体 流式细胞术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