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苗期抗寒能力直接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涂卫 赵喜娟 +3 位作者 寇爽 康黎 陈琳 宋波涛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不同温度处理马铃薯苗期植株,以评价叶片损伤程度为标准,建立马铃薯苗期抗寒能力的直接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和电解质渗漏法,对40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抗寒能力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间具有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Y=8.6... 通过不同温度处理马铃薯苗期植株,以评价叶片损伤程度为标准,建立马铃薯苗期抗寒能力的直接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和电解质渗漏法,对40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抗寒能力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间具有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Y=8.65+1.75X,r=0.86,P<0.01),说明苗期抗寒能力直接评价体系可准确高效地评价马铃薯抗寒能力;同时也筛选获得了21份具有较好抗寒能力的马铃薯材料,为后期马铃薯抗寒相关研究和抗寒育种提供了材料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抗寒能力 鉴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青枯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郑雪坳 宋波涛 +1 位作者 谭晓丹 陈惠兰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利用湖北省四个地点的马铃薯青枯病样本,对其病原物的菌落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显微形态、鞭毛引物序列、演化型以及致病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培养基上检测得到16个病原物菌落符合青枯菌菌落形态特... 利用湖北省四个地点的马铃薯青枯病样本,对其病原物的菌落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显微形态、鞭毛引物序列、演化型以及致病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培养基上检测得到16个病原物菌落符合青枯菌菌落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圆形,隆起,中间红色,乳白色分泌物,并伴有褐色物质;显微观察16个病原物中仅有6个病原物具有短杆状、两端钝圆的特点;而其中能够通过PCR扩增得到鞭毛序列的病原物仅有源自武汉的HZ4-14和HZ5-1,序列比对发现两者序列一致且与GMI1000等已测序青枯菌株同源性达到99%;演化型测定结果显示HZ4-14和HZ5-1均能得到144 bp的目标条带,为演化II型;利用四种不同马铃薯材料试管苗伤根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两个菌株均具有一定致病力。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武汉市青枯病的病原物为雷尔氏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理小种2号,演化II型(美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青枯菌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明珠 徐跃进 万正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6-439,共4页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新型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俞优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此红菜薹胞质不育系的花药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早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挤压...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新型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俞优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此红菜薹胞质不育系的花药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早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挤压单核早期小孢子,从而导致其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薹 细胞质雄性不育 花药败育 石蜡切片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马铃薯病害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炳森 王丽 陈惠兰 《中国马铃薯》 2017年第2期104-112,共9页
山东省是中国马铃薯种植大省,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导致马铃薯病害愈加严重。为探究山东省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情况,于2015年秋季采集了滕州、泰安和高密3个市区的44个样本,提取病株的DNA和RNA,分别对这些样本进行13种马铃薯常见细菌性病害... 山东省是中国马铃薯种植大省,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导致马铃薯病害愈加严重。为探究山东省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情况,于2015年秋季采集了滕州、泰安和高密3个市区的44个样本,提取病株的DNA和RNA,分别对这些样本进行13种马铃薯常见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的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发现的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疮痂病、黑胫病、干腐病、黑痣病、病毒病PVX和PVY。这将为山东省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山东省 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 病毒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x-2x杂交创制马铃薯新种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超 李歌歌 +2 位作者 叶龙 柳俊 蔡兴奎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4期193-198,共6页
以二倍体马铃薯‘USW4’和Solanum chacoense杂交产生的F1株系‘XD-3’为材料,检测其2n花粉产率和花粉活力。研究结果表明,‘XD-3’能产生2n花粉,2n花粉产率约7.7%,且花粉活力较高,达74.75%。在此基础上,开展了4x-2x杂交,进行了4个不同... 以二倍体马铃薯‘USW4’和Solanum chacoense杂交产生的F1株系‘XD-3’为材料,检测其2n花粉产率和花粉活力。研究结果表明,‘XD-3’能产生2n花粉,2n花粉产率约7.7%,且花粉活力较高,达74.75%。在此基础上,开展了4x-2x杂交,进行了4个不同的杂交组合,平均杂交结实率为36.5%,但平均种子数/浆果仅0.67粒。4个不同的杂交组合共获得19个杂交后代,2对父本特异的SSR引物检测结果表明,有14个株系可以确认为真杂种;杂种植株的倍性检测结果表明,7个为三倍体,7个为四倍体。大量三倍体的产生为n花粉的直接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2N花粉 4x-2x杂交 三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寒种质资源分类及其利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康黎 彭晓君 +3 位作者 陈琳 涂卫 梅文祥 宋波涛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1期43-50,共8页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但马铃薯栽培种均不耐低温霜冻且马铃薯栽培种种内几乎没有遗传变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遭受霜冻而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马铃薯野生种中具有丰富的抗寒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但马铃薯栽培种均不耐低温霜冻且马铃薯栽培种种内几乎没有遗传变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遭受霜冻而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马铃薯野生种中具有丰富的抗寒种质资源,部分野生种材料耐低温霜冻能力强并且能通过短暂的冷驯化使耐低温霜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是改良普通栽培品种耐冻性的重要种质资源。已有研究表明至少在35个马铃薯野生种中发现有耐低温霜冻的无性系存在。在所有具有强抗寒能力野生种当中,S. commersonii和S. acaule被认为是抗寒能力最强的2个野生种,是改良马铃薯耐冻性的重要基因资源。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愈来愈频繁,引进马铃薯野生种质资源并评价其耐冻能力,挖掘植物自身的耐冻基因,解析耐冻机制,进而培育耐低温霜冻的马铃薯品种尤显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抗寒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茎瘤芥(榨菜)优良品种介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邹瑞昌 罗云米 +4 位作者 陈磊 王爱民 鞠丽萍 杜纪艳 万正杰 《长江蔬菜》 2021年第15期11-14,共4页
导读:近年来,茎瘤芥(榨菜)产业发展迅速,选育推广了一批丰产、优质茎瘤芥(榨菜)优良品种,既丰富了茎瘤芥产品种类,又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本文总结介绍了重庆茎瘤芥主要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茎瘤芥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茎瘤芥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选育推广 优良品种 消费需求 不同层次 丰产 产品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榨菜)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邹瑞昌 万正杰 +3 位作者 王远全 王爱民 彭莹 宗洪霞 《长江蔬菜》 2021年第12期41-45,共5页
从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研究、育种技术研究、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综述了近15 a来我国茎瘤芥育种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对今后茎瘤芥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茎瘤芥的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茎瘤芥 育种 新品种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