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植物逆境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蓓 宁露云 +2 位作者 张俊卫 包满珠 张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03-5408,共6页
逆境胁迫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揭示植物应答胁迫的分子机理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植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系统揭示不同胁迫条件下植物蛋白质的表达状况,从而深入了解环境胁迫下植物的基因表达... 逆境胁迫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揭示植物应答胁迫的分子机理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植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系统揭示不同胁迫条件下植物蛋白质的表达状况,从而深入了解环境胁迫下植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植物响应胁迫机理。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概述了其在植物逆境胁迫适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蛋白质组学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双向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草坪草及牧草的非生物逆境应答 被引量:17
2
作者 产祝龙 张慧 刘梦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007-3023,共17页
非生物胁迫影响了草坪草和牧草体内多种代谢物及通路的变化,抑制植物的生长。外源物质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草坪草和牧草对逆境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渗透调节物质、气体分子、离子及氨基酸类物质对草坪草和牧草逆境应... 非生物胁迫影响了草坪草和牧草体内多种代谢物及通路的变化,抑制植物的生长。外源物质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草坪草和牧草对逆境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渗透调节物质、气体分子、离子及氨基酸类物质对草坪草和牧草逆境应答的影响。外源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调控了草坪草和牧草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了生理代谢途径,缓解了活性氧的伤害、减轻了细胞膜的损伤和离子的毒害,从而起到延缓衰老、提高抗逆性和改善草坪品质的效果。针对模式植物上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在草坪草抗逆应答方面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生物调节剂 草坪草 牧草 非生物逆境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花香水月季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邱显钦 唐开学 +4 位作者 蹇洪英 王其刚 李树发 邵珠华 张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分布的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居群遗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0个,占总条带数的97.22%;在物种水平...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分布的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居群遗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0个,占总条带数的97.22%;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0.3012和0.4600,说明云南地区大花香水月季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大花香水月季居群内遗传变异(69.49%)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30.51%),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Popgene计算出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其范围分别为0.7615~O.9348和0.0674~O.2724,再依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居群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长尖叶蔷薇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邱显钦 唐开学 +4 位作者 王其刚 蹇洪英 李树发 邵珠华 张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SSR标记对云南地区的8个长尖叶蔷薇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7个等位位点;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0.3139和0.4747;该居群内遗传变异(65... 采用SSR标记对云南地区的8个长尖叶蔷薇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7个等位位点;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0.3139和0.4747;该居群内遗传变异(65.47%)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34.53%),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Popgene计算出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其范围分别为0.7879~0.8986和0.1070~0.2384,依据遗传距离可将8个居群分为3组,8个居群并没有严格依据地理距离的远近而聚类;海拔与Nei's基因多样性的相关系数为0.8771,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长尖叶蔷薇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居群间遗传变异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基于得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为主的保护策略,但当个别居群野外的生存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时,建议采取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尖叶蔷薇 居群 遗传多样性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γ-谷氨酸施用对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喻三保 张红艳 +1 位作者 陈守文 姜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38-1641,共4页
试验研究了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acid,PGA)肥料增效剂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100mg/L的PGA处理后,草莓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呈极显著的差异;用50、100、200mg/L的PGA灌根2次后,草... 试验研究了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acid,PGA)肥料增效剂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100mg/L的PGA处理后,草莓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呈极显著的差异;用50、100、200mg/L的PGA灌根2次后,草莓产量比对照依次增产了30.4%、29.5%和19.9%,产生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草莓苗定植后,100mg/L的PGA处理加快了植株根系的生长速度,平均根长与对照相比呈显著的差异;使叶片厚度增加,叶片厚度与对照相比呈极显著的差异;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11.4%和3.9%;色度计检测结果表明,100mg/L的PGA处理,果实亮度L值、着色强度C值、红色着色值a均比对照增加,果实表面更富有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聚-γ-谷氨酸 肥料增效剂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RNA介导的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的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帆 姜玲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5-391,共7页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及PRSV寄主植物番木瓜(CaricapapayaL.)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dsRNA介导的PRSV病原抗性的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番木瓜环斑病毒外...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及PRSV寄主植物番木瓜(CaricapapayaL.)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dsRNA介导的PRSV病原抗性的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反向重复表达载体pHellsgate12-CPIR(简称PHG12-CPIR)分别转化到烟草和拟南芥中,获得阳性植株,并利用渗透法和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体系将pHG12-CPIR载体导入到番木瓜中。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攻毒试验并分析了其抗病性。在接种3~7d内,在拟南芥和番木瓜上转基因植株的发病情况较轻,而野生型植株叶片与转基因植株相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黄化、皱缩和枯斑等症状。在接种PRSV后,番木瓜和拟南芥转化植株表现症状的叶片的比例与对照相比,结果显著低于对照,而在烟草植株上症状表现的差异不明显。在3种植物上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接种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后,野生型植株中有高浓度的病毒积累,而转pHG12-CPIR基因植株中几乎没有病毒积累,推测转pHG12-CPIR基因植株中瞬时表达系统已启动RNAi机制抑制了CP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CP基因 番木瓜 RNAi 抗病性 渗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突变自交系离体培养及变异植株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吕海燕 宁国贵 +1 位作者 胡惠蓉 包满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6-749,共4页
以一个突变矮牵牛自交系离体根、叶与花瓣为外植体,实现了它们的离体再生。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0.1mg/L NAA的基础上,根在添加浓度为3~4mg/L的BA时,芽分化音莲可达84%以上;花瓣在添加2mg/L的BA时分化率为92.5%;叶... 以一个突变矮牵牛自交系离体根、叶与花瓣为外植体,实现了它们的离体再生。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0.1mg/L NAA的基础上,根在添加浓度为3~4mg/L的BA时,芽分化音莲可达84%以上;花瓣在添加2mg/L的BA时分化率为92.5%;叶片在添加2~3mg/L的BA时,分化率高达97%。并且在芽诱导中,伴随着一定数量的茎线形联合异常苗的产生,其特征在植株的生命周期里一直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离体再生 再生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